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
方法50例急
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进
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与肾功能的恢复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显著
低于观察组(96.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促红细胞生成
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能显著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其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甲泼尼龙;急性间质性肾炎
在临床上,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产生可能和肾移植排异、感染以及药物过敏等多类因
素有关,但最为常见的因素主要是药物过敏。
伴随我国临床药物的大范围应用,药源性的
AIN发病率逐渐增加,患患者群也逐渐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
对于AIN的治疗,以往临床
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较大的疗效提升空间。
甲泼尼
龙属于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型药物,其有着较强的抗炎效果,能够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改善
肾功能。
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是肾脏合成的可促使红细胞形成的一类糖蛋白激素
型内源性物质,其可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加速肾损伤的修复。
本文通过分析EPO与
甲泼尼龙综合治疗AIN患者的疗效,目的在于寻找针对AIN的最佳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
(51.36±7.03)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7.69±3.56)月。
对照组男16例,女9例,
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2.67±6.96)岁,病程2-17个月,平均病程(7.58±3.62)月。
两组的基本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比利时辉瑞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30303)进行治疗,将甲泼
尼龙500mg/d静脉滴注,治疗3d,改为泼尼松口服,0.5mg/(kg?d)。
观察患者在对照组使
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及泼尼松口服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进行联合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为50IU/kg皮下注射,3次/周。
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
能恢复时间。
1.3疗效评价
疗程结束后,若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时,为无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存在微量蛋白尿,为有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水平,为显效。
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计算方法为: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两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与肾功能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6.03±3.26)、(29.67±3.51)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8.67±2.17)、(21.34±3.6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P<0.05
3讨论
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较多,但主要与患者服用药物导致过敏、细菌感染等有关[2]。
临
床研究报道,患者因药物过敏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较为常见,当患者服用过敏药物后,其
与组织蛋白相结合进而出现抗原抗体效应,最终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该病的临床症状以血尿、肾区疼痛等为主,临床治疗该病从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为从病因入手治疗及从抗感染展
开治疗,治疗均以药物控制为主。
药物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以甲泼尼龙为主,其属于肾上腺
皮质激素类药物,该药物主要用于抗炎、抗过敏,在该药物的作用下,患者血尿等症状可得
到有效控制。
除该药物之外,临床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还可使用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等
药物。
此外,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在临床上也应重视对患者营养、水和电解质的控
制[3]。
本研究主要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效果。
促红细胞生成素
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类内源性生理物质,该物质能够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并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再生,确保血管内皮的完整,最
终可实现肾脏损伤的修复。
因此,本研究将其用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与肾功能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6.03±3.26)、(29.67±3.51)d,显著长于观察组的(8.67±2.17)、(21.34±3.6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能显著缩短患者的血尿、蛋
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
积极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晓菊.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8(13):140-141.
[2]程子水.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AIN2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5):123~124.
[3]刘敏.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
民康医学,2018,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