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酵产酶量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发酵产酶量的措施
一、优化培养条件
1.1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大部分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培养温度来提高发酵产酶量。
1.2 pH值: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只有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培养液的pH值来提高发酵产酶量。
1.3溶氧浓度:对于好氧菌,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浓度对产酶量有显著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搅拌速度和通气量来控制溶氧浓度,从而提高发酵产酶量。
二、基因工程
2.1构建高产酶的基因工程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菌种中,构建高产酶的基因工程菌,从而提高发酵产酶量。
2.2基因表达调控: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手段,如诱导表达、补料表达等,来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发酵产酶量。
三、添加诱导物
添加适当的诱导物可以促进酶的合成,从而提高发酵产酶量。
诱导物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选择合适的诱导物并根据实验条件优化其浓度是提高发酵产酶量的有效手段。
四、细胞固定化
通过固定化技术将菌体固定在载体上,可以提高菌体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同时延长菌体的寿命并提高产酶量。
选择合适的固定化载
体和工艺参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五、补糖与补料
5.1补糖:通过适时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发酵产酶量。
同时,控制补糖速率和浓度可以有效避免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抑制作用。
5.2补料:适当的补料可以延长发酵周期,提高产物浓度。
选择合适的补料种类和添加时机是关键。
六、降低产物抑制
6.1控制产物浓度:产物浓度过高可能会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控制产物浓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6.2添加抗抑物:某些物质如丙酮酸、硫酸铵等可以减轻或消除产物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抑制作用。
在发酵过程中适时添加这些物质可以提高发酵产酶量。
七、提高搅拌速率
提高搅拌速率可以增加溶氧浓度,促进菌体生长和代谢。
但同时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剪切力对菌体的损伤。
因此,应综合考虑搅拌速率对发酵过程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搅拌速率以提高发酵产酶量。
八、强化菌种选育
通过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基因重组等手段选育出具有更高产酶能力的菌种,是提高发酵产酶量的重要途径。
选择稳定、高产的菌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