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2016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三维设计配套作业:第十一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高频考点真题验收全通关
(把握本章在高考中考什么、怎么考,练通此卷、平步高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4·海南高考)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
A.酚酞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
2.(2014·全国卷Ⅰ)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3.(2014·山东高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4.(2014·重庆高考)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5.(2014·广东高考)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
项
叙述Ⅰ叙述Ⅱ
A 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
错误!
C NH3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Ca(OH)2能制成澄
清石灰水
可配制2。
0 mol·L-1的Ca
(OH)2溶液
6.(2014·上海高考)下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X
收集
气体
Y
A 碱石
灰
氯化
氢
水
B 碱石
灰
氨气水
C 氯化
钙
二氧
化硫
氢氧
化钠
D 氯化
钙
一氧
化氮
氢氧
化钠
7.(2011·广东高考)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 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8.(15分)(2014·全国卷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____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
0×10-5 mol·L-1,c(CrO错误!)为________mol·L-1。
已知:K sp(Ag2CrO4)=1。
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14分)(2013·安徽高考)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
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
536 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 mol·L-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
00 mL标准溶液。
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10.(14分)(2014·浙江高考)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
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称酸钙糖酸钙钙水中的
溶解性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
热水
可溶易溶易溶
乙醇中
的
溶解性微溶微溶可溶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
________.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新制Cu(OH)2悬浊液
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_____。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B.热水
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11.(15分)(2013·福建高考)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乙:MgO、NO2、O2
丙:Mg3N2、O2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
7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 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
__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
置进一步研究。
答案
1.选B 在酸碱中和滴定中要用滴定管滴加试剂,待测溶液盛装在锥形瓶中,用指示剂酚酞来判断滴定终点。
因此不使用的仪器是圆底烧瓶。
选项是B。
2.选B 滴定管使用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以减小实验误差,B项正确。
3.选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要用胶头滴管,A项错误;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溶液,B项错误;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到试管(或集气瓶)底部,D项错误。
4.选C CO2通入NaAl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通入
CH3COONa溶液中不反应,可以鉴别,C项正确.
5.选B B中利用了常见难溶性钡盐中只有BaSO4难溶于酸的原理,正确.
6.选C A.氯化氢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A不正确;B。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是短口进,长口出,B不正确;D.一氧化氮极易被空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
7.选B 浓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以防止液滴飞溅,A项错误;将NaOH溶液与MgSO4溶液混合即可得到Mg(OH)2
沉淀,B项正确;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对MgCl2溶液直接加热,Mg2+易水解,不能得到MgCl2固体,D项错误。
8.解析:(3)总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减去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即为氨气物质的量,所以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c1V1-c2V2)×10-
3×17/w]×100%。
(4)气密性不好,会有一部分氨逸出,使测定结果偏低。
(5)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使用棕色滴定管;由题意,c2(Ag+)×c(CrO错误!)=4。
0×10-10×c(CrO错误!)=1。
12×10-12,c(CrO错误!)=2.8×10-3mol·L-1.
答案:(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
(3)c1V1-c2V2×10-3×17
w×100%(4)偏低
(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
8×10-3
(6)+3 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9.解析:(4)根据Ce4+―→Ce3+、Fe2+―→Fe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Ce(OH)4~Ce4+~Fe2+,则Ce(OH)4的质量分数为错误!×100%=97.0%.
答案:(1)Fe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KSCN溶液,若不出现红色,则已洗净;反之,未洗净(2)2CeO2+H2O2+6H+===2Ce3++O2↑+4H2O SiO2(3)不能分液漏斗(4)97.0% 10.解析:(1)反应需要控制在55 ℃,应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应选择B装置;从选项分析,最合适的试剂应该是O2和葡萄糖氧化酶。
答案:(1)B C
(2)提高葡萄糖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
(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5)D
11.解析:(3)①根据实验过程③的现象可知,产物中有NO2,排除丙。
猜想乙的分解反应为:2Mg(NO3)2错误!2MgO+4NO2↑+O2↑,根据差值法,296 g Mg(NO3)2分解得到80 g MgO,则3.7 g
Mg(NO3)2可得1.0 g MgO,与题设数据吻合,可见猜想乙成立。
②分解产生的NO2、O2可与B装置中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所以无法用D装置中的Na2SO3溶液检测O2的存在。
若有O2,Na2SO3被O2氧化为Na2SO4,导致D中溶液颜色消失,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
答案:(1)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避免对产物O2的检验产生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 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
(3)①乙②2Na2SO3+O2===2Na2SO4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