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声现象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 到人耳的.
命题点2 声音的三特性 声音的特性的辨识题主要结合生活实例以填空题的形式考
查.声音特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017·安徽中考]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 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 “1”的 音调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
第一章 声现象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① 振动
产生的
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② 介质
形式 以波的形式传播
传播
声速
大小
与介质的③ 种类 和④ 温度 有 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⑤ 340m/s
比较 一般情况下,v气体<v液体<v固体
辨一辨►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
实验推 理法
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不可能将玻璃罩中的空 气完全抽出,只能通过声音逐渐变小,来推断真空不能 传播声音
【教材重点图片】
图 片
1.(1)如图1-1所示,当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时,空气
变得稀薄,听到的声音越来越① 小 ,可以推断出,当空
气被抽尽时,② 不能 听到声音.(2)由真空响铃实验可
(×)
巧记口诀►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 度小,减少分散把它找.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定音 调,长松粗低短紧高.同一音调乐器多,区分乐器靠音色, 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超声波
次声波
频率范围 高于① 20000 Hz
低于② 20 Hz
传递信息
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监测地震、台风、海啸
举例
比较法
通过比较物体正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从而确定发 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由于某些发声物体的振动很小,人眼不易观察,探究时
转换法
可借助其他物体(如紧贴音叉的乒乓球、音叉插入水中 后溅起的水花、鼓面上的碎纸屑等)来显示发声体的振
动,这也是一种现象放大法的应用
归纳法 通过归纳大量的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命 题 点
知,声音的传播需要③ 介质 ,声音不能在④ 真空 中 传播. 2.如图1-2所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 ⑤ 不同 ,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⑥ 高 ,说明⑦
频率 决定音调的高低.
3.如图1-3所示,甲图是防止噪声⑧ 产生 ;乙图是阻
断其⑨ 传播 ;丙图是防止其进入⑩ 人耳 .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小实验, 根据小实验考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1.[2013· 安徽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猜押预测►1.[2016·贵港中考]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 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 因此鼓声消失.
2.[2017·哈尔滨中考]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 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振动 产生的;鼓声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处.
干扰 的声音
噪声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④ 分贝 ,符号是⑤ dB
控制途径
防止噪声的⑥ 产生 声进入⑦ 人耳
;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
几个特殊值 (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重点探究方法】
D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响度的 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 音调越高,说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玻璃罩内的 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进而推出如果没有空气,将听不 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特别提醒►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分:凡是声能引起其他 物体变化,就是传递能量;声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 是根据接收的声做出某些判断,就是传递信息.
考点4 噪声与控制★
物理学角 度
物体做①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定义
凡是② 妨碍 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
环保角度 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③
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来决定的.D调“1”的频率比C调“1” 的频率高,所以D调“1”的音调比C调“1”的音调高.
3.[2016·安徽中考]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 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超声 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4.[2015·安徽中考]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 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音调 会降低.
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 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音调会降低.
生活 描述
粗(低沉)或细(尖细)
响亮或微弱
音质或音品
改变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 改变使发声体振动的改变发声体的结
方法 长短、粗细
力的大小
构而知 其人”
辨一辨►
1.声音在同一种介质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不变,响度随
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
2.音调和响度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
音也立即消失.
(×)
2.声音的产生条件与声音的传播条件不同,前者是物体的振
动,后者是需要介质.
(√)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① 高低
声音的② 大小 (强弱)
声音的品质和特 色
影响 因素
③
频率
④ 振幅、分散程度发声体本身,如 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材料、结构等
B超
及核爆炸等
传递能量
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 结石
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 解体、建筑物垮塌
想一想►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什么?远处隆隆的雷声告 诉我们什么?敲西瓜判断什么?说明声主要利用在什么方面? 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要上课或者下课了;远处隆隆的雷 声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敲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 说明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命题点2 声音的三特性 声音的特性的辨识题主要结合生活实例以填空题的形式考
查.声音特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017·安徽中考]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 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 “1”的 音调 (选填乐音的三要素)高.
第一章 声现象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① 振动
产生的
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② 介质
形式 以波的形式传播
传播
声速
大小
与介质的③ 种类 和④ 温度 有 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⑤ 340m/s
比较 一般情况下,v气体<v液体<v固体
辨一辨►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
实验推 理法
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不可能将玻璃罩中的空 气完全抽出,只能通过声音逐渐变小,来推断真空不能 传播声音
【教材重点图片】
图 片
1.(1)如图1-1所示,当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的空气时,空气
变得稀薄,听到的声音越来越① 小 ,可以推断出,当空
气被抽尽时,② 不能 听到声音.(2)由真空响铃实验可
(×)
巧记口诀►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大小看振幅,距离太远响 度小,减少分散把它找.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高低定音 调,长松粗低短紧高.同一音调乐器多,区分乐器靠音色, 只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传信息.
考点3 声音的利用★
超声波
次声波
频率范围 高于① 20000 Hz
低于② 20 Hz
传递信息
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监测地震、台风、海啸
举例
比较法
通过比较物体正在发声与未发声时的区别,从而确定发 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由于某些发声物体的振动很小,人眼不易观察,探究时
转换法
可借助其他物体(如紧贴音叉的乒乓球、音叉插入水中 后溅起的水花、鼓面上的碎纸屑等)来显示发声体的振
动,这也是一种现象放大法的应用
归纳法 通过归纳大量的发声现象,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命 题 点
知,声音的传播需要③ 介质 ,声音不能在④ 真空 中 传播. 2.如图1-2所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 ⑤ 不同 ,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⑥ 高 ,说明⑦
频率 决定音调的高低.
3.如图1-3所示,甲图是防止噪声⑧ 产生 ;乙图是阻
断其⑨ 传播 ;丙图是防止其进入⑩ 人耳 .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要考查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小实验, 根据小实验考查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1.[2013· 安徽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 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猜押预测►1.[2016·贵港中考]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 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 因此鼓声消失.
2.[2017·哈尔滨中考]哈尔滨的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 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振动 产生的;鼓声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处.
干扰 的声音
噪声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④ 分贝 ,符号是⑤ dB
控制途径
防止噪声的⑥ 产生 声进入⑦ 人耳
;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
几个特殊值 (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
(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重点探究方法】
D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响度的 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 音调越高,说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玻璃罩内的 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进而推出如果没有空气,将听不 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特别提醒►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分:凡是声能引起其他 物体变化,就是传递能量;声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 是根据接收的声做出某些判断,就是传递信息.
考点4 噪声与控制★
物理学角 度
物体做①
无规则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定义
凡是② 妨碍 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
环保角度 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③
音调的高低是由频率来决定的.D调“1”的频率比C调“1” 的频率高,所以D调“1”的音调比C调“1”的音调高.
3.[2016·安徽中考]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 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超声 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4.[2015·安徽中考]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话时声带振动 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 音调 会降低.
音调是指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 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许多男生在变声期后,说 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比以前低,因而声音的音调会降低.
生活 描述
粗(低沉)或细(尖细)
响亮或微弱
音质或音品
改变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 改变使发声体振动的改变发声体的结
方法 长短、粗细
力的大小
构而知 其人”
辨一辨►
1.声音在同一种介质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不变,响度随
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
2.音调和响度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一定大.
音也立即消失.
(×)
2.声音的产生条件与声音的传播条件不同,前者是物体的振
动,后者是需要介质.
(√)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① 高低
声音的② 大小 (强弱)
声音的品质和特 色
影响 因素
③
频率
④ 振幅、分散程度发声体本身,如 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材料、结构等
B超
及核爆炸等
传递能量
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 结石
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 解体、建筑物垮塌
想一想►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什么?远处隆隆的雷声告 诉我们什么?敲西瓜判断什么?说明声主要利用在什么方面? 校园中,听到铃声我们知道要上课或者下课了;远处隆隆的雷 声告诉我们快要下雨了;敲西瓜听声音可以判断西瓜是否熟了; 说明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