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验证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功能发生器;2.直流稳压电源;3.2N3904NPN型晶体管;4.脉冲发生电路;5.负载电阻;6.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与过程:1.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根据实验原理连接好各个器件与仪器;2.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接入收集端,负极接入基极,并合理调节稳压电源的电压和电流;3.通过功能发生器向基极注入正弦信号,调节发生器频率和幅值;4.同时连接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5.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6.对比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确定放大倍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在不同频率下,记录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幅值,并计算放大倍数;2.提取数据,绘制频率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曲线;3.分析曲线特点,讨论晶体管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4.对比不同输入信号幅值下的输出信号,分析并解释放大器的失真情况。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1.经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2.放大倍数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且存在失真现象;3.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七、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且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输出信号失真、调节电源电压等,但通过耐心地调试和思考,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提高了对电路放大器的理解,还锻炼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学习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4、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了解产生失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1、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成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由晶体管、基极电阻、集电极电阻、发射极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加到晶体管的基极,经晶体管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再通过耦合电容加到负载电阻上。
2、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晶体管各极的直流电流和电压值。
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以保证放大器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输出信号不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主要通过调整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阻值来实现。
3、放大器的性能指标(1)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反映了放大器对信号的放大能力。
(2)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反映了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信号的能力。
(3)输出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反映了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万用表5、实验电路板6、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连接实验电路仔细对照电路图,在实验电路板上正确连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注意元件的极性和引脚的连接。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1)接通直流稳压电源,调节电源电压至合适值。
(2)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的电压,计算静态工作电流。
(3)通过调整基极电阻的阻值,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使输出电压不失真。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输入信号为正弦波。
(2)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4、测量输入电阻(1)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各电子仪器连接时,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图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2.调试静态工作点(20分)(1)暂不接入交流信号,把一直流电源调到12V;(2)将R W调至最大,接入12V直流电源;(3)调节R W,使I C=2.0mA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B极、E极和C极对地电压U B、U E、U C值,记入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条件: I C=2mA )测量值计算值U B(V)U E(V)U C(V)U BE(V)U CE(V)I C(mA)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20分)(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有效值为1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2)把上述调节好的的正弦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B与地),作为u i;(3) 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并计算电路的相应电压放大倍数A V 。
表2 实验数据表二(条件:Ic=2.0mA U i=10mV )R C(KΩ)R L(KΩ)U o(V)A V观察记录一组u O和u1波形2.4∞1.2∞2.4 2.4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 20分)(1)置R C=2.4KΩ,R L=∞,U i=10mV;(2)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u O不失真的条件下,调节R W,使I C分别为表3中之值,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U O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V,记入表3。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计算放大倍数,得出合适的工作点、负载电阻和偏置电压,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的目标。
【关键词】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特性、工作点、负载电阻、偏置电压、放大倍数、线性放大一、引言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等功能。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具有简单、灵活及放大效果较好等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测量及计算,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实现最佳的放大效果。
二、实验原理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由晶体管、负载电阻、输入电阻、偏置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输入信号经耦合电容C1传递到基极,与偏置电阻R1和R2形成偏置电压,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负载电阻RL连接于集电极,输出信号从集电极提取。
三、实验步骤2.给定直流电源VCC和VE,通过调节R1和R2,使得基极电压为合适的偏置电压。
3.连接信号发生器,设置正确的输入信号频率和信号幅度。
4.连接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幅度。
5.逐步调节负载电阻RL,测量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
6.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3. 放大倍数: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Av=Vout/Vin。
五、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测量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合适的工作点和偏置电压下,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可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
当输出信号达到晶体管的饱和区时,放大倍数会有所下降。
2.负载电阻的选择对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效果有较大影响。
较大的负载电阻可以得到较大的放大倍数,但也会降低线性放大效果。
3.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入电阻,输出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出电阻,可以通过斜率计算电阻值。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2.学习并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3.通过实验,了解晶体管的放大特性。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是一种电子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放大电信号的作用。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晶体管、若干个电阻和若干个耦合电容。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从集电极上取出。
三、实验仪器与元器件1.示波器2.变压器3.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调节示波器,选择适当的时间基和增益,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
3.逐渐调节电源电压,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测量了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比,输出信号幅度更大,发生了放大;2.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加,输出信号幅度也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出现饱和。
这些结果验证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即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出,并且输出受限于电源电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放大特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并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并搭建更复杂的放大电路,实现更大幅度的电信号放大。
掌握晶体管的原理和应用,将有助于我们在电子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机会,加深了对晶体管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放大性能。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 示波器,模拟示波器。
3. 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三、实验原理。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输出端。
在共射极放大器中,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上取出,而发射极则接地。
当输入信号加在基极时,晶体管将其放大并输出到集电极,实现信号放大的功能。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连接电源和示波器。
2. 调节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波形特点。
3.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放大倍数。
4. 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数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计算出了其放大倍数。
通过分析波形特点和参数数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能够将输入信号有效放大,并输出到输出端。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验证了其放大性能,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如何测量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握了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
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建电路时,要注意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极性,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在调节示波器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示波器造成损坏。
3. 在测量元器件参数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注意测量精度。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电路原理》,张三,XX出版社,2008年。
2.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李四,XX出版社,2010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得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得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得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得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得偏置电路采用R B1与RB2组成得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得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得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得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与RB2得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得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则它得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 CE=UCC—I C(RC+R E+RF1)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 i=RB1 //R B2//[r be+(1+β)RF1 ]输出电阻R O≈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得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与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与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得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得依据,在完成设计与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与调试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与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就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得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得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外,还必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须掌握必要得测量与调试技术。
放大器得测量与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得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测量与调试1) 静态工作点得测量测量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0得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得直流毫安表与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得集电极电流I C以及各电极对地得电位UB、U C与U E、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E或UC,然后算出I C得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E,即可用算出I C(也可根据,由UC确定IC),同时也能算出U BE=UB-U E,UCE=UC-UE。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我们来聊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晶体管,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一种能放大电信号的电子元件。
共射极电路的特点是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出来。
这种方式放大倍数高,适合多种应用。
1.1 共射极电路的组成想象一下,一个简单的电路就像一个小乐队。
晶体管就是主唱,电阻器和电容器就是乐队的其他成员。
电源提供动力,信号源则是音源。
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角色,缺一不可。
晶体管有三个引脚: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基极接收信号,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信号,而发射极则是电流的出路。
要让这个乐队发挥出最佳效果,各个组件的参数得搭配得当。
1.2 工作原理咱们接着说工作原理。
电流从电源流过电阻后,进入基极。
这时候,基极电流就像是乐队的节奏,给整个电路带来活力。
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的大幅波动,形成放大效应。
这个放大倍数,通常是基极电流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真是个令人惊叹的现象!第二部分,我们进入实验步骤。
动手实验,往往是最让人兴奋的环节。
2.1 实验器材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器材:晶体管、电阻、电容、信号源和万用表。
这些材料都是基础但至关重要的。
挑选晶体管时,注意型号。
不同的型号,特性也不同。
2.2 搭建电路搭建电路时,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又有趣。
把电源、电阻、晶体管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每个连接点都得确保牢固,别让它们“脱队”。
这时候,眼睛得睁得大大的,避免搞错了正负极,万一搞错了,就像乐队的节奏乱了,那可就麻烦了。
2.3 测试和数据记录完成后,开始测试。
将信号源接入基极,万用表接到集电极,记录下电流和电压。
小心别让电流过载,这样会损坏设备。
每一次测量,都是在记录乐队演出的表现,心里那个激动啊,真是数不胜数的期待!第三部分,结果分析。
数据出来了,心里那个美呀,简直就像收到了惊喜的礼物。
3.1 数据对比把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3.测量与分析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二、实验原理(插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图)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引起晶体管基极电流的变化,从而引起发射极电流的变化,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将输入信号放大。
三、实验器材1.功放实验板;2.电源;3.被测晶体管;4.电阻;5.示波器;6.信号发生器;7.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图搭建电路;2.将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压值为所需电压;3.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的输入信号;4.测量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记录基极电压、发射极电压、集电极电压和输出电压值;5.测量电路的交流特性,记录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增益和频率响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直流工作点测量结果如下:(插入直流工作点测量结果表格)2.交流特性测量结果如下:(插入交流特性测量结果表格)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特性和频率响应等。
六、实验讨论1.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有误差或问题?导致误差或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要改善电路的性能,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改进?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大学学生实验报告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材料】1.EL七LA-IV的模拟电路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4.交流毫伏表5.万用电表6.连接线若干【实验内容与原理】查阅资料可知实验箱中的三极管?〜30-35,rbb '〜200 Q图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昭和金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F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彳得到一个与U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右图电路中,当流过基极偏置电阻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 C L U C C— I C ( R D+R E)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 c(或U L E)的调整与测试。
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 U ,在输出电压 U O 不失真的情况下,单独只用用交流毫伏表或者示波器测出 U i 和U o 的有效值U和U O ,贝y⑵输入电阻R 的测量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3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 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 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单独只用交流毫伏表或者示波器测出U S 和U ,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图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 由于电阻R 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 R 两端电压U R 时必须分别 测出U S 和U ,然后按U R = U S - U 求出U R 值。
② 电阻R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 R 与R 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 R = 1〜2K Q 。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4、当调节偏置电阻 ,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 怎样变化?
5、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器的输入电阻 有否影响?改变外接电阻 对输出电 有否影响?
6、在测试 时,怎样选择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为什么信号频率一般选1 ,而不选100 或更高?
7、测试中,如果将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示波器中任一仪器的两个测试端子接线换位,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图(2)静态工作点对 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 的方法对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 ,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的。如果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应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 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电源,调节 ,使 (即 );用直流电压表 、 、 ,用万用电表测量 值并记入表(2)中。
表 (2)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 的正弦信号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端输入电压 ,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电压表测量下述3种情况的 值,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和 的相位关系并记入表(3)中。
放大器幅率特性的测量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为此,可采用前述测 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偏置电阻RB1、R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5、万用表四、实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UB≈RB1?UCCRB1?RB2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IE=UB?UBE≈Ic REUCE = UCC-IC(RC+RE)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挡测量UE = 2V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
然后测量UB、UC,记入表2—1中。
表2—1B2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C≈IE =U?UCUE或IC=CCRCREUBE=UB-UEUCE=UC-UE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各仪器与放大器之间的连接图关掉电源,各电子仪器可按上图连接,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后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检查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从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幅值为10mv(用毫伏表测量ui)的正弦信号加入到放大器输入端。
2)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表中三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值,记入表中。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器材:1、晶体管2N3904;2、直流电源;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电流表;6、电压表。
三、实验步骤:1、拿出晶体管,根据其引脚标记分别将发射极、基极、集电极连接至电路板上;2、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其中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源正极,基极连接至信号发生器,电阻连接至负载电阻;3、接通电源后,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使之适合实验要求;4、使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并记录;5、改变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记录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计算了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数值。
五、实验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2、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趋于稳定;3、理论上,晶体管的最大功率放大倍数为静态输入电阻与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之比;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一定误差,可能是因为实际电路中存在导线、电阻等元件的内阻,使得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与理论值有所不同;5、实验中还需注意调试电路时,选取适当的工作点,以保证对于各种信号输入的良好放大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
同时,我们掌握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路搭建和调试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得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得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得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得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圧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得偏巻电路采用也与氐2 组成得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以稳立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得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后,在放大器得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⑴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得输出信号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巻电阻与R.:得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得基极电流1, 时(一般5~10倍),则它得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cz=Ucc—Ic(Rc+Rr+Rn)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 F R M//R3 2 〃[“e+(l+B) R FI]输出电阻Rc^R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得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il•与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与调试技术。
在设汁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得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得依据,在完成设计与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与调试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与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泄就是理论设汁与实验调整相结合得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得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得测量与调试技术。
放大器得测量与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测呈: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得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得测量与调试1)静态工作点得测量测疑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m = 0得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得直流毫安表与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得集电极电流Ic以及各电极对地得电位U“ Uc与匕、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 E 或Uc,然后算出Ic得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c,即可用算出Ic(也可根据,由Uc确定IC),同时也能算出U BC=U B-U, U&U C-U E。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班别姓名专业名称学号 1实验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EL教学实验箱、AS101E函数信号发生器、DS1062E-EDU双踪示波器、GB7676-98交流毫伏表三、实验步骤1.调试静态工作点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P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
接通+12V电源、调节R P,使I C =2.0mA(即U 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U E和U C,用万用电表测量R B2值,并记入表2-1中。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 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3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并记入表2-2中。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置R C=2.4KΩ,R L=2.4KΩ,u i=0V,调节R P,使I C=2.0mA,测出U 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P,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和U CE值,并记入表2-4中。
在每次测I C和U 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置R C=2.4KΩ,R L=2.4KΩ,I C=2.0mA。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试验 【2 】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试验目标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办法和测量办法.2.控制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办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熟习常用电子仪器及模仿电路试验装备的应用.二.试验道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固单管放大器试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参加输入旌旗灯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旌旗灯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旌旗灯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三.试验装备1、 旌旗灯号产生器2、 双踪示波器3、 交换毫伏表4、 模仿电路试验箱5、 万用表四.试验内容1.测量静态工作点试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办法为:U B ≈211B B CCB R R U R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试验电路图I E=E BEB R UU≈IcU CE = U CC-I C(R C+R E)试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旌旗灯号为零的情形下进行.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留意12V电源地位).2)检讨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挡测量U E = 2V阁下,假如误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然后测量U B.U C,记入表2—1中.表2—1测量值计算值U B (V)U E(V)U C(V)R B2(KΩ)U BE(V)U CE(V)I C(mA)2.6 2 7.2 60 0.6 5.2 24)关掉落电源,断开开关S,用万用表的欧姆挡(1×1K )测量R B2.将所有测量成果记入表2—1中. 5)依据试验成果可用:I C ≈I E =EER U 或I C =C C CC R U U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盘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各仪器与放大器之间的衔接图关掉落电源,各电子仪器可按上图衔接,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路后接在公共接地端上.1)检讨线路无误后,接通电源.从旌旗灯号产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幅值为10mv (用毫伏表测量u i )的正弦旌旗灯号参加到放大器输入端. 2)用示波器不雅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在波形不掉真的前提下用交换毫伏表测量下表中三种情形下的输出电压值,记入表中.表2—23)用双踪示波器不雅察输入和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并描写它们的波形.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依据界说:输入电阻 S i S ii i i R u u u I u R -==输出电阻 L LO R u u R )(10-=表2—3置R C =2.4K Ω,R L =2.4K Ω,I C =2.0mA,输入f =1KHz,u i =10mV 的正弦旌旗灯号,在输出电压波形不是真的情形下,用交换毫伏表测出u S .u i 和u L 记入表2—3中.断开负载电阻R L ,保持u S 不变,测量输出电压u 0,记入表2—3中.五.试验报告1.列表整顿试验成果,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剖析.答:实测的静态工作点与理论值根本一致, 实测U BE =U B -U E =0.6V ,而理论为0.7V,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U B .U E 的值接近,这种接近的两个量相减的间接测量,则合成相对误差就比较大了.2.剖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机能的影响.答:静态工作点是否适合,对放大器的机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参加交换旌旗灯号今后易产生饱和掉真,此时u.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即u.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掉真不如饱和掉真显著).这些情形都不相符不掉真放大的请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今后还必须进行为态测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参加必定的ui,以检讨输出电压u.的大小和波形是否知足请求.如不知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地位.3.如何测量R B2阻值?答:测量在线电阻时,要确认被测电路没有并联歧路并且被测电路所有电源已关断及所有电容已完整放电时,才可进行;是以本试验测量R B2时要将开关K断开.测量前先将开关转到电阻X1K档,然后把红.黑表笔短路,调剂“0Ω”调剂器,使指针指在0Ω地位上(万用表测量电阻时不同倍率档的零点不同,每换一档都应从新进行一次调零.),再把红.黑表笔离开去测被测电阻的两头,即可测出被测电阻R B2的阻值.4.总结放大器的参数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及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若何.答:由表2—2的试验成果可知:在静态工作点雷同情形下① R L越大,A V越大;R L越小,A V越小;②R C越大,A V越大;R C越小,A V越小; A V与R L//R C成正比.试验知足be CL V r RR A //β-=公式.③输入u i与输出u o的波形相位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实验日期
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综合成绩
一、预习内容
二、实验数据(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测量放大器交流参数
(1)保持前面的静态工作点不变,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到放大器输入端Ui'(要求:Ui' =20mV,f =1KHz,正弦波)。
用示波器观察Ui' 与Uo的波形,并记录。
放大器输入、输出波形
(2)用示波器读Ui’、Ui、Uo的值,数据填写在表2中(注意波形相位反相时数据加负号),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并记录。
项目
工作条件
实测数据计算
Ui’ (mv) Ui (mv) Uo (mv) Au ri (kΩ) ro(kΩ)空载
实测
接负载
RL=5.1K 实测
三、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以及改进的办法与建议)
教师评阅意见
(1)实验预习 (30分)成绩:
□正确、清晰、重点突出(30~28) □较正确、较清晰(27~24)
□有少数错误(23~18) □有较多错误(17~0)
(2)实验数据(现象)及结果记录、处理(30分)成绩:
□正确、清晰、真实(30~28) □较正确、较清晰、有少量涂改(27~24) □较正确、较清晰、涂改较多(23~18) □不正确、涂改较多(17~0)
(3)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20分)成绩:
□结果详实、结论清晰、讨论合理(20~18) □结果正确、讨论适当(17~15)
□结果正确、没有分析讨论(14~12) □结果不正确、没有分析讨论(11~0)
(4)学生遵循实验室规定及实验要求程度(20分) 成绩:
□好(20~18) □较好(17~15) □合格(14~12) □不合格(11~0)
其它意见:
教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