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麻醉术后病人的护理
麻醉术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可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减轻焦虑和恐惧,从而缓解疼痛。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而达到镇痛目的。
疼痛管理注意事项
及时评估
术后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 度,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 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2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评估其每日所需的热量、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量。
评估病人的饮食状况
03
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偏好、饮食量等,以便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计划。
营养支持途径选择
1 2 3
口服营养补充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通过提供高热量、 高蛋白的食物或口服营养补充剂来满足其营养需 求。
心理状态评估
焦虑、恐惧
评估病人是否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针对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疼痛不适
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和不适感,及时采取止痛措施,减轻病人痛苦。
睡眠障碍
评估病人睡眠质量,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病人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苏醒延迟
由于麻醉药物残留或代谢异常等原因,可能导致苏醒延迟。预防措施包括密切监 测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用量和种类,以及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等 。
神经损伤
手术操作或体位不当可能导致神经损伤。预防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和操 作方法,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神经,以及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
其他并发症及预防
适度。
预防并发症
通过精心护理和观察,预防术 后感染、出血、压疮等并发症
麻醉后护理常规

麻醉后护理常规
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接,了解麻醉种类,妥
善安置病人,选择合适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平卧位6小时,全麻:平卧位头偏向以侧。
)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呼吸道通畅度、呼吸频率、
节律、深浅度变化,是否由鼻翼煽动等,全麻病人术后常规病人2小时保持清醒状态。
3.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根据医嘱测量血压、脉搏直至平稳。
4.体温的监测:术后予以保暖。
5.防止意外损伤:如坠床、烫伤等,烦躁不安的病人加床栏或约束带。
6.排尿的观察:麻醉后必须观察膀胱充盈程度,术后6-10小时不排尿,叩诊膀
胱是否充盈,过分胀满而经诱导排尿无效者,予以导尿。
7.疼痛的观察与处理:观察病人疼痛程度,解释疼痛的原因,解除心理负担,
根据医嘱应用止痛剂,观察止痛效果。
医院手术室麻醉后复苏护理技术

医院手术室麻醉后复苏护理技术
一、麻醉苏醒室的任务
1.救治当日全麻病人或部分麻醉术后未清醒者,直至清醒。
2.监护和治疗在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
3.患者苏醒后无异常,送入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疗则直接进入重症监护治疗室(ICU)。
二、全麻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1.患者制动: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病例数量很多,故手术室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落。
并在患者拔管后,主动与其交流,判断其神智情况。
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而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寸步不离。
2.检查各类导管的放置情况:包括胃管、营养管、引流管(T 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导尿管)、深静脉导管、漂浮导管,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生,予以即刻处理。
3•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切口周围敷料、拔除的动静脉穿刺口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生及时处理。
4.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复苏期是呼吸梗阻的高发期,包括:舌后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延迟性呼吸抑制等。
所以,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观察氧饱和度和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时提醒麻醉师各种呼吸抑制的发生,及时处理。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引言:手术后的恢复期间,麻醉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麻醉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类型的麻醉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恢复。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药物,使其失去意识、无痛感和全身肌肉松弛的一种麻醉方式。
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护理措施:1. 温暖保暖:全身麻醉后,患者体温会下降,容易感到寒冷,因此要确保患者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使用毛毯或者加热设备进行保暖。
2. 饮食恢复:术后的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饮食,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尤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和质量,避免过度进食或食用刺激性食物。
3. 观察呼吸:全身麻醉可能对患者的呼吸系统产生影响,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通畅,并随时准备好呼吸道保护设备。
4.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感,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密切关注疼痛程度的变化。
二、局部麻醉术后的护理局部麻醉是通过将麻醉剂直接注射到局部区域,使神经阻滞而达到手术无痛的一种麻醉方式。
术后需特别关注以下几点护理措施:1. 观察局部情况:局部麻醉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局部麻醉区域的情况,包括局部肿胀、红肿、渗液等情况的发生。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 瘙痒控制:局部麻醉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瘙痒不适感,这是正常反应。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瘙痒药物,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3. 休息与活动:局部麻醉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以帮助伤口愈合,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局部麻醉失效。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活动情况,帮助其恢复正常功能。
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术后的护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腰椎或硬脊膜外腔内,达到局部麻醉效果的一种麻醉方式。
术后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护理措施:1. 位置调整: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后,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帮助麻醉药物的传播和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非常重要。
全麻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需要将患者完全置于睡眠状态,并通过药物维持患者的睡眠。
手术后病人需要被密切监测和护理,以确保其术后恢复顺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以确保患者的生理状态稳定。
2.意识状态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程度、反应能力等指标,以及是否存在恶心、呕吐等症状。
3.疼痛评估: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疼痛评分及时给予镇痛措施,保障患者的舒适。
4.静脉通路巡视: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注射药物时避免发生药物渗出或静脉炎等并发症。
5.伤口观察:监测手术部位的伤口情况,包括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排尿观察: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防止尿潴留导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在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
2.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呼吸道阻塞引发呼吸困难。
3.帮助患者康复活动,促进循环系统的恢复功能,预防静脉栓子的形成。
4.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合理选择营养支持方式,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
5.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
6.指导患者及家属关于手术后的护理知识,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内容,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能力。
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应注重团队协作,与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全麻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中,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

颈丛臂丛麻术后的护理
• 颈丛臂丛麻:将局部麻醉药注入颈臂丛神 经干/丛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 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颈臂丛神经阻滞麻 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
颈臂丛麻术后的护理
• 1 去枕平卧6小时 • 2 禁食禁饮6小时 • 3 测一次生命体征 • 4 术部伤口的观察 • 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 ①头晕、胸闷、恶心、 • ②突发性紫绀和惊厥、 • ③呼吸困难
• 掌握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 • • 掌握腰麻、硬外麻术后的护理 • • 的护理
全麻术后的护理
• 全麻:是指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 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痛觉消失的 状态 。可分为吸入、静脉、静脉复合麻醉。
全麻术后的护理
• 备物:
• 备麻醉床,吸氧装置一套,心电监护,负压吸引 装置一套,一次性引流袋,一次性负压吸引袋, 鼻导管,剪刀一把,无菌治疗碗一包,一次性负 压吸引连接管,吸痰管大小各两根,压舌板,棉 签,纱块几块,75%酒精一瓶,一次性换药手套一 对,生理盐水一瓶。
腰、硬外麻术后的护理
• 1 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 2 控制输液速度; • 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毕每半小时测一次生命体征,
连测4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 4 术后禁食水6小时; • 5 严密观察麻醉部位及伤口的情况; • 6 并发症全脊麻的观察:低血压、面色发绀、意识散
失、 •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行气管插管
局麻术后的护理
• 1 测一次生命体征; • 2 观察伤口敷料; • 3 半小时后指导患者进食; • 4 术后宣教: • ①保持伤口敷料干洁 • 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采用约束带,保护病人的安全;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

区域麻醉的护理
监测感觉和运动功能
预防感染
区域麻醉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 能,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以确保麻 醉效果和避免并发症。
区域麻醉后应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 干燥,预防感染。
观察循环系统状况
区域麻醉后应监测患者的循环系统状 况,如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 和处理循环系统并发症。
镇静镇痛的护理
各种麻醉术后的护理
目录
• 麻醉术后的一般护理 • 不同麻醉方式的护理 • 特殊患者的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出院指导和随访
01
麻醉术后的一般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心率
密切观察心率变化,出 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监测呼吸
监测血压
监测体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 呼吸频率和深度,预防
窒息和通气不足。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确定 随访频率和时长。
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患者病情变 化和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预防 或处理。
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 理能力。
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如高龄、基础疾病等,加强术 后护理和随访。
THANKS FOR WATCHING
儿童患者的护理
术后监测
呼吸道管理
对儿童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特 别是呼吸和心率情况。
确保儿童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疼痛控制
心理护理
儿童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应采取有 效的镇痛措施,如使用儿童适用的镇痛药 物或游戏疗法。
关注儿童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 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麻醉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 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表现为 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麻醉病人的术后护理

局部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神经及神经丛阻滞
➢ 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暂时阻滞相应区域的神经冲动传导 ➢ 临床常用臂丛、颈丛、肋间神经丛和趾(指)神经阻滞等。
局部麻醉—毒性反应及处理
毒性反应的表现
➢ 中枢毒性表现: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意识模糊、惊厥、 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 心血管毒性表现: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心跳骤停
毒性反应的处理
➢ 立即停药、给氧、加强通气。轻症给予西地泮或咪达唑仑预防控制抽搐,发生惊 厥注射硫喷妥钠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维持血压,心肺复苏。
局部麻醉—过敏反应及处理
过敏反应的表现
➢ 在使用少量局麻药后,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及血管神经 性水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表现:膀胱充盈不能排尿;排尿不畅、尿频,尿不尽,伴下腹疼痛。 ➢ 预防:指导床上排尿,及时排尿。 ➢ 处理:针刺、热敷、按摩;注射副交感神经兴奋药;留置导尿。
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隙阻滞( epidural block )
硬脊膜外隙阻滞(硬膜外麻醉)
➢ 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疾病暂时性麻痹。 ➢ 适应证:横膈以下各种腹部、腰部和下肢手术;颈部、上肢和胸壁手术。 ➢ 禁忌证:严重贫血、高血压及心功能代偿功能不良者慎用,低血容量、进针部位
麻醉病人的术后护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讲人:张琰
专家简介
➢ 张琰 ➢ 讲师 ➢ 副主任护师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护士长 ➢ 北京地区ICU专科护士
01
02
目录
03
04
麻醉的分类 局部麻醉术后护理 椎管内麻醉术后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神经系统问题及处理
总结词
麻醉后,病人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躁动、抽 搐等症状,需及时观察和处理。
详细描述
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麻醉药残留或脑缺氧所 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躁动可能与疼痛、焦 虑、药物残留等因素有关,应给予适当的镇 痛和镇静治疗。抽搐可能是由于脑缺氧、脑 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应立即采取
麻醉病人的护理
目录
• 麻醉后护理概述 • 麻醉后常见问题及处理与随访
01
麻醉后护理概述
麻醉后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01
麻醉后护理是指对接受麻醉手术 后的病人进行一系列监测和护理 措施,以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麻醉 恢复期。
02
麻醉后护理的重要性在于预防并 发症、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提高 手术成功率。
喂养和饮食管理
根据婴幼儿的需要进行喂养, 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
特殊病情病人的麻醉后护理
心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加强心电监测,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预防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肝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调整药 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和胰岛 素使用剂量。
麻醉后护理的目标和原则
麻醉后护理的目标是确保病人安全、 舒适地度过麻醉恢复期,预防和处理 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快速康复。
麻醉后护理的原则包括密切监测、及 时处理、预防为主、个性化护理等。
麻醉后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麻醉后护理的流程包括病人转运、监测、疼痛管理、体位护理、呼吸道 管理等。
注意事项包括保持病人体温、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输液速度和量、观 察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等。
措施控制抽搐,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全麻病人的术后护理

疼痛管理
病人应遵医嘱按时服用止痛药 ,同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 放松等方法缓解疼痛。
饮食与营养
术后饮食应遵循医生指导,从 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 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观察与记录
病人应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 出现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
告知医护人员。
家属在术后护理中的作用
心理支持
家属应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抽搐等。
术后疼痛
全麻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 明显的疼痛,需要使用止痛药
物进行治疗。
02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术后恢复的必要性
术后恢复是全麻病人康复的关键阶段 ,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 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症。
术后恢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 视。
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缓解病人疼 痛。
营养与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 营养。
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给予肠内或肠 外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病人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04
特殊情况的处理
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心跳骤停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
呼吸衰竭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呼吸道 畅通。
严重出血
立即止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 血。
紧急情况的处理
气道梗阻
及时清理呼吸道,调整患者体位 ,必要时使用吸引器。
严重低血压
快速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血压稳定。
麻醉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麻醉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是什么说到手术治疗,我们都会想到麻醉,麻醉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而麻醉的质量也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麻醉处理来讲,不仅要控制好麻醉药物的剂量,还要做好术后的护理,以免术后的不注意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加重。
麻醉主要是通过药物注射的方式使患者手术期间暂时性的失去对疼痛的感知,但是不意味手术结束后疼痛就会消失,相反,还有可能因术后较大的疼痛,从而增加较多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术后配合度等,所以在麻醉术后我们应该了解如下的护理注意事项。
1.做好病人的交接:在手术完毕后,医生以及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具体情况转交给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并且对患者存在的特殊情况进行仔细的说明,使监护室的护理人员能够明确、清楚的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且了解患者存在的护理注意事项。
而具体情况的内容包括:麻醉的过程、麻醉的药物、麻醉的类型、输血的情况、输液的情况、出血量以及药物的使用情况等。
之后监护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的引流管交接类型、位置、并且定期的观察引流液的情况,观察有无堵塞的情况,有无渗液的情况。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取合适的镇痛方式进行缓解,加强监测生命体征的次数。
2.对于椎管内麻醉患者实施的术后护理事项: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麻醉药效恢复情况,如果患者的药效已经消失,但是下肢仍旧没有任何的反应,不能进行任何的自主活动,则需要考虑脊神经损伤以及硬膜外血肿的情况,并且及时告知医生。
如果患者药效失效后,出现了头晕头痛等现象,则需要考虑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如果头痛的类型属于低脑压疼痛,则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盐水补充,并且去掉枕头,取平卧位。
3.对于全麻醉患者实施的护理护理事项:在术后,需要保证患者的呼吸畅通,使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并且要及时的清理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需要取半卧位,辅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以及咳嗽的方式,以促进痰液的排出,保证呼吸的畅通。
各种麻醉术后病人的护理

合并症病人的护理
了解合并症
对于合并症病人,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具体病情和 诊疗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术后护理。
监测合并症
术后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合并症情况,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调整护理方案
根据病人的合并症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如控制 血糖、调节血压等。
术后疼痛的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
恶心呕吐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减少使用易引 起恶心呕吐的麻醉药物;术前禁食, 避免饱胃;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低 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给予止 吐药物,如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 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过度弯腰或头部 剧烈运动。
呼吸抑制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抑制;保持呼吸道通 畅,避免呼吸道梗阻;控制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
活动与休息指导
总结词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
详细描述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和手术类型,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非胃肠道手术的病 人可在术后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和作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胃肠道手术 病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和康复,应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同时,病人应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以促进身体恢复。
04
特殊病人的护理
高龄病人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高龄病人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高龄病人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采 取相应措施预防,如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定期翻身拍背等。
营养支持
高龄病人术后应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 方式,如鼻饲、静脉营养等。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麻醉剂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使相应区域的痛觉消失,运动出现障碍,但病人意识清醒,称为局部麻醉.麻醉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称为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术需要、较之局部和阻滞麻醉,病人更舒适、安全.第二节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静脉复合麻醉1.吸入麻醉-应用最广泛吸入麻醉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最广泛.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麻醉剂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经肺泡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的一种方法.常用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2.静脉麻醉优点: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操作方便、药物无爆炸性将静脉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此法具有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操作方便和药物无爆炸性等优点.由于多数静脉麻醉药镇痛效果不强,肌肉松弛效果差,因此用于吸入麻醉前的诱导或单纯用于小型手术.常用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等.3.复合全身麻醉用两种或以上全麻药或方法复合应用4.护理麻醉前护理禁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局麻药过敏试验-普鲁卡因必须皮试.术前用药多在术前30~60分钟应用.麻醉后护理一般护理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全麻后即使病人清醒,残留的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在药物未完全代谢之前,随时可出现循环、呼吸等方面的异常,特别是苏醒前病人易发生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道黏液堵塞、呕吐物窒息等,引起呼吸道梗阻.各种呼吸道梗阻均需紧急处理.防止意外发生:病人苏醒过程中常出现躁动和幻觉必要时加以约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1呼吸系统1呼吸暂停:立即行人工呼吸多见于未行气管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者,尤其使用硫喷妥纳、丙泊酚或氯胺酮施行门诊小手术、眼科手术、人工流产及各种内镜检查者;也见于全身麻醉者苏醒拔管后,系因苏醒不完全,麻醉药、肌松药及镇痛、镇静药的残余作用以致发生于手术刺激结束后呼吸暂停伤害性刺激本身具有呼吸兴奋作用.临床表现为胸腹部无呼吸动作,发绀.一旦发生,务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气管内插管行人工呼吸.预防:麻醉中加强监测,备好各项急救物品,如口、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插管用具及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器、氧气等;麻醉中用药尽可能采用注射泵缓慢推注.2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人工呼吸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短期内可致死.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舌下坠致梗阻者托起下颌,喉痉挛或反流物所致者,注射肌松药同时行气管内插管.3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O.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40cmH2处理:在保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快速加深麻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经气管或静脉注入利多卡因、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平喘气雾剂等.预防:避免使用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如吗啡、箭毒、阿曲库铵等;选用较细的气管导管及避免插管过深,或在插管后经气管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4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病人表现为持续性低氧血症;听诊肺不张区域呼吸音遥远、减低以至完全消失,X线检查可见肺影缩小.治疗:在完善镇痛的基础上,作深呼吸和用力咳痰.若为痰液阻塞,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逐个支气管口吸出痰液.预防:术前禁烟2~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5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病人于麻醉后翻身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搏减慢至停止、颈静脉怒张、发绀等症状;往往是深静脉血栓阻塞于肺动脉所致.抢救极为困难,应及时开胸心脏按压、并行肺动脉切开取栓.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6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至心搏停止等.抢救以循环、呼吸支持和纠正低氧血症为主.麻醉后适当扩容和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2循环系统: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除原发性高血压者外,多与麻醉浅、镇痛药用量不足、未能及时控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强烈应激反应有关.故术中应加强观察、记录,当病人血压>140/90mmHg时,即应处理;包括加深麻醉,应用降压药和其他心血管药物.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麻醉中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包括麻醉药引起的血管扩张、术中脏器牵拉所致的迷走反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以及术中长时间容量补充不足或不及时等.应根据手术刺激强度,调整麻醉状态;根据失血量,快速输注晶体和胶体液,酌情输血.血压急剧下降者,快速输血、输液仍不足以纠正低血压时,应及时使用升压药.预防:施行全麻前后应给予一定量的容量负荷,并采用联合诱导、复合麻醉,避免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单一麻醉药.3室性心律失常:也可因麻醉药对心脏起搏系统的抑制、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全身缺氧、高或低碳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室颤者,应予药物治疗同时电击除颤.预防: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低钾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插管操作所致心血管反应引起的心肌负荷过度;对术前有偶发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者,可于诱导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麻醉中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3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6%~70%不等.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或丙泊酚治疗.预防:术前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昂丹司琼、咪唑地西泮等均有一定效果.第三节椎管内麻醉一、蛛网膜下腔阻滞适用于下肢及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手术.二、硬脊膜外阻滞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三、护理一蛛网膜下腔阻滞护理1.一般护理1麻醉前:禁食、禁水,查无脊柱畸形2麻醉后:去枕平卧6~8h,监测生命体征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1低血压:腰麻病人的部分交感神经被抑制,迷走神经相对亢进,故可出现血压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防治措施: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以收缩血管,维持血压.2恶心、呕吐:可由低血压、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手术牵拉内脏等因素所致.恶心常是血压下降引起脑缺氧的症状.防治措施:吸氧、升压、暂停手术以减少迷走神经刺激.3呼吸抑制:常见于胸段脊神经阻滞,表现为肋间肌麻痹,胸式呼吸减弱,潮气量减少,咳嗽无力,甚至发绀.防治措施:谨慎用药,吸氧,维持循环,紧急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4头痛:发生率为3%~30%,主要因腰椎穿刺时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致使脑脊液流失,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刺激所致.典型的头痛可发生在穿刺后6~12小时、疼痛常位于枕部、顶部或颞部,抬头或坐起时加重.约75%病人在4天内症状消失,多数不超过1周,但个别病人的病程可长达半年以上.应让病人卧床,减少起动并对症处理.5尿潴留:主要因支配膀胱的第2、3、4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迟、下腹部、肛门或会阴部手术后切口疼痛、下腹部手术时膀胱的直接刺激以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体位等所致.必要时应行导尿.二硬脊膜外阻滞护理1.一般护理平卧4~6小时,不必去枕.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全脊麻全脊麻:全部脊神经受阻滞称全脊麻,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系硬膜外阻滞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而未及时发现,并将超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而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临床主要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循环停止,全部脊神经支配区域无痛觉.选择题第四节局部麻醉一、根据局部麻醉药的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酯类临床上常用酯类局部麻醉药有普鲁卡因、氯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可卡因等.酯类局麻药在血浆内水解或被胆碱酯酶所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成为半抗原,是引起少数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的过敏原.2.酰胺类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依替卡因和罗哌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在肝内被酰胺酶分解,不形成半抗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极为罕见.二、局部麻醉药物中毒原因:超过最大安全剂量;误入血管;局麻药中未加肾上腺素处理:立即停止局麻药注入,吸氧、补液维持呼吸、稳定循环三、局部麻醉的护理一般无需特殊护理:术后休息片刻,经观察无异常后方可离院.不适随诊.第五节围麻醉期护理一、麻醉前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麻醉前应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顾虑二、术前用药合理的术前用药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完善麻醉效果.一镇静催眠药可以抑制病人的情绪激动和多种生理功能,如感觉减退、肌张力下降、血压下降、心率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得以平衡及基础代谢率降低,从而有助于麻醉诱导.1.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术前晚或术前2小时应用.2.地西泮类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此类药物由于有抗焦虑及遗忘作用而优于巴比妥类,在治疗局麻药中毒反应时也属首选.二镇痛药与全身麻醉药起协同作用,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1.吗啡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2.哌替啶镇痛作用同吗啡,不引起平滑肌痉挛.麻醉前应用.3.其他镇痛药①喷他佐辛: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具有镇静作用,对循环、肝肾功能影响轻,但不宜用于婴幼儿、脑外伤和呼吸功能不全者;②芬太尼: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00倍,对呼吸中枢抑制明显,对循环影响轻.三抗胆碱能药主要作用为抑制涎腺、呼吸道腺体分泌,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如阿托品、东莨菪碱麻醉前皮下或肌内注射.四抗组胺药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平滑肌和血管,解除其痉挛.常可以拮抗或阻止组胺释放.H1用异丙嗪.三、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待病人意识恢复、拔除导管后送回病房危重病人送入ICU一气管插管的拔管条件1.意识及肌力恢复2.自主呼吸恢复良好3.咽喉反射恢复4.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二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观察和评价生命体征苏醒过程的管理和病人的转送各种管道的妥善固定,防止脱出三病人回普通病房的条件1.神经系统①意识恢复;②肌力恢复;③可根据指令睁眼、开口、握手.2.呼吸系统①已拔除气管内插管;②通气量足够;③呼吸频率正常;④无呼吸道梗阻如舌后坠、分泌物等;⑤肺听诊无异常;⑥根据指令可以深呼吸、咳嗽.3.循环系统①血压、心率正常、稳定;②心电图示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表现.4.其他①无明显血容量不足的表现;②血气分析结果正常;③体温在正常范围.第六节术后镇痛一方法传统方法-在需要时肌注阿片类药镇痛现代方法-镇痛泵二并发症及处理1.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能降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和幅度.防治方法是加强生的监测.当病人呼吸频率变慢时,应引起注意.若病人嗜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SPO2睡,应密切注意呼吸的特点.当有轻度呼吸道梗阻且病人易被唤醒时,可以鼓励病人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体位,保持气道通畅;同时增加氧供,甚至控制通气.一旦疑有呼吸抑制,应立即处理.2.内脏运动减弱发生尿潴留时予以留置导尿.若消化道排气延迟,甲氧氯普胺能促进胃肠运动,在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的同时减轻胃潴留.可通过术后早期起床活动加以预防.。
外科、各类麻醉后护理常规

外科、各类麻醉后护理常规第一篇:外科、各类麻醉后护理常规外科手术前一般护理常规1、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对手术的顾虑,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必要时指导病人在床上练习大小便,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要求病人戒烟。
2、通知家属或单位负责人员来院,由医师详细介绍手术情况,填写手术同意书。
3、术前按医嘱进行手术野皮肤准备(观察皮肤情况、剃毛和皮肤清洗)。
如发现病人有发热、感冒、女病人月经周期、皮肤有损伤或感染等,应及时报告医师,考虑停止手术。
4、皮肤准备的要求和方法(1)根据各类手术要求决定皮肤准备的范围。
(2)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注意脐部、皮肤皱折部位,皮肤上的油污、胶布可用松节油、汽油或乙醚清洗,有伤口者清洗后应更换敷料。
(3)剃毛和清洗时,应注意勿损伤皮肤,勿使病人受凉。
5、做好全身清洁,洗头、洗澡、剪趾(指)甲、更衣、不能自理由护士执行。
6、按医嘱配血、皮试。
准备特殊用药用物,通知手术日停膳。
7、通知病人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水并挂禁食标志。
8、上注意病人睡眠情况,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服安眠镇静药。
9、按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如留置尿管等。
女病人除去发夹,长发者梳成双辫,有假牙者卸下假牙。
入手术室前排小便。
备齐病历、X 光片、特殊用药、用物随病人一齐送手术室,停止一切术前医嘱。
10、送往手术室前,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手术野,了解有无生理、病理变化,不宜手术者及时报告医师。
11、病人人送往手术室后,根据麻醉、病种、手术方式做好病室、用物准备。
(4)床的准备:全部更换床单、枕套、被套。
按需要备胶、中单,室温低于18℃时设法提高被褥温度,低于12℃时设法提高室温。
(5)用物准备:床边备输液架、血压计、听诊器,按病情需要备急救药品和器械,护理记录单等。
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1、向麻醉师了解麻醉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性质及部位,输液、输血量和特殊情况的处理等,病人回病室时,搬动病人应防止各种导管脱出及增加伤口张力。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PPT课件

03 术后护理措施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肺部感染。
吸氧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治疗,维 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监测呼吸功能
密切监测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和 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 系统并发症。
液体管理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出入量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 命体征,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
高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炎、心血管疾病等。术后应 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定期翻身拍背等。
合并症病人护理
总结词
全面评估,针对性护理
详细描述
合并症病人术后恢复难度较大,需要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 划。针对不同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控制血 压、调整血糖等。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麻醉病人术后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麻醉术后护理概述 • 术后监测与评估 • 术后护理措施 • 特殊情况护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麻醉术后护理概述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预防并发症
术后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 并发症,如肺部感染、静 脉血栓等,提高手术成功 率。
促进康复
通过术后护理,可以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促进 患者快速康复。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总结词
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氧血症 等,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详细描述
术后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是麻醉病人术后护理的重要内 容之一。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术后并发症的症状和体 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例如,对于恶心呕吐的病人,可以采取止吐措施;对 于呼吸抑制的病人,应及时给予呼吸支持;对于低氧血 症的病人,需要提高氧浓度等。对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医护人员应遵循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指南,确保病人安 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不良反应的护理
精品课件
椎管内麻醉
❖ 定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蛛网膜下或注入硬脊膜 外腔产生的阻滞方式称椎管内麻醉。
精品课件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区别
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阻滞
定义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 膜下腔,作用于脊 神经根,阻滞部分 脊神经传导的麻醉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方法。
将局麻药注入硬 膜外腔,作用于 脊神经根,使一 部分脊神经的传 导受到阻滞的麻
醉方法。
并发症
血压下降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头痛 尿潴留
精品课件
全脊髓麻醉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脓肿
椎管内麻醉的护理
❖ 1、麻醉后去枕平卧4-6小时 能耐受者去枕俯卧4-6小时,对避免术后低
颅 内压性头痛有一定的意义。 颅内压高者平卧12-24小时告知患者卧床期
精品课件
全身麻醉的护理
❖5 注意保暖;可提高室温或加用盖被(禁用热水 袋或其他保暖用品);
❖6 清醒后病人口干,可给少量温水漱口或将口唇 湿润;
❖7 注意观察尿量及时报告医生; ❖8 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有专人看护 ❖9 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
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安全,可按医嘱给 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采用约束带,保护病人的安 全; ❖10 做好管道的护理及伤口的护理。
全身麻醉的护理
❖1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误吸; ❖2 心电监护、吸氧,每1小时测生命体征一次,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观察
有无喉头水肿; ❖4 若发生以下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①T>39°以上 ②P细快130次/分以上者 ③面色苍白或青紫者 ④呼吸浅快30次/分以上者 ⑤伤口出血者
精品课件
局部麻醉
局部 麻醉
精品课件
局 麻 术 后 的 并 发 症
精品课件
局部麻醉术后的护理
❖ 1、一般护理:休息、观察,局麻药对机体影响小, 一般不需特殊护理。
❖ 2、局麻药不良反应的预防: 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和最低有效浓度的原则。 注射局麻药前须反复进行回抽试验,无气、无
血、无脑脊液后方可注射。 有时局麻药可与肾上腺素合用。
❖ 复合麻醉
❖ 基础麻醉
精品课件
全身麻醉
❖ 定义:是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经静脉.肌内注射 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患者意 识和痛觉消失,反射抑制,肌肉松弛.
精品课件
全麻术后并发症
恶心、 呕吐
坠积性肺 炎
窒窒息息 并发症
呼吸道梗阻 低氧血症
心跳骤停与心 室纤颤
高血压
精品课件
低血压
精品课件
米达唑仑(咪唑安定)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
(2)镇痛药:吗啡, 哌替啶,芬太尼
镇静、 镇痛
(3)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
(4)抗组胺药:异丙嗪
精品课件
抑制腺体分 泌
拮抗或抑制组胺 释放
麻醉的分类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 麻醉
❖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脊膜外阻滞
外科护理学
麻醉病人的护理
广东医科大学 林晓频
精品课件
教学要求
精品课件
麻醉的目的
❖ 消除手术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并为手术创 造条件。
精品课件
麻醉前准备
❖病人准备 心理准备、身体准备 ❖ 麻醉设备、用具和药品的准备 ❖ 麻醉前用药
精品课件
麻醉前用药
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
❖ 常用药物: (1)镇静和催眠:地西泮(安定)
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精品课件
❖ 2、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观察病人 有无头痛恶心腰背痛有无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 发症。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3、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液与渗出液性质、颜色及 量,保持局部敷料干燥,24小时内不宜淋浴,以 免硬起局部或椎管、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