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4章-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机床夹具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a7609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2.png)
消除或减少过定位的方法主要有:
(1) 提高工件定位基准之间及定位元件工作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减少过定位对加 工精度的影响,使不可用过定位变为可用过定位;
(2) 改变定位方案,避免过定位。改变定位元件的结构,如圆柱销改为菱形销、长 销改为短销等;或将其重复限制作用的某个支承改为辅助支承(或浮动支承)。
4.过定位
图4.5 连杆大头孔加工时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如图4.5所示的连杆定位方案,长销限制了
、 4个自由度,支承板
限制了
、 3个自由度,其中 被两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这就产生了过定
位。当连杆小头孔与端面有较大的垂直度误差时,夹紧力F将使长销弯曲或使连杆
变形,见图4.5(b)、(c),造成连杆加工误差,这时为不可用过定位。若采用图4.5
4.1 机床夹具概述
4.1.4 机床夹具的功能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 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的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 表面相互之间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使用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 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等 辅助时间,而且易于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夹具中,广泛采用气 动、液压等机动夹紧等装置,还可使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小。因而可以提高 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
(4)组合夹具
(5)随行夹具
4.1 机床夹具概述
4.1.2 机床夹具的分类
2)按使用的机床分类
按所使用的机床不同,夹具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 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和其他机床夹具等。
3)按夹紧动力源分类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培训课件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551aa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9.png)
❖ 安装是指工件经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 那部分工序内容。
❖ 例如,在车床上加工轴,先从一端加工 出部分表面,然后调头再加工另一端,这 时的工序内容就包括两个安装。
15
❖ (3)工位
❖ 采用转位(或移位)夹具、回转工作 台或在多轴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 上一次装夹后,要经过若干个位置依次 进行加工,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每一 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就称为 工位。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金属切削机床、刀具、 夹具和工件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彼此关联、互 相影响。
该系统的整体目的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在保证机械加工工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合理 的工艺过程,降低该工序的加工成本。
8
❖(3)机械制造系统
在工艺系统基础上以整个机械加 工车间为整体的更高一级的系统。该 系统的整体目的就是使该车间能最有 效地全面完成全部零件的机械加工任 务。
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 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 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 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 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
❖ 生产过程
❖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由原材料到成品之 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 例如轴类零件如果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则 需分几次切削,这时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因此在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刀具完成 一次进给运动称为一次走刀。
❖ 下图是一个带半封闭键槽阶梯轴两种生产类 型的工艺过程实例,从中可看出各自的工序、安 装、工位、工步、走刀之间的关系。
19
20
基本概念
17
❖ (4)工步
❖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 和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生产中也常 称为“进给”。
❖ 例如,在车床上加工轴,先从一端加工 出部分表面,然后调头再加工另一端,这 时的工序内容就包括两个安装。
15
❖ (3)工位
❖ 采用转位(或移位)夹具、回转工作 台或在多轴机床上加工时,工件在机床 上一次装夹后,要经过若干个位置依次 进行加工,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每一 个位置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就称为 工位。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金属切削机床、刀具、 夹具和工件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彼此关联、互 相影响。
该系统的整体目的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在保证机械加工工序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合理 的工艺过程,降低该工序的加工成本。
8
❖(3)机械制造系统
在工艺系统基础上以整个机械加 工车间为整体的更高一级的系统。该 系统的整体目的就是使该车间能最有 效地全面完成全部零件的机械加工任 务。
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 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 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 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 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
❖ 生产过程
❖ 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由原材料到成品之 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 例如轴类零件如果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则 需分几次切削,这时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因此在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刀具完成 一次进给运动称为一次走刀。
❖ 下图是一个带半封闭键槽阶梯轴两种生产类 型的工艺过程实例,从中可看出各自的工序、安 装、工位、工步、走刀之间的关系。
19
20
基本概念
17
❖ (4)工步
❖ 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 和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序内容称为工步。生产中也常 称为“进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aaea048aa0116c175f0e4832.png)
孔的加工工艺
1、位置度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铰 钻、扩、铰 2、位置度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孔加工工艺 钻、镗 钻、扩、镗、(铰)。 3、直径较大孔(D>50 mm)变化分类
传统成形方法
传统成形加工
塑性加工方法
加温加压成型加工
机械加工方法
锻压、轧压、冷挤、 热挤等加工
铸造、粉末冶金等
切削加工:车、铣、钻、 镗等 磨削加工:磨、研磨、 抛光等
特种成形方法
特种成形方法
高能加工
电及化学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三束(离子、 电子、激光束)等加工
特点
1、成形运动:砂轮旋转;工件旋转或移动。 2、加工过程平稳。 3、磨削效率低。 4、易加工脆、硬材料。 5、磨削时产生大量热。
加工精度
一般磨削加工:精度—IT6~IT4;表面粗糙度—Ra1.25~0.01um。 精磨时:表面粗糙度—Ra0.1~0.008um.
适用范围
平面—平面磨床 内外圆柱面—内、外圆磨床 圆锥面、异形面—
一、车削加工
特点
1、成形运动:工件旋转;刀具相对工件移动。 2、易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3、切削过程平稳。 4、切削效率高。 5、刀具简单。
加工精度
普通车削加工:精度—IT8~IT7;表面粗糙度—Ra6.3~1.6um。 精车时:精度—IT6~IT5;表面粗糙度—Ra0.4~0.1um. 超精密车削:表面粗糙度—Ra0.04um
电解加工、电化学抛光等
成形方法按制造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分类
按由原材料制造成 零件的过程中,质 量M的变化分类
△M<0 (质量减少)
△M=0 (质量基本不变)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四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1ac84dfd0a79563d1e72ca.png)
(3)应尽量减小加工面积 支座底面设计为中凹可减少加工量,提高支撑精度和稳定性。
三、要考虑生产类型与加工方法
箱体零件: 单件小批时(a),其同轴孔的直径应设计成单向递减的,以便 在镗床上通过一次安装就能逐步加工出各孔。 大批生产时(b),为提高生产率,一般用双面联动组合机床加 工,这时应采用双向递减的孔径设计,用左、右两镗杆各镗两 端孔,以缩短加工工时。
床身导轨面自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
对工件上的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互相作为 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优点: 可使两个加工表面间获得高的位置精度。 如:内外圆面同轴度要求比较高的套类零件的加工安排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位置精度原则
0.16-0.01
加工方法 钻 扩
铰 拉
镗
孔的加工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实心材料
12-11
粗扩
12
精扩
10
半精铰
11-10
精铰
9-8
细铰
7-6
粗拉
10-9
精拉
9-7
粗镗
12
半精镗
11
精镗
10-8
细镗
7-6
表面粗糙度Ra
20-2.5 20-10 10-2.5 10-5 5-1.25 1.25-0.32 5-2.5 2.5-0.63 20-10 10-5 5-1.25 1.25-0.32
加工方法
外圆加工的方法
加工性质
加工经济精度(IT) 表面粗糙度Ra(um)
车 外磨 研磨 超精加工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金刚石车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e04d7e5901020207409c7a.png)
金属型结构
结构分类
➢ 垂直分型式
➢ 水平分型式
➢ 复合分型式
特点
优点:
缺点: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铸件晶粒细,性能好; 可一型多铸。
生产成本较高; 不宜生产大型、形状复杂和薄壁铸件 铸件易产生白口,难切削; 不适宜熔点高合金。
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铜合金、铝合金等非铁金属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提问
如图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轮毂、缸盖等复杂铸, 能用金属型铸造吗?
特点:
优点:
铸件无需分型面;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可制造形状复杂铸件; 铸造合金种类不受限制; 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缺点:
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较高 铸件一般限于25 kg以下
熔模铸造叶轮
概念 将液体金属浇注到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中,获得 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金属型铸造,又称为永久型铸造或 重力铸造。
难点:各种加工工艺的生产特点和适用场合
一辆红旗轿车大约由 1万多个零件组成,一架 C919飞机共需100多万个 零件构成,还有很多很多 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也都 是由很多零件组成,这些 零件是如何从原材料被加 工成形的呢,这将是本章 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 一、机械制造工艺及其阶段划分(理解) 二、机械制造工艺的成形学分类(理解) 三、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征(了解) 四、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新技术(了解)
工艺过程
特点: 优点:
缺点: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可以压铸壁薄、形状复杂以及具有很小孔 和螺纹的铸件; 压铸件的强度和表面硬度较高; 生产率高,可实现半自动化及自动化生产。
压铸件皮下易产生气孔; 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造价高,不宜小批量生产。
压力铸造应用广泛,可用于生产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等铸 件。在压铸件产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铝合金压铸件,约为30%~ 50%。 应用压铸件最多的是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其次为仪表和电子仪器工业。
结构分类
➢ 垂直分型式
➢ 水平分型式
➢ 复合分型式
特点
优点:
缺点: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铸件晶粒细,性能好; 可一型多铸。
生产成本较高; 不宜生产大型、形状复杂和薄壁铸件 铸件易产生白口,难切削; 不适宜熔点高合金。
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铜合金、铝合金等非铁金属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提问
如图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轮毂、缸盖等复杂铸, 能用金属型铸造吗?
特点:
优点:
铸件无需分型面;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可制造形状复杂铸件; 铸造合金种类不受限制; 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缺点:
工序繁杂、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较高 铸件一般限于25 kg以下
熔模铸造叶轮
概念 将液体金属浇注到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中,获得 铸件的铸造方法称为金属型铸造,又称为永久型铸造或 重力铸造。
难点:各种加工工艺的生产特点和适用场合
一辆红旗轿车大约由 1万多个零件组成,一架 C919飞机共需100多万个 零件构成,还有很多很多 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也都 是由很多零件组成,这些 零件是如何从原材料被加 工成形的呢,这将是本章 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 一、机械制造工艺及其阶段划分(理解) 二、机械制造工艺的成形学分类(理解) 三、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征(了解) 四、机械制造工艺中的新技术(了解)
工艺过程
特点: 优点:
缺点:
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可以压铸壁薄、形状复杂以及具有很小孔 和螺纹的铸件; 压铸件的强度和表面硬度较高; 生产率高,可实现半自动化及自动化生产。
压铸件皮下易产生气孔; 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造价高,不宜小批量生产。
压力铸造应用广泛,可用于生产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和铜合金等铸 件。在压铸件产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铝合金压铸件,约为30%~ 50%。 应用压铸件最多的是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其次为仪表和电子仪器工业。
机械基础教材第四章误差与公差知识ppt课件
![机械基础教材第四章误差与公差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1976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2.png)
Es ―表示孔的上极限偏差;ES=Lmax-L es―表示轴的上极限偏差。es=lmax-l
②下极限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Ei―表示孔的下极限偏差;EI=Lmin-L ei―表示轴的下极限偏差;ei=lmin-l
10
§4.1 极限与配合
③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公称尺 寸所得的代数差。
16
17
§4.1 极限与配合
基本偏差值分为28种,分别用字母 表示。
注意其中无I、L、O、Q和W而增加 CD、EF、FG、JS、ZA、ZB、ZC等7个 双字母。
上半部为孔的公差带,用大写字母 表示,A-H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EI; J-ZC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ES。
下半部为轴的公差带,用小写字母 表示,a-h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es; j-zc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ei。js 和j 为特殊情况。
18
19
§4.1 极限与配合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列于下表。
表4-2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摘自GB/T1800.1-2009,选取优先公差带、尺寸大于10至180mm)
公称尺寸 /mm
大于
至
10
14
14
18
上偏差es
所有标准公差等级
c
d
f
g
h
--95 --50 --16 --6 0
基本偏差数值/μm
下偏差ei
机械基础 模块四
【误差与公差】
1
模块四 误差与公差
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单元。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 响,零件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方向、位置以及表面形貌等几何量,难 以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误差。对允许在某一规定范围内 变动,只要保证同一规格的零件彼此充分相似就可以。这个允许变动的 范围称为公差。
②下极限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Ei―表示孔的下极限偏差;EI=Lmin-L ei―表示轴的下极限偏差;ei=lmin-l
10
§4.1 极限与配合
③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公称尺 寸所得的代数差。
16
17
§4.1 极限与配合
基本偏差值分为28种,分别用字母 表示。
注意其中无I、L、O、Q和W而增加 CD、EF、FG、JS、ZA、ZB、ZC等7个 双字母。
上半部为孔的公差带,用大写字母 表示,A-H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EI; J-ZC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ES。
下半部为轴的公差带,用小写字母 表示,a-h的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es; j-zc的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差ei。js 和j 为特殊情况。
18
19
§4.1 极限与配合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列于下表。
表4-2 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摘自GB/T1800.1-2009,选取优先公差带、尺寸大于10至180mm)
公称尺寸 /mm
大于
至
10
14
14
18
上偏差es
所有标准公差等级
c
d
f
g
h
--95 --50 --16 --6 0
基本偏差数值/μm
下偏差ei
机械基础 模块四
【误差与公差】
1
模块四 误差与公差
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单元。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 响,零件各部分的尺寸、形状、方向、位置以及表面形貌等几何量,难 以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误差。对允许在某一规定范围内 变动,只要保证同一规格的零件彼此充分相似就可以。这个允许变动的 范围称为公差。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完整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完整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99559b3968011ca2009154.png)
精选ppt
15
2.2 表 面 粗 糙 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质量的影响: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对机器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零件表面粗糙,将使接触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压力加大,接触
变形加大,磨擦阻力增大,磨损加快; 2) 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对于间隙配合,表面粗糙易磨损,
精选ppt
21
2.4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提问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 粗糙度的关系如何?
• 精度:宏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参数的误差
• 加工精度高,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高精度的加工方法,而 经过高精度的加工后零件表面粗糙度一定低,反之,表 面粗糙度低,零件必须采用一系列的降低表面粗糙度的 加工方法,而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不一定是高精度 的加工方法。
• 指零件上实际要素的形状与理想形状相符 合的程度;
• 国家标准规定了六类形状公差(见下表)
• 形状精度的标注:框格分为2格,
箭头指向待表达的表面,数字表示
允许误差的大小,单位为毫米。
精选ppt
12
2.1.3 位 置 精 度
• 指零件的实际要素(点、线、面)相对 于基准之间位置的准确度。
圆圈中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准,框格分3格,箭头指向待
精选ppt
4
第一章
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精选ppt
返回索引 5
1.1 钳工与机械加工
• 钳工:通过工人手持工具进行切削加工。 • 机械加工:采用不同的机床(如车床、铣
床、刨床、磨床、钻床等)对工 件进行切削加工。
精选ppt
6
2.零件表面质量的概念
零件几何参数: 宏观几何参数: 包括:尺寸、形状、位置等要素。 微观几何参数: 指:微观表面粗糙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课件: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课件: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370bc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5.png)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3.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的单元,分别
是工序、安装、工步、走刀和 工位,下面介绍这几个机械加 工中的基本概念:
(1)工序。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位,零件的机械 加工工艺过程是由若干工序按 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的。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 对几 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例如对如图 13-1所示的阶梯轴进行大批量加工时, 其工序为:铣两端面、 钻两端中心孔、车大外圆及倒角、车小外圆、切槽及倒角、 铣键槽、去 毛刺。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2.1 基准的分类 机械零件是由若干个表面组成的,为了确定零件表面的
相对关系,必须依据一些点、 线、面,所依据的这些点、线、 面几何要素就是基准,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可分为设计基 准 和工艺基准两类。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1.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设 计 图 样 上 所 采 用 的 基 准,是 标 注 设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3)自为基准原则:有时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 小而均匀,则应以加工表面 本身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在床身 导轨面进行磨削加工,常用导轨面本身作为基面找正后 加工, 还有拉孔、铰孔、研磨、无心磨等都是自为基准。
(4)互为基准原则:某个工件上有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很高的表面,常采用工件上 的这两个表面互相作为定位基准 进行反复加工来保证位置精度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图13-3 车削阶梯轴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5)工位。 一次安装后,工件在机床上占据的每一个加工位置称为 工位。为了减少安 装次数,常常采用各种回转工作台、回转 夹具、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 几个不同位 置进行加工。如图13-4所示,一次安装后,在回转工作台上依 次完成装卸工 件、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的加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1650e2102de2bd96058834.png)
12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济中的地位
新制造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比较举例
CE并行工程是对产 品及相关过程(制造 过程和支持过程)进 行并行、一体化设计 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 模式。这种工作模式 力图使设计者从一开 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 命周期中所有因素, 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产 品开发周期,减少设 计失误。
因为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的技术支柱,是制造企业持续 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技 术支柱,是机械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其主要目标,同学们通过本 课称的学习,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练习生 产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具 备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机械制造问题的基本能力。
生产过程 • 制造过程 生产财富 • 产品
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制造技术: •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操纵可以利用的物质和工具,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等。
制造技术是制造企业的技术支柱,是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美国国家生产力委员会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企业生产力构成中, 制造技术的作用约占62% 。
7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作坊式手 工劳动生 产方式
近代生产 方式
大批量生 产方式
多品种小 批量生产 方式
新制造哲 理于生产 模式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8
1.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代生产方式
18世纪70年代 以瓦特改进蒸汽机为代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 了近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生产所代 替,机械制造业逐渐形成规模。 19世纪中叶 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而迎来了电气化时代。以电力作为动力源,使机械结构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互换性原理和公差制应运 而生。所有这些使机械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并进入了 快速发展时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最新版第四章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第5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件最新版第四章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第5节](https://img.taocdn.com/s3/m/71a7b904cc22bcd126ff0cdd.png)
在其凸缘铣有台肩供钻套螺钉压紧外,同
时还铣有一平面,当此平面转至钻套螺钉
位置时,便可向上快速取出钻套。为防止
直接磨损钻模板,钻模板上也必须配装有
衬套,如图b所示。
图4-54 标准快换钻套的结构 1—快换钻套 2—钻套螺钉 3—钻套用衬套
第五节 各类机床夹具
4)特殊钻套 特殊钻套是在特殊情况下加工
孔用的,这类钻套只能结合具体情况自 行设计。
有定位、夹紧元件和钻套,加工时将其覆盖在工件上即可。
第五节 各类机床夹具
在上述各种形式的钻模中,钻模板和钻套是它们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 夹具的特有元件。
钻模板是供安装钻套用的,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防变形而影响 钻套的位置与导引精度。钻模板的结构及其在夹具上的连接形式,取决于工 件的结构形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图4-53 标准可换钻套的结构 1—可换钻套 2—钻套螺钉 3—钻套用衬套
第五节 各类机床夹具
3)快换钻套
当工件上同一个孔须经多种加工 工步(如钻、扩、铰、攻螺纹等),而在加工 过程中必须依次更换或取出(如锪平或攻 螺纹)钻套以适应不同加工刀具的需要时, 可以采用这种快换钻套。
图a所示是标准快换钻套结构,它除
用于立式钻床,一般只能加工一个孔,或在机床主轴上加装多轴传动头,实现孔 系加工。
第五节 各类机床夹具
(2)滑动式钻模
钻模板固定在可以上下滑 动的滑柱上,并通过滑柱与夹具体 相连接。这是一种标准的可调夹具, 其基本组成部分,如夹具体、滑柱 等已标准化。
这种钻模操作方便、迅速, 转动手柄使钻模板升降,不仅有利 于装卸工件,还可用钻模板夹紧工 件,且自锁性能好。
图a是供钻斜面上的孔(或钻斜 孔)用的,图b是供钻凹坑中的孔用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第四章-第三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第四章-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a5e40b2ca21614791611281d.png)
提下,提高生产率。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切削过程中,增大走刀次数可不断减小工件的复映误差。设 ε1、ε2、 ε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次走刀时的误差复映系数, 则
g1 1m, g22g112 m, g33g2123m
总误差复映系数: 总123
加工时:变形大的地方,切除的金 属层薄;变形小的地方,切除的金属 层厚。
结论:因机床受力变形,加工后的 工件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马鞍形。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工件的变形
用两顶尖车削细长轴时,不考虑机床和刀具的变形,工件在 切削点处的变形量 yB 为:
yB
FP(Lx)2x2 3EIL
k Fp y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工艺系统刚度的计算
根据 k=Fy /y 得知,工艺系统在某一处的法向总变形位移y, 是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在同一处的法向变形的叠加:
yyjcyjjydyg
则机床刚度kjc、夹具刚度kjj、刀具刚度kd和工件刚度kg 为:
kjc Fp yjc, kd Fp yd , kjj Fp yjj, kg Fp yg,
得到:
11 111
k kjc kjj kd kg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以在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分析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对
工件形状的影响。 1. 机床的变形 假定工件短而粗,车刀悬伸长度短,
从“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减小载荷及其变化”两方面 采取措施,来减小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1. 合理的结构设计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切削过程中,增大走刀次数可不断减小工件的复映误差。设 ε1、ε2、 ε3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次走刀时的误差复映系数, 则
g1 1m, g22g112 m, g33g2123m
总误差复映系数: 总123
加工时:变形大的地方,切除的金 属层薄;变形小的地方,切除的金属 层厚。
结论:因机床受力变形,加工后的 工件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马鞍形。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工件的变形
用两顶尖车削细长轴时,不考虑机床和刀具的变形,工件在 切削点处的变形量 yB 为:
yB
FP(Lx)2x2 3EIL
k Fp y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二、工艺系统刚度的计算
根据 k=Fy /y 得知,工艺系统在某一处的法向总变形位移y, 是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在同一处的法向变形的叠加:
yyjcyjjydyg
则机床刚度kjc、夹具刚度kjj、刀具刚度kd和工件刚度kg 为:
kjc Fp yjc, kd Fp yd , kjj Fp yjj, kg Fp yg,
得到:
11 111
k kjc kjj kd kg
第三节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三、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以在车床两顶尖间加工光轴为例,分析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对
工件形状的影响。 1. 机床的变形 假定工件短而粗,车刀悬伸长度短,
从“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减小载荷及其变化”两方面 采取措施,来减小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1. 合理的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4. 4.3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零件的工艺分析 毛坯的确定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1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Production platform and
production type
15
4. 3.1 生产纲领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 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Basic composition factors of machining process
7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 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
8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表1 阶梯轴第一种工序安排方案
表2 阶梯轴第二种工序安排方案
9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定位和夹紧) 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表3 工序和安装
10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位——工件在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 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 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
3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
)。
① 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
② 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
③ 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
④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1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文件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files
图 连续工步
12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 容。
13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1
工序2
工序n
安装1
安装2
工步1
工步2
工位1
工位2
工位1
走刀1
走刀1
走刀2
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3
2
4
1
图 多工位加工
1:装卸工件 2:钻孔 3:扩孔 4:绞孔
11Βιβλιοθήκη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 那部分工序。(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 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
a)立轴转塔车床的复合工步 b)钻孔、扩孔复合工步
图 复合工步
5
4. 1.2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 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 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 机械加工——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 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切削、磨削、特种 加工等。 机械装配——把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要求连接在一起,组 合成部件和整台机械产品,包括零件的固定、连接、调整、 平衡、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1 企业产品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指的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机 械)所进行的全部过程。
生产过程包含的主要阶段
➢ 毛坯制造阶段(铸、锻、型材、粉末冶金) ➢ 零件加工阶段(机加工、冲压、焊接、铆接、热处理等
车间) ➢ 装配阶段(装配车间) ➢ 试验调试阶段(试验车间或工段) ➢ 油漆、包装 ➢ 出厂(入库)
划分生产类型,既要根据生产纲领,同时还要考虑零件的 大小、复杂程度等因素。
17
4. 3.2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划分生产类型有利于进行生产的规划和管理。
18
1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
①同一台机床 ② 同一套夹具
③ 同一把刀具 ④ 同一个加工表面
2 同一工步要求(
)不变。
① 加工表面 ② 切削刀具 ③ 切削深度 ④ 进给量
N = Q n(1+α)(1 +β)
(4-1)
式中 Q ——产品年产量(件/年); n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 α——备品率; β ——废品率。
生产纲领是设计或修改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
16
4. 3.2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分类: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表 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
20
4. 4.1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连接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桥梁,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
和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2)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的依据
21
4. 4.2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 要求为前提。 2)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的要求下,尽量提高生产 率和降低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 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 应符合环保要求。
4. 4.3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本章要点
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零件的工艺分析 毛坯的确定 工艺路线的拟定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1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3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Production platform and
production type
15
4. 3.1 生产纲领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生产计划。在计 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Basic composition factors of machining process
7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 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
8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表1 阶梯轴第一种工序安排方案
表2 阶梯轴第二种工序安排方案
9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定位和夹紧) 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表3 工序和安装
10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位——工件在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 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 置上的安装内容称为工位。
3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包括(
)。
① 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
② 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
③ 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
④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19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Machining process basic knowledge
4.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文件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files
图 连续工步
12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 容。
13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1
工序2
工序n
安装1
安装2
工步1
工步2
工位1
工位2
工位1
走刀1
走刀1
走刀2
1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4章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3
2
4
1
图 多工位加工
1:装卸工件 2:钻孔 3:扩孔 4:绞孔
11Βιβλιοθήκη 4. 2 机械加工工艺要素基本组成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 那部分工序。(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 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
a)立轴转塔车床的复合工步 b)钻孔、扩孔复合工步
图 复合工步
5
4. 1.2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 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 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 机械加工——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 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切削、磨削、特种 加工等。 机械装配——把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要求连接在一起,组 合成部件和整台机械产品,包括零件的固定、连接、调整、 平衡、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1.1 企业产品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指的是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机 械)所进行的全部过程。
生产过程包含的主要阶段
➢ 毛坯制造阶段(铸、锻、型材、粉末冶金) ➢ 零件加工阶段(机加工、冲压、焊接、铆接、热处理等
车间) ➢ 装配阶段(装配车间) ➢ 试验调试阶段(试验车间或工段) ➢ 油漆、包装 ➢ 出厂(入库)
划分生产类型,既要根据生产纲领,同时还要考虑零件的 大小、复杂程度等因素。
17
4. 3.2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划分生产类型有利于进行生产的规划和管理。
18
1 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
①同一台机床 ② 同一套夹具
③ 同一把刀具 ④ 同一个加工表面
2 同一工步要求(
)不变。
① 加工表面 ② 切削刀具 ③ 切削深度 ④ 进给量
N = Q n(1+α)(1 +β)
(4-1)
式中 Q ——产品年产量(件/年); n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 α——备品率; β ——废品率。
生产纲领是设计或修改工艺规程的重要依据。
16
4. 3.2 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分类: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表 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
20
4. 4.1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连接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桥梁,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
和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2)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的依据
21
4. 4.2 制定 工艺规程的原则
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 要求为前提。 2)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的要求下,尽量提高生产 率和降低成本。 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 。 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 文明劳动条件。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 应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