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高考真题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真题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真题高考物理中,平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常常出现在考试中的题目。
平抛运动涉及到抛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理解抛体的运动特点和规律。
下面将通过一些高考物理真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平抛运动知识。
1. 2018年北京卷题目描述:一车站台上有一水平方向长40m,高20m的斜面。
某竖直向上抛出物体从站台边沿抛出,物体在原地停留时间为t=2s。
求物体速度大小的平方。
解析:首先考虑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因为物体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为t=2s,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Vx=40m/2s=20m/s。
再考虑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2,可以得到物体的竖直高度为20m。
根据平抛运动的原理,平抛运动下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跟竖直抛出运动的表达式一样。
可以得到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y=g*t=10*2=20m/s。
结合Vx和Vy,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物体速度大小的平方V^2=20^2+20^2=800m^2/s^2。
2. 2018年全国1卷题目描述:甲、乙两人在平地相距50m,甲用角60°向乙甩出石头,速率为10m/s;乙急忙用相同速度把一石头从地上向甲甩去,石射到空中的最高点过甲头分别有4m和16m,问这颗石子抛出后的下一步动作。
解析:根据甲乙两人的位置和甲向乙甩出石头的速率,可以得知石头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为Vx=10m/s*cos60°=5m/s,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10m/s*sin60°=5*sqrt(3)m/s。
首先计算石头飞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以及竖直下落的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1/2gt^2,可以计算出石头飞到最高点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再根据石头的水平速度和t1、t2,分别可以算出石头飞到最高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1和s2。
由于s1+s2=50m,根据不同的情况,石头可能会落在甲或乙的位置,进而引发下一步的动作。
高考物理平抛运动经典题型汇总与解析

平抛运动专题练习1.(单选)图中给出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的半径为R=2.0m,直径BD水平且与轨道AB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º,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 ()A. B.C. D.2.(多选)如图所示,在高处有小球,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地面上有个小球以速度竖直上抛,两球在空中相遇,则()A. 从它们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是B. 从它们抛出到相遇所需的时间是C. 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D. 两球抛出时的水平距离为3.(单选)如图所示,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θ=45°,已知BC高h,不计空气的阻力。
由以上条件可知()A. 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B. 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C. A、B两点的高度差为D. 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4.(多选)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三个小球的落点分别是a、b、c.图中三小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长B.落在a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长C.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D.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小5.(单选)如图所示,球网高出桌面H ,网到桌边的距离为L .某人在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2L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右侧桌边缘.设乒乓球运动为平抛运动.则( ) A .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度之比为2:1 B .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时间之比为2:1 C .乒乓球过网时与落到桌边缘时速率之比为1:2 D .乒乓球在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6.(多选)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正对球网水平向前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击球点高度h 1与球网高度h 2之间的关系为h 1=1.8h 2 B .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满足21gh hs <v 0<112gh h s ,一定落在对方界内 C .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h 2),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D .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7.(多选)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 a 和t b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t a >t b B .t a <t b C .v a <v bD .v a >v b8.(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擦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 0.8m ,水平距离为8m ,则 (取 g=10m/s 2)( ) A .运动员跨过壕沟的时间约为 0.4s B .运动员跨过壕沟的时间约为 0.3s C .运动员跨过壕沟的初速度至少为 10m/s D .运动员跨过壕沟的初速度至少为 20m/s9.(单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小球 A 以初速度 v 0 向左运动,同时刻一个小孩在 A 球正上方以 v 0 的速 度将 B 球平抛出去,最后落于 C 点,则( ) A .小球 A 先到达 C 点B .小球 B 先到达C 点 C .两球同时到达 C 点D .不能确定10.(单选)如图所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两个不同点 P 、Q 分别向右平抛两个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分别为 v 1、v 2,结果它们同时落到水平面上的 M 点处(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一定是 P 先抛出的,并且 v 1=v 2 B .一定是 P 先抛出的,并且 v 1<v 2 C .一定是 Q 先抛出的,并且 v 1=v 2 D .一定是 Q 先抛出的,并且 v 1>v 211.(单选)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段圆弧MN ,小球从圆心O 处水平抛出,若初速度为v a ,将落在圆弧上的a 点,若初速度为v b ,将落在圆弧上的b 点,已知Oa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βαsin sin B .αβcos cos C .βααβsin sin cos cos D .αββαcos cos sin sin 12.(多选)如图所示,在某次自由式滑雪比赛中,一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运动员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为θcos 0v B .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gv θtan 20 C .如果v 0大小不同,则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于斜面的夹角也就不同 D .不论v 0多大,该运动员落到雪坡上时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都是相同的13.(单选)2007年10月13日,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日本东京伊豆大岛海域举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如图所示,若在演习中,离地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1发射一颗导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x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 )A .v 1=v 2B .v 1=2v x HC .v 1=v 2 xHD .v 1=2v H x14.如图所示,射击枪水平放置,射击枪与目标靶中心位于离地面足够高的同一水平线上,枪口与目标靶之间的距离s=36m,子弹射出的水平速度v0=40m/s,子弹从枪口射出的瞬间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为10m/s2,求:(1)从子弹由枪口射出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子弹击中目标靶?(2)目标靶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被子弹击中,下落的距离h为多少?(3)子弹击中目标靶时的速度的大小?15.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沿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m,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2)若斜面顶端高H=20.8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到达斜面底端.16.如图所示,参加某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选手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的高度差H=1.8m,水池宽度s0=1.2m,传送带AB间的距离L0=9.6m.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选手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t=1.0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2m/s2恒定向右的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
高中物理 平抛运动(附答案)高考基础训练题

平抛运动(附答案)1.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2.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3.一个人水平抛出一小球,球离手时的初速度为v0,落地时的速度是v t,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速度矢量变化的过程()图4-2-194.(高考广东卷)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至15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A.0.8m至1.8mB.0.8m至1.6mC.1.0m至1.6mD.1.0m至1.8m5.在高处水平抛出一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v0,当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的水平位移x与竖直位移y的关系是()A.x=y tanθB.x=2y tanθC.x=y cotθD.x=2y cotθ6.(黄冈第二次模拟)如图4-2-20所示,在一次演习中,离地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 1发射一颗炮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发射炮弹拦截.设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A .v 1=v 2B .v 1=H s v 2C .v 1=H s v 2D .v 1=s H v 27.(江南十校模拟)如图4-2-21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 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 与A 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v 1、v 2、v 3,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 、C 、D ,且AB ∶BC ∶CD =1∶3∶5,则v 1、v 2、v 3之间的正确关系是()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v 1∶v 2∶v 3=6∶3∶2D .v 1∶v 2∶v 3=9∶4∶18.(温州模拟)如图4-2-22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M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 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 点,则(重力加速度为g )()A .可求M 、N 之间的距离B .可求小球落到N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C .可求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D .可以断定,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9.如图4-2-23所示,高为h =1.25m 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现有一质量为60kg 的滑雪爱好者,以一定的初速度v 向平台边缘滑去,着地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由此可知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 .滑雪者离开平台边缘时速度的大小是5.0m/sB .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2.5mC .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5sD .着地时滑雪者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300W10.如图4-2-24所示,O 点离地面高度为H ,以O 点为圆心,制作一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小球从与O 点等高的圆弧最高点滚下后水平抛出,试求:(1)小球落地点到O 点的水平距离;(2)要使这一距离最大,R 应满足什么条件?最大距离为多少?图4-2-20图4-2-21图4-2-22图4-2-23答案:(1)2R (H -R )(2)R =H 2时,最大距离为H 11.如图4-2-25所示,从H =45m 高处水平抛出的小球,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水平风力作用,假设风力大小恒为小球重力的0.2倍,g 取10m/s 2.问:(1)有水平风力与无风时相比较,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否相同?如不相同,说明理由;如果相同,求出这段时间?(2)为使小球能垂直于地面着地,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 0为多少?图4-2-25答案:(1)相同3s (2)6m/s12.(广州、肇庆、珠海部分重点中学调研)如图4-2-26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 =45m 处,有一小球A 以初速度v 0=10m/s 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 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 也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同方向滑出,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 、B 均可看作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求:(1)A 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2)A 球落地时,A 、B 之间的距离.答案:(1)3s30m(2)20m 答案:1D2D3B4A5D6D7C8ABD9D图4-2-24图4-2-26。
平抛运动经典题型(含答案)

B.运动员先后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
C.运动员先后落到雪坡上的速度之比为
D.运动员先后下落的高度之比为
【答案】C
【解析】A.设运动员的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而位移和水平方向的夹角 ,因此可得 ;运动员先后落在雪坡上时位移的偏向角相同,根据平抛运动速度的偏向角的正切等于位移的偏向角的正切的2倍可知,速度的偏向角相同,即运动员落到雪坡上的速度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
A.20B.18C.9.0D.3.0
【答案】B
【解析】有题意可知当在a点动能为E1时,有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当在a点时动能为E2时,有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
故选B。
【练习1】如图所示,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AB之间的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
A. B.
C. D.
【答案】BC
【解析】A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两次都落在斜面上,因此
整理得 ①
B正确,A错误;
CD.由于 ②
③
由①②③联立得
C正确,D错误。
故选BC。
平抛结论应用
【方法】
①速度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中点
②tanα=2tanβ
【典例】(2020全国II卷)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动能为E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点。 等于()
平抛运动
【模型】平抛运动是指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抛出,如果物体仅受重力作用,这样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完整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典型例题

平抛运动典型例题(习题)专题一:平抛运动轨迹问题——认准参考系1、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专题二:平抛运动运动性质的理解——匀变速曲线运动(a→)2、把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那么在落地前的任意一秒内()A.物体的末速度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大小的10倍 B.物质的末速度大小一定比初速度大10C.物体的位移比前一秒多10m D.物体下落的高度一定比前一秒多10m专题三:平抛运动“撞球”问题——判断两球运动的时间是否相同(h是否相同);类比追击问题,利用撞上时水平位移、竖直位移相等的关系进行解决3、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小两小球和,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甲先抛出球B.先抛出球C.同时抛出两球D.使两球质量相等4、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A.同时抛出,且v1< v2B.甲后抛出,且v1> v2C.甲先抛出,且v1> v2D.甲先抛出,且v1< v2专题四:平抛运动的基本计算题类型——关键在于对公式、结论的熟练掌握程度;建立等量关系①基本公式、结论的掌握5、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 .B .C .D .6、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抛出点的高度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的初速度和抛出点的高度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7、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高二物理平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平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此时小球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小球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与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之比分别为()A.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tanθB.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C.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2tanθD.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为【答案】AC【解析】小球撞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则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为,故A正确,B错误.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故C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了平抛运动2.一战斗机进行投弹训练,战斗机沿水平以恒定速度飞行,先后释放甲、乙两颗炸弹,分别击中竖直崖壁上的P、Q两点。
释放两炸弹的时间间隔为t,击中P、Q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时间间隔大小,正确的是:A.t/=0B.0 <t/<t C.t/=t D.t/>t【答案】A【解析】平抛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先后释放甲、乙两颗炸弹始终在竖直方向是一条直线,故会同时击中P、Q,即t′=0,故B、C、D错误,A正确。
【考点】平抛运动的规律.3.(4分)两个小木块A和B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B.木块A、B的质量之比C.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D.弹簧对木块A、B的作用力大小之比【答案】ABC【解析】木块被弹出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下落的高度相等,所以运动的时间相等,而,由得=1:2,故A正确;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所以故B正确;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得,故C正确;弹簧对木块A、B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故D选项错误。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规律4.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他只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建立图示坐标系(其中、轴方向准确),g="10" m/s2,则①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②小球的抛出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答案】(1)2m/s;(2) -20cm -5cm=【解析】试题分析:(1)在竖直方向上△y=gT2,解得T==0.1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2m/s。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卷:平抛运动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卷:平抛运动一、单选题1.(2分)如图所示,从斜面上的a、b、c三点水平抛出三个相同的小球,三个小球均落在斜面上的d点,已知ab:bc:cd=5:3:1,则从a、b、c抛出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抛出的球落到d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最大B.三球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之比3:2:1C.小球离斜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3:2:1D.三球到达d点前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12.(2分)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光滑细圆管道,管道半径为R。
若沿如图所示的两条虚线截去管道的三分之一,管内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在运动,每次从一个截口飞出且恰能从另一个截口无碰撞地进入继续做圆周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
那么小球每次飞越无管区域的时间为()A.√√3Rg B.√2√3RgC.√3R2g D.√6Rg3.(2分)小明是一位网球爱好者,有一次小明在体育馆面对着竖直墙壁练习接发球技术,设某次小明在距离水平地面3.2m、距离竖直光滑墙壁15m处发球,发出的网球以30m/s的速度向墙水平抛出,网球与墙壁碰撞后落地,不计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忽略空气阻力和碰撞时间,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网球落地点到墙壁的距离为()A.6m B.9m C.15m D.24m4.(2分)如图所示,网球发球机水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方某处,正对着竖直墙面发射网球,两次发射的两球分别在墙上留下A、B两点印迹,测得OA = AB = h,OP为水平线,若忽略网球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则()A.两球碰到墙面时的动量可能相同B.两球碰到墙面时的动能可能相等C.两球发射的初速度之比v OA:v OB=2:1D.两球从发射到碰到墙面瞬间运动的时间之比t A:t B=1:25.(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v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小球落到斜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重力加速度为g)()A.2mgv0tanθB.2mgv0tanθC.mgv0tanθD.mgv0tanθ6.(2分)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为2m,倾角为θ=37°,且D是斜面的中点,在A点和D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A.4√23m B.2√23mC.3√24mD.43m7.(2分)如图,一斜坡在A、D两点的竖直高度分别为L、12L,∠A=53°,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斜面顶点A被水平向右抛出,刚好从D点边缘飞过然后落在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
高考物理 平抛运动(含答案)

基础课时9平抛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6·常德高三检测)从离地面h高处投出A、B、C三个小球,使A球自由下落,B球以速率v水平抛出,C球以速率2v水平抛出,设三个小球落地时间分别为t A、t B、t C,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A<t B<t C B.t A>t B>t CC.t A<t B=t C D.t A=t B=t C答案 D2.如图1所示,A、B两个小球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水平抛出,结果它们同时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C,已知A离地面的高度是B离地面高度的2倍,则A、B两个球的初速度之比v A∶v B为()图1A.1∶2 B.2∶1 C.2∶1 D.2∶2解析由于两球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2∶1,由t=2hg可知,它们落地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由于它们的水平位移x相同,由v=xt可知,初速度之比为1∶2=2∶2,D项正确。
答案 D3.(2016·四川宜宾一模)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强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一架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以9 m/s的速度水平飞行。
在距地面180 m的高度处,欲将救灾物资准确投放至地面目标,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A .物资投出后经过20 s 到达地面目标B .物资投出后经过6 s 到达地面目标C .应在地面目标正上方投出物资D .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180 m 处投出物资解析 救灾物资离开飞机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h =12gt 2,解得t =2h g =2×18010 s =6 s ,选项A 错误,B 正确;救灾物资的水平位移x =v 0t =9×6 m =54 m ,为把物资准确投放至地面目标,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54 m 处投出物资,选项C 、D 错误。
答案 B4.如图2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 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 ,在B 点上方的C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 点与圆柱体相切,OD 与OB 的夹角为60°,则C 点到B 点的距离为( )图2A .R B.R 2 C.3R 4D.R 4解析 设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将小球在D 点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则有v y v 0=tan 60°,得gtv 0=3。
高考物理平抛、斜抛运动专题

平抛运动、斜抛运动专题1.(多选)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变加速曲线运动B.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速度变化仅在竖直方向上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2.(2017·新课标全国卷I)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3.(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g v 162 B.g v 82 C.g v 42 D.g v 224.从同一高度、同时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五个质量分别为m 、2m 、3m 、4m 、5m 的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分别为v v v v v 5432、、、、.在小球落地前的某个时刻,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是( )A.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下B.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C.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平行D.五个小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且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5.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到达地面时,小球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B.小球在t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 C.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D.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θtan g6.(2012·新课标全国卷,多选)如图所示,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7.(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6π B.4π C.3π D.125π8. (多选)某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其正切值θtan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g 取2/10s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 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mB.第1s 内物体下落的高度为10mC.物体的初速度为5m/sD.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9. 如图所示,将A 、B 两质点以相同的水平速度0v 抛出,A 在竖直面内运动,落地点在1P , B 在光滑的斜面上运动,落地点在2P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平( )A.A 、B 的运动时间相同B.A 、B 沿x 轴方向的位移相同C.A 、B 的运动时间相同,但沿x轴方向的位移不同D.A 、B 的运动时间不同,且沿x轴方向的位移不同10. (2015·山东卷)距地面高5m 的水平直轨道上A 、B 两点相距2m,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小车始终以4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10s m g =.可求得h 等于( )A.1.25mB.2.25mC.3.75mD.4.75m11.(2015·新课标全国卷I)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L 和2L ,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 A.h g L v h g L 66211<< B.hg L L v h g L 6)4(422211+<< C.hg L L v h g L 6)4(216222211+<< D.h g L L v h g L 6)4(21422211+<<12.如图所示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 的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以相对地面的速度0v 依次从a 、b 、c 水平抛出甲、乙、丙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均为T,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 、B 、C 三点。
2020届高考物理:平抛运动专题练习题

2020高考物理平抛运动专题练习(含答案)1.从高度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较大,则h与v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 A.h=30 m,v0=10 m/sB.h=30 m,v0=30 m/sC.h=50 m,v0=30 m/sD.h=50 m,v0=10 m/s答案D2.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A.t B.2 2tC.t2 D.t4答案C3.“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
设铁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则()A.v1=v2B.v1>v2C.t1=t2D.t1>t2答案D4.(多选)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处的O处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v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C,O′是O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点,且O′A∶O′B∶O′C=1∶3∶5。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2∶v3=1∶3∶5B.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C.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D.三个小球落地的位移相同答案AB5.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水平分位移与竖直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瞬时速度的大小是5v0B .运动时间是2v 0gC .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D .运动的位移是22v 20g答案 C6.(多选)假设某滑雪者从山上M 点以水平速度v 0飞出,经t 0时间落在山坡上N 点时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向下,接着从N 点沿斜坡下滑,又经t 0时间到达坡底P 处。
已知斜坡NP 与水平面夹角为6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 )A .滑雪者到达N 点的速度大小为2v 0B .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v 0t 0C .滑雪者沿斜坡NP 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3v 02t 0D .M 、P 之间的高度差为1538v 0t 0答案 AD7.军事演习中,M 点的正上方离地H 高处的蓝军飞机以水平速度v 1投掷一颗炸弹攻击地面目标,反应灵敏的红军的地面高炮系统同时在M 点右方地面上N 点以速度v 2斜向左上方发射拦截炮弹,两弹恰在M 、N 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爆炸,不计空气阻力,则发射后至相遇过程( )A .两弹飞行的轨迹重合B .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 1=v 2C .拦截弹相对攻击弹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两弹相遇点一定在距离地面3H4高度处答案 C8.如图所示,相同的乒乓球1、2恰好在等高处水平越过球网,不计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乒乓球自最高点到落台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 .过网时球1的速度小于球2的速度B .球1的飞行时间大于球2的飞行时间C .球1的速度变化率小于球2的速度变化率D .落台时,球1的重力功率等于球2的重力功率 答案 DB 组·能力提升题9.如图所示,小球从楼梯上以2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所有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为0.25m,取g=10 m/s2,小球抛出后首先落到的台阶是()A.第一级台阶B.第二级台阶C.第三级台阶D.第四级台阶答案D10.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一种运动中投掷的游戏,目的是在运动中将手中的球投进离地面高3 m的吊环,他在车上和车一起以2 m/s的速度向吊环运动,小朋友抛球时手离地面1.2 m,当他在离吊环的水平距离为2 m时将球相对于自己竖直上抛,球刚好进入吊环,他将球竖直向上抛出的速度是(g取10 m/s2)()A.1.8 m/s B.3.2 m/sC.6.8 m/s D.3.6 m/s答案C11.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个橄榄球空中击剑游戏:宝剑从空中B点自由落下,同时橄榄球从A点以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恰好在空中C点击中剑尖,不计空气阻力。
类平抛运动高考题(含答案)

1.3研究斜抛运动同步练习(沪科版必修2)1.做斜抛运动的物体()A .水平分速度不变B .加速度不变C .在相同的高度处有相同的速度D .经过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解析:选AB.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A 正确.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不变,B 正确.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同一个位置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相同,所以在相同高度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一样,C 错.在最高点竖直方向的速度减到零,但有水平方向的速度,D 错.2.某同学在篮球场地上做斜上抛运动实验,设抛出球的初速度为20 m/s ,抛射角分别为30°、45°、60°、75°,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球的射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30°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B .以45°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C .以60°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D .以75°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解析:选B.根据射程公式X =v 20sin2θg 可知,当抛射角为45°时,射程最大.3.以相同的初速率、不同的抛射角抛出三个小球A 、B 、C ,三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1-3-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3A .A 、B 、C 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都相同B .B 球的射程最远,所以最迟落地C .A 球的射高最大,所以最迟落地D .A 、C 两球的射程相等,两球的抛射角互为余角,即θA +θC =π2解析:选ACD.A 、B 、C 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g ,故选项A 正确;斜抛运动可以分成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下落过程就是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只决定于抛出点的高度可知,A 球从抛物线顶点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最长,再由对称性可知,斜抛物体上升和下落时间是相等的,所以A 球最迟落地,选项C正确,B 错误;已知A 、C 两球的射程相等,根据射程公式X =v 20sin2θg可知,sin2θA =sin2θC ,在θA ≠θC 的情况下,必有θA +θC =π2,选项D 正确. 4.一位田径运动员在跳远比赛中以10 m/s 的速度沿与水平面成30°的角度起跳,在落到沙坑之前,他在空中滞留的时间约为(g 取10 m/s 2)()A .0.42 sB .0.83 sC .1 sD .1.5 s解析:选C.起跳时竖直向上的分速度v 0y =v 0sin30°=10×12m/s =5 m/s 所以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为t =2v 0y g =2×510s =1s ,故C 正确. 5.从地面上斜抛一物体,其初速度为v 0,抛射角为θ.(1)求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m (射高).(2)求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 m (射程).(3)抛射角多大时,射程最大?解析:(1)利用竖直分运动的速度公式,有v y =v 0sin θ-gt =0所以斜抛物体达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v 0sin θg将此结果代入竖直分运动的位移公式,便可得h m =v 0y t -12gt 2=v 20sin 2θg -v 20sin 2θ2g因此h m =v 20sin 2θ2g. (2)设斜抛物体的飞行时间为T .利用竖直分运动的位移公式,有y =v 0sin θ×T -12gT 2=0 所以斜抛物体的飞行时间为T =2v 0sin θg将此结果代入水平分运动的位移公式,便得到x m =v 0cos θ×T =2v 20sin θcos θg =v 20sin2θg. (3)当θ=45°时,sin2θ=1,射程x m 最大,为x m =v 20g. 答案:(1)v 20sin 2θ2g(2)v 20sin2θg (3)45°一、选择题1.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运动可以看成斜抛运动的是()A .斜向上方发射的探空火箭B .足球运动员远射踢出的高速旋转的“香蕉球”沿奇妙的弧线飞入球门C .姚明勾手投篮时抛出的篮球D .军事演习中发射的导弹解析:选C.发射的火箭、导弹靠燃料的推力加速运动,而香蕉球由于高速旋转受到较大的空气作用力,故A 、B 、D 错误,而姚明勾手投篮抛出的篮球只受重力作用,故C 正确.2.做斜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B .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C .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也不为零D .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解析:选C.做斜抛运动的物体达到最高点时,竖直分速度为零,水平分速度不为零,运动过程中始终仅受重力作用,所以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 ,故C 正确.3.将同一物体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不同的仰角做斜抛运动,若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则下列哪个量相同 ()A .落地时间B .水平射程C .自抛出至落地的速度变化量D .最大高度解析:选ACD.落地时间和最大高度取决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水平射程与水平分速度、运动时间有关,水平分速度不一定相同,故A 、D 正确,B 错误.由于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由对称性知自抛出至落地的速度变化量相同,C 正确.4.下列关于斜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上升阶段与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最小,但不为零C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v 0cos θ(θ是v 0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但不是最小D .上升和下落至空中同一高度时,速度相同解析:选AB.斜抛物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A 正确;除最高点速度为v 0cos θ外,其他点的速度均是v 0cos θ与竖直速度的合成,B 正确,C 错;上升与下落阶段速度的方向一定不同,D 错.5.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相同的是()A .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平抛是匀变速曲线运动,而斜抛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C .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D .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是速度一直减小的曲线运动解析:选A.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后,都只受重力作用.合外力为G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加速度都是恒定不变的,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都是匀变速运动. 它们不同的地方就是平抛运动是水平抛出、初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斜抛运动有一定的抛射角,可以将它分解成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也可以将平抛运动看成是特殊的斜抛运动(抛射角为0°).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它们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C 错,A 正确.平抛运动的速率一直在增大,斜抛运动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错.6.如图1-3-4所示是斜向上抛出物体的运动轨迹,C 点是轨迹最高点,A 、B 是轨迹上等高的两个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图1-3-4 A .物体在C 点的速度为零B .物体在A 点的速度与在B 点的速度相同C .物体在A 点、B 点的水平分速度均等于物体在C 点的速度D .物体在A 、B 、C 各点的加速度都相同解析:选CD.斜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故各点加速度相同都为重力加速度g ,选项D 正确;又因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故选项C 正确,A 错误;A 、B 两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 错误.7.关于向斜上方抛出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抛射角一定,初速度小时,运动时间长B .抛射角一定,初速度大时,运动时间长C .初速度一定,抛射角小时,运动时间长D .初速度一定,抛射角大时,运动时间长解析:选BD.斜抛运动的运动时间取决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的时间,由T =2v 0sin θg 知抛射角θ一定时,v 0越大,T 越大;v 0一定时,θ越大,T 越大;故B 、D 正确,A 、C 错误.8.一跳高运动员起跳后做斜上抛运动,若初速度为8 m/s ,且起跳仰角为θ=30°,则该运动员能跳过的最大高度是(g 取10 m/s 2)()A .0.8 mB .2.4 mC .1.6 mD .1.2 m解析:选A.根据Y =v 20sin 2θ2g,代入数据可得Y =0.8m ,故A 正确. 9.(2011年陕西安康高一检测)两物体自同一地点分别与水平方向成θ1=60°、θ2=30°的仰角抛出,若两物体所达到的射程相等,则它们的抛射速度之比为()A .1∶1B .1∶ 3C.3∶1 D .1∶3解析:选A.由于二者的射程相等,根据X =v 20sin2θg,又因为sin120°=sin60°,所以两物体抛射速度大小相等,A 正确.10.在倾角为α的斜坡上,沿着与水平线成α角的方向斜向上方抛出一石块,如图1-3-5所示.设石块落在斜坡上的位置离抛出点的距离为L ,则石块抛出的初速度为()图1-3-5A .v 0=12gL sin αB .v 0=12gL cos αC .v 0=12gL cos α D .v 0=12gL sin α解析:选A.将石块的运动看成是沿v 0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合成情况如图所示.图中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是合运动位移,依题意其大小为L ,两条相邻边s 和h 则是两个分运动的位移.设运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知:s =v 0t ,h =12gt 2再由几何关系知:s cos α=L cos α,s sin α+L sin α=h 联立以上四式,消去t ,解得v 0=12gL sin α,故选A. 二、非选择题11.一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球的初速度是20 m/s ,初速度方向跟水平面的夹角是37°.如果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被任何一名队员碰到,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 m/s 2,求:(1)落点与开出点之间的距离;(2)球在运动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距离.解析:(1)将球的初速度进行分解,其水平分量v 1=v sin θ=16 m/s ,竖直分量为v 2=v cos θ=12 m/s飞行时间t =2v 2g=2.4 s 水平距离s =v 1·t =38.4 m.(2)最大高度h =v 222g=7.2 m. 答案:见解析12.将小球以10 m/s 的速度斜向上抛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小球在0.8 s 内的位移大小及0.8 s 末的速度.解析:水平方向:v x =v 0x =10×cos30° m/s =5 3 m/s水平位移:x =v x t =53×0.8 m =4 3 m竖直方向:v 0y =v 0sin30°=5 m/s所以小球在0.8 s内的竖直位移为y=v0y t-12gt2=5×0.8 m-12×10×0.82 m=0.8 m,0.8 s末的竖直速度为vv y=v0y-gt=(5-10×0.8) m/s=-3 m/s故s=x2+y2=(43)2+0.82m≈7.0 mv=v2x+v2y=(53)2+32m/s≈9.2 m/stanθ=v yv x=353=35,即此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所夹角度θ=arctan35.答案:7.0 m9.2 m/s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θ=arctan35(2011 23 安徽卷).(16分)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
高一物理试题(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一、平抛运动1.(2000年上海高考)图4—1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________.图4—1【解析】由频闪照片可知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C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为同时以速度v水平抛出后的平抛运动轨迹,由同一时刻三球在空中的位置(位移)关系可知,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或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二、圆周运动2.(2002年上海高考)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C.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D.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解析】从飞机的飞行方向及速度和地球自转速度和方向方面加以判断可以得出正确答案C.【答案】C3.(1999年全国高考)如图4—2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做用力可能是图4—2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D.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解析】在a处杆对球的做用力一定为拉力,因为在最低点杆对球的做用力与球的重力的合力提供了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重力向下,杆的做用力应为向上的拉力.球在最高点b时,若球的速度v=gr,杆对球没有做用力;若v>gr,杆对球的做用力为向下的拉力,若v<gr,杆对球的做用力为推力,故A、B选项正确.【答案】AB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2003年春季高考)在地球(看做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解析】地球同步卫星,周期T、运转半径、离地高度一定,向心加速度一定,故选A.【答案】A5.(1998年上海高考)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4—3),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4—3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 【解析】 由上题可知v =R GM ,故B 正确,卫星在P 点加速度a =2RGM与在哪个轨道经过此点无关.【答案】 BD6.(1999年全国高考)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 可由r 2=2224πcb a 求出.已知式中a 的单位是m,b的单位是s ,c 的单位是m/s 2,则A.a 是地球半径,b 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B.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 是赤道周长,b 是地球自转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 求解思路为:由万有引力定律导出人造地球卫星运转半径的表达式,再将其与题给表达式中各项对比,以明确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由G r Tm r Mm 2224π=得r 2=224πGMT ①由mg =G 20R Mm得GM =gR 02②将②代入①有r 2=2224πg T R 【答案】 AD7.(1999年上海高考)把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A.周期越小 B.线速度越小 C.角速度越小 D.加速度越小【解析】 由G r v m r Mm 22==mr ω2=mr 向ma T=224π可知B、C 、D对.【答案】 BCD8.(1998年全国高考)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L .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解析】 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 ,第一次水平位移为x ,则有x 2+h 2=L 2…①,同理对于第二次平抛过程有:(2x )2+h 2=(3L )2…②,由①②解得h =3L .该行星上重力加速度为g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 =21gt 2…③,由万有引力与牛顿第二定律得G mg RMm=2…④,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M =22332GtLR . 【答案】 M =22332Gt LR9.(2000年全国高考)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做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1,后来变为r 2,r 2<r 1,以E r1、E r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 1、4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A.E r2<E r1,T 2<T 1B.E r2<E r1,T 2>T 1C.E r2>E r1,T 2<T 1D.E r2>E r1,T 2>T 1【解析】 由G 22224Tmr r v m r Mm π==得 v =GMr T r GM 32,π=,而E k =21mv 2,可知:r 减小,则E k 变大,T 减小. 【答案】 C10.(2000年全国高考)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自转周期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视为常量)和光速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解析】 设m 为卫星质量,M 为地球质量,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ω为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G22ωmr rMm= 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因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有ω=T π2;因G mg RMm=2得:GM =gR 2,r =(31222)4(πgTR ;设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为L ,由余弦定理L =αcos 222rR R r -+,所求时间为t =cL,由以上各式得 t =αππcos )4(2)4(13122223/2222gT R R R gT R c -+【答案】 αππcos )4(2)4(13122223/2222gT R R R gT R c -+ 11.(2000年上海高考)图4—4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照片,根据照片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只需提出问题,不必做出回答和解释):图4—4例:这名“漂浮”在空中的宇航员相对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的?(1) (2) 【答案】 只要属于与照片情景有关的物理问题均可.例如(1)宇航员是否受地球吸引力做用?(2)此宇航员受力是否平衡?(3)宇航员背后的天空为什么是黑暗的?12.(2001年上海高考)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T =2πGM R /3B.T =2πGM R /33C.T =ρπG /D.T =ρπG /3【解析】 由G 2224T mR R Mm π=得T =2πGMR 3或T =ρπ⋅G /3【答案】 AD13.(2002年上海高考)一卫星绕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行星的质量M 与卫星的质量m 之比mM=81,行星的半径R 行与卫星的半径R 卫之比卫行R R =3.6,行星与卫星间的距离r 与行星的半径R 行之比行R r=60.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卫,在卫星表面有:G卫mg r Mm=2……经过计算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三千六百分之一.上述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列式证明;若错误,求出正确结果.【解析】 G2rMm=mg 卫中的g 卫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正确的解法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卫=G2卫R m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行=2行R M G所以 2)(卫行行卫R R M m g g ⋅==0.16即g 卫=0.16g 行.【答案】 所得结果是错误的,正确结果为:g 卫=0.16g 行。
平抛运动高考真题

高一年级,物理提高训练--- (WC )抛体运动专题训练,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 、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1)若球在球台边缘O 点正上方高度为h 1处以速度v 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 1(如图实线所示),求P 1点距O 点的距离s 1;(2)若球在O 点正上方以速度v 2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 2点(如图虚线所示),求v 2的大小;(3)若球在O 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 3处,求发球点距O 点的高度h3.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a 点以初速度v 0沿ab 方向抛出一小球, 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 点。
已知c 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求圆的半径。
3θ 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 .1tan θ B .12tan θC .tan θD .2tan θ4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
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
(不计空气阻力)52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tanφ=cosθC.tanφ=tanθD.tanφ=2tanθ6 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
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q求(1)A点与O点的距离大小;(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动能。
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球的速度v等于B.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8.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子提升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开始车在滑轮的正下方,绳子的端点离滑轮的距离是H.车由静止开始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试求:(1)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2)重物m在t时刻速度的大小.9.一个人水平抛出一小球,球离手时的初速度为v 0,落地时的速度是v t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速度矢量变化的过程( )10.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 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下落的高度为h ,正好垂直撞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将要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A.v 0cos θB.v 0sin θC .v 0+gt D.v 20+2gh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高考真题:关于平抛

考试大纲:理解平抛运动的确切含义,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运用课标内容: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平抛运动高考方向: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有时与电场力、磁场力综合考查(2011广东理综)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υ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球的速度υ等于LgH2 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gH2 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2013广东理综).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4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 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A.向负极板偏转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运动轨迹与带电量无关(2006广东物理)(9 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5 所示,A 是一 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 5 中……),槽间距 离均为d 。
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 B 上。
实验时依次将 B 板插入 A 板的各插槽中, 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每打完一点后,把 B 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 纸面内侧平移距离 d 。
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 6 所示。
图4(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 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 B 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 6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2007广东物理)(1)放射性物质Po 21084和Co 6027的核衰变方程为:12068221084X Pb Po += 260286027X Ni Co +=方程中的X 1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X 2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
历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平抛运动

历年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平抛运动1. 2017年新课标I 卷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水平位移大,或者同样的水平距离速度大的用时少,故C 正确;ABD 错误。
2. 2017年新课标Ⅱ卷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B )A.216v gB.28v gC.24v gD.22v g【解析】物块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21221221mv mgr mv +=;物块做平抛运动有gr t t v x 41==,联立解得22164r r g v x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g v g v r 8162422=⨯=,x 最大, 故选B 。
3. 2017年江苏卷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C )(A )t (B)2 (C )2t (D )4t解析:设第一次抛出时A 球的速度为v 1,B 球速度为v 2,则A 、B 间水平距离x =(v 1+ v 2)t ,第二次两球速度为第一次的两倍,但水平距离不变,则x =2(v 1+ v 2)T ,联立得T=t /2,所以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
4.2017年浙江选考卷13.图中给出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 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 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 的半径为R =2.0m ,直径BD 水平且与轨道AB 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 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º,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 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 就能进入下一关。
2024届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实验专题分析(真题)

2024届高考物理平抛运动实验专题分析(真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在练习投篮,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篮球所受合力F的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A.B.B.C.D.2.(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达·芬奇的手稿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罐子在空中沿水平直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沿途连续漏出沙子。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中能反映空中沙子排列的几何图形是()A.B.C.D.3.(2022·广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截面为三角形的小积木悬挂在离地足够高处,一玩具枪的枪口与小积木上P点等高且相距为L。
当玩具子弹以水平速度v从枪口向P点射出时,小积木恰好由静止释放,子弹从射出至击中积木所用时间为t。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关于子弹的说法正确的是()L L4.(2023·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小石子从O点抛出沿轨迹OPQ运动,其中P是最高点。
若空气阻力大小与瞬时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石子竖直方向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O点最大B.P点最大C.Q点最大D.整个运动过程保持不变5.(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如图(a),我国某些农村地区人们用手抛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
某次抛出的谷粒中有两颗的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其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抛出点均为O,且轨迹交于P点,抛出时谷粒1和谷粒2的初速度分别为1v和2v,其中1v方向水平,2v方向斜向上。
忽略空气阻力,关于两谷粒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B.谷粒2在最高点的速度小于1vC.两谷粒从O到P的运动时间相等D.两谷粒从O到P的平均速度相等v的水平速度飞出,经过时间t落在斜靠的挡6.(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钢球从斜槽轨道末端以2v的速度水平飞出,则()板AB中点。
2020年高考物理4.7 平抛运动(能力篇)(含解析)

专题4。
7平抛运动(能力篇)一.选择题1.(3分)(2019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模拟)如图所示,乒乓球的发球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竖直转轴OO′距桌面的高度为h,发射器O′A部分长度也为h。
打开开关后,可将乒乓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发射出去,其中≤v0≤2,设发射出的所有乒乓球都能落到桌面上,乒乓球自身尺寸及空气阻力不计.若使该发球器绕转轴OO′在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水平转动,持续发射足够长时间后,乒乓球第一次与桌面相碰区域的最大面积S是()A.2πh2B.3πh2C.4πh2D.8πh2【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以乒乓球发球器发射乒乓球为情景,考查平抛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12gt2,解得2hgv1=2gh发射的乒乓球,水平位移最小,最小位移为x1= v12gh2hg对应的与桌面相碰区域的1/4圆最小半径为r1=h+ x1=3h;以最大速度v22gh移为x2= v22gh2hg对应的与桌面相碰区域的1/4圆最小半径π为r2=h+x2=5h;乒乓球第一次与桌面相碰区域的最大面积S=14[(5h)2-(3h)2]=4πh2,选项C正确。
【方法归纳】对于平抛运动问题,要利用平抛运动规律列方程解答。
对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在一定范围的问题,可分别将最小速度和最大速度分别代入求得对应的最小水平位移和最大水平位移。
2.(2019四川天府大联考5)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P点相遇,若仍然同时将两球水平抛出,只是抛出的速度均增大一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所需时间、相遇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点与P点重合 B. ,点与P点重合C. ,点在P点正上方D. ,点在P点正下方【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两球同时水平抛出,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所以两球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
当A、B两小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抛出时,有:;;当两球的速度均增大一倍时,有:。
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和向心力实验(解析版)--高考物理实验题

2022-2024三年高考物理实验分类解析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和向心力实验2024年高考题1(2024年高考河北卷)图1为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装置,其斜槽位置固定且末端水平,固定坐标纸的背板处于竖直面内,钢球在斜槽中从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落在倾斜的挡板上挤压复写纸,在坐标纸上留下印迹.某同学利用此装置通过多次释放钢球,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印迹,坐标纸的y轴对应竖直方向,坐标原点对应平抛起点.①每次由静止释放钢球时,钢球在斜槽上的高度(填“相同”或“不同”)。
②在坐标纸中描绘出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③根据轨迹,求得钢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当地重力加速度g为9.8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相同 ②. ③. 0.71【解析】①为保证钢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必须让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故高度相同;②描点连线用平滑曲线连接,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③因为抛出点在坐标原点,为方便计算,在图线上找到较远的点,在图线上找到坐标为19.6cm的点为研究位置,该点坐标为14.1cm,19.6cm,根据平抛运动规律gt2x=v0t,y=12解得v0=0.71m/s2023年高考题2(2023年6月高考浙江选考科目)(7分)(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①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B.需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C.能同时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特点②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M必须光滑且其末端水平B.上下调节挡板N时必须每次等间距移动C.小钢球从斜槽M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图1图2图3③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竖直挡板上附有复写纸和白纸,可以记下钢球撞击挡板时的点迹。
实验时竖直挡板初始位置紧靠斜槽末端,钢球从斜槽上P 点静止滚下,撞击挡板留下点迹0,将挡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动x ,重复实验,挡板上留下点迹1、2、3、4。
江苏高考物理5年真题の平抛运动

第 1 页 共 1 页1、[2018江苏]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
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
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 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 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 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 时刻不同,地点不同[解析]B ;2、[2017江苏]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 .tB .22t C .12t D .14t [解析]C ;3、[2016江苏]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
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图中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解析]A ;4、[2014江苏]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 .两球应同时落地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 .实验也能说明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BC ;5、[2013江苏]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 、B ,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 )A .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B .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C .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D .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解析]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物理提高训练
--- (WC)抛体运动专题训练1.2008高考.江苏卷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如图实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s1;
(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点(如图虚线所示),求v2的大小;
(3)若球在O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处,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h3.
2. 2011海南高考第15题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
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一小球,小球会击中坑壁上的c点。
已知c 点与水平地面的距离为圆半径的一半,求圆的半径。
3.2010全国理综1第18题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
A.
1
tanθ
B.
1
2tanθ
C.tanθD.2tanθ
4.2009广东物理第17(1)题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军实施了投弹爆破,飞机在河道上空高H处以速度v0水平匀速飞行,投掷下炸弹并击中目标。
求炸弹刚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及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
(不计空气阻力)
5.2008全国理综卷1第14题如图2所示,一物体自倾角
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
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A.tanφ=sinθB.tanφ=cosθ
C.tanφ=tanθD.tanφ=2tanθ
6.2010北京理综如图,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过3.0s落到斜坡上的A点。
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 =37°,运动员的质量m=50kg.不计空气阻力。
(取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q求(1)A点与O点的距离大小;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落到A点时的动能。
7.2011广东高考第17题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球的速度v等于L 2H g
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
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
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
8. 一辆车通过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子提升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开始车在滑轮的正下方,绳子的端点离滑轮的距离是H.车由静止开始向左做匀加速运
动,经过时间t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试求:
(1)车向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重物m在t时刻速度的大小.
9.一个人水平抛出一小球,球离手时的初速度为v0,落地时的速度是v t,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哪个图象正确表示了速度矢量变化的过程( )
10.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下落的高度为h,正好垂直撞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将要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v0
cosθ
B.
v0
sinθ
C.v0+gt D.v20+2gh
11.2011·上海高考物理·T11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 )
(A)sin
vα (B)
sin
v
α
(C)cos
vα (D)
cos
v
α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靠近桌边的竖直木板ad边前方时,木板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
若木板开始运动时,cd边与桌面相齐,则小球在木板上的投影轨迹是()
13.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垒球落地时瞬间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14.一条河宽为d ,河水流速为1v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v ,要使小船在渡河过程中所行路程S 最短,则( )
A .当1v >2v 时,S =d
B .当1v <2v 时,d v v v s 1
2
2
21+=
C .当1v >2v 时,d v v s 21=
D .当2v <1v ,d v v s 1
2=
15.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 0=10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 、B 两点,在A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 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取10 m/s 2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经过A 、
B 两点间的时间t =(3-1) s B .小球经过A 、B 两点间的时间t = 3 s
C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0 m
D .A 、B 两点间的高度差h =15 m
16.大多数同学小时候都打过弹子(或玻璃球),现张明小朋友在楼梯走道边将一个质量为20 g 的弹子沿水平方向弹出,不计空气阻力,弹子滚出走道后直接落到“2”台阶上,如图所示,各级台阶的宽和高都为20 cm.问张明将弹子打出的速度大小应该在什么范围? (g 取10 m/s 2)
答案详解
1.答案 (1)g
h 11
2v (2)h g L 22 (3)h 34
解析 (1)如图甲所示,设发球时飞行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2
112
1gt h = ① s 1=v 1t 1 ②
解得s 1=v 1
g
h 1
2 ③ (2)如图甲所示,设发球高度为h 2,飞行时间为t 2,同理根据平抛运动 甲 h 2=
2222
2,2
1t s gt v =, 且h 2=h,2s 2=L 得v 2=
h
g
L 22
(3)如图乙所示,设发射高度为h 3,飞行时间为t 3,同理根据平抛运动得h 3=3332
3,2
1t s gt v = 且3s 3=2L
设球从恰好越过球网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水平距离为l,有h 3-h=t l gt 32
,2
1v = 由几
何
关
系
知
,s 3
+
l
=L
乙 解得h 3=
h 3
4
2.【解析】:
设半圆半径为R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R+R cos30°=v 0t ,
12R=12
gt 2
, 联立解得R=()
2
4743-v g
3.D
4. 【解析】:⑴炸弹作平抛运动,设炸弹脱离飞机到击中目标所飞行的水平距离为x,
0x v t = 212
H gt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x v =设击中目标时的竖直速度大小为v y ,击中目标时的速度大小为v
y v gt ==
v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 5.D
6.解析:(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A 点与O 点的距离 2
1Lsin37=
2
gt ︒ 2
L=752sin37gt m =︒
(2)设运动员离开O 点的速度为0
v
,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
t Lcos37v =︒
解得 020m t
v s Lcos37=
=︒
(3)由机械能守恒,取A 点位重力势能零点,运动员落到A 点的动能为 201
32500J 2kA E mgh mv =+
=
7.AB
8.解析:(1)汽车在时间t 内向左走的位移:x =H cot θ
又汽车匀加速运动x =12at 2 所以a =2x t 2=2H cot θ
t 2
(2)此时汽车的速度v 汽=at =2H cot θ
t
由运动的分解可知,汽车速度v 汽沿绳的分速度与重物m 的速度相等,即v 物=v 汽cos θ
得v 物=2H cot θcos θt
.
答案:(1)2H cot θt 2
(2)2H cot θcos θt
9.B 10.BD 11.C
12.B 13.D 14.C 15.AC
16.解析:弹子能到“2”,说明弹子要通过“3”的最右端,但是不能越过“2”的最右端,这样才能到达“2”台阶上.张明以比较小的速度弹出时,让弹子恰好通过“3”的最右端.此时弹子的竖直
位移h=
2
1gt 2
=20 cm,即t =0.2 s ,水平位移s=v 0t=20 cm,可以得到v 0=1 m/s ;张明以比较大的速度弹出时,让弹子恰好通过“2”的最右端.此时弹子的竖直位移h′=2
1
gt′2=40 cm,即t′= 0.22
s ,水平位移s=v 0t=40 cm,可以得到v 0=1.4 m/s,所以打出弹子的速度大小在1.0 m/s —1.4 m/s 范围之内.
答案:1.0 m/s —1.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