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2004版)7-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机器人学导论第五章
ω
写出例5.3中的雅克比矩阵 由例5.3的结果 式(5-55)可写出坐标系{3} 的雅克比表达式
3
l1s2 J θ l1c2 l2
0 l2
(5-66)
式(5-57)可写出坐标系{0}的雅克比表达式
3
- l1s1 l2 s12 J θ l1c1 l2c12
雅克比矩阵的定义为
建立连杆坐标系,图5-11为施加在连杆i 上的静力和静力矩(重力除外)。将这 些力相加并令其和为0,有
图5-11单连杆的静力和静力矩的平衡关系
将绕坐标系{i}原点的力矩相加,有 如果我们从施加于手部的力和力矩的描述开始,从 末端连杆到基座进行计算就可以计算出作用于每一 个连杆上的力和力矩。将以上两式重新整理,以便 从高序号连杆向低序号连杆进行迭代求解。结果如 下
例5.3 图5-8所示是具有两个转动关节的操作 臂.计算出操作臂末端的速度,将它表达成操作 臂末端的函数。给出两种形式的解答,一种是 用坐标系{3}表示,一种是用坐标系{0}表示。
图5-8两连杆操作臂
图5-9两连杆操作臂的坐标系布局
首先将坐标系固连在连杆上,计算连杆变换如 下
c1 s 1 0 T 1 0 0 s1 0 0 c1 0 0 0 1 0 0 0 1
机器人学导论
第五章 静力和速度
——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速度和静力
概述 在本章中,我们将机器人操作臂的讨论扩展到静 态位置问题以外。我们研究刚体线速度和角速 度的表示方法并且运用这些概念去分析操作臂 的运动。我们将讨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然后 应用这些概念去研究操作臂静力学应用的问题。 关于速度和静力的研究将得出一个称为操作臂雅 克比的实矩阵。
机器人臂工作原理
机器人臂工作原理机器人臂作为现代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其工作原理深受工程学和机械学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臂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一、结构组成机器人臂由多个关节连接而成,每个关节通过电机驱动。
常见的机器人臂结构包括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混合结构。
串联结构的机器人臂由多个关节依次连接,具有较高的自由度,适用于精确控制任务。
并联结构的机器人臂由多个平行连接的关节组成,可以提供较大的负载能力和刚度,适用于运输和加工操作。
混合结构则是串联结构和并联结构的组合,综合了两者的优点,用于特殊工况的需求。
二、动力学模型机器人臂的动力学模型是描述其运动规律和力学性能的数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正向动力学和逆向动力学。
正向动力学模型利用关节力和负载力来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逆向动力学模型则通过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目标来计算关节力和负载力,实现精确控制。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于机器人臂的运动控制和力学性能分析非常重要。
三、控制系统机器人臂的控制系统是实现其精确控制的关键。
通常,机器人臂的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位置控制和力/力矩控制两种。
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各个关节的位置使机器人臂到达期望位置。
而力/力矩控制则是通过控制各个关节的力和力矩响应刚度,实现对力的精确控制。
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和数据通信等组成部分,用于感知和处理环境信息,并实现与外部系统的协作。
四、应用领域机器人臂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臂可以用于自动化装配、焊接、喷涂等作业。
在服务领域,机器人臂可以用于医疗护理、物流搬运、危险环境勘测等任务。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机器人臂的操作和学习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更多领域带来创新和便利。
总结本文介绍了机器人臂的工作原理,包括结构组成、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
机器人臂的工作原理是实现其精确控制和适应不同工况的基础。
第5章-操作臂动力学
J
l1s1 l2s12
l1c1
l2c12
l2s12
l2c12
则该操作臂的力雅可比矩阵为:
JT
l1s1 l2
l2 s12
s12
l1c1 l2c12
l2c12
根据 JT F ,得:
1 2
l1s1 l2s12
l2 s12
l1c1 l2c12 Fx
l2c12
Fy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 ,确定操作臂末端执行器对外界环境的作用力
F 或负荷的质量。这类问题是第一类问题的逆解。
此时有:
F
JT
1
【例5-1】
由图5-3所示的一个二自由度平面关节操作臂,已知末端点力为 F FX ,FY T
求相应于该末端点力的关节力矩(不考虑摩擦)。
解: 已知该操作臂的速度雅可比矩阵为
fi1,i fi,i1 mi g 0
ni1,i ni,i1 ri1,i ri,Ci fi1,i ri,Ci fi,i1 0
式中:ri1,i 为坐标系 i 的原点相对于坐标系i 1的位置矢量; ri,Ci 为质心相对于坐标系 i的位置矢量。
假设已知外界环境对操作臂末端执行器的作用力和力矩,那么可以由最后 一个连杆向零连杆(基座)依次递推,从而计算出每个连杆上的受力情况。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操作臂动力学问题有两类:
(1) 给出已知得轨迹点上的 q 、q及 q ,即机械臂关节位置、速度和加
或写为:
W T q FT X
根据虚位移原理,操作臂处于平衡状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符合几何
约束的虚位移,有
W 0
W Tq FT Jq
JT F
5. 操作臂动力学
关节i 1是移动关节,连杆i+1相对于坐标系{i+1}的z轴移动, 没有转动,旋转矩阵是常数矩阵,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i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1
vi+1 i+1 v i+1
i 1 i
i R i i 1 z R( i vi ii i pi 1 ) d i 1 i 1 R ii
(t ) lim 由R R(t ) (k , d ) R(t ) lim S (ω) R(t ) t 0 t 0 t t
5.2连杆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A B A B Ap B0 p R p+ B RB p (5.2) A B A A A Av p B R p B R B v p A v B 0 =S( AB ) B RB p B R B v p AvB 0 A
i 1i 1
两端左乘 i i1 R i 1 i
i 1 z R ii i 1 i 1
5.2连杆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
坐标系{i 1}原点的线速度等于坐标系{i}原点的线速度加上 连杆i 转动速度产生的分量
i
vi 1 i vi ii i pi 1
3 3
因而各连杆的变换为 c1 s 0 1 T= 1 0 0 1 0 2 T= 3 0 0 s1 c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c2 s 0 , 1 T= 2 0 2 0 1 0 l2 0 0 1 s2 c2 0 0 0 0 1 0 l1 0 , 0 1
连杆i 1相对连杆i 转动的角速度是绕关节i 1 运动引起的 0 i 1 z 0 i 1 i 1 i 1 i i 1 z i 1 ii i 1i R i 1 i 1
第5章操作臂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操作臂动力学问题有两类:
(1) 给出已知得轨迹点上的 q 、q及 q ,即机械臂关节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求相应得关节力矩向量 ,这对实现操作臂动态控制室相当有用得。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械臂系统相应的各瞬时的运动,也就是说,
给出关节力矩向量 ,求操作臂末端执行器所产生的运动 q 、q 及 q 。这
有:
1 l1s1 l2s12 Fx l1c1 l2c12 Fy
2 l2 s12 Fx l2c12 Fy
如图(b)所示,在某瞬时 1 00,2 900 则在该瞬时与末端执行器上得 力相对应得关节力矩为
1 l2 Fx l1Fy
2 l2 Fx
5.2 操作动力学-拉格朗日方法
假设关节无摩擦,并忽略各杆件的重力,则广义关节力矩 i 与操作臂末
端执行器力 F 的关系可用下式来描述:
JTF
式中:J T 为n6阶操作臂力雅可比矩阵或力雅可比。
证明如下(虚位移原理):
考虑各个关节的虚位移为 qi ,末端执行器的虚位移为 X 。如图所示
有:
X
d
q q1 q2
qn T
式中: d dx dy dz T和 x y z T 分别对应于末端执行器的线虚
pT li
S
i
Vli
p*i pli dV 0
(3) 旋转的动能分量:
1 2
r ST T
Vli i
i
S
i
ridV
1 2
Ti
Vli ST ri S ri dV i
式中利用了 S i ri S ri i 这一性质,由于矩阵算子 S 为:
0
S
ri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任课:班级:学号:姓名:之前在工厂实习见识和操作过很多工业机器人,有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总装机器人等,但是学习了盖老师教授的工业机器人课程,才真正算是进入了工业机器人的理论世界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课程总结。
一、第一章主要是对机器人的概述,从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机器人的机构以及机器人的规格全面呈现学习机器人的框架。
研制机器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繁重劳动或简单的重复劳动,以及替代人到有辐射等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因此机器人最早在汽车制造业和核工业领域得以应用。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焊接、喷漆、搬运、装配、铸造等场合,己经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
另外在军事、海洋探测、航天、医疗、农业、林业甚到服务娱乐行业,也都开始使用机器人。
本书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对譬如军用机器人等涉及不多。
机器人的机构方面,主要介绍了操作臂的工作空间形式、手腕、手爪、和闭链结构操作臂。
工作空间形式常见的有直角坐标式机器人、圆柱坐标式机器人、球(极)坐标式机器人、SCARA机器人以及关节式机器人。
手腕的形式也可分为二自由度球形手腕、三轴垂直相交的手腕以及连续转动手腕。
同时手爪也可分为夹持式手爪、多关节多指手爪、顺应手爪。
机器人的其他规格主要介绍驱动方式、自动插补放大、坐标轴数、工作空间、承载能力、速度和循环时间、定位基准和重复性以及机器人的运行环境。
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机器人各个方面有个简单的介绍使机器人更形象化和具体化。
工业机器人定义为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将对象或工具按照空间位置姿态的要求移动,从而完成某一生产的作业要求。
工业机械应用:主要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
它带来的好处:减少劳动力费用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制造过程柔性减少材料浪费控制和加快库存的周转消除了危险和恶劣的劳动岗位。
机器人的直角坐标型: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空间利用率低;操作范围小;实际应用较少。
操作臂运动学课件
机器人姿态控制
总结词
姿态控制是操作臂运动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它涉及到如何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姿 态,使其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任务。
详细描述
姿态控制是操作臂运动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它涉及到如何精确控制机器人的姿 态,使其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和任务。姿态控制算法通常基于逆向运动学和 动力学原理,通过调整关节角度或力矩来控制机器人的姿态。
针对所选实例,详细分析 其逆运动学特性,如解的 个数、解的范围、最优解 等。
实例求解
通过编程或仿真软件,对 所选实例进行逆运动学求 解,并展示求解过程和结 果。
05
操作臂运动学优化
Chapter
运动学优化目标
减少操作臂运动时间
通过优化运动路径,减少操作臂 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时间,提高 工作效率。
运动学优化实例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优化
针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优化,提高其在生产线上的工作效率 和精度。
医疗机器人运动学优化
对医疗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优化,使其在手术操作中更加精准、稳定 。
服务机器人运动学优化
通过对服务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优化,提高其在服务行业中的工作 效率和用户体验。
06
操作臂运动学在机器人中的应 用
正运动学模型
定义操作臂连杆参数:长度、角度等。 建立操作臂坐标系:基座、连杆等坐标系。 描述操作臂运动:关节角度与末端执行器位姿的关系。
正运动学求解
01
02
03
解析法求解
通过代数方程求解关节角 度。
数值法求解
通过迭代或插值方法求解 关节角度。
优化法求解
通过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关 节角度。
正运动学实例
基于遗传算法的运动学优化来自01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操作臂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优
(4)操作臂动力学
No.5
6.2
动力学分析基础
动力学方程
七、欧拉方程
刚体的运动
牛顿—欧拉方程 牛顿 欧拉方程
刚体质心的移动
刚体绕质心的转动
牛顿方程
欧拉方程
力和动量
力矩和动量矩
No.6
牛顿第二定律
6.2
动力学分析基础
七、欧拉方程
刚体S绕 轴的旋转惯性矩 轴的旋转惯性矩I 刚体 绕B轴的旋转惯性矩
I = ∑m r
j
L=T-P
No.17
6.4.1 连杆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1. 动能与势能 连杆l1的动能 T1 、势能 P 1 1 & 2 T1 = m1 (l1 ⋅ α 1 ) 2 P1 = −m1 gl1 cos α 1 连杆l2的动能 T2 、势能 P2
1 2 2 1 2 2 & & & & &2 2 T2 = ml1α1 + ml2 α1 +2α1α2 +α2 +ml1l2 cos 2 α12 +α1α2 α & && 2 2 2 2
(1)牛顿—欧拉法 1)牛顿 牛顿— 采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输入转矩和输 出运动之间的关系, 出运动之间的关系, 直观求解量较大。 (2)拉格朗日法 (2)拉格朗日法 功能平衡法,只求速度不求内力 方程简洁、求解较方便。
No.1
5.3
操作臂动力学分析基础操作臂动力学分析基础牛顿欧拉算法
一、思路
刚体的运动
——描述连杆Li动力学性能的方程组 描述连杆
No.12
6.3机器人牛顿- 6.3机器人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机器人牛顿
2.封闭形式的动力学方程 封闭形式的动力学方程 两个自由度的机器人手臂
第五章 机器人动力学
1 1 2 2 &2 2 Ek = (m1l1 + I yy1 + I yy 2 + m2 d 2 )θ1 + m2 d 2 2 2
(3)系统势能 (3)系统势能 因为: 因为:
g = [0 g 0]
则:
T
T
pc1 = [l1c1 l1s1
0]T
E p1 = m1 g pc1 = m1 gl1s1
i
q 和关节速
& q
的函数,因此,从上式可知, 的函数,因此,从上式可知,机器人
的动能是关节变量和关节速度的标量函数,记 的动能是关节变量和关节速度的标量函数, 为 Ek ( q, q ) ,可表示成: & 可表示成:
1 T & & & Ek ( q , q ) = q D ( q ) q 2
式中, nxn阶的机器人惯性矩阵 式中, D ( q ) 是nxn阶的机器人惯性矩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i Ti i T Eki = miν ciν ci + ω i I i ω i 2 2
系统的动能为n个连杆的动能之和,即: 系统的动能为n个连杆的动能之和,
Ek = ∑ Eki
i =1
n
1 T & & & Ek ( q , q ) = q D ( q ) q 2
由于 ν 度
ci
和 iω 是关节变量
5.1 机器人静力学
机器人静力学研究机器人静止或者缓慢运动时作用在手臂 上的力和力矩问题,特别是当手端与外界环境有接触力时, 上的力和力矩问题,特别是当手端与外界环境有接触力时,各 关节力矩与接触力的关系。 关节力矩与接触力的关系。 下图表示作用在机器人手臂杆件i上的力和力矩。 下图表示作用在机器人手臂杆件i上的力和力矩。其i-1fi 为杆件i 对杆i的作用力, ifi+1为杆i+1对杆 的作用力, 为杆i+1对杆i 为杆件i-1对杆i的作用力,-ifi+1为杆i+1对杆i的作用力,i1Ni为杆件 为杆件i 对杆i的作用力矩, iNi+1为杆i+1对杆 为杆i+1对杆i 1Ni为杆件i-1对杆i的作用力矩,-iNi+1为杆i+1对杆i的作用力 ci为杆 质心。 为杆i 矩,ci为杆i质心。
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
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许多需要高精度操作和自动化生产的场景中,机器人手臂成为关键的装置。
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是机器人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将从动力学建模和运动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动力学建模是指研究机器人手臂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力矩以及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建模的目的是准确描述机器人手臂的运动特性,为后续的运动控制提供基础。
在动力学建模中,通常会涉及到刚体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相关知识。
对于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建模,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
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建立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和广义力的关系来描述机器人手臂的运动。
通过求解和分析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可以得到机器人手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动力学参数。
同时,还可以得到机器人手臂所受到的力和力矩。
除了使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外,还有其他一些动力学建模方法,如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和Kane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具有各自的优势。
通过选择合适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可以更好地描述机器人手臂的运动特性,为后续的运动控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在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对机器人手臂的输入信号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所期望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目标。
在运动控制中,通常涉及到控制算法的设计和控制器的实现。
控制算法的设计是运动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和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算法根据机器人手臂的运动特性和控制要求,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对机器人手臂的精确控制。
同时,还可以考虑到不同的环境和外界干扰因素,提高机器人手臂的抗干扰能力。
控制器的实现是运动控制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通常采用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和神经网络控制器等。
机器人臂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机器人臂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1. 引言在现代工业和科学领域,机器人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臂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是其中关键的研究方向之一。
动力学建模和控制能够决定机器人臂的运动精度和负载能力,对于实现机器人臂的精确运动和复杂任务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臂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2. 动力学建模机器人臂的动力学建模是描述机器人臂运动的力和力矩关系的过程。
它基于牛顿定律和欧拉力矩方程,将机器人臂的运动状态和外部力矩联系起来。
动力学建模需要考虑机器人臂的质量、惯性、摩擦和外部力等因素,以推导出描述机器人臂运动的微分方程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拉格朗日力学,根据机器人臂的运动学关系和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
通过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机器人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如位姿、速度、加速度、惯性矩阵和科里奥利力等。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基于基于物理学原理,也可以使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如系统辨识和机器学习等。
3. 控制方法机器人臂的控制旨在实现对机器人臂运动的精确控制。
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3.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在没有反馈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预设的控制输入直接控制机器人臂的运动。
开环控制的优势是简单易实现,适用于稳定的任务。
但是,开环控制无法考虑到外部干扰和误差的影响,容易引起系统不稳定和运动误差累积的问题。
3.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则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反馈信息,通过与期望状态进行比较,调整控制输入来实现对机器人臂运动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可以有效地消除外部干扰和误差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常见的闭环控制方法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力矩控制等。
4. 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的挑战虽然动力学建模和控制方法在机器人臂的运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4.1 复杂性机器人臂的动力学模型常常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关节和链条的运动。
机器人操作臂运动学
a0
a1
2
V
X 0 Y0 Z 0
V X 2 Y2 V T Z V 2 1
T ( 01T)( 12T)
i 1 2
(i-1) 0 -90
a(i-1) a0 a1
di 0 d2
i 1 2
Z0 Z1
Y2
X2 X0 Y0 X1
d2
Y1
a0
a1
cosθ 1 sinθ 1 0 1T 0 0
D-H参数
基本思想:每个关节分配一个坐标系。用D-H参数, 描述框{i}相对于前一个框{i-1}的位姿需要4个参数 参数/变量:
, a , d,
Z(i - 1)
Y(i -1)
a(i - 1 ) di
Yi
Zi Xi ai
X(i -1) ( i - 1)
i
1) ai-1 定义: ai-1 两个关节轴线公垂线的长度. 关节轴是 围绕它发生旋转的有向空间直线,在图中是 Zi-1 和 Zi 轴。
2
3
90
0
0
0
2
3
c1 s 1 0 1T 0 0
s1 0 0 c1 0 0 0 1 0 0 0 1
c 2 0 1 T 2 s 2 0 c 3 s 3 2 3T 0 0
s 2 0 c 2 0 s 3 c 3 0 0
sinθ 1 cosθ 1 0 0
0 a0 0 0 1 0 0 1
cosθ 2 0 1 2T sinθ 2 0
sinθ 2 0 cosθ 2 0
0 a1 1 d2 0 0 0 1
This is a translation by a0 followed by a rotation around the Z1 axis
机器人手臂动力学的研究与设计
机器人手臂动力学的研究与设计参考答案:几乎所有现代工业中都会存在机器人操作员或者自动化设备。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已经取代了人类在高危环境中的重复性和体力活动,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其中,机器人手臂作为最复杂的的部分之一,其运动与控制策略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 important。
因此,这篇文章将会论述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研究以及设计。
一、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动力学是物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间的运动之间的规律性描述,其中包括速度、加速度、动量和力的概念。
机器人手臂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运动学机器人的运动学是指从机器人各个关节的空间位置来求解机器人端部执行机构的末端位置、姿态和路径的过程。
简单点说,就是机器人手臂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旋转与手指针端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物理上用欧拉公式可以表示出来。
运动学分析了机器人的角度和运动的形式,也为机器人系统中的工作空间建模提供了有关信息。
2. 静力学机器人手臂的静力学是指研究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力学平衡问题,从而建立机器人手臂中相互作用的各种力,包括重力、惯性力、摩擦力等。
静态学分析可以为机器人手臂的集中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并进行优化。
静止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杆件方程、牛顿-欧勒原理和关节的力的平衡问题。
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出的机械臂在给定负载下具有最优能力。
3. 动力学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是指从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加速度来求解机器人端部执行机构的末端的力的过程。
简单点说,就是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建模过程可以使用很多工具来参数化系统,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动态学使我们了解机器人手臂运动时的参考帧、运动状态和外部受力。
它为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策略提供了支持。
二、机器人手臂的设计1. 机器人手臂部件的选择机器人手臂的部件通常包括基座、关节、运动学链和执行器等。
选择这些元素时,需要考虑运动范围、精确度、力矩、速度以及可靠性。
机器人手臂的部件和密封能力等因素之间的平衡是实现成功的高效运动控制的关键因素。
操作臂动力学名词解释
操作臂动力学名词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操作臂动力学吗?这可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哦!
简单来说,操作臂动力学就像是操作臂的“内功秘籍”。
比如说,你看那机器人的手臂,它能那么灵活地抓取东西、移动,
这背后可都是操作臂动力学在起作用呢!就好比一个运动员,要想在
赛场上表现出色,就得有强大的身体素质和技巧,这就是他们的“动力学”。
操作臂动力学研究的就是操作臂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力啊、力矩啊、速度啊、加速度啊等等这些玩意儿。
为啥要研究这个呢?哎呀,这可
太重要啦!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那操作臂可能就会变得笨手笨脚的,
不是抓不住东西,就是动作不精准。
你想想看,要是在工厂里,机器人的操作臂因为动力学没搞明白,
老是出错,那不是耽误事儿嘛!又或者在医疗领域,操作臂要给病人
做手术,要是没研究透动力学,那岂不是很危险?
咱再打个比方,操作臂动力学就像是给操作臂画了一张详细的“行
动地图”。
它告诉操作臂该怎么用力,怎么移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可不是随便瞎搞就能行的呀!
而且哦,操作臂动力学可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和好多其他方面都有
关系呢!比如说机械结构,要是结构不合理,那动力学再好也发挥不
出来呀!还有控制系统,得和动力学完美配合,才能让操作臂乖乖听话。
总之,操作臂动力学真的超级重要!它就像是操作臂的灵魂,没有它,操作臂就只是个空架子。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研究它,让操作臂变得更厉害,为我们人类做更多的贡献!我的观点就是,操作臂动力学是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绝对不能忽视!。
机器人操作臂动力学
A
A B A B A B A B p Av B0 B p 2S ( AB )B B )B v Rv R vp S ( A R p S ( AB )S ( AB )B Rp
二、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az 0 ax
ay ax 0
0 az a y
az 0 ax
a y bx ax by 0 b
a y bz by a z a x bz bx a z a b b a x y x y
b
z
(t )简化为 使用符号“* ”, 我们可以重新把R
r11 r12 r13 (t ) (t ) r (t ) r (t ) r R 21 22 23 r r r 31 32 33
为了简化上述表达式,使用下述算子。 如果a和b是3维矢量,那么ab是矢量
a y bz b y a z a x bz bx a z a b b a x y x y
给定矢量a, 定义 a* 是矩阵 那么,
a *b
0 az a y
角速度、角加速度
A
C B R C
A A B B A A B A A B C B B R C S ( B ) B R C
A
三、旋转关节的连杆运动的传递
如图所示,连杆i+1相对连杆i 转动的角速度是绕关节 i + 1 运动引起的,
i 1
i 1 zi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还有应用高斯原理、阿佩尔(Appel)方程式、旋量对 偶数法和凯恩(Kane)法等来分析动力学问题的。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3
机器人概论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c1θ&12
+
1 2
c2θ&22
x
外力做的功W
θ
(x1, y1)
d1 m1
r2
W = T1θ1 + T2θ2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θ2 d2
(x2, y2)
m2
11
机器人概论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牛顿-欧拉法求解动力学方程
d dt
(
∂K
∂θ&1
2m2 d1d 2
cosθ2 ]θ&&1
+
(m2d
2 2
+
m2 d1d 2
cosθ2 )θ&&2
+
c1θ&1
− 2m2d1d2 sinθ2θ&1θ&2 − m2d1d2 sinθ2θ&22 + (m1 + m2 )gd1 sinθ1 + m2 gd2 sin(θ1 +θ2 )
T2
=
(m2
d
2 2
+
m2 d1d 2
⎤ ⎥ ⎦
⎢⎣⎡θθ&&1222
⎤ ⎥ ⎦
+
⎡ ⎢ ⎣
D112 D212
D121 D221
⎤ ⎥ ⎦
⎢⎣⎡θθ&&12θθ&&21
⎤ ⎥ ⎦
+
⎡ ⎢ ⎣
D1 D2
⎤ ⎥ ⎦
力矩 惯量
向心加速度系数 哥氏加速度系数 重力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Jiangnan University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chatronics(机械电子) Research Group
Li Ting(李挺)
Li Ting’s Research and Teaching Web:
⎪⎩P = P1 + P2 = −(m1 + m2 )gd1 cosθ1 − m2 gd2 cos(θ1 +θ2 )
拉格朗日法求解动力学方程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K-P
L
=
K
−
P
=
1 2
(m1
+
m2 )d12θ&12
+
1 2
m2
d
2 2
(θ&12
+
2θ&1θ&2
+θ&22 )
+
m2 d1d 2
cosθ2 (θ&12
cosθ2 (θ&12
+θ&1θ&2 )
⎪⎧K ⎨
2
=
1 2
m2d12θ&12
+
1 2
m2d
2 2
(θ&12
+ 2θ&1θ&2
+θ&22 ) +
m2 d1d 2
cosθ 2 (θ&12
+θ&1θ&2 )
⎪⎩P2 = −m2 gd1 cosθ1 − m2 gd2 cos(θ1 +θ2 )
2009-2-20
)
−
∂K
∂θ1
+
∂D
∂θ&1
+
∂P
∂θ1
=
∂W
∂θ1
T1
=
[(m1
+
m2 )d12
+
m2d
2 2
+
2m2 d1d 2
cosθ2 ]θ&&1
+
(m2
d
2 2
+
m2 d1d 2
cosθ2 )θ&&2
+
c1θ&1
− 2m2d1d2 sinθ 2θ&1θ&2 − m2d1d2 sinθ 2θ&22 + (m1 + m2 )gd1 sinθ1 + m2 gd2 sin(θ1 +θ2 )
刚体动力学示例
基础知识
拉格朗日(Lagrangian)函数:L=K-P, K为动能,P为势能
系统动力学方程:
Fi
=
d dt
∂L ∂q&i
−
∂L ∂qi
,
i = 1,2,..., n
Fi是力或力矩,q&i为速度,qi为角位移或线位移
刚体的动能与位能(平移式运动)
动能 位能 耗能
2
2
K = 1 M1x&12 + 1 M 0 x&02
)d12θ&12
+
1 2
m2
d
2 2
(θ&12
+
2θ&1θ&2
+ θ&22
)
+
m2d1d2
cosθ2
(θ&12
+ θ&1θ&2
)
位能P
P = −m1gv ⋅ rv1 − m2 gv ⋅ rv2 = −(m1 + m2 )gd1 cosθ1 − m2 gd2 cos(θ1 +θ2 )
系统耗能D
y
D
=
1 2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1
机器人概论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2004版本)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2
机器人概论
§5.1 概述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分析机器人操作的动态数学模型,主要采用下列两种理论:
2009-2-20
机电研究室-李挺 (http:// )
9
机器人概论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5.3 牛顿欧拉法求解两连杆机
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牛顿-欧拉法求解动力学方程
首先求取动能K, 位能P, 消耗能D, 外力作的功W y
动rrvv12能== Krvrv01
+ +
d1 d2
cos θ1 cos(θ
y
刚体的动能与位能(旋转式运动)
x
假设连杆质量用等效连杆末端的点质量表示
θ1
连杆1:⎪⎨⎧K1
=
1 2
m1d12θ&12
连杆2:⎪⎧
⎨
K
2
=
1 2
m2v22
(x1, y1)
⎪⎩P1 = −m1gd1 cosθ1
⎪⎩P2 = m2 gy2
d1 m1
θ2 d2
(x2, y2)
m2
⎧ ⎨ ⎩
x2 = d1 sinθ1 + d2 sin(θ1 +θ2 ) y2 = −d1 cosθ1 − d2 cos(θ1 +θ2
M1&x&1 + c(x&1 − x&0 ) + k(x1 − x0 ) − M1g = F M 0&x&0 + c(x&1 − x&0 ) − k(x1 − x0 ) − M 0 g = −F
⎡M1
⎢ ⎣
0
0 M0
⎤ ⎥ ⎦
⎡ &x&1 ⎢⎣&x&0
⎤ ⎥ ⎦
+
⎡c ⎢⎣− c
− c⎤ c ⎥⎦
⎡ ⎢ ⎣
8
机器人概论
第五章 操作臂动力学
拉格朗日法求解动力学方程 (续)
有效惯量:
D11
=
(m1
+
m2 )d12
+
m2d
2 2
+
2m2 d1d 2
cosθ 2
D22
=
m2
d
2 2
耦合惯量:
D12
=
D21
=
m2
d
2 2
+
m2 d1d 2
cosθ 2
向心加速度系数: D111 = 0
D122 = −m2d1d2 sinθ 2
vj
1
++θd21)svjin+θd1iv2
= [d1 cos θ1 + d2 cos(θ1 + θ 2 )]
vjs=i+nd([1θdc11os+sinθθθ21 )v1jiv++
d1 d2
sin θ1iv sin(θ1
+
θ
2
)]iv
vv1 vv2
= =
drv1 ddrtv2 dt
= −θ&1d1 sinθ1 vj = [−θ&1d1 sinθ1
cosθ2 )θ&&1
+
m2 d 22θ&&2
+
m2 d1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