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科学练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
科学练习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过程是一个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水稻()A.开了花B.贮存了有机养料
C.产生了精子和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了受精卵
2.“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B.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观察孕妇体内胎儿发育情况
4.嗅觉形成于()
A.大脑B.鼻腔C.嗅觉神经D.嗅觉神经末梢5.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过程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B.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6.使用MP3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7.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用嫁接的方式可实现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不同口味的桃子
B.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孵化出雏鸟
C.毛毛虫长大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要经过蛹期
D.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8.下列四种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对镜狗成双B.水面折枝C.水中月D.树影下的光斑9.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4提供营养物质
B.种子萌发时先突破种皮的是3
C.5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4
10.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11.如图是辣椒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1图2
A.根据图1可知,辣椒花属于两性花
B.图1中的结构[⑧]和[⑨]共同组成雄蕊
C.图2中的[④]是由图1中的[⑥]发育来的
D.[②]的种子数目较多,其原因是每个[③]内有多个[①]
12.把一块玻璃砖放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则()
A.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升高了的虚像
B.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升高了的实像
C.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降低了的实像
D.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降低了的虚像
13.牡丹作为山东省的省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全省各地广泛种植,品种多达800种。
2012年菏泽赵银增培育的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样锦”牡丹,倍受人们喜爱。
他采用的繁殖方式为()
A.种子繁殖B.嫁接C.组织培养D.克隆技术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5.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
B.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16.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17.请根据下列人的生殖和发育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图1图2
(1)图1中[③]是__________,它能产生__________,可与精子在[_______]___________内结合,形成__________。
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说明,青春期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
18.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19.完成下列图解,在标号处填上适当的文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0.如图,平面镜M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以每秒转120°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O点的圆弧形屏幕,张角∠AOB为60°,平面镜反射光线从B点转到A点的过程中平面镜转过°。
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O 点,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屏幕AB上每秒内出现的光斑次数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油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
(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
(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
多数种子萌发的B.D组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菜豆种子的萌发;(3)装置B.E能够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来验证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请回答能否并简述理由。
2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3.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
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4分)
24.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5.“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右图)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
回答以下问题:
(1)如左图,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对该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
26.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
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
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
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和相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
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②。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
27.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如图(甲)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填“晶状体”或“视网膜”)结构,(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__图;
3)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_____.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温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科学练习2(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C A B D D A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B C B
16.信息;照相机。
17.卵巢卵细胞②输卵管受精卵①子宫身高突增
18.色散不能
19.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蛹蝗虫受精卵成虫
20.303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2分)
21.(1)适量的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不能,变量不唯一,有光照和温度两个变量。
22.会聚10 蜡烛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以内的地方放大投影仪靠近
23.(1)有膜;(2)②;(3)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4)①3.50;②B。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4分)
24.
25.(1)虚像(2分)
(2)近海面的下层空气比高空的温度低,密度大(1分),从近海面物体射出的光进入密
度不断变小的空气时发生连续折射进入人的眼睛(1分),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
光的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人的前方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1分)。
26.(1)形状粗细
(2)选用液体种类太少,没有选用不同粘性的多种液体重复实验就某种液体,未重复多
次测量其最大直径(3)胶水膜形成的透镜焦距较小
27.(1)晶状体,(2)A,C,(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