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培训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范围:全体职员培训的治理
4.内容:
4.1培训范畴及目标
4.1.1 为提升职员素养,满足公司进展和职员进展需求,创建优秀职员队伍,特制订本制度。

4.1.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职员。

4.1.3 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训持续提升职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能动性。

把因职员知识、能力不足和态度不主动而产生的人力成本的白费操纵在最小限度,使职员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治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

4.1.4 公司培训战略是全员参与,终生培训。

4.1.5 公司方针是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

4.2 培训的原则与内容
4.2.1 公司对职员的培训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主动性原则、三个面向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4.2.1.1 系统性原则:职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穿职员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性工程;
4.2.1.2 主动性原则:强调职员参与和互动、发挥职员的主动性;
4.2.1.3 三个面向原则:职员培训要基于公司经营战略的基础,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时代;
4.2.1.4 多样性原则:职员培训要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4.2.2 培训的内容。

4.2.2.1 专业知识培训。

持续实施本专业和有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职员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差不多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4.2.2.2 职员技能培训。

持续实施岗位职能、有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使职员把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4.2.2.3 职员态度培训。

持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的培训,建立公司与职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使职员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4.3 培训的组织策划
4.3.1 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培训活动的统筹、规划、实施和操纵。

4.3.2 公司其他各部门人员负责协助行政人事部进行培训的实施,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职员培训的第一负责人。

4.4 受培训者的权益和义务
4.4.1 在不阻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职员有权益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4.4.2 经批准进行培训的职员有权益享受公司为受训职员提供的各项待遇。

4.4.3 在培训活动对其工作不产生重大阻碍范畴内,被指定的职员有义务参加培训,并坚持到终止,达到培训要求的成效。

4.4.4 培训活动终止后,职员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4.4.5 高管人员参加公司为其提供、举办的各类培训后,受训人员按照签订的培训合同连续在公司至少服务完规定的年限。

如要离开,须按培训终止后合同规定服务年限直线递减的原则,对公司支付的培训费用进行赔偿。

4.5 培训形式和方法
4.5.1 公司的培训形式包括职员职前教育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晋升、轮换培训。

4.5.2 职前教育培训:凡公司新入职职员均应参加职前教育,使新入职职员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公司进展历程、产品概要、治理规范等方面内容。

职前教育由行政人事部统一组织并负责培训评估。

4.5.3 岗位技能培训:按照公司的进展规划及各部门工作要求,按专业分工不同对职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由行政人事部协同其他部门共同进行规划与执行,由各部门提出月度岗位技能培训打算,报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将其汇总经行政人事总监核准后,按照需求安排实施。

4.5.4 岗位晋升、轮换培训:按照工作需要,职员从原先岗位转至另一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对事实上施的岗位技能培训。

转岗培训可视为职员职前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的结合。

4.5.5 部门内部培训: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对职员进行小规模、灵活有用的培训。

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组织、定期向行政人事部汇报培训情形。

各部门进行部门培训期间,在不阻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不安排参与培训的职员加班或出差。

4.5.6 按照各部门反馈意见,需要进行的其他培训。

4.6 培训需求分析和打算制定
4.6.1 各地行政人事部于每年12月底前,按照公司次年总体经济目标,结合培训需求调查,制订培训目标和打算,并报行政人事总监汇总后报总经理审批。

4.6.2 各部门应于每年12月15日前提出次年培训需求,报行政人事部。

4.6.3 各地行政人事部每月月初会向各部门发放职员培训需求调查表,职员按照自身的需求提出申请,上报给部门负责人。

部门负责人按照本部门的实际情形制订本部门的培训补充打算,于10日前将经主管总监批准的培训打算报行政人事部(本部门业务培训打算需附培训大纲)。

公司行政人事部按照各用人单位上报的情形结合年培训打算,评估确定相应的培训需求,进行需求分析,作为制订下月培训打算的基础。

4.6.4 行政人事部依据培训需求分析并结合公司下一时期的方针目标制订出培训方针及策略,并制订出具体实施打算,然后呈报行政人事总监审核。

4.6.5 具体实施打算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4.6.
5.1 培训方法、进程的确定;
4.6.
5.2 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的确定;
4.6.
5.3 培训教材、课程的确定;
4.6.
5.4 培训时刻、地点、培训内容、形式、培训教师的确定;
4.6.
5.5 培训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协助部门及负责人;
4.6.
5.6 各项费用开支的使用打算;
4.6.
5.7 培训考核及成效评估。

4.6.6 年度培训打算以公司通知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门。

4.6.7 行政人事部按照培训打算制订培训课程表,于月初下发各部门。

4.6.8 打算外培训,如部门内部小规模培训应由有关部门提早一周编写临时培训打算上报行政人事部备案监督。

4.7 培训的实施和反馈
4.7.1 行政人事部负责培训实施过程中的跟进,并负责和有关人员安排具体的实施。

4.7.2 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行政人事部制定的年度、季度、月度培训打算进行。

如需要调整,调整人或部门向行政人事提出申请,由行政人事部核准后方可实施。

4.7.3 培训前应该按照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实施人、场地、教材、安排有关人员的食宿、交通并申请培训所需各项费用。

费用应严格按照培训费用预算治理。

4.7.4 培训期间行政人事部监督参加培训人员在职员培训签到表上签到,并在课程终止时检查参加培训人员签到情形,以此为依据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4.7.5 培训期间行政人事部负责整个培训过程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以此为依据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4.7.6 采纳运算机或其他手段对授课过程进行记录,储存培训的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培训终止后以此为依据制作职员培训记录。

参加培训人员的有关记录都会记入培训档案中。

有关培训资料应妥善保管,存入培训信息库中,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资料库。

4.8 培训的评估
4.8.1 每次培训都要在培训终止后开展评估工作,以判定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成效。

4.8.2 培训评估的形式包括咨询卷式评估、考核式评估、实际工作验证评估等形式。

4.8.3 咨询卷式评估: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4.8.3.1 受培训人员对培训课程的意见,培训课程安排是否合理;
4.8.3.2 对培训实施人和教材有什么意见?
4.8.3.3 有何合理化建议?
4.8.4 实际工作验证培训成效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4.8.4.1 受训人员培训后知识技能方面有无提升?
4.8.4.2 培训后实际操作应用的程度?
4.8.5 考核评估要紧通过考试的形式,按照受训人员的考核成绩来评估。

各部门的业务培训评估由本部门负责人于考试前三天将考核试卷交行政人事部,由行政人事部安排具体实施。

4.8.6 培训过程前、中、后所有记录和数据由行政人事部统一收集、整理、存档。

4.9 培训费用
4.9.1 公司的培训费用要紧由直截了当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其中直截了当费用包括:聘请培训师的费用、教材的费用、场所、器材等费用。

间接费用要紧包括培训人员的工资。

公司的培训投入要严格按照培训打算做到专款专用,不得随意克扣、挪用。

4.9.2 培训师的费用按聘用时签订的合同执行。

4.9.3 负责培训实施的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公司按规定的标准报销。

4.10 附则
4.10.1 本制度讲明权归行政人事中心。

4.10.2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