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3课_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21页祖国万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B.全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一致性
C.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
D.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3.(2020.1.浙江卷)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
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
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
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
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
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围场处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 故①正确;据材料“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故②正确;据 材料“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故③正确;围场 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 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康乾盛世独步天下
天朝的底气
政局安定,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人口增长 疆域辽阔,社会稳定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
论财力,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
康熙
论人口,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⅓。 (1654-1722)
论城市,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
有10个,中国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天理教之乱 1813年(嘉庆十八年)
材料:(和珅) 籍没家产,至 八百兆有奇, 时人为之语曰: “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 ——《清稗类 钞》
1.内部危机: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政治腐败、贫富矛盾、农民起义……
2.外部危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 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
实际职能
A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D.“别黑白而定-尊”
4. (2020.7 浙江高考·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
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
《万国来朝图》 (清 乾隆年间)
雍正
(1678-1735)
与前代相比,康乾之时
确实有一种盛世气象。在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
整整100多年是休养生息的
承平时期。
——陈旭麓
乾隆 (1711-1799)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一)内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勤政惠民,事必躬亲
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
何必乱翻书。
库全书》之际,
—徐骏《无题》 禁毁图书,摧残
杞人忧转切,
文化。
翘首待重明。
——张岂之《中
—李驎《虬蜂集》 国历史十五讲》
数据来源:郭成康、林铁钧《清朝文字狱》
(1)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2)影响:①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 ②阻碍历史的进步,延缓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康熙39年 (1700年)
2010万
嘉庆25年 (1820年)
3.5亿
足?
——康熙
乾隆6年 (1741年)
1.4亿
道光20年 (1840年)
4.1亿
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 ——雍正
乾隆55年 (1790年)
3亿
咸丰元年 (1851年)
4.3亿
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 —洪亮吉《意言》(乾隆末年)
目录
壹 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贰 帝国之危——内部忧局与外部隐患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清代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 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 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代封建专制的 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二)边疆—— 辽阔版图的基本奠定
思考:清朝经略边疆的方式有哪些?其边疆治理模式有何特点?
方式:战争;设置机构;任命官员;签订条约;册封;颁布法律
特点:方式多样,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尊重各民
将军辖区
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
理藩院
与前代相比,康乾之时确实有一种盛世气象。在平 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整整100多年是休养生息的承 平时期。但是,如果说汉唐盛世曾经是阳春天气的话, 那么康乾盛世不过是晚秋晴日。历史的运行不会使盛世 长存。这种转机在乾隆后期已经出现,渐积而渐多。到 嘉庆时代盛世色彩终于褪色,露出了百孔千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军机处……其权一归于上,非 内阁比也。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 至有权臣。……
【思维拓展】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历程
发展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直 至达到顶峰
确立 三公九卿制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发展 一省两院制
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
秦
西汉
隋唐
宋
元
明清
巩固 中外朝制
加强 二府三司制
顶峰 雍正设立军机处
1、积极:防止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b.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
严格约束。; c.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广州十三行(清)
③影响:a.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b.消极:清政府故步自封,闭关自守,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中、西方的差距的认识
西方
中国
雍正 (1678-1735)
单身 狗
乾隆 (1711-1799)
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 亲理…若要将务分任于人, 则断不可行。——康熙
皇帝勤政
君
乾纲独断 主
专
大权独揽 制
得
皇权笼罩下的
以
政治氛围:
加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 皇上曰否,臣亦曰否
强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一)内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2.实行奏折制度
明朝
(1)含义:部分
官员向皇帝单独呈
送密封报告,皇帝
亲手批阅后返回,
不经过其他中转、
清朝
收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
思考:奏折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2)特点:迅速、机密
(3)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 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一)内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3.设立军机处
材料反映清朝面临怎样的危机?
人口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贫富矛盾积累。
二、帝国之危:内部忧局与外部隐患
(一)内忧—— 衰乱之象的日益显露
康雍乾盛世在乾
隆统治中期就已经 终结。……随着和 珅的专权,“盛世” 急转直下。……川
陕楚白莲教起义的 大爆发,标志着清 朝进入了衰败时期。
——张岂之《中国
历史十五讲》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二)边疆—— 辽阔版图的基本奠定 思考: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有哪些?
新疆:
蒙古:
(1)乾隆平定 大小和卓叛乱; (2)1762年 设置伊犁将军
(1)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叛 乱; (2)在蒙古地区设立盟、旗
将军辖区
西藏:
理藩院 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中者也央。机—构—)雍正
2、消极:统治日益腐败,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进步,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一、帝国之盛:内政建设与边疆治理
(一)内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4.思想:文字狱 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 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
清朝文字狱数量统计图
清风不识字,
乾隆还借修《四
处。这一演变反映出( )
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2. 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等地方行政制度,对不同地区进行管理:蒙古族
聚居的北京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
教合一制度并设驻藏大臣。这说明清政府( )
康熙
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 (1654-1722)
时间 04:00 05:00 07:00 09:00 11:00
事项 起床请安
早课 御门听政 批阅奏章 经筵日讲
时间 事项 13:00 会见臣工 15:00 批阅奏章 16:00 会见臣工 17:00 鉴赏文物 20:00 就寝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 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乾 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意义:(1)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疆域版图; (2)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有利于办边事疆大社臣辖会区经济内的地发18省展:;总督—巡抚 (4)促进民族融合。
二、帝国之危:内部忧局与外部隐患
(一)内忧—— 衰乱之象的日益显露
年份
《清实录》 人口数
年份
《清实录》 户口虽增,而土地并无所增,分一 人口数 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
①设立原因:雍正时,为处理西北军务;
②职责: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 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养心殿 军机处
◎军机处外部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③特点:简(机构简单)、
速(办事效率高)、
内阁
密(保密性强)
④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秘书机构。
◎军机处内部
⑤评价: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政治 资产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欣思欣想向荣 凯外歌交高奏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炮舰外交,殖民扩张
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注意总结,缺少创新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一潭死水 长夜无歌
认识:从中国历史纵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从 世界横向看,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当时的经济生产总 量仍高于西方,但是生产技术却相对落后了)、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 在此期间,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欧洲却爆发了工业革命,科技文明跨越式 向前发展,清朝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拉越大。
14课清朝前期的鼎盛与危机问题清单
1、“康乾盛世”的表现?清朝前期哪几位皇帝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制度上?专制强化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2、奏折制度的特点、作用?军机处何时设立、职能、影响?文字狱带来 的影响? 3、康乾盛世时期如何处理台湾事务?抗击沙俄涉及那次战役和哪个条约? 该条约的意义?平定准葛尔丹叛乱后如何处理蒙古事务(两点)?平定大 小和卓叛乱后如何处理新疆事务?对西藏地区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处理蒙 藏事务的机构是? 4、面对庞大的疆域,清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行政区划? 5、清朝前中期危机初显的时间?具体表现为?清政府如何应对西方殖民 者的威胁?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影响?(实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课堂小结
经济繁荣,
盛 政局稳定,
疆域辽阔…
封建社会 的巅峰?
帝 国 君主专制 的 空前强化
晚秋晴日?
盛
与
内忧:人口剧增与社会动乱…
危
统治者
危
如何应对内忧?
外患: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是否意识到外患?
1. 雍正八年(1739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
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
办事大臣辖区
(1)册封达赖和班禅; (2)派驻藏大臣(雍
内地18省: 总督—巡抚
正);
(3)1793年,颁布《钦 定藏内善后章程》
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制度, 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
东北:
(1)中俄雅克 萨之战,迫使沙 俄谈判: (2)1689年签 订《尼布楚条约》
东南:
(1)1662年郑成 功收复台湾; (2)1683年清军 远征台湾; (3)1684年设台 湾府,隶属福建省
乾隆五十七年(1792) 乾隆皇帝接见马嘎尔尼使团情形
英国礼单 ➢ 天体远行仪、地球仪、望远镜; ➢ 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 ➢ 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
战舰模型; ➢ ……
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面对英国使者的通商要求,乾隆皇帝为 何这样回答?体现了统治者的什么心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天朝上国心态
(2)对策:闭关锁国: 注意:严格限制 ≠ 完全禁止
①原因: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b天朝上国思想。 c.清政府担心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 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统治。
②内容:
a.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
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