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小儿哮喘35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治 疗 方 法
2 1 对照组 : 急 性 发 作期 均 给 予 常规 吸 氧 、 防感 . 在 预 染, 并雾 化 吸入 万 托 林 0 5n( . mg , 皮 质激 素 静 . rl 2 5 ) 糖 脉 滴注 ( 甲基强 的松龙 l mg k 次 , 度 哮喘 1 ~2 / g・ 轻 次 静滴 , 重度 2次 , 中、 或地 塞 米 松每 次 0 5 0 7 mg k .~ .5 /g 静脉 滴注 , 8 时 1次 ) 氨 茶碱 0 6 . mg k h 每 小 , . ~0 9 / g・ 静 脉滴注 , 及其他 对症 、 持 治疗 。缓 解 期 给予普 米 克 支
华 儿 科 杂 志 ,9 8 7 77 0 19 :4 —5 . [] 2 岳艳 玲 , 新 , 吴 张志 刚 , . 大 呼 气 峰 流 速 在 儿 童 哮 喘 中 的 等 最 应 用 E3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志 ,04 1 ( )1 2 J. 2 0 ,9 2 :2 .
收 稿 日期 2 1 — 4O O OO 一 6
值 或个 人最 佳 值 的 8 ~ 1 0 , 且 日间变 异 率 < 0 0 而
2 为 正 常 。 O
3 治 疗 结 果
两组 患儿 在治疗 1 后各 观察指 标 的差异 见表 1 年 。
治疗 组在 哮 喘急 性 发 作 平 均 次数 , 哮 喘 急性 发 作 而 因 住 院平 均 次 数 和 P F达 正 常预 计 值 人数 均 优 于对 照 E
令 舒 , 次 0 5 , 日 2 3次 。 每 . mg 每 ~ 2 2 治 疗 组 : 对 照 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 用 中 医 辨 证 . 在 加 治 疗 。证 属 肺 气 虚 弱 者 用 玉 屏 风 散 加 味 , 用 : 芪 、 药 黄
注 : 对 照组 比较 , 与 *P< O 0 。 . 5
甘 草 5 ; 属 肾气 虚 型 者 用 金 匮 肾气 丸 加 减 。 药 用 : g证 熟
治方 法 , 对患者 不 同证 型分 型 论治 , 临 床上 确 比单 针 在
纯用西 药疗 效更 佳 。 5 参 考文 献
[] 国 儿 科 哮 喘 防 治 协作 组 . 童 哮 喘 防 治 常 规 ( 行 ) J . 1全 儿 试 E3 中
浙江中医杂志 2 1 年 1 月第 4 卷箜 1 期 00 1 1
中西 医结合 分 期 治 疗 小儿 哮 喘 3 例 5
王 丽 青 浙 江 省 义 乌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浙 江 义 乌 3 2 0 2 00 关 键 词 小 儿 哮 喘 分 期 治 疗 中西 医结 合 疗 法
地黄、 山药 、 山茱 萸 、 丹 皮 、 牡 茯苓 、 泻 、 参 、 芪 各 泽 党 黄
1g 附 子 6 , 桂 1 , 姜 5 。 每 日 1剂 , 煎 , 2 0, g肉 g干 g 水 分 次 温 服 , 连 续 观 察 治 疗 3个 月 。 并
4 体 会
在 哮 喘治 疗 上 , 医者 历 来 注 重 “ 发 以扶 正 气 为 未 主, 既发 以攻 邪气 为 急 ” 。在 急 性 期 , 用 皮 质 激 素 为 采 主要治疗 手 段 , 常常 可 获 得 满 意 的 治 疗 效果 。而 哮 喘 未 发 阶段 , 即缓 解期 , 以正虚 症 状 为主 , 本在 肾, 予 其 应 扶脾 益 肾 , 土 生 金 , 补 以治 其 本 , 理 脏 腑 , 除病 因 , 调 祛 冀求减 轻 和制止 哮 喘发作 , 以达 根治 , 现 了中医 治未 体 病 的思想 , 笔者 在西 药 常规 用 药 的 基 础上 采 用 辨 证 论
小儿 哮喘存 在急性 发作 期 和 缓解 期 有各 自的 临床 特点 , 笔者在 西 医治疗 控制 症状 的基 础上 , 解 期采 用 缓 中医辨证论 治方法 治疗 3 5例 , 与单 纯 西医 治疗 的 3 并 3
2 3 观察指 标 : 治 疗 1年 内急 性 发 作 平 均 次数 ; . ① ② 治疗 1年 内因急 性 发 作 而住 院平 均 次数 ; 治疗 1年 ③
党参 、 牡蛎各 1 g 防风 6 , 煅 2, g 麻黄根 9 , g 白术 、 稻根 、 糯
当归各 1 g 细辛 2 , 味子 5 ; 0, g五 g 证属 脾 虚气 弱 者 用补 中益气 汤加减 , 药用 : 黄芪 、 白术 、 参 各 1 g 陈 皮 、 党 2, 半 夏各 6 , g 升麻 、 柴胡 、 归 各 9 , 枝 l g 细 辛 2 , 当 g桂 O, g 炙
后 P F达 正 常 预 计 值人 数 , E E ] P F变 异 率 测定 方 法 :
例作 远期疗效 对 比观察 , 获效 良好 , 告 如下 。 报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8例 哮喘患 儿均为 近几 年在 我 院就诊 . 6 的病例 。其 中男 3 例 , 3 6 女 2例 ; 年龄 5 4岁 , 均 8 ~1 平 ±3 6岁 ; . 哮喘病 情 严重 程度 分 级情 况_ : 1 1级 1 ] 6例 , 2 级 2 4例 , 级 1 3 6例 , 4级 1 2例 ; 程 2个 月 ~4 5年 , 病 . 平均 病 程 1 1年 。采 用 随 机 法 分 为 两 组 , 疗 组 3 . 治 5 例, 对照组 3 3例 。两组 一般 资 料 经学 处理 无 显 著性 差
组 , 显著 性差异 ( 有 尸< 0 0 ) .5。
表 1 两组 观 察 指 标 对 照
1 2 诊 断标 准 : 照全 国儿科 哮 喘防 治协 作 组制 订 的 . 参
d L 哮 喘 防 治 常 规 ( 行 ) [ 和 中 华 医 学 会 呼 吸 学 组 童 试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 订 的《 儿童 支 气 管 哮 喘 防治 常 规 ( 行 ) 标 准 : 年 试 》 ① 龄 ≥3岁 , 喘息呈 反 复发 作 者 ( 可 追溯 与某 种 变应 原 或 或 刺激 因素有关 ) ②发 作 时双 肺 闻及 以呼气 相 为 主 的 ; 哮 鸣音 , 呼气延长 。③支 气 管舒 张剂 有 明显 疗效 ; 除 ④ 外其 他引起 喘息 、 闷和咳嗽 的疾病 。 胸
异 ( 00 )具 有可 比性 。 P> . 5 ,
每 日清 晨 、 晚 定 时测 定 P F 至 少连 续 监 测 1周 , 傍 E , 然
后计 算每 日 P F变 异 率 ; 算 方 法 : E E 计 P F变 异 率 一 日
内最 高 P F 日内最 低 P F ( E 一 E / 日内最 高 P F 日内最 E + 低 P F ×J 0 , 照 美 国 国立 心 肺血 液 研究 所 推 荐 E ) 0 按 的哮 喘患者 自我 监测分 区管理 方案 。P F 占正 常预 计 E
2 1 对照组 : 急 性 发 作期 均 给 予 常规 吸 氧 、 防感 . 在 预 染, 并雾 化 吸入 万 托 林 0 5n( . mg , 皮 质激 素 静 . rl 2 5 ) 糖 脉 滴注 ( 甲基强 的松龙 l mg k 次 , 度 哮喘 1 ~2 / g・ 轻 次 静滴 , 重度 2次 , 中、 或地 塞 米 松每 次 0 5 0 7 mg k .~ .5 /g 静脉 滴注 , 8 时 1次 ) 氨 茶碱 0 6 . mg k h 每 小 , . ~0 9 / g・ 静 脉滴注 , 及其他 对症 、 持 治疗 。缓 解 期 给予普 米 克 支
华 儿 科 杂 志 ,9 8 7 77 0 19 :4 —5 . [] 2 岳艳 玲 , 新 , 吴 张志 刚 , . 大 呼 气 峰 流 速 在 儿 童 哮 喘 中 的 等 最 应 用 E3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志 ,04 1 ( )1 2 J. 2 0 ,9 2 :2 .
收 稿 日期 2 1 — 4O O OO 一 6
值 或个 人最 佳 值 的 8 ~ 1 0 , 且 日间变 异 率 < 0 0 而
2 为 正 常 。 O
3 治 疗 结 果
两组 患儿 在治疗 1 后各 观察指 标 的差异 见表 1 年 。
治疗 组在 哮 喘急 性 发 作 平 均 次数 , 哮 喘 急性 发 作 而 因 住 院平 均 次 数 和 P F达 正 常预 计 值 人数 均 优 于对 照 E
令 舒 , 次 0 5 , 日 2 3次 。 每 . mg 每 ~ 2 2 治 疗 组 : 对 照 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 用 中 医 辨 证 . 在 加 治 疗 。证 属 肺 气 虚 弱 者 用 玉 屏 风 散 加 味 , 用 : 芪 、 药 黄
注 : 对 照组 比较 , 与 *P< O 0 。 . 5
甘 草 5 ; 属 肾气 虚 型 者 用 金 匮 肾气 丸 加 减 。 药 用 : g证 熟
治方 法 , 对患者 不 同证 型分 型 论治 , 临 床上 确 比单 针 在
纯用西 药疗 效更 佳 。 5 参 考文 献
[] 国 儿 科 哮 喘 防 治 协作 组 . 童 哮 喘 防 治 常 规 ( 行 ) J . 1全 儿 试 E3 中
浙江中医杂志 2 1 年 1 月第 4 卷箜 1 期 00 1 1
中西 医结合 分 期 治 疗 小儿 哮 喘 3 例 5
王 丽 青 浙 江 省 义 乌 市 妇 幼 保 健 院 浙 江 义 乌 3 2 0 2 00 关 键 词 小 儿 哮 喘 分 期 治 疗 中西 医结 合 疗 法
地黄、 山药 、 山茱 萸 、 丹 皮 、 牡 茯苓 、 泻 、 参 、 芪 各 泽 党 黄
1g 附 子 6 , 桂 1 , 姜 5 。 每 日 1剂 , 煎 , 2 0, g肉 g干 g 水 分 次 温 服 , 连 续 观 察 治 疗 3个 月 。 并
4 体 会
在 哮 喘治 疗 上 , 医者 历 来 注 重 “ 发 以扶 正 气 为 未 主, 既发 以攻 邪气 为 急 ” 。在 急 性 期 , 用 皮 质 激 素 为 采 主要治疗 手 段 , 常常 可 获 得 满 意 的 治 疗 效果 。而 哮 喘 未 发 阶段 , 即缓 解期 , 以正虚 症 状 为主 , 本在 肾, 予 其 应 扶脾 益 肾 , 土 生 金 , 补 以治 其 本 , 理 脏 腑 , 除病 因 , 调 祛 冀求减 轻 和制止 哮 喘发作 , 以达 根治 , 现 了中医 治未 体 病 的思想 , 笔者 在西 药 常规 用 药 的 基 础上 采 用 辨 证 论
小儿 哮喘存 在急性 发作 期 和 缓解 期 有各 自的 临床 特点 , 笔者在 西 医治疗 控制 症状 的基 础上 , 解 期采 用 缓 中医辨证论 治方法 治疗 3 5例 , 与单 纯 西医 治疗 的 3 并 3
2 3 观察指 标 : 治 疗 1年 内急 性 发 作 平 均 次数 ; . ① ② 治疗 1年 内因急 性 发 作 而住 院平 均 次数 ; 治疗 1年 ③
党参 、 牡蛎各 1 g 防风 6 , 煅 2, g 麻黄根 9 , g 白术 、 稻根 、 糯
当归各 1 g 细辛 2 , 味子 5 ; 0, g五 g 证属 脾 虚气 弱 者 用补 中益气 汤加减 , 药用 : 黄芪 、 白术 、 参 各 1 g 陈 皮 、 党 2, 半 夏各 6 , g 升麻 、 柴胡 、 归 各 9 , 枝 l g 细 辛 2 , 当 g桂 O, g 炙
后 P F达 正 常 预 计 值人 数 , E E ] P F变 异 率 测定 方 法 :
例作 远期疗效 对 比观察 , 获效 良好 , 告 如下 。 报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8例 哮喘患 儿均为 近几 年在 我 院就诊 . 6 的病例 。其 中男 3 例 , 3 6 女 2例 ; 年龄 5 4岁 , 均 8 ~1 平 ±3 6岁 ; . 哮喘病 情 严重 程度 分 级情 况_ : 1 1级 1 ] 6例 , 2 级 2 4例 , 级 1 3 6例 , 4级 1 2例 ; 程 2个 月 ~4 5年 , 病 . 平均 病 程 1 1年 。采 用 随 机 法 分 为 两 组 , 疗 组 3 . 治 5 例, 对照组 3 3例 。两组 一般 资 料 经学 处理 无 显 著性 差
组 , 显著 性差异 ( 有 尸< 0 0 ) .5。
表 1 两组 观 察 指 标 对 照
1 2 诊 断标 准 : 照全 国儿科 哮 喘防 治协 作 组制 订 的 . 参
d L 哮 喘 防 治 常 规 ( 行 ) [ 和 中 华 医 学 会 呼 吸 学 组 童 试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 订 的《 儿童 支 气 管 哮 喘 防治 常 规 ( 行 ) 标 准 : 年 试 》 ① 龄 ≥3岁 , 喘息呈 反 复发 作 者 ( 可 追溯 与某 种 变应 原 或 或 刺激 因素有关 ) ②发 作 时双 肺 闻及 以呼气 相 为 主 的 ; 哮 鸣音 , 呼气延长 。③支 气 管舒 张剂 有 明显 疗效 ; 除 ④ 外其 他引起 喘息 、 闷和咳嗽 的疾病 。 胸
异 ( 00 )具 有可 比性 。 P> . 5 ,
每 日清 晨 、 晚 定 时测 定 P F 至 少连 续 监 测 1周 , 傍 E , 然
后计 算每 日 P F变 异 率 ; 算 方 法 : E E 计 P F变 异 率 一 日
内最 高 P F 日内最 低 P F ( E 一 E / 日内最 高 P F 日内最 E + 低 P F ×J 0 , 照 美 国 国立 心 肺血 液 研究 所 推 荐 E ) 0 按 的哮 喘患者 自我 监测分 区管理 方案 。P F 占正 常预 计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