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商学院财务报表及管理知识分析(PPT55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财务状况的不同关注点
• • • • • • • • •
企业所有者 企业债权人 企业管理者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顾客 企业雇员 社会公众 竞争对手
结论:
1、财务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大部分都是面向未来的;
2、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目的,因此,即使对待同 一对象,他们所要求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3.理解基本会计假设与一般会计原则对报表 信息的影响 4.了解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
引例(P14):
财务信息披露违规的后果——科苑集团2010
第1节: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一、基本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 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报表附表
三、审计报告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合法、公允、一贯
第3章 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质量分析与递延
所得税资产
引例
引例1:丹东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的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引例2:从审计报告看资产质量——赛格三星 2009
第 5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招股说明书;
上市公告书;
首次披露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
临时报告,包括:重大事件公告和收购与合并公告。
持续性披露
除上述信息外,中国证监会还对企业配股说明书、股份变 动公告、以及一些法律文书的内容与格式作了约束。 信息披露的评价标准: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
国家法律
《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
行政法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
部门规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 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公开 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上市 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等
自律性规则
《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信息披露工 作指引》、《格式指引》等
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原则
第4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相关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 2006.2.15 具体会计准则 2006.3 38项 一般业务处理准则 特殊行业会计准则 特定业务准则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 2006.11
第4节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含义及构成
营业周期 流动资产与特定资产的物理特性
是否列入流动资产,不取决于物理特性取决于持有目的
流动资产的实际构成与管理要求
耗用期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单价低也列入,如低值易耗品
二、货币资金的质量分析:
分析企业日常货币资金规模是否适当(闲置资金)
盈利性 变现性 周转性 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
全面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中: 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 (利得)和费用(损失); 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入 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包括外币折算 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 损失。
1.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2.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3.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4.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和分析路径
引例(P1):
企业并购,不分析财务报表行不行? 第1节: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一、信用分析(银行业)——稳定性分析 又称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小企业:银行重点考察资产负债表
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短期债权、(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和非重大的应收款) 部分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部分固定资产、 纯摊销性的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
(价值低估、稳健性原则)
大部分存货、 (石油企业、煤炭企业) 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表外资产(1已提足折旧但企业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 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 费用中、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的资产3、已经成功的研究和部 分已列入费用的开发项目的成果4.人力资源)
大型企业:银行强调企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 发展状况。
二、投资分析(投资者)
——收益性分析
------收益性分析为中心的稳定性分析
三、内部分析(企业)
------内部分析成为会计报表分析的重心 ------分析所需和所用的资料丰富,为扩大分 析领域、提高分析效果、发展分析技术提供 了前提条件。
第2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第 3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
客观性(objectivity)原则 相关性(relevance)原则 明晰性(clarity)原则
可比性(comparability)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原则 重要性(materiality)原则 谨慎(prudence)原则 及时性(timeliness)原则
请思考: 如何看待资产质量问题呢?(不良资产和优质资 产) 企业资产规模与效益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规模大的,效益未必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第1节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一.会计计量属性: 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
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揭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
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 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出评价;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整体评价。
第2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四、比较分析法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
五、项目质量分析法 (item quality analysis approach)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分析
第4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和路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金融资产: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款项 债券投资 股权投资
资产负债表(主体部分)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第3节 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
会计观念的变化: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淡化利润表观念 体现全面收益观念 注重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运营效率
一、资产质量的内涵以及资产的质量特征: 资产质量: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发挥 的效用与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 资产的质量特征:设定的预期效用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个别事项/项目/方法/审计范围
严重违反/严重歪曲
4、无法(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范围严重限制
四、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
争议:
母公司报表对于合并报表的补充性作用?
合并报表对于债权人的有用性?
只有当母子公司存在债务交叉担保、 或对企业集团整体授信时, 合并报表能为债权人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
参考资料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第一章 学习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企业规模、行业、运用能力、资金需求、融资环境)
分析企业在货币资金收支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
完善程度以及实际执行质量 销售过程、收款过程 采购过程、付款过程 分析企业对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规定的遵守质 量 (失窃、白条抵库) 分析企业货币资金构成质量(物价波动、汇率变化)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1. 狭义 2. 广义: 公司概况分析 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前景分析 证券市场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1.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
2.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 3.投资者: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
资产重组、资ຫໍສະໝຸດ 重组债务重组 业务重组 人事重组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3、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4、企业财务报表中并不包括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
第3节: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
一、结构分析法(structure analysis approach)
垂直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共同比分析法 二、趋势分析法 (trend analysis approach) 水平分析法、横向分析法 三、比率分析法 (ratio analysis approach) 彼此关联的项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路径
背景分析
会计分析 关注审计报告的类型及措辞
财务状况质量分析 背景分析 经营战略遵守情况与实施后果透视 管理质量透视
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及相关概念
2.了解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3.了解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
内在价值
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
存货 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现值(present value) 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fair value)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 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财务报表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谢福泉
教学目标
系统掌握企业财务评价与分析的方法:通过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合并报表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质量综合分析
比率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加以诊断与分析,并进行管理透视!
制度安排
单一披露制:美国、加拿大
(只提供合并报表)
双重披露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 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理念转变 合并报表:理论基础由母公司理论转为实体理论 结果: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分工更加明确; 合并报表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和母公 司报表净利润差异变大。
(一)需求导向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基于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3)未来盈利分析(包括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 (4)利用适当的价值评估模型估计企业的内在价值
2.基于信贷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分析 (3)企业的信用质量分析 (4)企业发展前景预测和财务危机预警 (5)企业综合信用风险评估 3.基于管理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二)本书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分析
二、资产质量的属性
相对性:不仅物理质量,更强调未来收益质量 时效性: 层次性:总体分析和分项分析
三、企业资产按照质量分类
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
隐性资产: 管理层的能力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重大销售合约 政府关系 企业及其产品的社会 声望(品牌资产)
五、关于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
1、年度财务报告 P25
2、中期财务报告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内容。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自行决定。 至少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有关信息(P26)
第2节: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 • • •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假设 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假设 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s)假设 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 假设
• • • • • • • • •
企业所有者 企业债权人 企业管理者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 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顾客 企业雇员 社会公众 竞争对手
结论:
1、财务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大部分都是面向未来的;
2、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各有其不同的目的,因此,即使对待同 一对象,他们所要求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3.理解基本会计假设与一般会计原则对报表 信息的影响 4.了解制约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法规体系
引例(P14):
财务信息披露违规的后果——科苑集团2010
第1节:企业财务报告概述
一、基本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 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报表附表
三、审计报告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合法、公允、一贯
第3章 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长期投资质量分析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质量分析与递延
所得税资产
引例
引例1:丹东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的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引例2:从审计报告看资产质量——赛格三星 2009
第 5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招股说明书;
上市公告书;
首次披露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
临时报告,包括:重大事件公告和收购与合并公告。
持续性披露
除上述信息外,中国证监会还对企业配股说明书、股份变 动公告、以及一些法律文书的内容与格式作了约束。 信息披露的评价标准: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
国家法律
《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
行政法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上市公司监管条例》等
部门规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 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公开 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上市 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等
自律性规则
《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信息披露工 作指引》、《格式指引》等
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原则
第4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相关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 2006.2.15 具体会计准则 2006.3 38项 一般业务处理准则 特殊行业会计准则 特定业务准则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 2006.11
第4节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含义及构成
营业周期 流动资产与特定资产的物理特性
是否列入流动资产,不取决于物理特性取决于持有目的
流动资产的实际构成与管理要求
耗用期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单价低也列入,如低值易耗品
二、货币资金的质量分析:
分析企业日常货币资金规模是否适当(闲置资金)
盈利性 变现性 周转性 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
全面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中: 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 (利得)和费用(损失); 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入 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包括外币折算 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 损失。
1.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2.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3.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4.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和分析路径
引例(P1):
企业并购,不分析财务报表行不行? 第1节:财务报表分析的起源和演变
一、信用分析(银行业)——稳定性分析 又称资产负债表分析
中小企业:银行重点考察资产负债表
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短期债权、(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和非重大的应收款) 部分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部分固定资产、 纯摊销性的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
(价值低估、稳健性原则)
大部分存货、 (石油企业、煤炭企业) 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部分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表外资产(1已提足折旧但企业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 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 费用中、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的资产3、已经成功的研究和部 分已列入费用的开发项目的成果4.人力资源)
大型企业:银行强调企业盈利能力的可持续 发展状况。
二、投资分析(投资者)
——收益性分析
------收益性分析为中心的稳定性分析
三、内部分析(企业)
------内部分析成为会计报表分析的重心 ------分析所需和所用的资料丰富,为扩大分 析领域、提高分析效果、发展分析技术提供 了前提条件。
第2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作用和内容
第 3节
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
客观性(objectivity)原则 相关性(relevance)原则 明晰性(clarity)原则
可比性(comparability)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原则 重要性(materiality)原则 谨慎(prudence)原则 及时性(timeliness)原则
请思考: 如何看待资产质量问题呢?(不良资产和优质资 产) 企业资产规模与效益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 规模大的,效益未必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第1节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一.会计计量属性: 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
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揭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
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 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出评价; 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整体评价。
第2节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四、比较分析法 (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
五、项目质量分析法 (item quality analysis approach)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分析
第4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和路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
金融资产: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款项 债券投资 股权投资
资产负债表(主体部分)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长期投资 长期负债 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第3节 资产按照质量分类的理论
会计观念的变化: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淡化利润表观念 体现全面收益观念 注重企业盈利模式和资产运营效率
一、资产质量的内涵以及资产的质量特征: 资产质量: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发挥 的效用与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 资产的质量特征:设定的预期效用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个别事项/项目/方法/审计范围
严重违反/严重歪曲
4、无法(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范围严重限制
四、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
争议:
母公司报表对于合并报表的补充性作用?
合并报表对于债权人的有用性?
只有当母子公司存在债务交叉担保、 或对企业集团整体授信时, 合并报表能为债权人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
参考资料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张新民、钱爱民编著:《财务报表分析》,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第一章 学习目标
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企业规模、行业、运用能力、资金需求、融资环境)
分析企业在货币资金收支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
完善程度以及实际执行质量 销售过程、收款过程 采购过程、付款过程 分析企业对国家有关货币资金管理规定的遵守质 量 (失窃、白条抵库) 分析企业货币资金构成质量(物价波动、汇率变化)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1. 狭义 2. 广义: 公司概况分析 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前景分析 证券市场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1.投资者和债权人: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
2.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 3.投资者: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
资产重组、资ຫໍສະໝຸດ 重组债务重组 业务重组 人事重组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3、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4、企业财务报表中并不包括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
第3节: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
一、结构分析法(structure analysis approach)
垂直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共同比分析法 二、趋势分析法 (trend analysis approach) 水平分析法、横向分析法 三、比率分析法 (ratio analysis approach) 彼此关联的项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路径
背景分析
会计分析 关注审计报告的类型及措辞
财务状况质量分析 背景分析 经营战略遵守情况与实施后果透视 管理质量透视
企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内容及相关概念
2.了解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3.了解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一般会计原则
内在价值
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
存货 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现值(present value) 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fair value)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单项金额重大应收账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 部分长期股权投资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财务报表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谢福泉
教学目标
系统掌握企业财务评价与分析的方法:通过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合并报表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质量综合分析
比率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加以诊断与分析,并进行管理透视!
制度安排
单一披露制:美国、加拿大
(只提供合并报表)
双重披露制: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 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理念转变 合并报表:理论基础由母公司理论转为实体理论 结果: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分工更加明确; 合并报表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和母公 司报表净利润差异变大。
(一)需求导向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基于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2)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3)未来盈利分析(包括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 (4)利用适当的价值评估模型估计企业的内在价值
2.基于信贷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分析 (3)企业的信用质量分析 (4)企业发展前景预测和财务危机预警 (5)企业综合信用风险评估 3.基于管理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二)本书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 资产质量分析 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分析
二、资产质量的属性
相对性:不仅物理质量,更强调未来收益质量 时效性: 层次性:总体分析和分项分析
三、企业资产按照质量分类
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量)
隐性资产: 管理层的能力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重大销售合约 政府关系 企业及其产品的社会 声望(品牌资产)
五、关于年度财务报告和中期财务报告
1、年度财务报告 P25
2、中期财务报告
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等内容。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自行决定。 至少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有关信息(P26)
第2节:制约企业报表编制的基本会计假设
• • • •
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假设 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假设 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s)假设 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 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