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哺.育(bǔ) 祈.祷(qǐ) 哽.住(gěng) 山涧.(jiàn)
B.怪诞.(dàn) 机杼.(shū) 可.汗(kě) 诧.异(chà)
C.云鬓.(bìn) 浊.流(zhuó) 气魄.(pò) 惩.罚(chěng)
D.肃.静(sù) 污秽.(huì) 亘.古(gèn) 胡骑.(j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云霄大相径庭神采奕奕
B.贮蓄狭隘人声顶沸瘦骨嶙峋
C.战栗怂勇迫不急待刨根问底
D.感概殉职妄下断语花团锦簇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
....,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
....,就是变质。
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
....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
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对比)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对偶)
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
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
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
A.②③⑤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②④①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秋词(其一)》: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2)《夜雨寄北》: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3)《〈论语〉十二章》:子夏曰:“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
(5)《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
(6)《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
(7)《纪念白求恩》: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hào)?”曰:“好长剑。
”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
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
(选自《太平御览》)注释:①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②括:扎,束。
③镞(zú):箭头。
揉:同“煣”用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
砺:磨砺敬:感谢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好.长剑(2)学岂有益.哉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3.孔子认为学习的好处的是什么?孔子运用什么方法劝服了子路?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
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
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
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
...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
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
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
”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
”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
”进入超市,更是高兴。
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
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
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
但她不知道阿尔泰还没通火车。
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
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
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
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
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
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
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
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
于是她便做上记号。
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
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
我当着她的面。
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
她破口大骂。
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
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
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
我抹着眼泪下楼。
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
一一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
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
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
想尽一切办法回。
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
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
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运就看见外婆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在水族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3.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目的有什么不同?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5.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自。
(不少于40字)
2、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
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
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
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
自然是蔷微①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
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
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
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
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
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
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
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
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
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
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
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赏析第八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3.第五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4.第十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都是遇见。
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男人遇见女人,便有了爱。
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
D
A
D
C
C
B
自古逢秋悲寂寥何当共剪西窗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尚思为国戍轮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二
1.(1)爱好(2)好处
2.(1)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2)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得不更深吗?
3.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变得更强大。
孔子运用比喻说理劝服了子路。
三
【答案】
1.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地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2.(1)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不好,因为不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意真。
3.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
4.①奇异的世界。
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
想象的世界。
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
③如蚕茧般的世界。
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但又舍不得离开。
5.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弟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在我身边,忽视了你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步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1.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3.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这些花儿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4.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或恶劣的环境,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好自己能作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