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练习题库附有答案详解
单选题(共20题)
1. 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A.云南省
B.河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答案】 C
2. 夏老师在讲授海报设计一课时,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学生开始拿出材料和工具设计海报,该老师运用美术课堂巩固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提问法
C.竞赛法
D.情境法
【答案】 A
3. 《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作品。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提香
【答案】 C
4. 蒙克的《呐喊》是什么风格的作品?()
A.表现主义
B.抽象主义
C.抽象表现主义
D.立体主义
【答案】 A
5. 教学反思的方法分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反思方法的是()。
A.反思日记
B.学生作业
C.实际讨论
D.行动研究
【答案】 B
6. 《江山如此多娇》是关山月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山水画。
A.张大千
B.任伯年
C.傅抱石
D.潘天寿
【答案】 C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媒体艺术模块学习内容的是()。
A.摄影
B.数码绘画(编的选项)
C.电脑设计
D.行为艺术
【答案】 D
8. 廖老师在上学画中国画一课时,正好在示范葡萄的画法时,一不小心旁边的学生把墨水打翻在纸上,这个时候廖老师立即想到了曹不兴的“落墨为蝇”的故事,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一边把墨水处理成葡萄的形状。
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智慧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答案】 B
9.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
A.《玄秘塔碑》
B.《祭侄文稿》
C.《兰亭序》
D.《醉翁亭记》
【答案】 B
10.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青蒿素是其主要抗疟有效成分,系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 年代初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得到。
临床应用表明青蒿
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一种高效、
速效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
A.单萜
B.倍半萜
C.二萜
D.三萜
E.四萜
【答案】 B
11. 在学习过程中投人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样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12. 利希滕斯坦的《嗯,大概》是()的代表作品。
A.波普艺术
B.欧普艺术
C.观念艺术
D.照相写实主义
【答案】 A
13.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画家()的名作。
A.列维坦
B.列宾
C.费多托夫
D.布留洛夫
【答案】 B
14.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促进和强化是评价的()。
A.导向功能
B.教学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控功能
【答案】 C
15.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教学评价是为了()。
A.促进教师的美术专业发展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改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D.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进程
【答案】 B
16. 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答案】 C
17. 美术鉴赏课上,徐老师将十几幅民间木版画分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大家在认真观察和分析画面细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集体讨论并尝试回答。
这一学习方式主要是()。
A.接受性学习
B.技能性学习
C.社会性学习
D.探究性学习
【答案】 D
18. ()是美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客观标志。
A.美术作业
B.学习档案
C.课堂教学
D.课外活动
【答案】 B
19. 《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画家()的代表作品。
A.热里科
B.德拉克洛瓦
C.大卫
D.安格尔
【答案】 A
20.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种()。
A.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B.选择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C.探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D.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应用的过程
【答案】 A
大题题(共3题)
1. 案例:某校开设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学期结束时学校要求美术教师出题闭卷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问题:你怎样评价材料中“美术鉴赏”模块的成绩计算方式
【答案】不赞成这样的成绩计算方式。
(1)因为纸笔测验的方式重在检测学生的知识记忆情况,容易造成对于美术教学的误导,把美术课变成单纯的知识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此,美术模块教学评价一般确定为考查科目,而不是考试科目。
(2)“美术鉴赏”教学采用闭卷考试,量化计分的方式不恰当,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即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比起量化计分的方式会更加全面和公平。
注重质性评价即提倡成长记录评定,完整地呈现出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仅有利于教师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
2. 在初中美术课《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制作》中,余老师对教学环节做如
下安排:先从闽南文化的介绍导入(约8分钟);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
闽南民居的建筑特点,请学生表演闽南民谣《一只鸟仔》(6分钟);接着
播放闽南民俗文化短片并组织讨论:如何促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5
分钟);最后布置了闽南民居宣传品的设计制作的作业(1分钟)。
教学在
学生自行完成作业中结束(20分钟)。
问题:请指出上面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时间的分配。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计,同时教学方法的使用也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把握。
3. 李老师在讲授“大众美术文化”时,考虑到教材内容距离高中生的现实生活
比较远,于是以春晚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听赏进行导学,并通过展示
自己童年时期的老照片来与学生共同讨论“时光飞逝”的现象,学生因此对当
前社会流行文化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且,当李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运用卡通元素为自己设计文化衫时,这些平时忙于紧张文化课学习的高中生
释放了自己的情绪,创作了许多自己喜爱的文化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课堂
教学效果。
分析李老师借用当下社会流行元素进行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教学设计的理解,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使
用教学方法。
答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