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学校文学社主编小语邀请你参与社刊创办,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主编小语撰写了社刊《悦读》的创刊词,请你帮他编辑完善。

(共7分)
文学是贮藏先人智慧的宝藏,文学是展现①______(蓬,篷)勃朝气的舞台。

对文学的热爱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见证社刊《悦读》的诞生。

人们与文学的邂逅是一种浪漫的享受。

沉醉其中,就好像吹拂着轻柔的杨柳风,温暖惬意;就好像mù______浴着迷蒙的杏花雨,清新滋润;就好像欣赏zhàn______放的夏日花,绚丽多姿。

A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我们可以领略艺术的魅力。

广泛的阅读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希望我们怀着对文学的热忱,以文会友,切磋交流,在阅读和写作中锻炼能力,共同成长。

相信《悦读》在我们精yì______求精的雕琢下,会焕发出②______(眩,炫)目的光芒!
(1)主编小语有些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

请你帮他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

(3分)
mù______浴zhàn______放精yì______求精
(2)根据语境,选出语段①②处正确的字,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
(3)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2分)
2.主编小语搜集到一段关于想象的鉴赏文字,想编辑在社刊“诗词古韵”栏目上,请你帮他把相应的诗句填在横线上。

(8分)
徜徉诗词的海洋,丰富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思维的火花在跳动、充沛的感情在流淌。

“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巴蜀羁旅中,想象回家团聚、共话今宵;“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在林中想象自己守卫边疆、报效祖国;“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想象明月替自己向友人传递同情和关切;“______,若出其中;______,如出其里”(《观沧海》)是曹操东临碣石,想象着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掌中。

3.根据主编小语的审稿意见,请你给社刊“名家访谈”栏目写一句推荐语。

(3分)
4.主编小语向大家征集社刊《悦读》的栏目设置,其中已有“美文欣赏”“诗词古韵”“名家访谈”等,请你再设计三个栏目。

要求,栏目内容不能重复,名称不超过4个字。

(3分)
5.小文和小章同学各绘制了一张图片,准备作为《悦读》的封面,请你帮主编小语从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3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

(共16分)
柠檬蝶
①一只柠檬蝶在寻找花田。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飞行的样子也十分漂亮。

“我一定要找到花田
........!”
②因为它是蝴蝶,对于一只蝴蝶来说,这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色就是花田。

一路上,它的眼前总是闪现着花田的景象:花光灿烂。

可是,它现在飞行的地方,是一片景色荒凉的旷野。

③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大河,河水滚滚奔流。

柠檬蝶望着茫茫的河水,害怕了。

它飞出去一段距离后,又掉
头飞了回来。

它落在一根枯枝上。

大河依然奔流,浪头像一群白鹅拍着翅膀,在向前飞行。

“我一定要找到花
.......田.!”柠檬蝶再次起飞,飞向大河。

河上风大,它的飞行变得非常艰难。

但它决心不顾一切地飞过大河,也许
那边有花田。

它听见了隆隆的涛声。

但它也听见了心中的呐喊:“我一定要找到花田
........!”它终于飞过了大河,但大河那边依然是景色荒凉的旷野。

④它什么也不想,一心一意地飞着。

春天的太阳金灿灿地燃烧着,旋转在天空。

它对自己说,哪怕飞到太阳上,我也要飞!一座光秃秃的大山挡住了它的飞行。

它无可奈何地在半山腰转着圈圈。

白云淹没了山头。

“我.
一定要找到花田
.......!”它不住地重复着这句话,开始一点一点向高处飞去。

高处的气流几次要将它打压下去,可它却奋力地穿过气流,一路向上飞去。

⑤最终,它飞过了大山。

⑥这天,它在穿越一片田野时,隐隐约约地闻到了花香。

这使它感到无比兴奋,疲倦的翅膀又有了力量。

花香竟然来自田野中央一条大道上的马蹄印。

柠檬蝶在马蹄印上嗅着,“多么醉人的花香啊!”它认定那匹马曾四蹄踏过花田,花田也许就在不远的地方。

它不假思索地沿着马蹄印飞着。

⑦马蹄印,马蹄印,还是马蹄印……
⑧花香,花香,还是花香……
⑨但花香渐渐淡了,柠檬蝶犹疑地围着其中一只马蹄印转着圈圈。

它犹犹疑疑地飞着,直到马蹄印消失,它看到了一匹白马,才终于明白,它循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它已飞不动了,落在了马的耳朵上。

而这时,天正渐渐黑下来。

月光下,马告诉它:“是的,那边确实有一大片花田。


⑩第二天,太阳还没有升起,柠檬蝶告别了白马,沿着马蹄印,朝着与昨天相反的方向飞去。

它飞得很快,马蹄印迅速地闪过。

⑪花香,越来越浓。

⑫按白马所说的,翻过一道矮矮的山梁就可看到那片花田了。

⑬那道矮矮的山梁已经出现在它的眼前。

飞过山梁,眼前的情景使柠檬蝶喜出望外:这里不是花田,这里是花的海洋!一望无际,波澜壮阔。

一朵朵红,欲燃似火;一簇簇白,晶莹似雪;一团团粉,是女孩娇羞的脸;一片片黄,是明媚的衣衫。

就像天空泼下的油彩,又似朝阳扯下的云朵。

五颜六色!万紫千红!风儿吹过,彩
色的浪延绵推涌,翻滚着,起伏着,一波一波地奔涌向前,直到消失在远远的尽头。

芬芳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浓郁馨香,沁人心脾。

柠檬蝶飞下来,栖息在花朵上。

质如宣纸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

⑭柠檬蝶在花朵上醉了……
(作者:曹文轩有删改)6.柠檬蝶在寻找花田的过程中战胜了三个困难,请你按顺序概述。

为了让这篇童话的情节更加曲折,请你再想象一个柠檬蝶战胜的困难,用一句话概括。

(4分)
7.面对重重困难,作者写柠檬蝶反复呼唤着“我一定要找到花田!”,请你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

(4分)8.品读文章第⑬自然段,赏析景物描写的方法。

(6分)
9.读完全文,除了感动,我们还应该向柠檬蝶学习什么?(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共12分)
半个父亲在疼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

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

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

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佛光善照,哪怕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是他。

③小时,我诨号“葛维搅”。

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

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

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

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

老师路过地头,随口参我一本。

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

我眼疾手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烙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

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

我不经意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

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癣疾煎熬的。

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

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

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

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

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

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

我满脸是泪,痛得不能自己。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

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的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的父亲。

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

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

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们都有彼此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

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

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

很快,他认了。

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

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一样。

或许,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

我和父亲摔成一团。

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

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作者:葛亚夫有删改)
10.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感也随之变化,请你完善思维导图。

(4分)
11.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赏析写作手法的妙处。

(4分)
①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

②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

我满脸是泪,痛得不能自己。

12.在文中找出与第⑧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并分析这样照应有什么好处。

(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0分)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乙】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①之剑,火浣②之布。

其剑长尺有八寸,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③则布色,出火而振④之,皓然⑤疑乎雪。

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

”萧叔⑥曰:“皇子果于自信⑦,果于诬理⑧哉!”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注释】①锟铻:剑名。

②浣:洗涤。

③垢:污垢。

④振:抖动。

⑤皓然:洁白的样子。

⑥萧叔:一个很有见识的大臣。

⑦果于自信:过于自信。

⑧诬理:不讲理。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供参考)解释(1)闻.之于宋君词类活用①______ (2)其剑长尺有.八寸通假字②______ (3)周穆王大征.西戎字典查询法:①证验,证明;②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③征伐,征讨。

③______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5.“以讹传讹”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请结合甲文内容分析造成“讹传”的原因。

(2分)
16.小语和小文对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产生争论,你赞同谁的说法?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理由。

(3分)小语:这两则小故事都是寓言,寓言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我觉得这两则故事蕴含的道理都一样。

小文:不,才不一样呢!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17-18题。

(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7.欣赏上面两首古诗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这首词的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天净沙·秋思》的语言富有特点,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C.《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惬意小景,使秋意不再那么悲凉。

D.《秋词(其一)》中,“逢秋悲寂寥”的常情与“秋日胜春朝”的新见,形成鲜明对比。

18.朗读时,语调的高低常常与作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有关。

在朗读上面两首古诗词的最后一句时,你准备如何处理语调的高低?请说明理由。

(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19.森林里举办了篝火晚会,本次篝火晚会邀请了许多《西游记》中的动物朋友。

在篝火晚会上,八戒和悟空聊得不亦乐乎。

(1)猪八戒:猴哥猴哥,动物有这么多,为啥吴承恩非要把俺写成一只猪呢?
孙悟空:呆子!吴承恩可不是凭空捏造,读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把你写成一只猪是有理由的。

(试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2)猪八戒:原来是这样,那我也明白为啥吴承恩将你设定为猴子了。

(试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原因)
五、作文(50分)
20.虽然现在已是冬天,有些寒冷,但是总会因为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心生暖意,感受温情,觉得这个冬天不太冷。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个冬天不太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2024学年上期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1)沐绽益(2)蓬炫(3)删除“通过”或者“使”
2.①何当共剪西窗烛②却话巴山夜雨时③夜阑卧听风吹雨④铁马冰河入梦来⑤我寄愁心与明月⑥随君直到夜郎西⑦日月之行⑧星汉灿烂(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给分。

每空1分,共8分)
3.示例:老舍先生运用形象的说法/比喻,(1分)将写作比作游泳,(1分)告诉读者写作需要勤练习,才能成功。

(1分)
4.示例:“名著推荐”、“作文看台”、“佳作秀场”。

(每个1分,不超过四个字,适合社刊《悦读》)
5.示例1:我选择甲图。

(1分)甲图中以灯塔为主体,寓意着快乐地阅读就如同灯塔一样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2分)
示例2:我选择图乙。

(1分)乙图主体为一位小朋友端坐着,非常开心愉悦地读书,与刊名“悦读”很切合。

(2分)(意思符合、语言准确连贯即可)
6.①柠檬蝶艰难地飞过大河。

②柠檬蝶奋力地穿过气流,飞过大山。

③柠檬蝶循着马蹄印朝着想反的方向寻找,飞过山梁,找到了花田。

④示例一:柠檬蝶躲过荆棘,努力穿过丛林。

示例二:柠檬蝶顶着酷热,疲惫地飞过沙漠。

(情节设计应和原文思路一致,语言表达和前面的概述基本相同。

)(每条1分,共4分)
7.①这句话贯穿了柠檬蝶的旅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分)②突出了柠檬蝶义无反顾、不畏艰险寻找花田的决心和精神。

(2分)
8.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

(1分)“一朵朵红,欲燃似火;一簇簇白,晶莹似雪;一团团粉,是女孩娇羞的脸;一片片黄,是明媚的衣衫。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五彩缤纷的花写的生动形象起来;“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写的活灵活现富有灵性。

(1分)②运用多种感官来写景。

(1分)花的“红”“白”“粉”“黄”是写颜色,这是从视觉上写;“浓郁芬芳的香味”是从嗅觉上写。

(1分)③远近结合来写景。

(1分)“一望无际,波澜壮阔”是从高处看,是远景;“质如宣纸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是从近处看,是近景。

(1分)④动静结合来写景。

(1分)“彩色的浪延绵推涌,翻滚着,起伏着,一波一波地奔涌向前”是动景,“质如宣纸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是近景。

(1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如有其他理解,符合要求亦可。


9.①学习柠檬蝶坚持梦想、持之以恒的精神。

(2分)②学习柠檬蝶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2分)(如有其他理解,符合文意亦可。


10.①父亲烧铜钱烫癣。

(1分)②我背父亲看病摔倒。

(1分)③不满(误解)(1分)④心疼(1分)(意思对即可)
11.①运用了细节描写。

(1分)“颤抖”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误伤我的愧疚和万分心疼。

(1分)②运用了对比手法。

(1分)“父亲”的“满面春风”和“我”的“满脸是泪”形成对比,“父亲”的“一点也不疼”和“我”的“痛的不能自已”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表现父爱子、子爱父的挚爱亲情。

(1分)
12.文中相照应的句子是:“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

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2分)前后照应,一是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二是两处“疼”和“痛”前后呼应更能表现父子情深,突出文章中心。

(1分)
13.①使……听说②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③征伐、征讨
14.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15.①丁氏对这件事表述的不够清楚;②“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就去传播;③“国人”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6.示例一:我赞同小文的说法。

(1分)【甲】文告诉我们:不要轻信流言,不要以传讹,眼见为实。

在现实
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1分)【乙】文告诉我们要相信客观事理,不要主观臆断。

(1分)
示例二:我赞同小文的说法。

(1分)【甲】文强调面对流言不能从众,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分)【乙】文强调要根据事实判断,而不能主观臆断。

两者寓意不同。

(1分)
17.C
18.朗读《天净沙·秋思》的最后一句,语调应低沉,表现出“断肠人”痛苦、低落的情感。

(1分)朗读《秋词(其一)》的最后一句,语调应高昂,表现出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的高昂气概。

(1分)
19.(1)【示例】猪八戒贪吃、懒惰,性情和好吃懒做的猪一样,(1分)如高老庄高太公评价他“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他偷吃人参果和西瓜,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倒头大睡,所以吴承恩把他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猪。

(1分)
(2)【示例】孙悟空顽皮、灵活、聪明,性情和活泼好动的猴子一样。

(1分)如孙悟空在如来佛祖的手掌上撒尿、大闹天宫等行为体现了他的调皮捣蛋、不守规矩,所以吴承思把他的形象设计成一只猴子。

(1分)(情节1分,性格分析1分)
20.作文。

(略)【评分标准请参见本次作文要求及本地当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