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车比乙车先出发
B.甲车比乙车用时短
C.甲车比乙车的位移大
D.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小
【解答】解:A、由图读出,甲车从 0 时刻出发,乙车在之后出发,故 A 正确。
B、由图知,t1 时刻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由于甲先出发,所以甲车比乙车用时长,故 B 错误。
C、两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相等,则位移相同,故 C 错误。
D.Ft,mgt,mv
【解答】解:根据冲量的定义可知,拉力 F 和重力 mg 的冲量分别为 Ft 和 mgt;根据动
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即 mv,选项 D 正确
故选:D。
8.(4 分)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 d,每只篮球的质
量为 m、直径为 D(D>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
第 6 页 共 13 页
现用手控制住 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 线与斜面平行。已知 A 的质量为 4m,B、C 的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细线与滑 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 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 大时,C 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可知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小。故 D 正确。
第 5 页 共 13 页
故选:AD。 11.(4 分)生活中常用一根水平绳拉着悬吊重物的绳索来改变或固定悬吊物的位置。如图
所示悬吊重物的细绳 O 点被一水平绳 BO 牵引,使悬绳 AO 段和竖直方向成θ=45°角。 若悬吊物所受的重力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断加速,故水会落后,以双层玻璃为参考系,就相当于水后退了;
故选:B。
4.(4 分)高空坠物的危险性极大,常导致人员伤亡的重大事件发生。2019 年 8 月 26 日,
作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议题,高空抛物正式进入民法侵权责任草案。2018
年 3 月,东莞一名三个月大女婴在小区一楼被 25 楼坠下的苹果砸中,导致女婴严重的脑
故选:C。
7.(4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 F 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 t 速度达到 v,在这段时间内拉力 F 和重力 mg 和合外力的冲量
分别是( )
第 3 页 共 13 页
A.Ftcosθ,0,mv
B.Ftcosθ,0,0
C.Ft,0,mv
B、因为 FA>FB=G,故 B 错误。
C、因为 FA>FB=G,故 C 错误。
D、因为 FB=G,故 D 正、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
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
2020-2021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满分 48 分,每小题 4 分) 1.(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 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 8 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C.质量和速度都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若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 【解答】解:A、在研究自行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自行车后轮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 因此不可以将自行车后轮看作质点,故 A 错误; B、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 8 点整”,这里的“时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故 B 正确; 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故 C 错误;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只 是速度增的慢,故 D 错误; 故选:B。 2.(4 分)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质量和大小均可以忽略不计 B.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C.平均速度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D.质点运动的速度变化很大,则加速度一定很大 【解答】解:A、把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但质量不能忽略, 故 A 错误; B、当质点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若是有往复的直线运动, 路程大于位移,故 B 错误; C、平均速度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以近似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C 正确;
第 7 页 共 13 页
D、从释放 A 到 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 两小球以及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A、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 D 正确; 故选:ABD。 二.实验题(共 2 小题,满分 18 分,每小题 9 分) 13.(9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 从便于测量的某一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T=0.02s, x1=4.05cm,x2=4.68cm,x3=6.61cm,x4=7.26cm。
B、在 0~t1 时间内,电梯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故 B 错误。
C、在 t1~t2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则物块的合力向上,则 OC 绳的拉力大于 mg,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AO 绳的拉力大于 OC 绳的拉力,则 F1 大于 mg,故 C 正确。
D、在 t1~t2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故 D 错误。
5.(4 分)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物块与墙壁之间共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增大 F,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第 2 页 共 13 页
D.若增大 F,则物块受到的合力增大 【解答】解:A、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物块对墙壁 的摩擦力和墙壁对物块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A 正确; B、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B 错误; C、由平衡条件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G,增大 F 不会改变摩擦力大小,故 C 错 误; D、由平衡条件知物块受到的合力为 0,增大 F,物块仍然静止,合力还是 0,故 D 错误; 故选:A。 6.(4 分)如图甲所示,在电梯厢内由三根轻绳 AO、BO、CO 连接吊着质量为 m 的物体, 轻绳 AO、BO、CO 对轻质结点 O 的拉力分别为 F1、F2、F3,现电梯厢竖直向下运动, 其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 可得:加速度:a
,
代入数据解得:a
䁪
m/s2≈0.64m/s2;
(2)周期 T 与频率 f 互为倒数,交流电的实际频率为 f=50.2Hz,而计算时认为交流电 频率为 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小于 0.02s, 实际时间小于 0.02s,而计算时认为打点时间间隔为 0.02s,则所求出的加速度偏小。 故答案为:(1)0.64;(2)小。 14.(9 分)用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 m0; b.安装好实验器材,调整木板倾角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c.在小桶内装砂,用细绳悬挂小桶并绕过滑轮系在小车上,调整细绳方向与木板平行;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电源,取下纸带并在 纸带上标上编号; e.保持砂和桶的总质量不变,多次在小车上加放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 m,并做好记 录,重复步骤 d;
为( )
A. mg
t B.
t C.
t D.
【解答】解: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 N 与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
由几何知识得:cosα
根据平衡条件得:2Ncosα=mg
解得:N
t
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
t。
故选:C。 9.(4 分)如图所示,用手托住小球使弹簧处于原长,放开手后,小球在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A.悬绳 AO 上承受的拉力最大 B.三根绳子上的拉力一样大 C.因为 A、B 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所以 A、B 两绳拉力均小于重力 G D.B 绳上的拉力等于重力 G 【解答】解:对节点 O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
FA 䁚
䁚
G
FB=Gtanθ=Gtan45°=G
A、因为 FA>FB=G,所以悬绳 AO 上承受的拉力最大,故 A 正确。
(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0.64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 f=50.2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 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小 (填“大”或“小”)。
【解答】解:(1)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5s=0.1s,
损伤。忽略空气阻力,每一层楼高大约为 3.3 米,试估算苹果砸中女婴时的速度最接近
()
A.20m/s
B.30m/s
C.40m/s
D.50m/s
【解答】解: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大约为 h=3.3×24m=79.2m
根据 v2=2gh,解得 v th
晦䁚 晦䁚,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A.在 0~tl 时间内,F1 与 F2 的合力小于 F3
B.在 0~t1 时间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C.在 t1~t2 时间内,F1 大于 mg
D.在 t1~t2 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解答】解:A、对于轻质结点 O,质量为 0,则合力为零,可知 F1、F2、F3 三个力的合
力为零,故 A 错误。
D、由加速度的公式 a D 错误;
知速度变化△v 很大,若时间△t 很长,加速度不一定大,故
第 1 页 共 13 页
故选:C。 3.(4 分)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
出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解答】解:火车出站过程为加速前进,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速度,而双层玻璃再不
A.斜面倾角α=30° B.A 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t C.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加速度最大 D.从释放 A 到 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解答】解:A、设当物体 C 刚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C,则 kxC=mg ① 物体 C 刚刚离开地面时,以 B 为研究对象,物体 B 受到重力 mg、弹簧的弹力 kxC、细 线的拉力 T 三个力的作用, 设物体 B 的加速度为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 B 有:T﹣mg﹣kxC=ma ② 对 A 有:4mgsinα﹣T=4ma ③ 由②、③两式得:4mgsinα﹣mg﹣kxC=5ma ④ 当 B 获得最大速度时,有 a=0 ⑤ 由①④⑤式联立,解得 sinα ,所以:α=30°,故 A 正确; B、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 xB,则 kxB=mg 设当物体 C 刚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C,则 kxC=mg 当物体 C 刚离开地面时,物体 B 上升的距离以及物体 A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均为:h=xC+xB 由于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和伸长状态时的弹性势能相等,且物体 C 刚刚离开地面时,A、B 两物体的速度相等,设为 vBm,以 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4mghsinα﹣mgh (4m+m)vBm2 代入数据解得:vBm=2g ,故 B 正确; C、C 刚离开地面时,B 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故 C 错误;
第 4 页 共 13 页
下运动。从放开手到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受到的合力不可能为零 【解答】解:ABD、设小球质量为 m,加速度大小为 a,弹力大小为 F,弹簧原来处于原 长,突然放手后,小球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弹力大小随弹簧伸长的长度增大而增大。 开始阶段,重力大于弹力,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此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弹力 F 增大,加速度 a 减小。后来,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下做减速运动,此过程由牛 顿第二定律得 F﹣mg=ma,弹力 F 增大,加速度 a 增大;所以弹簧的弹力一直增大,小 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a=0 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故 AD 错误、B 正确; C、小球开始向下加速,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随后速度减小,故 C 正确。 故选:BC。 10.(4 分)如图所示,两汽车由同一地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并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位移 x 与 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