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及就业(ppt 34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需求
养老保险制度和劳动力需求之间的联系就是养老保险 缴费和雇主成本之间的联系。
企业缴费制养老保险制度,无论采取何种融资方式, 缴费的支出都会成为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增加雇主雇佣 劳动力的成本,从而影响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男性 女性
年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⒈3养老金计发“激励”影响退休时间-机关事业
⒈3养老金计发“激励”影响退休时间-企业
运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42城市企业参保职工数据计算,养老金 财富增加。
职工尽可能地选择提前退休,而不是按时退休,更不是延迟退休。
表2:企业职工在正常退休年龄前一年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增加值
正常退休年龄 养老金增加现值
男性
特殊工
职工
种
60
55
3162 2034
15506
11646
3860
52376
25639
49.00%
17487
13120
4367
56212
27331
48.60%
⒈3养老金计发“激励”影响退休时间
职工选择按时、还是延迟退休,主要看养老金财富(即退 休后领取养老金现值增加额与当年缴费的差)的变化。
延迟退休:缴费多1年,养老金少领1年,养老金水平增加。 按时退休:则相反。
表1: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就业情况(万人,%)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小计
在职
退休
城镇人口 就业人口
城镇人口中就业人员 所占的比例
11204
8671
2533
36989
20781
56.20%
12485
9502
2984
38892
22412
57.60%
14183
10802
3381
48064
23940
49.80%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劳动力 市场效应实证分析
汪泽英 博士 副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社会保障研究所
Tel: E-mail:wzzzy@
提要
1.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供给 2.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需求 3.养老保险制度与就业 4.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与待遇间的联系、制度表述、职工的理解影 响劳动力供给。
账户“空帐”运行弱化缴费与受益间的联系。职工往往将个人缴费看 作负担,劳动力供给具有收入、替代双重效应,实际上替代效应更强。
1997年以来,经济体制(包括就业制度等)改革降低了城镇劳动力 供给总量,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则强化了这一过程,养老保险制度 覆盖面的扩大与劳动力参与率的降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有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不一定退出劳动力市场。 养老金降低了以获取收入为目的的劳动供给行为,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2002年劳动就业数据支持这一结论。
年龄 非退休组 男 退休组 非退休组 女 退休组
表4:分性别退休组、非退休组劳动力参与率 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
干部 55 1577
女性
工人 50 819
特殊工 种
45
90
⒈3养老金计发“激励”影响退休时间-企业
实际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分年龄组退休率在法定退休年龄点为峰值, 在两个峰值间形成左端相对平滑、右端陡峭的“马鞍”。
图 1 : 2000 年 42 城市参保职工分年龄退休人数比例
( %)
(%) 退休 率
机关事业与企业为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加重了劳动力供给行为的扭曲。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供给(即
工作年限)增加时,其工资增加,退休时养老金计发比例 (与工龄成正比)与计发基数(退休前工资)均增加,激 励劳动供给。
⒈1分割的养老保险制度加重了劳动力供给扭曲程度
97.5% 97.0% 98.4% 98.0% 94.3% 70.0% 16.7%
/
/ 66.7% 28.2% 22.1% 18.4% 7.9%
91.1% 93.8% 87.1% 66.4% 31.3% 5.1% 6.0%
50.0% 42.9% 26.8% 26.9% 13.3% 4.9% 4.9%
⒈2养老保险制度降低了劳动力总供给量
企业养老参保人数11204万(1997年)、17487万(2005年)。 城镇劳动力参与率76.65% (1997年) 、 76.5% (1998年) 。 城镇人口中就业人员比例57.6% (1999年)、48.6% 。
年份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正常退休年龄 60 55
60
55
2
⒈3养老金计发“激励”影响退休时间
提前退休激励,引发了企业大规模提前退休。1998年1— 8月份养老保险行业移交地方前,新增退休人员79.6万人, 其中违规提前退休的达43.8万人,占55%。
退休后仍可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经济性。
⒈4养老保险制度降低了“退休组” 劳动力供给
1.养老保险制度与劳动力供给
养老保险制度免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劳动 积极性。
实际运行中,由于制度类型、制度转轨与政策表述、 待遇与缴费间隐含“激励”,以及职工个体特征差异,养 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⒈1分割的养老保险制度加重了劳动力供给扭曲程度
在经济约束条件下,劳动者提供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劳动供 给量。
上海市1999年机关12万、事业62万参保职工数据计算,养老金财富 减少。
职工尽可能地选择延迟退休,而不是按时退休,更不是提前退休 现实生活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愿提前、按时退休现象高度一致。
表3: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正常退休年龄前一 年退休时的养老金财富增加值
职工性别
男 职 女职 工工
男职 工
女职 工
企业2006年前执行国发1997[26]号文件,养老金由个人 账户、基础性养老金组成,一方面,个人账户包含单位缴 费的一部分,放大了职工缴费收益,劳动力供给增加,另 一方面,(>=15年)缴费取得占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20%的基础性养老金,劳动力供给降低。
企业劳动力供给的激励性弱于机关事业。
⒈2养老保险制度降低了劳动力总供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