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开放式教学的初步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历史开放式教学的初步探索
标签:历史教学;开放式教学;形式;内容;思维;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不仅要关注过去,而且要着眼未来,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创新。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而开放式教学正好具备这些特点,它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笔者认为,历史开放式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形式开放
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

为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的环境,让学生借助各种媒介搜集历史资料,并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

资料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图片或音像制品。

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较大容量的知识信息。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参观历史遗迹等,去体会、感知历史的真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探寻历史的真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途径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历史、感知历史,使其进一步去关心现实、体验人生。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二、内容开放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紧密相连的。

由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有限,且单靠45分钟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学习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

而在历史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广泛涉猎相关历史知识内容,学生获得的知识则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积极思考,能够逐步领会历史的内涵。

如,在讲授“拿破仑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一课时,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则他们无法对拿破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谈不上对其进行评价。

而在开放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去查阅有关拿破仑的资料,阅读《拿破仑传》,观看有关视频资料,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师生展开集体讨论,对其功过予以评价,学生自会得出结论。

当然,内容的开放是相对的,最终是为解决历史问题服务的,绝不能单纯为了让学生涉猎更多的知识而顾此失彼。

三、思维开放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本,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材中的观点,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思维受到很大限制。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研究性
课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搜集资料、撰写论文,或者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历史问题,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也可以通过活动课或讨论课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氛围中,这时学生所体验到的历史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是对历史的“重塑”,其间必然带有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思索,虽然其认识不一定深刻和全面,但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如,在进行“唐朝时期中国、波斯和阿拉伯三国商人的丝绸交易活动”活动课时,我给学生一周时间,让他们搜集有关波斯和阿拉伯历史文化及我国唐朝经济与外交发展情况的资料,并利用两三节课让学生进行表演和讨论。

在表演过程中,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身着古装,以唐朝商人、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的身份带着丝绸、化妆品等道具陆续上场,学生们把丝绸交易中唐朝人的自信、阿拉伯人的老练及波斯人的精明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讨论中,学生都积极、主动发言,思维异常活跃,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获得了认识历史的方法,自学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评价开放
在历史开放式教学中,应建立与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要能够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外,教师可适当采用口试和开卷考试的形式,以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次,评价的层次要多样化。

针对不同个性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特长的机会。

最后,评价还要考虑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教师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