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库时代
·26·
智言智语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策略
*
孟 爽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更加需要进行有效调整与优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虽然可以对互联网进行有效运用,但互联网的有效运用并不简单。
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状况并不良好,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固化,方法单一等问题客观存在时,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将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现状,并就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的更好开展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党建中图分类号:TN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0-0026-002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不足被不断放大,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各种不足也需要得到较好弥补。
新时期,可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产生影响的因素较为多样,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党建工作开展中也势必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很多高校对网络环境下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调整、优化、创新事宜并不了解,鉴于此,探寻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好开展的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概述
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的“双刃剑”效应十分明显,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实际上也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
部分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且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党建工作很难进一步开展,且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具体问题。
新时期,各高校可以借助对互联网的应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多元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形式的同时,丰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内涵。
但也要看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对互联网进行的应用,抑或是互联网应用价值的发挥并不简单。
一些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进行了互联网应用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互联网的应用程度较低,应用价值也并未较好凸显出来。
互联网时代特征越发明显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也应当进行互联网应用相关尝试。
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也值得深思。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一)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固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模式十分固化,虽然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受重视程度较高,但模式固化的问题客观存在时,想要提升相关工作开展效率会十分困难。
大多数高校并不关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创新,部分高校甚至对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
一方面,学校党委与二级学院党委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权责关系较为模糊;另一方面,学生党建工作在开展上缺乏具体规划。
这都表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上的模式十分固化,固化的党建工作模式与一直以来的学生党建工作认识较为滞后有关,而固化模式下,理念创新与方式方法创新的空间会十分狭窄。
可以预见的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压力会不断提升,随着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压力的不断提升,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固化的弊端也会被不断放大。
且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主体较为模糊,缺乏有效目标予以指引时,想要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取得有效突破也会十分困难。
(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方法单一
可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产生影响的因素较为多样,其中,党建工作开展方式方法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形式较为单一,这实际上也对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产生了较为直接的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十分依赖于党的历史、政策相关知识学习,机械性的进行文字材料学习、交流也成
了十分主要的党建工作形式。
高校党委对基本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方法产生了一定依赖性,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层面的创新状况也相对较差。
党建工作开展方法较为单一时,学生党建工作很容易成为简单而机械的重复。
此外,过度聚焦理论、忽视实践使得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方法带有很强的理论性色彩,高校很难在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开展中探寻出有效的创新切入点。
久而久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开展的环境会越来越差,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也会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
(三)学生群体的党建参与感较低
学生群体的党建参与感较低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学生党员党建专项活动的参与感极为低下,学生党员一旦无法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开展中时,党建工作开展势必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理论上来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学生应当成为基本主体,学生无法较好参与到其中时,党建工作开展的固化特征会被不断放大,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互动状况也相对较差。
学生党员数量众多的综合性高校内,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反而不注重学生群体的党建参与感提升,学生党建工作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也会削弱相应党建工作开展的吸引力。
这一状态下,学生党员很难在党建工作开展中有较好的成长,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状况自然较差。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党员更好成长,但模式固化、形式单一时,
智库时代
·27·
智言智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学生党员的成长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网络为基础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高校需要认识到互联网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作用,并着手进行网络为基础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网络为基础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构建具有一定难度,但互联网的运用需要成为基础事宜。
建议高校科学地进行党建工作开展状况的分析,发现党建工作开展同互联网运用间的契合点,使得互联网能够更好融入到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之中。
例如,高校可以开发专门的在线党建平台,让学生党员可以随时进行线上的党史知识学习以及党的政策学习。
高校也可以创设微博与微信公众号,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党建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扩散。
从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组织构架上看,学校党委以及二级学院党委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上的权责关系需要得到有效明确。
不仅如此,学校党委以及二级学院党委也要分别承担起学生党建工作互联网式开展责任,积极进行互联网的运用,积累互联网为基础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构建经验,驱动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更好开展,确保互联网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优势可以更好凸显出来。
(二)借助互联网多元党建工作开展方法
由于党建工作开展方式方法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
响,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当借助互联网进行党建工作开展方法的多元化,使得互联网可以成为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创新媒介。
例如,高校党委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党课资源,将内容新颖的党课教育作为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工作创新开展的有效选择。
此外,民主生活会等党建相关活动开展中,高校党组织应当借助网络强化与学生党员,以及学生党员群体的沟通。
网络上具有丰富的党建工作开展资源,网络也可以成为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有效工具。
对于高校党委而言,其应当关注的是如何对网络,以及网络中的资源进行有效运用。
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网民群体,其对网络十分熟悉,因此,借助网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容易被学生适应。
利用网络进行党建工作开展相关的互动交流,利用网络与其它高校进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相关的沟通、交流、合作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创新选择也会不断增加。
(三)多角度提升学生党员的党建参与度
学生党员需要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基本主体,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机械性特征十分明显时,学生群体在相关党建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意识较为低下,网络环境下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状况自然较差。
为了更好提升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高校党委首先要增加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专项的学生党建活动之中。
例如,高校党组织可以与学
生党员进行有效沟通,获取并分析学生党员对现阶段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看法与建议,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党建活动开发。
此外,高校也要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参加一些社会化实践活动,在社会化实践活动中践行相关理论,深入到学生群体以及人民群众中央,在实践中进行党的相关知识与政策感知。
诸如结合网络热点事件进行党建相关的探讨、交流,依托互联网向校内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都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党建活动的多样性。
多样性较高的学生党建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党员也能更好参与到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党建工作开展进程之中。
四、结语
高校需要对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变化进行有效分析,切实利用互联网进行党建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优化与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差异,一些党建工作开展中红的问题也十分显著。
这要求高校科学进行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上的规划,稳步解决好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使得互联网在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中的优势可以更好发挥出来。
【作者简介】孟爽(1992-),男,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辅导员专项项目: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研究(135409907)。
(上接第19页)【参考文献】
[1]王良杰,唐岱.植物景观在农家乐中的应用——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龙潭村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8,38(6):72-76.
[2]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7):63-65.
[3]单冬籴.解析园林植物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9(6):191-192.
[4]肖芳,张亮.园林植物设计思路及色彩的运用探究[J].现代园
艺,2018(20):129.
[5]张立涛,郑策.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8(12):113.
[6]朱朝.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99-1600.
[7]刘伟,刘鹏,常征.我国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1):323-327.
[8]杨学军,唐东芹.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11,27(2):97-100.
[9]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
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30(1):93-99.
[10]崔丽.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8):153-157.
[11]黄巍.生态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出路——以广西桂林市为例[J].经济师,2015(8):152-153.
[12]李玉林.天水生态农家乐SWOT 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3,42(6):76-77.
【作者简介】胡惜妍(1997-),女,本科,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