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7分)
1. (1分)第一个揭示电与磁有联系的科学家是()
A . 安培
B . 法拉第
C . 欧姆
D . 奥斯特
2. (1分) (2017八上·梁子湖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超市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
B . 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C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 . 禁止鸣笛能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1分)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误差可以减小,也可以避免
B .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
C . 测量物体长度时若误差较大,误差就变成了错误
D . 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科学地改进实验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4. (1分)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A .
B .
C .
D .
5. (1分)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为防止火箭舱内温度过高,在外层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层特殊材料的作用是()
A . 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温度不易升高
B . 材料升华放热,使热量散失
C . 材料是良好的导热体,使热量很快分散
D . 材料是良好的隔热层,使热传不进舱内
6. (1分)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A . 30g 0.8g/cm3
B . 75g lg/cm3
C . 75g 0.8g/cm3
D . 30g lg/cm3
7. (1分)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B .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C . 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 . 只能摩擦带电,不能接触带电
二、填空题 (共7题;共9分)
8. (1分)(2017·通辽)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__kW•h.
9. (1分)身高1.6m的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进1m时,像到她的距离________m.
10. (1分) (2018八上·阳城期末) 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11. (1分) (2016八·宿豫月考) 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
12. (1分) (2017八下·滨海开学考)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画”,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糖画”是因为光在“糖画”表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
13. (3分) (2018八上·北京期中)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第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2)观察到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14. (1分)一块体积为0.7米3的石块质量是1820千克,在国际单位制中,这块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 .它的单位读作________.
三、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15. (1分)(2017·常州) 运钞车车厢内,人眼挨着玻璃砖观察车外,请通过光路作图(保留痕迹),标出人眼看到车外的范围.
16. (1分) (2016八上·丹东期中)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的像A′B′.
17. (1分) (2017八上·大同期末) 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1分)
18. (4分)(2017·大石桥模拟) 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现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位于________.
(2)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3)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接着,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19. (4分)在探究海波的特性时,小刚进行了以下操作: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啊,为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天平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把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 g;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
将该物质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并在下表中记录了温度和时间的数据,由表格可知:时间/min012345678910
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
①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当给该晶体加热到熔化时,它处于________ 态;
②由此判断该物质的凝固图象是图戊中的________ (选填“①”或“②”).
20. (3分)(2018·海淀模拟)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测量前,为调节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___位置,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2)天平调好后,小明将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3)小明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是________cm3,接下来小明称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9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g/cm3。
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21. (2分)一只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
求:(1)瓶子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六、综合能力题 (共1题;共3分)
22. (3分) (2018八上·北京月考)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
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
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
球贴到墙上?”。
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
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
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
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导体的长度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电流跟电压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
(多选)
A . 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 . 沿斜面下滑的物体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与斜面坡度有关吗
C . 利用步长能测量教室的长度吗?
D . 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生活中小明发现同样的一杯热水,冬天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夏天室温高时冷却得慢,请帮助小明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9分)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3-3、
13-4、
13-5、
14-1、
三、作图题 (共3题;共3分)
15-1、
16-1、
17-1、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1分)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20-1、
20-2、
20-3、
20-4、
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
21-1、
六、综合能力题 (共1题;共3分)
22-1、
22-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