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非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非细菌感染临床
意义
郭红仙;郑成中;尹小梅;李俊梅;张小梅;马淑凤;龚明京
【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of 9 assays for nonbacterial pathogens in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I)among children,and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Methods Nine-item combined assays were used to detect IgM antibody of nine pathogens in serum specimens of 1 389 children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including Legionella pneumophila,Mycoplasma pneumophila,Coxiella burneti,Chlamydia
pneumophila,adenovirus,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influenza A virus,influenza B virus and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s 1,2 and 3,via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Results The total infection rate was
42.6%(592/1 389),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was the most common pathogen,followed by influenza B virus;mixed infection rate was
14.5%(201/1 389),in which the mixed infection of Mycoplasma and influenza B virus was most common.However, the positive rate of patients under the age of 1 year old was lower.Conclusion Nine-item combined assay is a method with the features as high sensitivity,high specificity and easy doing in detecting pathogen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nd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more than 1-year-old children.%目的:探讨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方
法应用九项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389例血清标本的九项病原体 IgM 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 热
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
结果总感染率为42.6%(592/1389),其中以肺炎支原
体最为多见,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4.5%(201/1389),以支原体
感染与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多。
但1岁以下组阳性率较低。
结论间接免疫荧
光法九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是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操作简便的方法,适合1岁以上小儿的临床应用。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14(000)008
【总页数】3页(P847-849)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荧光抗体技术,间接;病原体
【作者】郭红仙;郑成中;尹小梅;李俊梅;张小梅;马淑凤;龚明京
【作者单位】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 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100101;解放军 306 医院儿科,北京 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7.6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引起呼
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为细菌以外的感染原,如非典型病原体、病毒等[1-3]。
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临床上往往很难在早期进行多种病原的同时检测,容易造成一些患儿长时间发热、甚至病情加重及滥用抗生素。
因此,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快速测定,对患儿临床的病原诊断与治疗依据有重要意义。
九项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是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针对临床常见的呼吸道非细菌病原体的新型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1份血清,同时检测血清中9项病原体
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
可短时间内确定单一病原或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
本研究采集本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应用新型进口九项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对常见九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89例,无任何合并症,其中男845例(60.8%),女544例
(39.2%),男女比例1.55∶1;年龄30天至17岁。
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4]。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在患儿入院后,大约病程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ml。
立即送实验室。
24小时内检测完毕。
1.2.2 标本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
试剂PNEUMO2SLIDE2M为西班牙VIRCELL公司原装进口产品,购自郑州博赛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实验室固定专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各种病原体阳性感染率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389例中,阳性592例,总
阳性率为42.6%(592/1389),各种病原体感染中阳性感染率最高的为肺炎支原体30.2%(419/1389),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5.8%(220/1389),见表1。
表1 1389例样本病原体检出情况[例(%)]病原体阳性单一感染嗜肺军团菌
55(4.0) 22(1.6)肺炎支原体 419(30.2) 238(17.1)Q热立克次体 0 0肺炎衣原体 12(0.9) 5(0.4)腺病毒 59(4.2) 20(1.4)呼吸道合胞病毒 34(2.4) 12(0.9)甲型流感病毒 6(0.4) 0乙型流感病毒 220(15.8) 79(5.7)副流感病毒 37(2.7) 15(1.1)
2.2 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标本1389例,混合感染有201例,混合感染率高达14.5%(201/1389),在阳性病例中占34.0%
(201/592),尤其以肺炎支原体与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多47.8%
(96/201),其次为肺炎支原体与腺病毒混合感染7.5%(15/201),肺炎支原
体与嗜肺军团菌混合感染6.5%(13/201)。
见表2。
表2 1389例样本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检出情况混合感染例数占阳性病例(%)占
总样本量(%)391 66.0 28.2二重混合感染 163 27.5 11.7三重混合感染 27 4.6
1.9四重混合感染单一感染11 1.9 0.8
2.3 年龄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随着年龄增加,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增加趋势。
见表3。
表3 年龄与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率[例(%)]年龄(岁)例数阳性0~1 295 19(6.4)>1~3 421 171(40.6)>3~6 438 236(53.9)>6~17 235 166(70.6)合计 1389 592(42.6)
3 讨论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原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
病毒感染占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80%以上[2],
尤其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居多。
但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毒力不断变化,同时由于各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有所降低,而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感染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5],同时病原学不仅复杂且常常混合存在[6]。
临床可见患儿长
时间不明原因发热、肺部体征明显、临床表现或肺外各脏器损害表现不一,而细菌培养无阳性结果,且常规治疗无效。
由于不能早期进行病原学的明确诊断,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造成滥用抗生素、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给患儿及家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增加了医疗负担。
因此,了解并开展呼吸道常见非细菌病原体的检测,已成为当务之急。
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体因其临床的非特异性症状,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及组织细胞培养法、血清学、直接检测法、间接或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核酸扩增法(PCR)等,各有优缺点。
近年来,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免疫标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标记技术,检测方便、快速、成本低,适合于临床需要,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7-8]。
本研究采用新型进口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试剂,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常规免疫诊断手段,临床检验实验室广泛采用,并为某些病原体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
针对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同时检测血清中9项病原体,只需1
份血清样品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方便临床医师对患者早期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治疗。
而设备仅需荧光显微镜,在儿科实验室即可开展,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度及敏感度高的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同时,对于成人一些难以诊断的呼吸道感染、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也是早期病原学筛查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1389例中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42.6%,以肺炎支原体最多,其他依
次为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衣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立克次体感染未测出。
在检测中发现混合感染率高,达14.8%,
在阳性病例中占34.0% (201/592)。
双重感染占全部病例11.7%,尤其以肺炎支原体与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为多6.9%;三重感染占1.9%;四重感染
占0.8%。
同时,通过近3年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试剂的应用,提出几个需要商榷的问题。
①本研究Q热立克次体检测无1例阳性,与国内报道一致[9-11],也有一些
研究显示Q热立克次体阳性率(1.2%)很低,仅日本一些地方报告病例略多一些[12]。
综合分析,可能与该病为人畜共患疾病,与地区流行特点、人群总感染
率低、儿童接触家禽少等原因有关。
②近些年小儿人类疱疹病毒4型感染或混合
其他病原体感染的病例较多,是否可以通过生产机构加在联合检测试剂上,更方便临床应用。
③本研究显示,在0~1岁组,阳性检测率仅为6.4%(19/295)。
探讨其检测阳性率偏低原因,首先是否这些小婴儿本身不是这些病原体(除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易感人群;其次小婴儿即使感染了这些病原体,由于年龄小、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或延迟产生特异性抗体而致假阴性出现,这也解释了好发于婴幼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在本研究的检测阳性率低的原因。
所以,我们建议此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不适于0~1岁组婴儿的测定,需根据其临床表现,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检测方法。
总之,临床医师要结合患儿个体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在适宜的病程时间、采集适宜标本,采取正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进行病原检测。
本研究采集静脉血标本,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原体特异性IgM
抗体。
患儿基本病程在3~5天以上,血标本质量有保证,需时短、费用不高,不受抗生素治疗的影响,实验室设备要求不高,敏感度和特异度高,适合儿科临床应用,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议通过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与改进,更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车大钿,陆权,陆敏,等.2000年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2):136-138.
[2]王梅.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17-118.
[3] Mermond S,Zurawski V,D'Ortenzio E,et al.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mong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New Caledonia:apilot study for the pneumonia etiology research for child health project[J].Clin Infect Dis,2012,52(S2):180-189.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1175.
[5]王宇清,季伟,陈正荣,等.急性呼吸道感染8172例住院患儿病原学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1):834-839.
[6] Johnstone J,Majumdar SR,Fox JD,et al.Viral infection in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prevalence,pathogens,and resentation[J].Chest,2008,134(6):1141-1148. [7] Ray CG,Minnich LL.Efficiency of immunofluorescenc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ommon respiratory viruses[J].J Clin Microbiol,1987,25(2):355-357.
[8]黄秋琳,许翔季,江淑芳,等.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3):135-136.
[9]黄小琴.小儿呼吸道感染多病原的检测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3078-3079.
[10]秦茵茵,吴国锋,秦笙.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
的临床意义[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2):124-127. [11]单咏梅,周宏,杨凡,等.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抗体实验室检测及病原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7(9):2297-2299.
[12] Porter SR,Czaplicki G,Mainil J,er al.Q fever in Japan:an update review[J].J Pathol Biol,2009,57(5):439-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