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作文训练之议论文写作9:正反对比分析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WG-YLW-LZFF-09 番禺区石楼中学 微格作文训练 研学稿
微格作文训练 单 元 课题
第9讲 对比分析法 议论文 论证方法
使用时间 课型 设 计
审 核 课 时 年 月 日 训练
钟贵基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对比分析法”的特点及其在作文中的运用。

2.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作文段落写作训练。

二、学习重点、难点
1.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作文段落写作训练。

三、学习方法
1.理解,表达。

四、学习过程
一、【概念解析】
对比论证:就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

对比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通过对比,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使论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对比论证的目的或以反衬正,或以正驳反。

采取的方法是将善与恶、新与旧、正与反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通过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对照来证明论点,可以鲜明、突出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清清楚楚。

这样,既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又能加深读者对论点的理解,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例文导路】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段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例1、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

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

”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

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

例2、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班别: 学号:
姓名:
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

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

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

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共同点都是正反对比论证,基本形式是:正+反+分析
不同点例1是一段之内完成对比,而例2是段与段之间的对比
三、【理一理】
正反对比有两种情况:
例子1: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而当时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两个例子)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然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正反分析)
思考:如果只有前面一段两个正反的例子,表达效果会怎样?加了后面一段分析的段落后,表达效果又如何?
说明:前面单一的例子,与多了对其进行对比性分析后的文字进行比较,很明显,多了分析,说服力更强了。

可见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

第一种情况:
例子(正面)+例子(反面)+分析
变体:
例子(正面)+过渡性分析+例子(反面)
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光看到别人的成功,看不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思考:如果只有前面含有正反两面内容的普希金的名言,不加分析,表达效果会怎样?加了后面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后,表达效果又如何?
说明:前面单一的名言不加分析,只起例证的作用;加了后面正反对比分析后,说服力更强,表达效果更好。

可见,举了一个含有正反两面的例子后,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

例子(正、反两面)+正反对比分析
运用对比论证时注意:
1.对比要鲜明、具体。

2.对比对象要有可比点。

对比的各方必须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才能进行对比。

如果两种事物间没有可比性,就没有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论点的目的。

3.要两两相对对比均衡,眉目清楚,扣着双方的对比点举例分析。

当然,有时为了突出正面的需要,正面例子可以多举几个。

4.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

比是基础,议是升华。

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四、【牛刀小试】:对下面的语段用“对比分析”进行论证。

1.观点:凡事在于”为”
彭端淑在《为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地区有贫富悬殊的两个和尚,都想到南海朝圣,富和尚几年间一直打算雇船顺江而下直到南海,而最终没有去成;穷和尚却凭着一只盛水的瓶和一只讨饭的钵,步行到达了南海,并且胜利返回。

富和尚未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最终到达了,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
因此,凡事在于”为”。

参考答案:根本原因就是穷和尚不达目的不罢休,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了目标。

而富和尚只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付之于实际行动,所以,他最终没有去成南海。

看来“为”与“不为”大相径庭。

2.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

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生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

”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

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答案: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

由此可见,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

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3.观点:把握诚信
民无信不立。

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它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

海尔——世界知名的家电品牌,现已打入世界市场,为中国的企业在世界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殊不知,海尔集团原来只是普通的国有企业,因为坚持服务至上、诚信第一的原则,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前提,求得经济发展,从而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不讲诚信的事也时有发生。

一个因讲求诚信而强大,一个因不诚信而衰败,可见诚信的作用之大,影响之深。

参考答案:例如最近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公司向牛奶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谋取利益,致使许多婴儿患肾结石,危害生命健康,三鹿公司不诚信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批判和谴责,也导致了其自身的
破产。

五、【总结归纳】
1.正反对比分析法的基本格式:
事例(正)﹢过渡议论﹢事例(反)
事例(正)﹢事例(反)﹢比较议论
事例﹢正反分析
2.正反对比分析法的关键:
找准事例(紧扣论点,做法不同,结果相反),必须从正反两方面紧扣论点讨论
六、【学后小结】
学习评价对本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困惑

反思
六、【课后巩固】
练习:
论点:讹传与真相
真相躲在洋葱芯里,一片一片剥开,露出辛辣而刺激的事实——往往与表面大相径庭。

奥运会时,有个帖子说:西班牙队很不爱国。

证据是,奏国歌时,西班牙队的混小子,没一个开口的,连装模作样假唱都懒得干。

以此推论,乔丹领军的梦一,应该是最爱国的。

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梦一登上冠军领奖台时,大部分队员都身披美国国旗。

然而真相是,
(摘自《读者》第7期作者王小枪)
参考答案:西班牙国歌压根没歌词。

现在的西班牙国歌,叫《皇家进行曲》。

弗朗哥统治时期,曾经填入歌词。

1975年,独裁者去世,歌词随即废止。

从此,30多年里,西班牙人再没有唱响国歌。

而乔丹们身披国旗,也不是爱国,而是爱耐克。

在自传里,乔丹写到:美国国家队赞助商是锐步,而乔丹巴克利们的私人赞助商,是耐克。

因为发誓效忠耐克,乔丹们决定,用国旗遮住锐步的LOGO 领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