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理念下的城市道路品质化提升实践——以广州科学城开泰大道示范段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要素理念下的城市道路品质化提升实践——以广州科学城开泰大道示范段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7T03:07:09.301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9期作者:黄海芬[导读] 近年来,城市建设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全面展开城市道路的品质化提升已成为全国多个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开泰大道的示范段为例,探讨如何在全要素理念下,结合景观设计,实现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升级与品质化提升。

广州市科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全面展开城市道路的品质化提升已成为全国多个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开泰大道的示范段为例,探讨如何在全要素理念下,结合景观设计,实现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及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升级与品质化提升。

关键词:全要素;品质化;开泰大道引言:广州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人们收获了生活的财富与效益、收获了机动车的快速便捷,同时也或多或少失去了城市道路给予的
人性化体验。

道路作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系统,传统的道路建设理念向精细化、品质化城市道路建设理念的转变,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城市空间。

道路作为城市的“筋脉”,在满足基本通行功能的同时,应注重与景观相结合,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还给人们,创建更多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1项目概况
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在市住建局的带领下,各区开展与践行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理念。

黄埔区选取开泰大道(科翔路至揽月路)段作为示范段。

开泰大道位于黄埔区科学城,是黄埔区三条主要大道之一,呈东西走向,贯穿科学城至东区,是一条具有完整功能且最具开发区特色山水格局及城市风情的景观主干道。

本次提升选取的示范路段起于科翔路,止于揽月路。

总长约2km,宽双向六车道。

两侧分布的地块资源有商业广场、企业用地、多个休闲公园等。

2道路现存问题
2.1慢行系统
现状的人行道与自行车道空间狭窄,影响行人安全及骑车舒适度;局部路段的人行道铺装凹凸不平或破损;自行车道的沥青面出现破损或沉降,且不连续;无障碍通道设计存缺陷,如公交站处没有设置,给市民带来不便;车止石和路缘石样式不一,局部出现缺失或破坏;井盖高出地面,上方的铺装遭到破坏,对行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局部路段的人行空间与商业街退缩空间存在高差,且铺装形式不一。

2.2基础设施
灯杆、指示牌、垃圾桶、座凳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家具样式和风格不一致,缺乏统一规划,造成环境氛围混乱;并且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形同虚设。

2.3道路绿化
现状的人行道侧绿化带及中央绿化带均为乔木+灌木球+绿篱的搭配模式,布置形式为规则式。

整体色调单一,中央绿化带过于密集,影响行车视线;绿篱及灌木球需要长期修剪,增加了养护成本。

2.4公共空间
现状缺乏供行人驻足休息的空间;缺乏自行车停放区;且商业街退缩空间处出现乱停车,占据人行空间的现象。

3提升思路
开泰大道是科学城的主干道之一,是一条具完整功能的景观大道。

因此在提升改造中,应将视野拓宽,借助国内外成功的城市道路建设经验,以工匠精神,将每个元素精细化、品质化,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形象及品质。

并落实以人为核心的理念,从人性角度出发,优化慢行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停留空间,优化道路绿化、提升行人及行车的视觉体验。

4全要素理念下的设计亮点 4.1全要素理念的内涵
传统的道路设计理念“就道路而做道路”,且只以满足功能为主。

相比之下,全要素理念对此作了较大转变。

其主要内涵如下: 1)多系统多要素的统筹:将道路作为一个城市整体空间来打造,将道路涉及的“6大系统,90项要素”做统筹考虑,统筹设计,统筹施工。

2)注重功能与景观相结合:在传统设计模式基础上,构建新型设计流程框架,融入功能设计和景观设计部分。

3)品质化提升:制定相应分区分功能的高品质提升设计指引。

4)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需求,从行走的舒适性和视觉需求出发,合理设置慢行系统。

4.2设计亮点
4.2.1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
人行与骑行空间进行明确划分,并且合理设置无障碍通行道。

为体现科学城现代品位和科技气息,人行道铺装以“科技之光”为主题,采用深灰麻、灰麻、白麻混铺。

自行车道采用红色透水沥青混凝土。

人行横道设计为彩色斑马线,并设置自行车过街,解决自行车带不连续的问题。

同时,在公交站附近、重要节点处合理设置单车停放区,为市民提供完善的慢行系统。

过街路面采用抬高式设计,使用彩色防滑材料,兼具功能与景观效果。

4.2.5道路绿化通透大气
对人行道和中央绿化带、渠花岛上的乔木进行疏枝修剪,避免过于密集造成的压抑感及视线的遮挡。

清除灌木球和绿篱,使行车视线更加通透明朗,且避免日后的过多修剪成本。

中央绿化带采用草坪+乔木的模式,在渠花岛、商业空间等节点处,配以时令花卉或花境进行点缀,创设更加开阔通透大气的景观空间。

人行道绿化由原来的树带式改为平地式树池,既使绿化与路面无缝衔接,减少障碍,又拓宽了使用空间和视野。

4.2.6智慧化照明
示范段内的人行道两侧设置了智能庭院灯,内置运动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员的存在,从而调高照明亮度,实现“人来渐亮,人走渐暗”。

自动明暗、造型优美,且可降低能耗,这种按需照明的功能还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5结语
开泰大道的提升设计在全要素理念下,尽力做到了品质化、精细化设计,以小见大,体现工匠精神。

从人性角度出发,多方面考虑人的需求,同时对道路的全要素统筹考虑,注重功能及景观相结合,实现了城市道路的整体品质化,且为市民创设了舒适宜人的道路环境。

近年来,全要素品质化提升已成常态,且已出台相关指引。

提升城市道路品质,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追求品质的同时,打造出每条道路的特色,值得建设者们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Z].2017
[2]吴婷婷.广州市南沙区城市道路全要素品质化提升—以海滨路为例.公路与汽运2018(5):33,34.
[3]广州开发区建设局市政处.广州开发区道路牌杆设施多杆合一设计指引.2017
[4]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城市设计导则.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