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当易得“药肝”! 这5类常见药物最易损伤肝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有人体将军之称,肝脏除了是人体最大器官外,也是功能最复杂的器官,负责体内的代谢作用、转化作用、解毒功能、合成蛋白质及排泄功能,可说十分忙碌、十分辛苦呢!一旦肝脏出现了毛病,就会导致机体毒素堆积,从而出现病症。

肝脏常被比作人体的“化工厂”,很多药物必须在肝脏分解,因此服药时肝脏比
其他器官更容易受损。

没人敢说自己一辈子从不吃药,从预防保健到小感冒,没病吃保健品,有病吃药,
药店人来人往的人群,特价的药品广告牌,忙碌的药品销售员……这些都说明,药在充
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煎熬”!据统计,因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人数,约占住院病人5%以上。

长期服药的人,最好定期检测肝功能,
避免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加剧。

中药
很多人以为中草药“纯天然无副作用”,其实不然,是药三分毒。

数据显示,临
床上约15%药物性肝炎是中药使用不当导致的。

(1)中草药。

番泻叶、何首乌、薄荷、麻黄、金不换、关木通、雷公藤、黄药子、
天花粉等中草药,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肝脏。

(2)中成药。

复方青黛丸、克银丸、消核片、六神丸、疏风定痛丸、甲亢宁胶囊、妇康片、化瘀丸、双黄连口服液、银翘片、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对肝功能的损害也较为常见。

服用上述药物期间,本身肝不好的人,建议1~3个月查一次肝功能;没有肝病的人,
建议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降糖药
多数降糖药物是在肝脏内代谢,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重要。

其中,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有活动性肝病或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禁止服用。

降脂药
长期服用降脂药,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

常用降脂药有他汀类(如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吉非罗齐)、烟酸类(烟酸、阿昔莫司),后两类甚至可能造成肝损伤。

服用降脂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都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抗精神病类药
氯丙嗪、氯氮平片、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联合用药多,易对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且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定期检测肝功才能及时发现
抗结核药物
肝功能受损是抗结核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服用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等药物时,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并伴有肝炎或血清胆红素升高等情况,需要停药进行保肝治疗.
任何类型的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或药物(如解热镇痛剂)性肝损害均可导致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病人通常有黄疸、青紫或出血倾向,腹水、脑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一般健康状况恶化,其他常见症状包括疲劳、虚弱、恶心和食欲丧失。

处理方法决定于病因和特殊的临床表现。

病人通常需严格控制饮食,蛋白质摄入应仔细控制,过量蛋白质引起肝性脑病,过少会引起体重下降。

肝疾病如果继续进展,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最终病人都会死亡。

即便经过治疗,病情也不可逆转的,晚期病人可死于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

如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术,可使病人恢复正常健康状态,但仅适宜于少量伴有肝功能衰竭的病人。

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大量服药的人群,以及本身就有肝脏病变的人,都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在用药时要格外谨慎。

本文部分科普内容源于网络,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任何医疗行为请遵从医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