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汉源二中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源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栏目内]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B.黄土C.紫色土D.黑土
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田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5、能够为科学考察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
B.GIS技术
C.GPS技术
D.GSM技术
6、下列关于“3S”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3S”技术目前仅用于生产方面
B.“GPS”技术是用来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RS”技术是利用航空器对地物的感知
D.“GPS”至少采用四颗GPS卫星进行定位
7、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
8、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 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 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9、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 地表盐碱度升高
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读右图回答10—12题
10、该图所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 黄土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 内蒙古高原
11、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 兴建小水电站
B 利用风力发电
C 营造速生薪炭林
D 修建核电站
12、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
A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B 减少水井的数量
C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D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13~15题:13.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A.冰川融水B.河流水
C.湖泊水D.深层地下水
14.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15.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加强天然气输气管道沿途村镇的资源使用,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6.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繁衍物种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
17.下列关于热带雨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B.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C.有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之美誉
D.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18.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
巴西拥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大规模的开发。
据此回答19~20题。
19.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 )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图示阴影地区土地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②蒸发弱③高温湿润④季风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该地区河流补给量较少的月份是()
①1月②6月③4月④8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古语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但时到今天淮南和淮北都可以种植橘子。
根据材料回答23~25题。
23、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没有过渡性 B所划分的区域可以进一步划分C 界限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 D秦岭-淮河与行政边界重合
24、古语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产生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土壤影响 C气候影响 D耕作方法影响
25、根据以上的判断,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不大 B农业要因地制宜
C农业与地形没关系 D农业不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26、影响我国河西走廊的粮棉、黑龙江省的大豆、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海南岛的天然橡胶等布局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土壤、地形、水源、气候
B、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C、水源、气候、地形、土壤
D、水源、土壤、地形、气候
27、下列关于南北居民建筑差异的说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南方因为全年平均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南方的民区建筑正南正北,方向感较强
B不考虑低价,建筑材料成本等因素的情况下,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南方的建筑成本较北方高
C北方因为多冰雹,所以住房墙体较厚,而南方多雨所以墙体较薄
D从北到南,民区的房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纵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8.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9、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 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
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30、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农业
汉源二中2013-2014学年上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题卡
班级___ 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
号
答
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题
号
答
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图,分析回答:( 13分 )
(1)说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过程。
(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
( 6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移农业弃耕的土地,再恢复为原始森林需要很长的时间,你认为难以恢复的原因是什
么? (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
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这一因素促使撒
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
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
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我们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应关系,将
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2、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体现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
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经度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34、读新疆地区图1—4—9,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地名:
A 市
B 盆地,
C (河流)
D 山脉
E 市
F 沙漠,
G 油田
H 油田,
(2)本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不利条件是。
目前,本区是我国重要的和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