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研究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大批农村青年选择外出务工,致使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小学阶段的孩子本应该是享受家庭温暖与父母关爱的,但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不在身边,最终导致许多孩子存在性格缺陷及心理障碍等问题,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亦被称为留守儿童综合症。

该问题是引起农村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几点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及人际交往中。

导致“留守儿童综合症”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即是在幼年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其心理和行为意识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了学习成绩。

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缺乏主动性学习的意识、完成作业的质量较差,常出现厌学等不良情绪。

日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及进取心,由于成绩问题和性格问题易产生自卑心理。

农村小学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影响,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状
近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小学时期的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对其成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教师作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领路人,有责任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其身心发展状态[1]。

若教师发现留守儿童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必须及时与其监护人进行沟通。

影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其自身原因及外部环境的因素。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关爱的环境中,会导致其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安全感、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正确的教育指导,对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会
造成很大的困扰。

从外部环境原因进行分析,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环境的限制和教育资源的匮乏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基于现阶段素质教育方针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建立。

农村小学要积极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的同时实现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校园氛围,积极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校园教育在农村小学生的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留守儿童除去在家里休息和放假,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

在校园里有教师和同学的陪伴,通过教师的日常教育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使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农村小学要积极为留守儿童营造轻松的校园氛围[2]。

教师的关爱与教育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在校内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理解,主动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来自教师和集体的关爱。

同时应常与学生的监护人保持联系,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近况及心理状态,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大力推广“家园共育”合作,增强家长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对小学生成长发展最重要的两部分,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与影响的关系。

在实际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孩子们离开学校后通常是由老一辈对儿童进行看惯,农村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缺乏教育经验,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时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学校要重视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通过与其家庭成员面对面或线上进行沟通,来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共同努力来改善农村小学生的教育现状。

(三)联合社区教育,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
对农村小学生的教育不仅来自校园和家庭的支持,社会也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责任。

在农村的社会环境体系中,社区与各个家庭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

通常一
个家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社区内的其他家庭或成员都会乐于采取关注或帮助。

因此,有必要发挥农村社区广泛性的优势,联合社区来一起扩大对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的范围,不断完善农村小学生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积极构建健全的社区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的联合机制,通过深入交流与互动来帮助外出务工的家长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

三、结束语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会对小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要想改善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就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入手解决。

给予留守儿童以正确的心理干预方式,根据校园内留守儿童整体的学习状态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定期进行灵活调整,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对放松和舒适的改善空间。

参考文献
[1]钱承英.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新课
程,2022(32):226-228.
[2]吴泽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22(22):109-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