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与哥本哈根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本哈根会议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摘要: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状况也越来越加剧了。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上升及一系列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不进行遏制和出台些有关政策和协议保护气候,那再过百十年,我们的根地球将面临着毁灭。
面对此形式的状况下,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了。
在环境和经济2个选择中,该如何抉择?让我们用马克思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把。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气候变暖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
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而此次会上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于“责任共担”。
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的高人均排放负责,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幅度减少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2.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手段。
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
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而二氧化碳是各国的工业排放出来的。
按照马克思辩证法,可以说是人类的实践导致成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人类实践产生的后果。
按照马克思辩证法,可以说是因和果的关系,实践是因,气候变暖是果,有因才有果,因果是客观的辩证关系。
人类需要发展,辩证法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大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发展经济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一个矛盾。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从刚开始气候变暖到气候变暖严重这是一个过程,矛盾不断变的过程。
这也是量变和质变的一个过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便是的规定性。
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二氧化碳增多是量变,当增加都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质变,结果就是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可持续发展是本次会议的关键之处,如果会议中能使各个国家坚定落实到实施可持续发展,那这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就迎刃而解。
然而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所以,即便各国有主观意愿在接下来的气候大会上达成协议,但到具体落实和收到成效还有很长时间,也会面临很多挑战。
在减排问题上,美国态度的急转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美国从拒绝在《京都议定书》
上签字,到主动与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协调,这背后其实包含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和战略考虑,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低碳经济带给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就低碳经济而言,发达国家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同时,这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本,对那些目前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从这个角度说,美国可以通过推动低碳经济来确保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不至于落后太多
此次会议对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还是有着相当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推动着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