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活检在肺周围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肺活检在肺周围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肺周围病变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04例肺周围病变,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肿瘤56例,炎症22例,结核21例。

结论:超声引导下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疾病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超声;肺周围病变;肺活检
肺部疾病是我国人口的多发病之一,受目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
增高,由于肺脏是含气器官,长期以来肺部疾病的的诊断主要靠X线、CT、MIR
等来诊断,靠近胸壁的肺周围病变,由于无肺气遮挡,为超声检查提供了可能,
但超声检查只能对病灶的范围、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做出判断,无法确
定病变的性质,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则可明确肺周围病变的性质,为
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1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CT检查示:肺周围病变,共104例,男:67人,女37人,年龄28~76岁。

2、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IU 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5-1探头,频率2 ~5MHZ;穿刺架;美国第三代巴德全自动活检枪;日本八光公司,18~16G活检针。

术前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正常者方可进行穿刺,术前常规肌
注血凝酶2单位。

根据病灶的部位患者采取平卧、侧卧或俯卧位,首先应用二维
超声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大小,进针的角度、深度,患侧胸腔是否有积液,然
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血供情况,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进针路径上是否
有大的血管。

图1 超声引导下肺活检图2 病理:肺粘液腺癌
操作步骤:穿刺部位皮肤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孔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将活检针沿穿刺引导线穿入肺部病灶内(图1),取出长1.5~2.0cm的组织条2~4条,对取出的组织首先进行涂片,10%甲
醛溶液固定,做细胞学检查;组织条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腊块,
染色、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图2)。

结果
对104例患者肺部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见表1):肿瘤56例,占53.8%,其中鳞状细胞癌22例,腺癌26例,小
细胞癌3例,转移癌5例;肺炎22例,占21.2%;结核21例,占20.2%;阴性
结果5例,占4.8%。

104个肺部病灶大小在2.5—8.0cm之间,超声检查均显示为:低回声的类圆形,楔形或条形包块,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但不光整,呈波浪
或锯齿状,肿瘤病灶多数血供丰富,而结核及炎性病灶血供多不丰富。

讨论
引起肺部疾病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感染性的,如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
虫、肺脓肿、结核及非肺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的,如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类脂质性肺炎等【1】;还可以是肿瘤,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我国肺部肿瘤的发病率逐年
增高。

由于引起病变的原因不同,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明确诊断是治疗
疾病的关键。

肺部疾病的检查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及无菌体液培养、浓缩
集菌抗酸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基因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痰菌培养,痰脱落细胞检
查等,但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率较低,多数无特异性;2、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是诊断肺
部疾病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只适用于靠近肺门的病灶,如果病灶位于肺的周边,纤维
支气管镜则无法到达病灶部位,这就给肺周围病变的诊断带来了困难;3、影像学检查:有CT、X线、MIR、超声等,因为肺是含气器官,长期以来CT、X线、MIR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主导作用,近20年来,超声医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超声介入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超声
在肺部疾病的诊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直接对病灶取材,
为肺部疾病定性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适应症:超声能显示病灶,且未被肋骨、胸骨、肩胛骨等完全遮挡的
周围型肺部病变,病变贴近胸膜,病变前方无含气的肺组织,病灶长径>2.0cm,患者凝血功能、呼吸、循环功能正常,且能配合者,均可进行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禁忌症:1、有
严重出血倾向者。

2、近期内严重咯血、呼吸困难、剧烈咳嗽不能配合者。

3、有严重肺气肿、肺心病者。

4、位于心脏和大血管边缘的小病灶或与心脏、大血管边界不清者。

5、受肋骨遮
挡超声难以显示的病灶,或缺乏合适的进针路径者【2】。

并发症:1、气胸:是由于穿刺针
划破了含气肺组织,或穿刺针偏离了穿刺引导线,损伤了正常的肺组织所致,文献报道发生
率1.6~2.2%,本组病例无此并发症发生。

2、出血:是由于损伤了肺血管所致,细针穿刺可
降低出血的风险,文献报道发生率:5%,本组病例中有4例出现了穿刺后少量咯血,占4%。

并发症的处理: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不用处置,如果大量气胸则需要胸腔插管引流。

穿刺
后如果出现咯血症状,少量可肌注或静脉点滴血凝酶,如果咯血量较大,应立即静脉推注血
凝酶或垂体后叶素,严重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本组104例肺周围病灶穿刺后病理结果:肺结核21例,占20.2%,肺炎22例,占
21.2%,肺结核及肺炎患者还可以对取材的组织做培养及药敏检查,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药物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本组病例中肿瘤56例,占
53.8%,且均为恶性肿瘤,提示肺周围病变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2008年WHO将肺肿瘤按组织学分为:1、鳞状细胞癌;2、小细胞癌;3、腺癌;4、大细胞癌;5、腺鳞癌;6、肉瘤
样癌;7、类癌;8、唾液腺肿瘤。

全球肺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3】。

经皮肺
穿刺活检,可以对取出的组织做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根据肿瘤不同的病理类型,来选择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或生物治疗等方案,这样可明显提高疗效。

本组病例有5例穿刺结果为阴性,其原因考虑可能肺部病灶较小,患者呼吸时病灶移动,造成取材失败,为提高阳性率,
应选择直径>2.5cm的病灶,穿刺时尽量让患者屏气。

结论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其准确、安全、实时、操作简便等特点,在
肺周围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建林,杨和平,感染性肺疾病,《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2015,214—306.
[2]何文,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肺脏活检,《实用介入性超声学》,2012,7,59—68.
[3]周际昌,肺癌,《实用肿瘤内科治疗》,2013.4,232—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