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高填方路基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环节中应用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公路工程软基地段各类施工问题的出现。

但这一技术具有工序流程复杂、施工难度系数高的特征,时常出现路基沉降、纵向开裂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于此,本文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应用流程与施工要点开展以下分析。

标签: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应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技术,在水稻田及积水地带中,应用常规的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可能导致公路工程出现边坡失稳等施工问题。

而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则以填筑高路堤的方式规避上述施工问题的出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一般性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而言,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施工难度系数较高,在部分公路工程施工阶段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各类施工问题。

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常见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1、路基填料来源与性质问题
首先,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配置渗水性、稳定性较好的填料,降低周边区域中水稻田与土壤积水对公路路基所造成的渗透影响。

但在当前部分公路工程施工中,在路基填料层面上却存在两个施工问题:一方面,部分路基填料中混入大量的种植土等渗水性与水稳定性较低的土质,从而降低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部分工程中存在不同筑层中的填料来源与性质差异过大的问题,这也使得高填方路基整体结构稳定性有所降低。

2、旧有路基处理不彻底
高填方路基工程的技术适用条件为,在公路工程施工区域中分布着水稻田及周边土壤中集聚大量雨水、地下水时,则需要应用这一技术,以分层填筑、压实的方式提高公路路基的高度、水稳定性。

因此这也使得绝大部分应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公路工程施工区域中,普遍分布着大量的软性土层、淤泥,且地貌结构较为复杂。

而在部分公路工程中,却并未提前对旧有路基开展处理作业,如将所分布的软性土层、淤泥加以清理。

这也使得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公路底层路基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并导致公路路基出现整体下沉、局部沉陷等施工问题。

3、路基填筑层厚度缺乏合理性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所使用填料的性质与来源,针
对性选择不同路基填筑层的厚度。

但是在部分公路工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公路高填方路基标高错误、不同路基填筑层的设计厚度数值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二、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工序流程与施工要点分析
1、技术施工准备阶段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中,需要结合地质勘察报告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路基处理施工计划,并开展施工放样作业,将高填方路基的中线、取土场等位置、标高加以明确标注。

其次,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针对性制定高填方路基填料的配置计划,并根据不同填料的来源、性质,确定不同路基填筑层的厚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路基填筑层厚度普遍在0.3m。

最后,需要借助于相关施工机械设备,对旧有路基开展处理作业,将其中分布的淤泥进行清理,并对软基地段开展压实作业,确保开展压实作业后的路基结构强度、土层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

在施工准备阶段中,需要注重以下技术应用要点:第一,在填料配置环节中,需要对所配置、使用路基填料开展质量检测作业,在确定所配置填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再开展后续施工作业;第二,在施工放样环节中,不但需要对中线、取土场等施工区域的具体位置加以标注,也需要对施工区域中不同地基路段的渗水情况加以标注;第三,在路基处理作业环节中,也需要将地基施工区域内其他分布的杂物进行清理;第四,若开展路基压实作业后,路基土层密实度与结构强度仍未符合施工要求时,则需要开展路基换填作业,将适当厚度的旧有路基表层土层进行挖掘,随后填充换填土。

2、技术施工阶段
首先,需要开展排水固结施工作业、在路基施工区域中挖掘排水沟槽,将路基土层中所蕴含、分布的积水加以快速排出,从而实现改善路基土层结构与各项性质、降低高填方路基施工难度系数的施工目的。

其次,根据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实际施工情况,开展路基分层填筑、压实施工作业,具体施工流程如下:第一,在路基夯实或是换填施工作业完结后,按照设计方案在路基两侧开展边坡填筑作业;第二,在路基施工区域中按照技术应用方案逐层填筑填料,并控制不同路基填筑层的厚度;第三,借助于相关施工机械设备,对所填筑的高填方路基开展夯实作业;第四,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对高填方路基的结构强度、土层密实度开展检测作业,确保路基施工质量与施工要求相符;第五,在路基施工区域两侧构建排水沟渠,避免公路路面与高填方路基出现雨水大量积聚等问题。

在技术施工阶段中,需要注重以下技术应用要点:第一,在路基排水沟渠挖掘施工环节中,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路基地貌结构,选择合理的沟渠走向;第二,在分层筑基施工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开展作业,确保旧有
路基中的积水与软基地段处理后再开展后续地基填筑、压实作业;第三,不但需要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作业完结后开展路基压实度与结构强度质量检测作业,在不同路基填筑层施工完结后也需开展这一检测作业,并根据检测结果实时调整施工计划;第四,需要在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第五,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如若地表斜坡度过高时,需要结合实际地貌情况,设置支档工程。

三、优化技术施工质量措施分析
1.开展地质补探作业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在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地质补探作业,进一步细化勘察公路路基周边区域地貌结构的分布情况、地下水的分布与流通情况、地质断层等地理信息,随后在其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填筑土配置计划、技术施工计划。

2.应用路基强夯技术
在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环节中,旧有路基与不同填筑层土壤中含有较多空气,并以此为诱因产生大量孔隙,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在直接程度上降低了公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土壤密实度。

而针对这一施工问题,则需要应用路基强夯技术,借助于相应施工机械设备将一定重量的方锤在空中进行固定,随后反复解开固定装置,方锤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对底部区域的公路路基加以锤击,将土壤中的空气加以排出、并减少土壤孔隙分布数量、降低孔隙大小。

而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根据不同填筑层的厚度、填料性质选择适当重量的方锤与自由落体距离。

此外,在应用这一技术时,需要提前对公路路基开展清理作业,将所分布的各类杂物加以清理,扫除。

3.应用路基土工格栅技术
这一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将聚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以加热模压方式加工成二维网格状的屏栅,并将其以护帮、铺设、搭接形式进行安装、配置。

而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则将聚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加工成二维网格屏栅,在公路路基不同填筑层中加以安装,从而提高整体公路路基的受力均匀性、稳定性。

结语
高填方路基是公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路基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在软基地段中公路路基结构强度过低、稳定性不足等施工问题。

但这一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并导致各类施工问题的频繁出现。

针对于此,本文为提高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标准性、规范性,对技术的工序流程、应用要点开展深入分析,并提出应用路基土工格栅技术、强夯技术及开展地质补探作业三项施工质量优化措施。

參考文献
[1]程玉林.公路高填方路基处理工艺实践分析[J].山西建筑,2018.
[2]刘帅.浅谈高填方路基的快速施工及沉降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导向,2014.
[3]魏如嘉.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