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天堂 》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天堂》这一音乐课程的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够:
1. 了解歌曲《天堂》的背景及歌词含义。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3. 通过学习初步学会简单的音乐符号及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歌曲预习:学生需在家中预习《天堂》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尝试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符号与乐谱学习: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及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并尝试将所学符号与《天堂》的旋律对应起来。

3. 创作活动:以《天堂》的旋律为基调,学生需创作一段简单的歌词,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时应注意歌词与旋律的和谐统一。

4. 表演准备:学生需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自行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手势,以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三、作业要求
1. 歌曲预习: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预习,确保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基本的掌握。

2. 符号与乐谱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的音乐符号和五线谱知识,尝试将所学知识与《天堂》的旋律对应起来,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3. 创作活动:歌词创作应紧扣《天堂》的旋律,表达真实情感,避免抄袭。

创作完成后,需将歌词誊写清楚,并标明所运用的音乐符号。

4. 表演准备: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编排,练习舞蹈动作或手势,确保在正式表演时能够准确、协调地表现出来。

四、作业评价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歌曲预习的完成情况及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2. 符号与乐谱学习的掌握情况及与歌曲的对应程度。

3. 歌词创作的创意性和与旋律的和谐度。

4. 表演准备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五、作业反馈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课后,教师会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告知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巩固学生对《天堂》歌曲的旋律与歌词的理解。

2.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音乐表达个人情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以多元的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二、作业内容
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将结合《天堂》音乐作品的听赏、感受、理解及创新等多元内容。

具体作业内容如下:
1. 歌曲演绎:学生需分组进行歌曲演绎,每组至少包含独唱、合唱及伴舞等不同形式的表演。

独唱者需注重音准与情感表达,合唱者需注意声部和谐,伴舞者需配合歌曲节奏进行简单动作编排。

2. 音乐剧创作:每组学生结合《天堂》主题创作一个短小音乐剧,内容包括歌词解读、情境设计、角色表演等,体现歌曲内涵及情感表达。

3. 歌词创作:学生需根据自己对《天堂》歌曲的理解,创作一段简短的新歌词,要求内容积极向上,与原曲风格相符。

4. 音乐作品分析:学生需完成对《天堂》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并撰写简短的分析报告。

三、作业要求
1. 歌曲演绎:表演要完整呈现歌曲的全部内容,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情感的表达。

伴舞要简单明了,符合歌曲节奏和主题。

2. 音乐剧创作:情境设计要合理,角色分工要明确,歌曲演唱和情境演绎要相得益彰,突出主题。

3. 歌词创作:创作时要注意保持积极向上的主题,文字要简洁易懂,尽量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4. 音乐作品分析:分析时要细致入微,从旋律、节奏、和声等角度入手,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作业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表演的准确性、创意性、团队协作等方面。

评价标准包括:是否准确表达歌曲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团队合作是否默契等。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促进交流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将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