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要点
摘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做好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机制和管理体系,可以从根源上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高效预防和应对。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要点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点
前言:近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屡见不鲜。

而企业作为环境风险防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责任主体,其环境应急预案科学性、可行性,各项风险防控措施有效性、操作性,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减少事件不良环境影响,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环境风险评估编制
(1)企业通常会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编制应急预案。

但这两项指南不适合用于九类企业,具备专项指南的如尾矿库,遵照《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实现风险评估。

而没有专项指南的,则参考上述指南,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按照本行业环境类技术文件,完成编制。

(2)资料准备中,企业基本信息项为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和大气分析状况,该部分可在区域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环境空气质量月报和水质月报等中找到。

(3)对可能引发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从释放根源开始,分析环境风险物质,最终影响到环境风险受体可能路径,判定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估风险水平。

(4)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计算,也就是Q值。

筛选风险物质:
比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筛选风险物质时,需使用物
质CAS号,判断是否是环境风险物质。

化学物质包含别名、俗称和简称等,仅利
用名字进行筛选,会导致风险物质缺漏。

比如,化工企业经常将甲基叔丁基醚直接叫做 MTBE,但是附录A中风险物
质清单只有甲基叔丁基醚这一名称,却没有MTBE。

另外,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1、2、3 类别)、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慢性1、2类)的判定,需查阅该
物质MSDS 获取危险性分类,从而进行识别。

区分涉气、涉水风险物质:
涉气风险物质不涵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第一部分至
第七部分中第五、第七部分全部风险物质。

第八部分的物质气态和可挥发造成突
发大气环境事件的固态、液态风险物质都属于涉气风险物质,但不包括含高浓度
的 NH3-N、CODcr 的有机废液。

涉水风险物质不包含附录A中第一、第二部分中不溶于水和遇水不发生反应
的风险物质。

环境风险物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附录A第七部分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铜、锑、铊、钼、钒、镍、钴、银、铬、锰及其化合物,分别以铜、锑、铊、钼、钒、镍、钴、银、铬、锰计,在计算时风险物质按标注物质的质量计。

1.
环境风险受体评估。

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和水环境风险受体。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主要统计企业周边 5km 范围内人口的数量,水环境风险受体
主要关注企业雨水和污水受纳水体的功能区划情况。

此外,农村地区还需关注企
业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距离。

2.
环境风险等级划定。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分为一般、较大和重大三级。

分别评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后,以两者中较
高的风险等级作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等级。

若企业在编制风评报告的
三年内因违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受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罚,需将评定出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上调一级。

2应急资源调查的编制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内容应包含企业自储应急资源、企业通过协议(或外部救援)获得的应急资源两部分,主要涉及对企业应急物资、人员、场所、设备调查,地方政府救援力量等。

调查报告需描述调查过程和结果,判断企业资源储备是否
与企业应急要求相适应。

企业应急资源报告附件包含应急资源信息表、应急资源分布图、应急资源管
维更新制度
(1)应急资源信息表
通过列表形式,表示应急物资类型、规格、名称、数量、管理人员和联系方
式等信息。

其中企业应急资源类型包含安全防护类、应急场所类、环境监测类等。

其他通用性资源分类可参考《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

1.
应急资源分布图
将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在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出来。

(3)应急资源管维更新制度
主要作为应急资源报告的附件。

3应急预案编制
(1)环境应急预案一般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三者侧重点不同。

综合应急预案:
需了解编制本预案的目的、应用情况、使用范围、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
机制、应急响应流程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
是对综合应急预案的补充和细化,可以是针对某个环境要素类型(水污染)
而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也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区域或是某种特定的物质而制
定的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预案:
针对特定位置、特定情境事件而制定的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强调风险源的
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要求,须明确岗位责任人,最终形成应急处置卡,便于展开
事故应急工作。

(2)应急预案体系相关的说明。

一般以图示形式表明预案各部分间的相互
关系,包括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企业内部其他类别预案的
衔接关系以及与外部应急预案如政府的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

必要时可用文
字简要介绍。

1.
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有关事项。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应建
立应急组织体系,该体系包括日常办事机构、应急期间指挥机构以及现场工作组。

其中,应急指挥机构是最重要的一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该机构即成立。

企业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作为应急预案附件,如有变动需及时更新。

2.
企业内部预警分级从小到小大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黄色预警:为企业某个车间或部门力量参与应对
橙色预警:企业需调集内部大部分力量参与应对
红色预警:为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应对
预警条件:
化学品泄漏量与企业自身收集处理能力;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位置和周边环境风险受体间的距离、方位,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规模、敏感性;发生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的危害范围和程度。

1.
信息报告包含信息报告、通报,分为内部、外部两类。

内部接警与上报:
指发现异常或事故,向当班组长、部门领导、应急指挥机构报告。

外信息报告与通报:
指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出现后,应向其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影响范围内的社区、单位报告或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

须明确各自的信息报告责任人、报告程序、时间、方式以及内容等要求。

(6)应急监测方面若企业自身没有监测能力,需文字说明协议监测方案,并附相关协议。

(7)企业环境应急响应分为三级,从小到的依次为单元级、企业级、社会级。

当突发事件的环境影响控制在事故车间或事故装置(工艺)单元范围内时启动单元级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环境影响超出上述单元范围,但仍控制在企业内部时,启动企业级专项应急预案,或综合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影响超出企业范围,需请求外部力量支援时,应启动相应外部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4应急预案编制说明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说明包含两个部分,即编制过程说明和问题。

其中,过程说明主要分析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具体如下:
1.
成立应急预案项目编制工作组过程;
2.
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编制状况;
3.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征求意见的情况,包含重要岗位员工、可能受影响居民、周边单位代表;
4.
组织对预案内容进行推演情况。

结束语:
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危害性大的特点,其对于企业乃至
整个国家都有较大危害。

科学地来编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能为突发环
境事件防控提供有效指导。

本文对急预案体系编制要点展开分析,期望能进一步
提升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更好地保护环境,为企业生产人员生命安全和
国家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文献:
[1]李昌林,胡炳清.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及完善建议[J]. 环境保
护,2020,48(24):34-39.
[2]张佳琳,张志娇,叶脉,张路路,杨泽涛,王思. 广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
案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2):151-155.
[3]边归国,白亮,张晓芳,潘文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常见问题及整
改意见[J]. 能源与环境,2020(01):7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