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幼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内涵和根本要求。
3、难点:如何加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修炼,养成高尚师德。
结合具体案例,组织课堂讨论
搜集中外教育案例
2
选择案例中的一个,结合所学内容剖析总结,宿舍内交流。
第八周至第九周
第三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下〕
第一节教书育人
第二节为人师表
第三节终身学习
实践
内容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第一至第四周
第七章
遵守行为标准
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三节婚姻家庭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8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对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掌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根本内容。〔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思想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积极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主要措施
1、按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力求到达科学性、创新性、思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2、教学方式可灵活多样。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等。
3、重视实践教学,合理安排实践内容,抓好组织落实,到达良好教育教学目的。
4、重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分为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学生根本情况分析
学生是2022级高起点所有专业大一学生。新时代的大学生,信息渠道宽广,思维活泼,价值趋向多元,。经过上学期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都有明显提高。
5、学习成绩评定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注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实践成绩等方面结合起来。
附:教学进度表


讲课内容及时数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练习内容及时数
实践内容及时数
课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
或参考书
说明
教材章节、具体内容

时数
〔包含知识、技能、情感
三个方面的目标〕
习题课、课堂
讨论、测验等
课堂时数
课外时数
2、重点:相关道德与法律的主要内容。
3、难点:用所学的道德与法律标准要求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
可结合我国社会公德状况及大学生婚恋观组织课堂讨论
调查学校内部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等
第五周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上编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教师及教师职业的意义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及社会作用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那么及构成
2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和社会作用;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那么及构成〔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目标:提高学生即将成为一名教师的荣耀感和使命感。
4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正认识和理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根本内涵和要求;掌握修炼的途径与方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思想目标:教育学生将师德标准内化于心,付诸行动,升华为品德,养成高尚师德。
2、重点:教师职业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那么及构成。
3、难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和社会作用。
课堂讨论:说说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搜集中外关于教师的名人名言
2
联系实际谈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六至第七周
第二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上〕
第一节爱国守法
第二节爱岗敬业
第三节关爱学生
4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理解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内涵;掌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根本要求。〔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思想目标:教育学生将师德标准内化于心,付诸行动,升华为品德,养成高尚师德。
30
周数
15
考核形式
课堂练习、实践报告、试卷考试等
其它说明
学期课程
结构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是各专业公共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学期讲授第七章遵守行为标准锤炼高尚品格,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淄博师专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方案
主讲教师
李厚祜、翟晶、付安玲、高纤铷、翟海清、张迎春、王宁宁
教研室主任
李厚祜
系负责人
李厚祜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

思政部
专业
2022级高起点所有专业
班级
2022级所有班级
编号
讲课学时
30
习题课学时
实验课学时
共计学时
学期教学
目标要求
通过本学期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养成,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师德水平,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正确行动,使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建设者。
提高教学质量的
结合社会教育需要和师范生培养要求,本学期系统讲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课,加强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本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是道德素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上〕、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下〕、教师职业行为标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共五章;下编是法律素养,包括教育法律法规〔上〕、教育法律法规〔下〕、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要、国旗法和国徽法共四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