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化学第1章检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1章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卷Ⅰ(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山西中考)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2.(荆州中考)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B.香气四溢C.木已成舟D.水乳交融3.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
A.属于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属于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广州中考)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6.(天津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8.请同学们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
C.氮气D.二氧化碳
9.(北京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B.糖水
C.食醋D.大理石
10.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1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
C.推理D.归纳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
C.得出结论D.设计实验
13.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氧元素O2B.镁条Mg
C.氨气NH4D.氯化氢ClH
14.通过镁带燃烧实验的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①点燃镁带前必须用砂纸将镁带表面的氧化镁擦掉②点燃镁带时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燃烧时下方要垫石棉网③镁带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白色粉末氧化镁
A.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共3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5.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1)氧元素;氢元素;五氧化二磷;碳酸氢铵。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①木炭可以在空气中燃烧;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16.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的是__,属于混合物的是
__(填序号)。
17.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
(2)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18.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氮肥,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①,②。
(2)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此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②。
(3)其分解过程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4)由上述现象,你认为我们该怎么保存这种肥料?
19.某物质A通常为绿色固体粉末,加热一段时间后同时生成B、C、D三种物质。
其中B为黑色固体;C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D在常温下为无
色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沸腾。
请根据上面的描述填空: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B,C。
(2)A是绿色固体,这是它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是它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A受热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0.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王芳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
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名称是,蜡烛燃烧为变化。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变化。
【结论】猜想(填“一”或“二”)正确。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2分)
21.某同学用天平称量10.5 g的食盐。
他把食盐放在右盘上称量,用了10 g砝码和0.5 g游码,则记录了食盐的质量为10.5 g。
你认为他的操作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果不正确,则他实际称的食盐的质量是多少?
九年级化学第1章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卷Ⅰ(选择题,共2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山西中考)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
2.(荆州中考)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A.百炼成钢B.香气四溢C.木已成舟D.水乳交融
3.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B)
A.属于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属于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广州中考)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B)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D.石墨用于制铅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C)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6.(天津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C)
7.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8.请同学们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C)
A.氧气B.稀有气体
C.氮气D.二氧化碳
9.(北京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A.氧气B.糖水
C.食醋D.大理石
10.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A)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
1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D) A.猜想B.实验
C.推理D.归纳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
C.得出结论D.设计实验
13.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正确的是(B)
A.氧元素O2B.镁条Mg
C.氨气NH4D.氯化氢ClH
14.通过镁带燃烧实验的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B)
①点燃镁带前必须用砂纸将镁带表面的氧化镁擦掉 ②点燃镁带时必须用坩埚钳夹持,燃烧时下方要垫石棉网 ③镁带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白色粉末氧化镁
A .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卷Ⅱ (非选择题,共3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5.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1)氧元素 O ;氢元素 H ;五氧化二磷 P 2O 5 ;碳酸氢铵 NH 4HCO 3 。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①木炭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O 2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 2 。
16.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② ,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① (填序号)。
17.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 C ;
(2)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A ;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E ;
(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 F 。
18.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氮肥,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① 铁架台 ,② 试管 。
(2)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此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试管壁有水珠 ;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其分解过程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碳酸氢铵――→加热
氨气+二氧化碳+水 。
(4)由上述现象,你认为我们该怎么保存这种肥料?
低温、密封保存。
19.某物质A 通常为绿色固体粉末,加热一段时间后同时生成B 、C 、D 三种物质。
其中B 为黑色固体;C 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D 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沸腾。
请根据上面的描述填空:
(1)写出它们的名称:
A 铜绿 ,
B 氧化铜 ,
C 二氧化碳 。
(2)A 是绿色固体,这是它的 物理 性质;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是它的 化学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A 受热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铜绿――→加热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0.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王芳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讨论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
a .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 发烫 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名称是 水 ,蜡烛燃烧为 化学 变化。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 物理 变化。
【结论】猜想 二 (填“一”或“二”)正确。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2分)
21.某同学用天平称量10.5 g 的食盐。
他把食盐放在右盘上称量,用了10 g 砝码和0.5 g 游码,则记录了食盐的质量为10.5 g 。
你认为他的操作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果不正确,则他实际称的食盐的质量是多少?
答:不正确,因为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应该是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实际称取食盐质量=10 g -0.5 g =9.5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