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型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第16期现代园艺
园林景观是当前城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美学功能,给予人们的休闲生活创造了美好的空间。

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逐渐被赋予多项功能,在设计过程中要求能够结合民族意志、地域文化、城市形象等,当前设计过程中已经突破传统植物造型中的一般功能,逐渐融合多样化的设计要素,其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为大量植物的运用,不断加强对各种点、线、面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以及对各项元素的整合,由此带给人们良好的视觉表达效果。

1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造型设计
植物造型当前在各种园林艺术设计方式中均有应用,指联合运用多种独特艺术表现方式与艺术构思,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有效开发与设计,进行必要的栽培管理、修剪造型等处理工艺,最终使植物造型达到良好的综合设计效果,实现造型设计方式与植物栽植艺术的有效结合,最终构造一种特色园林形态。

当前在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常见的构成形态包括植物雕塑、植物建筑、植物图案等,在各种植物造型设计过程中,要求加强对各种植物色彩、形体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并保持独具特色的创作理念,加强对各种造型设计方式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实现对各种植物造型的有效修剪、设计、栽培、镶嵌、管理等,联合运用多种植物表现技巧,最终打造出良好、美观的艺术设计效果。

2植物造型运用要素
2.1植物自身生长习性
在对各类植物造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能够与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惯有效结合在一起,一般适宜的植物造型病虫害较少、植物生长较为缓慢、往往易于修剪、枝条具有较强的萌芽力、整体生长较为旺盛等。

常见的植物有紫薇、桃木、大叶黄桃、月季等,以及杨树、刺槐等生长力较为旺盛、成枝力较强的植物品种,即使进行人为干预,往往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综合设计效果。

植物本身的天然形态已经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此时不再适宜进行植物造型设计。

2.2尊重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与审美趣味
在进行各种植物造型设计时,要求充分结合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包括植物造型萌芽点、发枝方位、生长速度等,要求技术人员对此能够形成一定认知。

在植物造型设计时,能够满足植物自身的生长需要,保证植物生长环境通风采光、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促进植物开花与结果,在加强植物造型设计的同时,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促进植物设计在园林景观中的有效开发与运用。

在开发设计各种植物造型的过程中,要求保持良好的审美,使植物造型设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各项设计与要素能够遵从当前人民群众的审美趋向。

2.3园林景观中的韵律构成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往往联合采用多种韵律构成,例如在人工修剪绿篱时,将其剪成波浪形态、城垛形态等。

联合采用乔木、灌木等植物,将各类植物进行交叉种植,并在各类植物设计过程中有效组合各种花色、体形、季节变化、高矮等。

常见的设计形态包括花坛内部植物的连续变化、花坛颜色与形状的变化等。

道路设计采取曲折形态,将台地与踏步进行交替设计,体现一定的韵律性。

联合采用各种不同材料编制的花纹,以增强各种色彩运用的综合表现,营造高低交错的视角设计效果,在地面设计中,达到良好的道路铺装效果。

3植物造型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重复构成与植物造型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简单的植物景观造型,例如半球形、球形、锥形、柱形等,针对乔灌类植物,通过简单修剪即能够达到此种设计效果。

若选用较为复杂的几何设计造型,则在前期阶段需要进行轻度修剪,刺激植物生长,促进各类植物更加密实,最终达到规则性的设计效果。

在运用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联合采用多种植物设计方式,有效运用单株设计、多株植物设计方式,并凸显出多种不同的设计造型。

常见的造型表达包括动物造型、几何造型以及其他多种造型。

针对较为复杂的造型设计,修剪创作难度往往较
植物造型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张青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分析了植物造型设计的各项要素,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应尊重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与审美趣味,保持园林景观中的韵律性,
与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目标相结合,加强并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运用,以此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植物的有效运
用,运用某种线条设计方式加强观众记忆,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选用直线或曲线的设计方式,带来较为明确的表达效果,注重不同
物品在角度、细节、组合层面等的设计差异,达到良好的视觉设计效果,并与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相结合,以此不断丰富园林景观综合设
计效果。

关键词:植物造型艺术;园林景观;植物造型;线条设计
121
--
2022年第16期现代园艺
高,因此针对乔灌类植物,往往需要同时进行修剪、栽培、绑扎等多种处理方式,以此不断丰富并巩固设计效果,增强造型设计的最终呈现效果。

例如在园林景观植物造型设计中,可以利用花卉进行雕塑创作。

在预先设定好的地带摆放花卉,并按照既定的模型进行设置与布置,以增强景观布置的应用效果,花卉材料颜色表达往往较为丰富,总体栽植周期较短,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多种新颖的植物雕塑,增强园林景观的总体设计品质与效果。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采用单一线条的重复设计方式,在同一画面中大量运用某种线条设计方式,以加强观众对某一线条的记忆,达到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可选用直线或曲线的设计方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应用效果。

直线造型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带来较为明确的表达效果,曲线造型设计则带给人较为愉悦的运动感。

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了重复线条设计方式,例如水中的汀步、列植的树木、台阶设计、建筑窗户等,造型设计整齐规律,能带给人们较强的形式美感。

重复构成特征包括骨格重复、基本形态重复、群化构成重复等,在设计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将植物以一定的角度、方向进行延伸布置,构成有规律的排列。

此种重复造型的设计方式看似简单,但在整体设计过程中较为严谨、美观、大方,具有良好的艺术性与审美性。

群化设计方式是线条设计中的一种集中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表达形态有立体花坛、植物配置、雕塑等。

此种造型设计中,将连续用相同的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构成统一的设计要素,达到良好的视角设计效果。

将各种造型设计进行秩序化、整齐化表达与展示,促进景观设计达到良好的统一应用效果,增强景观设计表达的节奏性,增强游客对景观设计的视觉记忆。

3.2近似构成与植物建筑的运用
当前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中均广泛应用了绿篱设计方式,针对乔灌类植物进行修剪与处理,以此增强整体设计效果。

针对绿廊等较高的造型设计。

与植物本身特性、特征相结合,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例如在绿廊设计时,可以在植物顶端位置适当绑扎,或将植物枝条绑扎在植物支架之上,并联合利用修剪处理方式,最终达到良好的造型设计效果。

在设计乔灌类植物绿篱过程中,首先要求从根本上优化各种植物的栽植与设计,包括植物的边界与形态等,并结合总体设计草稿设置各类植物的高度、种类等,并在栽植后进行必要的保养与维护。

在对绿廊进行造型设计过程中要求保持较强的艺术性,使景观设计明快大方,对整体景观设计添加色彩与表现力。

引入绿篱可以设计为谜园的表达方式,由此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的趣味性,增强整体设计效果。

利用相关各种植物,设计为拱门、棚架的表达造型,在植物建筑中有效引入攀援植物,例如藤本植物等。

结合植物本身的攀援特性,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加入棚架、拱门、支柱、墙壁等设计方式,以此增强植物设计的总体效果,利用藤本植物设计增强整体的植物设计效果,当前常见的植物设计造型有杆柱式、棚架式、窗格式等设计方式。

采用单一线条的重复设计方式,在表达得当的情况下,能够带来较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但若设计与组合不当,则容易产生呆板、单调的设计效果,因此在重复构成设计的同时,可联合采用近似设计方式。

例如在色彩、大小、排列、肌理等层面的近似等,常见的运用造型有植物的花朵、海边的石子、动物形象、人类形象等,在深入分析造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中可以运用的部分。

在近似造型设计时,应注重不同物品在角度、细节、组合层面等的设计差异,并充分利用此种差异达到良好的视觉设计效果。

在近似结构设计方式运用的同时,应达到和谐设计的效果,保持一定的变化,最终在较为平稳的设计效果之中体现一定的变化,在运用各项因素中达到繁而不杂的综合设计效果,最终使园林景观设计保持良好的形式美。

在运用金丝线表达的过程中,要求精准把握形态与近似之间的程度,若过于近似则容易沦为重复,若近似程度较低,则容易表现为特异。

3.3植物图案运用与渐变构成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利用植物图案优化造型设计,采用模纹式栽植方式,当前在各种景观设计中均较为常见,联合栽植多种色彩较为鲜艳的观叶草、花卉等,在平面设计与栽植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

选用以观叶为主的乔灌类植物,采用统一的修剪处理方式,保证修剪环节的平整性,为了营造出不同的图案表达效果,联合采用叶色不同的植物进行表达,使设计出来的植物图案精美细致、变化多样。

例如采用自然曲线式、文字式、星芒式等设计方式,结合既定的设计造型对图案样式进行放线栽植,并在设计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修剪处理与养护。

物体形态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容易在基本的序列表现中呈现阶段性的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常见的渐变表现形态有基本形渐变、骨骼渐变。

一般主要从

图1园林景观的近似构成
122 --
2022年第16期现代园艺
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让国内民众看到了国家对生态重建的强大信心。

为此,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城市发展,都应全面把握这一重要趋势,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国家形象。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加大生态理念的融入力度可使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2022-04-30)参考文献:
[1]吴华丽.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分析[J].大观,2021(12):44-45.
[2]吴雪菡.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金荷”幼儿园环境改造设计[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0.
[3]刘帅.基于生态设计理念下的靠崖式窑洞民宿环境设计改造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
[4]孙洪波.探索环境生态美学领域的设计理念——
—析《环境艺术审美文化研究》[J].环境保护,2020,48(07):72-73
[5]聂淼.生态文明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01):30-34.
小、位置、方向、色彩、形状等要素进行渐变处理,在对各项要素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注重不同渐变形状原始线条与最终线条的表达,并正确处理局部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的关系。

基本渐变处理中不受大自然形态的约束,给予了设计者一定的表达与创作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综合分析多项要素,保持设计活动的灵巧性。


变骨骼在设计过程中,联合运用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以此达到良好的骨骼设计结构与效果。

例如将垂直线条渐变为弧线,将数条水平线渐变为宽窄形态,达到明暗、疏密、阴阳的表达效果。

最终构成一道错落有致的景观设计效果,达到良好的空间透视感与运动感。

在景观设计中,采用渐变设计方式,能够带来亲切的表达效果,在视觉语言设计中遵从大自然规律,带给人们以良好的视觉体验。

3.4采用发射状设计方式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联合运用大自然中的多项现象,例如发射现象,常见的物体包括植株丝网、四溅的水花、盛开的花朵、贝壳纹路,发射构成中采用向内集中、向外扩张的发射形态,在促进图形设计与表达层面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表现效果。

发射图像的运用营造了一种较为空隧的表现空间,设计过程中产生一种视觉的光效应,将图像中的多种元素向中心地带聚拢,以此在空间设计过程中达到聚拢的设计效果,带给人们以炫目、变化丰富、有节奏的表达形态。

实验研究可见,超过99%以上的人均对发射状的图形产生收缩、视觉扩张、精神恍惚等效果,无动于衷的现象较少,因此采用发射状的设计方式能够带来较强的视觉张力。

发射状的景观设计方式当前在大自然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共性,在景观设计中往往联合采用多种发射状表现形态,例如向心式发射、离心式发射、多中心点发射等,在景观设计中能够达到较为丰富、完美的综合设计效果,要求注重设计结构内部的联系与单纯性,避免出现多种设计的杂乱混用。

4结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中,大量运用了各种植物造型设计方式,在设计环节能够显著增强园林景观的美观、艺术性等,在运用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景观设计的综合品质与运用效果。

为了达到良好的综合设计效果,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与改善。

将各种植物造型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活动之中,并实现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与展现方法的联合运用,利用植物图案优化造型设计,采用模纹式栽植方式,栽植多种色彩较为鲜艳的观叶草、草花等,达到良好的景观设计效果,最终构建一个生态园林绿化体系,增强园林设计的总体效果。

(收稿:2022-05-09)参考文献:
[1]彭晶.基于健康效应视域下养老院植物景观设计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2(03):72-74.
[2]龙珍文,高国珍.生态保护视域下的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探究[J].环境工程,2022,40(03):295.
[3]王晨钰,周雷.基于《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探究滨水植物景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融合[J].人民黄河,2022,44(01):160.
[4]李璐,王巧良,杨凡,等.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J].中国城市林业,2021,19(06):110-114.
[5]陈国栋,邱冰,王浩.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评价与修正方法——
—以长荡湖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2,38(02):31-36.
[6]王雪娟,连洪燕,肖晴,等.基于SBE法的蚌埠市栖岩寺秋季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02):
130-133.
图2园林景观线描发射图
(上接第120页)
1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