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农村冲刺串讲冲刺串讲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经营管理 (1)机构的管理权限 ——实行总分行制,总行是唯一的法人代表; (2)贷款业务的管理 ——贷款的审批、管理权在总行; (3)资金管理 ——施行指标管理、专项专用;
一、中国农业银行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 续,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 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一
(三)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
积极作用: (1)民间借贷灵活方便的特点,有利于及时调剂资金余缺,解决生 产和生活资金需要,推动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广泛深入动员农村闲散资金,弥补银行、信用社的不足。 (3)借贷利率高,促使借款者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经济效益,及时偿还借款,增强信用观念。 (4)有利农村集资的发展,有利于资金、劳动、资源、技术等生产 要素的多种形式联合,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1999年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
二、农村民间借贷
(一)农村民间借贷的形成 民间借贷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或企业之间发生
的信用形式。 按利息分为:有偿无息,利息借贷、高利贷 按偿还形式:货币型和实物型
(二)农村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1)与目前农村多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相适 应。 (3)对银行、农信社的必要补充。 民间借贷具有形式多样、方便灵活、手续简便、投向自 由的特点,具有广泛深入挖掘农村闲散资金潜力的优势。
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设在北京; 在管理上实行总行一级法人制,总行行长为法定代表人。
(四)相关业务范围 业务界定的标准:
(1)关系国计民生,难以市场化项目的信贷业务 ——重要农副产品收购和农业项目的信贷业务; (2)国务院确定的专项信贷业务 ——粮食、油料、棉花收购、储备的贷款; (3)对政策性信贷资金封闭运转起关键性作用的企业和 连带项目的信贷业务。
【直播冲刺串讲】
财政与农村金融
主讲:许洪凯
串讲 第七章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专题
第一部分 金融组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金融组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简答题)
(一)
(1)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的转移是通过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 进行的。
——①金融机构运作 ②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③金融机构与市场的效率
(2)金融机构对劳动投入量的增长起着积极作用 ——增加资金投入量吸纳更多人敬业;金融部门从业人员比重加大
(3)金融机构的产值增长直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第二部分 农村金融组织与体系考点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考点)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原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通过改革逐步
形成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的: ①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②以中国农业银行为导向; ③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调节; ④以农村民间借贷为补充的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三)农行的性质 本质上:农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和信用业务的特殊
企业,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性质、特征、机构设置 (1)性质
农村居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入股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集 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
(二)特征 (2)特征 1)组织上的群众性:劳动群众自筹资金 2)管理上的民主性: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代表大会 3)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资金来源是农村储蓄、集体存款 4)特殊性质:信贷资金的有偿性,资金的互助性,对农村 经济活动的调节性
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概述
(考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概念:农村各种信用形式的组织机构组成地位不同而又
相互联系,具有整体功能的体系。 (1)国家银行信用:以国家银行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农村资 金运动,即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 (2)农村合作信用:合作金融组织为资金运动核心,相关 组织包括农村合作信用社、合作银行等; (3)农村民间信用:个人之间、个人与农村企业间。
(三)农信社的作用 (1)积极开展存款和社员储蓄,筹集资金; (2)放好贷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支 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完善; (3)积极开展各种金融服务:咨询、信托、信息服务; (4)积极引导民间借贷:积极开展自身存贷业务; (5)扶持农村困难地区和农户脱贫致富; (6)代理、代办专业银行的农村业务。
二、中国农业银行
(一)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沿革 四个阶段 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开展原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
务,农业银行逐步改革为专营商业性业务的商业银行。 (二)农业银行的商业化 ①农业银行商业化的最终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追逐利 润最大化;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 的经营机制。
或滞存——农民自发组织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 第一批农村合作基金会于1984年产生。1985年中央
的政策支持。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消亡 (1)游离于中国金融组织体系之外,缺乏中央银行的监 管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协调。 (2)政府的影响太大,影响了其经营的自主权:由于追 求政绩,导致资金大量流失。 (3)违背了为农服务的宗旨
(二)资金来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营资金的来源是: (1)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2)发行金融债券; (3)财政支农资金; (4)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5)境外筹资。
(三)组织机构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实行总行、分行、支行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一)性质和任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
家农业政策性银行。 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
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 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
(四)农信社的地位 处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地位,由农信社在整个农村
合作经济体系和在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所决定 的。 农业银行是领导力量,信用社则作为重要弥补。
第三部分 其它融资渠道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20世纪80年代,农村资金短缺,另外集体资金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