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 赵莹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的思考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
乡村建设与规划涉及乡村环境、农村产业、农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需要综合经济、环境、社会等多方面考虑,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乡村建设与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地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况。
在乡村建设和规划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也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减少农村垃圾、废弃物的排放,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条件。
乡村建设与规划应注重产业发展。
乡村地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乡村建设和规划中,应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也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乡村产业链的发展。
乡村建设与规划应注重文化传承。
乡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习俗。
在乡村建设和规划中,应重视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乡土文化精神,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增强乡村的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
也要加强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乡村建设与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平。
乡村地区存在着农民收入低、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
在乡村建设和规划中,应注重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待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也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发展,传承文化遗产,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连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理论探索实施乡耐振兴战略DUI快美丽连冊建设的几点思考□魏翠玲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本人通过实地调研,对因地制宜改善团场连队环境条件、整合资源促进团场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团场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谈一些粗浅看法:一、明晰思路,科学规划,有序开展乡村振兴建设1、科学谋划,制定实施方案。
各团场要通过实地调研,统筹规划,立足各团场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因地制宜,因连而异,制定《连队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定“美丽乡村创建标准。
”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连队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有效地促进和保障连队美化建设规划的进程和全面落实。
2、因地制宜,改善连队环境条件。
以“五清三化一改”为抓手,严格按照“师市主抓、团场落实、连为单元、职工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按照“净、清、理、绿”的四字要求,开展连队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升连容连貌的美化水平。
以此同时,实施连队硬化、绿化、美化行动。
让连队道路更整洁、饮用水更清洁、连容连貌更美丽.大力改善连队基础设施,让职工生活幸福安康。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前提下,推出了以下几项举措:1、规范引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不断强化连容连貌提升措施。
以建设美好家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环境优美连队为目标,实施连队“三清一拆”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按照“绿化一条线、林木一条线、围墙一条线、道路一条线”和“路灯亮起来”的“四线一亮”工作要求带动下,全力对连队进行环境面貌改善。
二是对连队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治理。
先后采取购置垃圾清运车、建立垃圾箱的硬件措施,基本实现了周围生活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处置”。
尤其是着重改造连队的公用厕所.确保干净卫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推进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关键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村庄环境面貌混乱、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等。
为了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和构建美丽乡村,政府积极推动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引导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加强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也能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需要更加注重乡村发展,推动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建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美丽乡村建设又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必须实现协调和平衡。
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能够提升乡村形象和品质,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对于构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活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场所,美丽乡村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规划和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创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还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通过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深入研究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探讨其实施路径和关键问题,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新型城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8.生态严控区美丽乡村空间规划模式研究.docx

村庄名称 番赛村
表 2 村庄竖向空间发展现状 建筑高度现状
福关村
福安村
番香村
3 生态严控区村庄现实困境
3.1“建设无地”困境:生态保护红线控制下建设用地受限
生态严控区村庄困境最直接表现在村庄“建设无地”的土地使用现状,生态保护红线的 划定将传统村落空间从增量发展引向存量发展,而村民对居住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需 求日益增加,空间的限制与村民需求的增加成为村庄建设的主要矛盾。
“建设无地”困境表现在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两个方面。就居住空间而言,五指山市通 什镇 90%以上的村庄为传统的黎族村落,黎族素有分家的传统习俗,儿女成家需要新的住所, 对居住空间的需求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妇孺 留守在村中,村庄现状公共活动空间相对狭小,无法满足村民对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图 3 番赛村公共活动空间现状图
2.3 居住空间竖向发展趋势
在生态严控背景下,生态严控区村庄空间发展模式由传统的土地扩张建设模式转向竖向 空间发展建设模式,即由建筑占地空间的增加转向高度上的增加,以此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 居住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番赛村、福安村、福关村和番香村村庄居住空间发展模式都由传 统的土地扩张建设模式转向建筑高度的增加(表 2)。
自发形成于山谷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使不同的行政村之间以及同一行政村的各个自然
村形成了散居的空间布局形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进一步限制了村庄空间无限蔓延,加快
促进村庄散居的空间模式。
通过对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赛村、福安村、福关村、番香村的实地调研(表 1),该地区
村域空间散居的空间模式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即受自然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以番赛村、
福关村、福安村为代表,各个村庄的自然村分散而居,距离较远,自然村之间通过一条村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225【城乡建设】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析姚 金1,齐 虹2(1.承德展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承德 067000)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也获得巨大的进步。
但是在乡村发展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解决,例如风貌破坏和布局混乱等,对于乡村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所以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推动乡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同时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容进行探讨,最后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希望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225-01在我国,对于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缺乏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都缺少足够成熟的规划设计理论,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
我国的乡村面积大,所以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农业资源为重要依据,将乡村自然环境做为根本,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重视新型技术设备的引进,从而建立出更加美丽的乡村景观,为乡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设计原则1.1 尊重乡村文化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尽可能保留乡村所具有的原有风貌以及民俗宝贵财富,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些历史宝藏,尊重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这有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内涵。
1.2 保护生态环境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原则,在建设魅力乡村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在实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先进技术来将设计内容与乡村生态环境相互结合,从而建立成具有人文风景特征的乡村,同时也为乡村中的居民留有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作者:何禾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7期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同年5月,农业部颁布的《“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明确提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型美丽乡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城镇化率为59.58%。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加快,在农村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农业落后,维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一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美丽乡村四种发展模式,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而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城乡差距过大、产业发展不协调、过分依赖土地、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等,因此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
相比于过去依赖土地的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侧重点在人,其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指数过渡到人民幸福指数,是从城乡二元对立向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的转变过程。
而其中,建设美丽乡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一)城镇化发展科学合理化新型城镇化解决了过去的区域城镇化不均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是以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口的共同富裕为最终发展目的的。
村镇建设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思考

村镇建设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思考发布时间:2021-06-10T10:08:54.4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赵莹[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改革政策的实行,村镇建设管理成为建设部门和政府需要共同迎接的重要任务。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改革政策的实行,村镇建设管理成为建设部门和政府需要共同迎接的重要任务。
本文阐述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改善问题的有效策略,旨在为村镇更好地建设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建设和谐村镇。
关键词:村镇建设;管理现状;改进思考依据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发展的基本状况来看,村镇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发展呈现高速状态,但是机遇到来的同时也为村镇建设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结合当下的发展局势,针对不同地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合理规划发展道路,积极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迎合村庄建设的要求,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稳扎稳打,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一、村镇建设管理现状(一)缺乏完善的村镇建设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村镇建设都缺乏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共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些年来,我国中央到地方都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了健全的建设管理机构,设置了明确的分工合作部门,但是针对村镇的建设管理还不具备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因为资金匮乏而造成管理混乱或工作停滞的现象,很多的村镇缺乏健全的管控机制,耽误工程进度,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积极完善村镇建设管理制度,鼓励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改善村镇管理工作。
(二)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指导由于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于规章制度没有建立深刻的认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指导,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管理村民。
目前,我国关于村镇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很多的村镇没有按照规划进行管理工作,村镇建设管理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导致村镇建设缺乏安全性和严肃性。
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同样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改善粗犷发展的城镇化模式,降低城乡之间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措施。
在新型城镇化的环境下,传统的农村规划模式已无法达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美丽乡村的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成为当今乡村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
以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国内外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为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美丽乡村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引言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明确了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道路,要求城镇化建设遵循绿色、低碳、智能、集约的模式进行发展,因此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就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确定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还是顺应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表现。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相对不平衡,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推动建设进程的策略。
1 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的概念和内涵新型城镇化指的是将统筹城乡统一协调发展以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终极目标的一个新型发展的理念。
在这之中新型城镇化包括的内容有:乡村居民的身份逐渐过渡到城市居民,乡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哪一部分人的生活条件、方式以及质量呈现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成为城市居民后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通常包含有以下意义:首先产业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农民富裕。
其次,应该做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设施较为完善以及其布局更为合理。
与此同时,还应该较为注重美丽乡村规划,做到其科学合理,逐渐提升乡村景观,村民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实现乡村文明以及村容整洁等等相关的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的概念一方面体现在生态方面,在另外一个方面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
浅析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浅析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发表时间:2020-02-28T12:47:50.9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作者:王娟[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美丽乡村规划已成为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美丽乡村规划已成为城乡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内容,它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改变了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边缘化和空心化问题,还在促使村容村貌、经济结构转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乡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相关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研究;途径及对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致力于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让农民群众在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环境中感受幸福和快乐。
1、现阶段我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1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认识不够虽然我国在近几年内不断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但其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
一方面,在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把重点偏向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拉动经济增长,缺乏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资金投入力度和规划监督执行力度不够,致使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没有贯彻落实乡村规划建设相关方案有些地方的乡村规划建设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虽然制定了规划方案,但是该方案并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村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1];还有一些地区没有把握好乡村规划的工作重点,而是侧重于乡村规划的设计过程,重设计而轻落实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力度不够而使得乡村规划的落实不到位,甚至是大打折扣。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建设策略探究 孙凤明1 赵肖2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建设策略探究孙凤明1 赵肖2摘要:城市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景观的建设。
另一方面也对乡村生态环境和乡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是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环境优美乡村景观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乡村景观;现代农业引言乡村景观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已直接威胁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景观的建设,传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落逐渐消逝,大片的土地改变了原始面貌,土砖泥瓦的民居成为了钢筋水泥的楼房,优美和谐的乡村环境和乡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
因此,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乡村景观的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推动生态环境及其村容村貌的全面改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一、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并在都市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了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造成不利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的认识它对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景观建设城市化能够促进整个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另外,城市通过自己经济优势和先进性,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起到领导作用。
城市将自己的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广到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都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关注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提高了乡民参与乡村景观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乡村景观的建设。
2.城市先进思想的渗透,推动了乡村景观建设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许多乡村人开始向往城市生活方式,这些体现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
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摘要:在目前,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大家的生活环境。
其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容,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起点,同时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对建设整体的规划要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建设的管理以及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性,以此有效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
本篇文章则针对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城乡规划;建设;思考引言:在目前,我国各地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已经逐渐开始落实,但是在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目前农村普遍存在村庄布局混乱,农村卫生环境较差等一系列现象,导致整体的城乡建设的进度较慢。
要想有效促进城乡规划的稳步发展,就要能够保证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治理,同时要实施有效的乡村规划管理,只有全面分析乡村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建设的稳步发展。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美丽乡村的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目标。
若想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就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重视美丽农村的建设。
农村建设是中国建设的起点,通过建设农村,打破农村“脏”、“穷”、“土”三个标签,有利于改善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1]。
并且,还要积极改变过去长期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建设的城乡分治的观念,充分发挥城市工业对乡镇农业的带动作用,通过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并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这也充分说明建设美丽农村的重要意义[2]。
二、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农村村民的素质比较差,思想认识不够明确村民的素质是发展农村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仍然有很多乡村群众对乡村的建设认识不足,在思想上仍然处于“井底之蛙”。
我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

我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讨摘要: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必须以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一起抓,把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放在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村庄综合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优化生态环境、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方面,把建设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现代化美丽乡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文结合浙东南高山养生农庄的规划设计实例,详细探讨了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要点。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美丽乡村;规划;高山养生农庄;区位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whole, must be guided by modern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sist on producing development, wealthy life, polite phenomenon, the management democracy caught together, put the focus of the modern rural construction beautiful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villag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s, optimiz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farmers’ main body, etc.,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farmers live a happy life and beautiful countryside as the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oothold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mbining with zhejiang southeast mountain health farm planning and design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new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Beautiful country; Planning; Alpine health farms; The location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理念,指明了我国乡村建设方向。
新型城镇化村镇的建设格局相关分析

新型城镇化村镇的建设格局相关分析发布时间:2021-05-28T14:07:45.7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月5期作者:赵莹[导读] 新农村的改革创新,让城镇化的建设得到逐渐发展赵莹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摘要:新农村的改革创新,让城镇化的建设得到逐渐发展。
在进行实际的城镇化建设时,格局创建涉及到城镇河道、水资源利用、农村土地等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促进发挥出村镇的相应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城镇化的有效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上。
在城镇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人口不断增加和资源持续积聚,建设城镇的时候,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会受到建设的影响。
水资源的利用和城镇建设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建设时要合理利用。
为了创建新型的城镇化乡村,要合理的进行规划,找到各种能影响到建设的因素相互结合,进行科学的设计。
针对城镇的河道、水资源和农村的土地、人口等综合考虑。
一、城镇河道建设中护岸型式与选择原则在城镇河道的创建过程中,护岸型式主要以美观性、防洪性和经济性作为原则,创建的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河道流量和地质情况,合理地设计出城镇河道的护岸,让护岸的创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城镇河道在创建护岸时型式上的变化越来越多,不同的护岸在应用范围中有各种差异,河道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护岸的状况,按照相关规定、遵守原则,合理的选出相应的河道护岸,对护岸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进行提升。
比如,在河道周边的流量比较大、要求防冲能力强的时候使用绿色植被的方法,充分利用河道中那些生长的植物,进行人工等方式对河道边上的土壤进行加固,防止出现河岸坡出现坍塌的现象,这种形式投入成本比较低,安全性能也比较高,有很多优势。
二、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进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所在地区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开发水资源是城镇化创建的重点问题。
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总体效率,可以体现出这个区域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和利用率。
浅谈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浅谈城乡规划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设计,其中以美丽乡村作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在对以后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提供相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策略引言在当前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美丽乡村规划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当充分的尊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以及对本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农村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生态保护力度,这次希望能够实现美丽乡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统一的发展步骤,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1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在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进行道路设计规划,主要是为了能够缩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给农村的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工作中,我们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能够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扩建改造和升级,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尽可能的去降低建设乡村的成本。
在整个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乡村能够向着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发展。
当然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要充分的对民生工程进行布局,比如交通,电力,地下排水,环境等等,这些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做好,把现有的不利于人民生活,不方便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
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丰富乡村活动场所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可以从社区入手。
在社区体系的完善中,不断的去打造一个与乡村规划相符合的场所。
按照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使得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味,有质量。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响应我国中央1号文件,对于乡村的政策支持力度的号召乡村要建立起拆违办公室,并且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与西德进行相应的公示,并把责任分工进行细化明确的人,办公室以及开会的场所进行开发一次来供村民进行休闲健身,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一些健身的基础设施,以便老年人能够在晚年进行下棋,打牌等活动。
浅谈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

浅谈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摘要:现如今,随着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力发展,我国不断加强了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讣,并以此来推动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村人民的幸福感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水平。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视,积极发展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实际出发,对乡村建设进行特色的规划,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提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策略引言: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农村的美丽建设发展。
与此同时,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化国家对乡村的规划建设提岀了新的要求。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中,应该勇于摒弃传统的农村发展及建设模式。
以建设美丽的乡村为出发点,不断的美化农村的外在形象及内在文化氛围,从而推动农村发展向着和谐美丽方向迈进。
但是在城乡规划中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是外在的,还要从文化氛围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得到切实的改善。
为此,美丽乡村建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还是城乡规划的重点内容,必须加强新模式的发展硏究,确保乡村建设的稳定效果。
一、城乡规划及美丽乡村的规划概述建设美丽乡村是十八大报告以来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思路,十九大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化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丽乡村的建设一方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住宅建设管理;另一方面是从乡村产业发展出发,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和水平。
1、城乡规划概念城乡规划是通过统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使他们逐渐的缩小差距。
以生态化、宜居性为主要线路进行的城镇发展规划。
十八大以来的城镇化建设有了新的部署, 首先,强化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内需的提升来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其次, 从文化发展方面进行城乡的规划结合,让农村逐渐的摆脱文盲现象,推崇文化进农村规划;最后,就是从生态环保角度出发建设和谐的城乡关系。
乡村多处都有非常秀丽的自然景观,工业影响较小。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赵莹1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赵莹1发布时间:2021-08-16T06:38:44.611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7期作者:赵莹1 李刚2 [导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标准也会越来越高,并且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设计更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城市科学的规划与建设。
1.中共本溪市委党校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2.本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标准也会越来越高,并且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设计更合理的方案来进行城市科学的规划与建设。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也越来越先进,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环境保护能够创建高质量的环境保护,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良好的环境。
因此要认真考虑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落实好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内容,从而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是城市的各项指标越来越好,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一、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城市环境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必须要对城市环境进行保护,遵守大自然的变化与规律,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做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优先考虑环境保护,这样一来既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提供更良好的有利条件,对于城市的建设也是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如果对城市过度开发,影响了基本的环境发展,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很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一旦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就是在破坏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弱化了对城市保护的能力。
因此在城市做规划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强化环境保护,建立更加优美干净的城市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整洁,为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助力。
二、分析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一)污水排放、大气污染以及垃圾污染问题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人口也在不断加剧,这样一来也会造成生活污染的负担。
新时代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

新时代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03-19T10:00:17.940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3期作者:赵思莹[导读] 规划是城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赵思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835000摘要:规划是城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规划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后期城乡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
城乡规划作为重要的公众空间,一体化管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结构臃肿、城市病突出,以及农村空心化趋势明显的必经之路,也是人民美好生活愿景实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
关键词: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1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1.1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前社会形势下,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比较高,而农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低。
农村土地资源规划相对来说比较混乱,在种植农作物的使用方面利用率低下,有些耕地被用作其他产业,降低了耕地的使用效率。
部分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已经进入城市,农村自身的耕地无人管理,处于荒芜状态。
除此以外,相对于农作物来说,种植经济作物带来的经济收益更高,农村不能够保证粮食的生产。
在部分地区,乡镇政府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非法占用耕地面积等,扩大城市的建筑规划面积,降低了耕地产出。
在占用农业用地时,部分地方政府的补助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农村的生态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1.2城乡规划管理不科学当前农村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防灾能力薄弱、交通不便利等。
农村的建设用地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规划,大部分农村都存在违规建筑的问题。
部分农村的公路并没有进行科学地规划,不仅横穿村民的耕地,而且功能性布局不合理,对部分村民的出行没有带来便利反而造成阻碍,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农村的公路建设不完善,有些道路仍然是土路,一旦下雨难以出行。
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公共活动中心,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枯燥单调。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索
张月梅;臧雪莹
【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
【年(卷),期】2024()3
【摘要】中国的乡村地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然而,在当代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传统的农村结构被严重破坏。
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明显,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挑战。
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发展,早已明确建设美丽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农业乡村优先发展。
探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对于应对日益复杂和严峻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张月梅;臧雪莹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做好“五化”文章加快乡村振兴——大余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探索与实践
2.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以汉中市勉县莲水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景观改造设计为例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路径探析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思考——以山西省阳泉市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赵彩云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赵彩云发布时间:2021-10-25T05:33:02.635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0期作者:赵彩云[导读] 加强住宅周边环境建设,改善乡村住宅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整体幸福感,并减少乡村与城市的“割裂感”。
聊城市财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摘要:近年来,党中央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此项规划内容当中的重要一环。
在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的过程之中,应当对当地的文化建设情况做到精准了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加以把握,以便能够据此依托乡村景观建设提升当地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进而达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工作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住宅设计引言建设美丽乡村是国家的重点建设目标,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各地特点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而实施美丽乡村规划,需要合理、有效地规划乡村住宅布局,加强住宅周边环境建设,改善乡村住宅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整体幸福感,并减少乡村与城市的“割裂感”。
1 城乡规划中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在城乡规划中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循环链出现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农民的综合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建设美丽乡村时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当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
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先行。
美丽乡村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的路径来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美丽乡村规划对于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一些美丽乡村先行建设示范点进行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在规划设计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重视不够,如在规划编制理念、社会参与规划编制、规划内容评议、规划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针对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规则进行探讨,以求对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新农村规划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赵钿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2004年初,北京市平谷区开始新农村建设,至今,四个试点村(玻璃台、将军关、挂甲峪和南宅)已有两个村建成.我们参与了玻璃台和南宅村的规划设计.感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应以农村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农民的增收致富为中心,新农村的规划设计不能照搬城镇规划设计和管理模式,必须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研究.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赵钿
【作者单位】北京九夏嘉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探索及实践——以伏尧中心村规划设计为例
2.新农村规划中山地住宅规划设计的探索——以秦皇岛市望峪村为例
3.新农村规划设计探索及实践——以陈集中心村规划设计为例
4.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探索——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新农村建设综合景观规划设计
5.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探索(二)——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新农村建设综合景观规划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赵莹
发表时间:2018-07-30T11:49:04.5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赵莹
[导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资源的开发正在由城市或城郊向乡村辐射,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合理的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环境资源的开发正在由城市或城郊向乡村辐射,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科学合理的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特征,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建设提出应有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1、乡村景观与乡村景观规划
1.1乡村景观的概念
由于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不同,因此对于乡村景观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指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具有与城市不同的景观行为、景观形态和景观内涵的景观类型,主要包括低密度的乡村人口、分散的农宅和粗放利用的土地等。
刘滨谊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所涉及的对象主要包括乡村地域范围内与人类聚居活动有关的景观空间,包括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
谢花林则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指出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符合镶嵌体,镶嵌体的大小、形状在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刘黎明等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同时也包括人文建筑生活系统,三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体现出乡村景观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和文化支持三大功能。
根据上述表述总结得出:乡村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具有明显乡土聚落特征的田园景观,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景观、乡土建筑景观和乡村文化生活景观。
1.2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特征
乡村景观规划是应用多学科规划理念,在保持乡域景观的完整性和保存乡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生态人文资源,并对乡村的各类景观和人文要素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建立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生产、文化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乡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乡村的自然景观格局中,以充分发挥乡村景观所应具有的生产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其核心是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应具有以下特征:
(1)自下而上的资源整合性。
乡村景观规划不是单一的物质形体规划,需要深入挖掘乡村环境中的各种景观和人文要素,并利用景观生态学等规划理念整合这些资源,塑造生态涵养、资源产出、文化承载的乡村景观有机体。
(2)人文参与性。
广大村民是乡村最主要的活动主体,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会对乡村景观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要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规划要适应村民日常的行为活动,注重村民在景观规划过程中的参与性。
(3)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
乡村景观规划不仅要注重自身景观资源的自我循环,也要注重与外界的互动参与性,可以在保护乡村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低影响的旅游开发,以促进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景观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村落的改造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热潮,部分地区,对于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城郊乡村成为大城市附属。
部分规划人员没有将城市中的规划与乡村规划区分开,在乡村中也按照这城市规划的方式来对乡村进行改造,使得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而无法独立发展。
殊不知乡村相对于城市是独立的个体,乡村自有其自己的经济文化特征,如果其经济文化都围绕城市进行,那么最终乡村将丧失其文化自信和自觉。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城市化。
(2)只重建设,忽视文化。
乡村农业的发展无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那么“外出务工”“村办工厂”大行其道,一切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
而乡村这样被动致富的结果就是造成“空心村”,即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认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这对乡村景观的伤害则是其乡村民俗、手工艺、乡村曲艺传人的丢失,而这样的乡村发展只满足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而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思考
3.1加快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乡村景观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国内乡村景观规划学科的产生,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从事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在乡村景观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的。
这就需要在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索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乡村景观的规划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转型期间乡村景观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3.2加强景观价值观念的宣传和教育
乡村居民大多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更不清楚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在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兴起之际,应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通过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利用各地乡村景观资源优势,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形式,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乡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乡村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去。
3.3强调和突出乡村景观的地方特色
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乡村景观。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乡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没
有发展就没有现代文化的产生和传统文化的延续,乡村的更新与发展正好保证了乡土文化的延续,同时为新的文化得以注入提供了前提。
在文化整合的同时,借助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强调和突出当地景观的特殊性,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景观的吸引力。
这不仅可以使乡村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对于挖掘乡村景观的经济价值,促进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乡村多种经济是非常有益的。
3.4加强乡村景观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良好的乡村景观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与维护。
乡村景观目前出现的一些丑陋现象,如垃圾随处可见、违章建筑乱搭乱建、村民自行拆旧房建新房……,这都是管理力度不够造成的。
因此,乡村各级政府需要成立相应的景观监督与管理机构。
例如,浙江奉华腾头村于90年代初专门成立了国内惟一的村级环保机构——腾头村环保委员会,在乡村景观的管理、维护与宣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样不仅可以对影响乡村景观风貌的违章行为和建设加以制止,而且对于建成的乡村景观进行必要的维护与管理,保持良好的乡村田园景观风貌。
4、结语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规划要突出乡村的自然景观特色、农业景观特色、聚落景观特色和文化景观特色,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是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重点内容。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的景观建设不能只强调外在的美化,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保护广大乡村生态自然景观本底,深入挖掘乡村的地域特色,注重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与改善,让广大乡民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才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
[2]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9).作者简介:赵莹(1984年—),女,汉族,安徽霍邱人,讲师,文学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