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第十一册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新标准)(小学一年级起始用)第十一册教学建议Module 1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描述建筑物
学习任务: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It’s ten thousand Li long.
How old is the Great Wall? It’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ld.
运用任务:给图片配写英文介绍:收集旅行时拍摄的各地照片或者网络图片,为各地的标志性建筑物配写简单说明;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或建筑物);同学互相赠送风景明信片:在明信片的背后注上简短英文说明。
模块分析:Uint1创设了Daming向Simon介绍长城的情景,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句型How long…?How old…?并练习用长度高度和时间来描述物体。
Unit2则以游戏和歌曲的形式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知识点以及语言的运用,应重点掌握
“listen and repeat”中对建筑物的简短描述。
二、活动建议
活动1:猜谜
活动目的:巩固句型,训练孩子听力,培养观察力。
活动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所准备的几个规定范围。
活动过程:教师在规定范围内,向全体学生描述出指定物体(或建筑物)的长短(或高矮)或者修建(或使用)时间,请学生猜出该物体(建筑物),首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小奖励。
例如;以教室为规定范围,教师可描述一块黑板的长度和高度(如果学生猜不出,可以加上颜色或者大小的描述),让学生举手回答老师所描述的是教室里的什么东西。
活动2:估算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句型,培养孩子说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常识估算周围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一些具备不同长度高度和历史时间的实物或者图片。
活动过程:教师逐个出示准备好的实物或者图片,请学生目测实物或者图片里的物体的长度,高度或历史时间,可分小组进行比赛后,各组回答完毕后宣布答案,最接近正确答案的小组加一分。
活动3:经典建筑物展
活动目的:熟悉各国著名建筑物,从写这个方面来巩固本模块重点句型。
活动准备:一套中国、日本、美国、法国、埃及、英国等国国旗图片;一套与其相对应的各国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也可让学生自行收集);一套小的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教师可提前告诉学生将制作一期“各国经典建筑物展”,让学生课后收集相关图片以及建筑物的资料。
制作展板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分工,读写能力较好的同学负责写建筑物的英文说明;书法好的同
学负责抄写;其他同学可负责剪,粘贴和装饰。
最后,展板内容最丰富齐全,设计新颖的小组获胜。
将展板置于走廊或其他成果展示处,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Module 2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学写电子邮件;谈论过去的事情
学习任务:Where did you go?I went to…/ What did you see?I saw…/
What did you eat?I ate…/There was… /There were…
运用任务:给好朋友或者老师写一封电子邮件;小调查:分小组调查全体同学分别去过哪些有意义的地方,看到过什么有趣的景象,吃过哪些可口的小吃等;向朋友介绍自己昨天发生过的事情。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Daming写给妈妈的一封电子邮件这一主题展开,Unit1主要呈现以前学习过的过去式句型,并设计了一个练习环节供学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Unit2 通过呈现几个不同小朋友的电子邮件来进一步复习用过去
式谈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还以一首绕口令加强对过去式的印象。
本模块设计的活动开始渗透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小宠物
活动目的:练习三个过去式句型。
活动准备:和全班学生人数相等的小怪物图片(见图)。
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小宠物”图片,谈论自己昨天去过的地方,并完成“小宠物”的脚(I went to…);再说出自己昨天吃的东西,并完成“小宠物”的嘴巴(I ate…);接着告诉学生自己昨天看到的东西,完成“小宠物”的眼睛(I saw…);最后提及自己昨天买的东西,并完成“小宠物”的手(I bought…)。
在教师完成以后,请每个学生按照老师先前示范的样子,也补充完整自己的“小宠物”。
正
确完成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小奖励。
活动2:给Daming的一封电子邮件
活动目的:学习和练习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写的能力。
活动准备:数台可以上局域网的电脑,微机教室,给每组学生申请一个电子邮箱。
活动过程: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上课前一天布置家庭作业,给Daming写一封信,介绍自己最近的情况,并邀请Daming到自己的家乡来玩。
上课时教师在教师机上示范写电子邮件的步骤和方法。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把准备好的信输入电脑。
在局域网里成功发送邮件的小组获得老师奖励。
活动3:我的宝贝
活动目的:巩固本模块所复习的过去式,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活动准备:教师和每个学生均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物
品。
活动过程: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件小物品,介绍给大家,告诉学生宝贝的来历(地点,时间)和喜欢的原因。
之后请学生上台用“It’s a… I went to… I saw… I bought…”等简单句子讲述和描述小宝贝,最后说明喜欢的原因。
大家一起分享小小的快乐。
Module 3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兴趣(集邮)
学习任务:Have you got…?Yes,I have./No,I haven’t. What have/has you/she got…?These stamps are from…
I need…
运用任务:邮票设计比赛,并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邮票;书包里的小秘密:请大家互相猜猜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小东西;用It’s from…说出物品的产地;谈论自己最需要的一件物品,并说出理由。
模块分析: Uint1通过Daming与Simon有关收集各国邮票的谈论,引出本模块要进行复习的重点句型“Have you got…?Yes,I have./No,I haven’t.”以及“These stamps are from… ”,并安排了关于这个句型的对话练习。
Unit2仍旧以集邮为话题,重点复习了“These stamps are from…” “I need…”句型。
二、活动建议
活动1:书包里的小秘密
活动目的:练习Have you got…?Yes,I have./No,I haven’t.句型,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准备:教师的随身包,学生的书包。
活动过程:教师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包包,请大家用本课句型来猜测一下,包里都有什么。
答对的同学得到小奖励。
然后,教师借一位同学的书包到讲台上,再请大家猜测这位同学书包里有什么小秘密。
最后,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猜测各自的书包里都有什么东西,猜对的多的同学获得小奖励。
活动2:许愿树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句型“I need…”,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和兴趣所在,锻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锻炼书写。
活动准备:一棵许愿树,若干小卡片。
活动过程:把一棵塑料许愿树放置到讲台上,告诉学生有关西方许愿树的来历。
然后将小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孩子们用“I need…”句型写下自己最需要的一件小物品,并注明原因。
最后每个孩子把写好愿望的卡片挂上许愿树。
教师筛选理由得当的小卡片告知家长,若能实现则更好。
活动3:“打破沙锅问到底”
活动目的:加强对句型“These stamps are from…”的运用,训练学生的思维,听说能力。
活动准备: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并写下“The egg is from _____”
活动过程:教师请大家思考“鸡蛋是从哪里来?”,并回答。
学生回答出鸡蛋来自鸡,接着问鸡从哪里来。
以这个无限循环的问答拉开游戏序幕,然后再提问一些其他的物品来自哪里。
例如,雨来自哪里?云来自哪里?水蒸气来自哪里…通过层层向上的提问和回答,来不断重复练习“The *** is from _____”.回答的得最长的学生得到老师的小奖励。
Module 4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谈论中外节日;一般现在时的运用。
学习任务:My favourite is … It’s in … We do … W e eat…
运用任务:举办“中西节日知多少”的小故事大赛,让大家用英文简单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方节日文化风俗;小调查:按照活动手册15页上表格所示在班内展开“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的小调查,并说明原因;节日大搜查:让全班同学分组收集各国重要节日并制作成墙报,附英文说明。
模块分析:Uint1设置Simon向Daming介绍感恩节的场景来复习My favourite is … It’s in … We do … We eat…等句型。
Uint2仍旧以东西方文化节日风俗的介绍为主题,介绍了圣诞节,进一步巩固了句型的运用。
并且加入了月份的复习。
二、活动建议
活动1:我的节日我做主
活动目的:强化句型练习,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一本可以挂在黑板上的大的日历(年历),水彩笔。
活动过程:教师在活动开始之前,介绍给大家一些少数民族或者国外的非常有趣的节日,例如泼水节和愚人节。
然后引导学生,“如果让你来设立一个节日的话,你会在什么时间设立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学生用“I wish there will be a ____day.…”开始描述。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主要的句型结构“It’s in … We do … We eat…”,以帮助学生的描述。
描述完以后,教师在日历(年历)上圈出来,作上记号(如:“Pet Day”—suggested by Lili)。
最后完成一张“我们的节日年历”,让学生简单装饰后张贴在教室或者走廊的展示墙上。
活动2:特别的每一天
活动目的:锻炼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课外知识,了解西方民俗民风文化常识。
活动准备:让学生提前准备小资料。
活动过程:告诉孩子,每天都是特别的一天。
都是不同的节日。
让孩子们提前收集节日的小资料。
每天在上课之前,给值日生2分钟的时间,用本模块中句型向大家介绍当天是哪个国家的什么节日,以及这个节日的来历。
活动3:生日榜
活动目的:复习月份单词,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关注他人。
活动准备:制作一张大的年历,一盒水彩笔,教师自己的照片,每个学生的照片,胶水
活动过程:教师请学生用“Your favorite is …”猜测老师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最后告诉大家,“My favorite is my birthday。
It’s in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My birthday is in…”,并将自己的照片贴在年历相应的日期上。
所有的学生说完以后,完成一张贴满学生相片的生日榜,把它挂在教室的装饰墙上,并记得从那以后给过生日的同学说一声“Happy birthday!”
Module 5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写交友信,介绍自己的情况
学习任务:Can …;ask for a pen pal; I’m from…;I can speak…;I want…
运用任务:写一封交友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结交国外笔友;互相询问同桌或者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用Can you…?;寻找好朋友(详见活动建议3)。
模块分析:Uint1以结交笔友为主题展开讨论,引出对Can…句型的复习,并设计了一个对话练习,让学生熟悉常见句式。
而Unit2则安排了阅读练习,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让学生练习简单的片段写作,此外,还可以通过歌曲强化本模块内容。
二、活动建议
活动1:给卡通们的信
活动目的:练习写简单句子介绍自己,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几个不同国籍的著名卡通娃娃(如机器猫,孙悟空,史诺比,米老鼠等),若干信纸,一个硬纸做的邮箱
活动过程: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卡通娃娃告诉学生,卡通是每个孩子童年的好朋友,写封交友信给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卡通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指导学生用本模块中学习的句型写信,然后投到卡通娃娃的邮箱里。
选出写得好的张贴。
活动2:超能力少年
活动目的:巩固和练习句型,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若干条“Can you…?”问题,一件红色超人披风
活动过程:告诉学生将选出班上最有本领的“小超人”,挑战者站到讲台前,接受大家的提问。
挑战者必须诚实回答。
回答“Yes,I can.”最多的孩子成为小超人,教师授予小超人披风。
活动3:找朋友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进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和全班人数相等的小卡片,每两张卡片配成一对笔友。
活动过程:教师将卡片打乱后发给每个学生,请他们阅读自己的卡片,并且按照卡片上的要求去寻找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在寻找的过程中,用Can you…?向别人提问。
最先找到好朋友的5对-10对,得到老师小奖励。
活动4: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的: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活动准备:一个眼罩
活动过程:教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带上眼罩;然后再请一名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
台上的学生若能在介绍结束之前,说出介绍者的名字,则获胜。
介绍自己的学生便上台带上眼罩,根据声音猜测下一位介绍自己的同学是谁,如此反复。
Module 6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简单了解信件的表达方式
学习任务:I’ve / I haven’t got ….
运用任务:教师模拟一封给学生的信,请学生给老师回信,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运用句型I’ve / I haven’t got ….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信件这一主题展开,Unit 1和Unit 2通过学习如何写信和回信,认识并复习信件的书写方
式,以及如何询问和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了解英语书信的书写格式。
本模块设计的活动注重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章(信件)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建议
活动1:给老师写回信
活动目的:练习写作,了解英语信件的格式
活动准备:老师给学生的信。
活动过程:教师先找一个“理由”,给学生们写一封英文信,最后提出几个问题,如:What …? Who …? When …? Where …? How …? 等等。
教师把信件在黑板或屏幕上显示出来,要求学生按照写信的正确格式,给老师写回信。
最后在班级里交流。
活动2:链形操练
活动目的:操练语法和句型 ----What have you got?
----I’ve got….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几个小物品
活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或几个圈),教师先拿出自己的东西,导出句型:“Look! I’ve got a new book. ”然后走到学生A面前,说:“What have you got, A?”A回答:“I’ve got a toy car.” 然后走到学生B面前,说:“What have you got, B?”就这样循环操练,直至每个人都练习多遍,脱口而出。
活动3:猜物游戏
活动目的:操练语法和句型 ----What has he/ she got? ----He’s / she’s got…. 练习have got 的人称变化。
活动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几个小物品
活动过程:学生A走上台前,把手中的物品放在身后。
学生B指着学生A,对全班同学说:“What has he got?”众学生猜“He has got …”猜对的学生,上来代替A。
提醒:本游戏可以与活动2 结合起来做。
在游戏中,教师要
在一旁纠正学生的错误,尤其注意人称、动词形式的变化和名词单复数的变化。
活动4:人体钟
活动目的:练习时间表达法和听力。
活动准备:2人间的徒手游戏,先复习、了解钟点的表达法
活动过程:学生A 说:“I get up at 6:50.”学生B双脚并拢,双手做出钟面6:50的样子。
如果B做的动作正确,A继续发指令,如果B动作不准确,则由B发指令,A来做动作。
Module 7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学习任务:利用合作学习,会用恰当的动词来描述动物的习性和活动。
运用任务: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课外学习和调查,完成对动物的习性和活动的描述,达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
模块分析:本模块是围绕动物的习性而展开的学习研究活动。
学生通过对动物知识的查询,运用正确的语言,讲述和书写动物外型、特征、功能、习性等,不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也使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Unit 1学会用单词love来表示对某物的特别喜爱,可以用不同人称和数进行操练;Unit 2和Unit 3通过特殊疑问句的问答,来了解动物们的具体情况。
在这个单元,可以设计合适的表格来填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拓展学习的空间。
二、活动建议
活动1:趣味统计
活动目的:练习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食品、运动、动物等的图片或单词卡
活动过程: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一下单词,然后把它们贴在黑板上,请一位学生上台来当小老师,问同学:“What food do you love? Why? ” 要求学生A回答:“I love n oodles, because ….”老师做学生的助手,在图片或单词的下面画上一颗星。
接着小老师问学生B:“What food do you love? Why? ”等全部学生回答完毕,师生来做一个统计,评出“favorite food (最受欢迎的食品)”,并在黑板上写出:“…,we love you!”如果班级人数很多,可以先分若干组统计,然后在全班统计。
活动2:课外调查
活动目的:拓展学习
活动准备:每个学生设计一张表格
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上网、剪贴等),完成下列表格:
Monkeys
Pandas Tigers Snakes Eat
Live
Sleep
Hands
Tail
Colour
(注:表内的动物和内容可以自己选择和修改)
学生在课前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或一种动物,通过自己查阅,填写好表格。
上课后,学生们进行小组活动,汇报自己调查的内容。
然后各小组填写上列总表,向全班汇报。
运用句式:Monkeys are brown. They love peaches. They have l ong tails. ……最后请学生做问答练习:----How long does a snake sleep? ----It sleeps for 18 hours a day.等等。
Module 8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表达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学习任务:一般现在时的一般形式
运用任务:利用词汇的变化讲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围绕学生本人的日常活动这一主题展开,Unit 1用问答的形式,复习Do you often …? Yes, I do. / No, I don’t. Unit 2则通过个人表达,讲述自己的平时的活动;Unit 3则通过chant 的操练,巩固语法和句型。
注意一般现在时的时间用法:often, every week, everyday, usually, sometimes 等等。
可以结合二年级的教材进行复习。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句子接龙
活动目的:练习用一般现在时写作方法来记录自己每天的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准备:练习纸
活动过程:挑选10个学生,每人说一个句子,如:I go to school at 8:00 in the morning./ I do homework at 7:00 in the evening. / I eat lunch at 11:30.等等。
大家一起将10个句子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集体朗读一遍,然后由这10位学生将自己的句子写下来,其余的学生也把句子写在练习纸上。
教师讲解和纠正错误。
最后再朗读自己写下来的文章。
活动2:滑稽的“错误”
活动目的:操练一般现在时的句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红纸片、绿纸片、白纸片、黄纸片和四个小纸盒
活动过程:把学生分为四组,让第一组的学生在红纸片上写上表示日常活动的动词短语,如:tidy my room, read books, watch TV,go to school 等等;让第二组的学生在绿纸片上写上表示活动地点的介词短语,如:near the window, in the library, under the tree, on the table, in the box, behind the door等等;让第三组的学生在白纸片上写上表示活动时间的短语,如:every day, in the morning, on Sunday, in the evening, at 12:00, every week等等;让第四组的学生在黄纸片上写出人名或人称,如:Tom, Peter, Zhang Yiming, I, you, he, she等等。
所有的纸片按颜色分别放入四个小纸盒里。
活动开始,让学生A、B、C、D上前来,分别从每一个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大声朗读:go to school / under the tree / in the evening / Tom. 学生E把它们连词成句:I go to school under the tree at 12:00. 学生重复这个滑稽的“错误”,练习语句。
(注:本游戏可以全班活动,也可以分5人小组活动。
)
活动3:男女对垒
活动目的:练习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上时的比较
活动准备:单词或词组的卡片
活动过程:先让学生复习所有的单词或词组。
然后教师将一张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先让男同学说:“I often go swimming.”然后,女同学说:“I’m swimming now.”词组练习到一半的时候,男女交换。
最后看谁的语句正确,而且速度快。
这样反复训练,达到快速反应和语法操练的作用。
Module 9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学习任务:句型:want to do sth.
运用任务:通过各种信息途径了解并“参观”联合国大厦和名胜古迹,能说人和动物的活动和喜好。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Unit 1围绕联合国大厦而展开学习活动,学会说“want to do sth. ”。
Unit 2和Unit 3则学会说“like doing sth.”应该注意的是:(1)Do you want…?和Do you like…? 在低段时就学习过,但复习时要加强说明:want明确表明自己的意愿, like则说明自己的爱好;(2)want后面跟不定式to do sth.而like后面要跟动名词doing sth.
二、活动建议
活动1:参观名胜古迹
活动目的:学会句型“I want to …. ”
活动准备:名胜古迹的图片或小单词卡片
活动过程:自编chant。
如:Go, go! Do you want to go? Yes, I do. I want to go.游戏开始,教师把名胜古迹的图片或小单词卡片贴在学生的胸前,然后一边拍手,一边chant:Go, go! Do you want to go?学生们接着:“Yes, I do. I want to go.”老师走到贴新疆图片的学生A的前面,问:“Where do you want to go? (或Where to?)”学生A回答:“Xinjiang.”老师:“Let’s go.”学生A把双手搭在老
师的肩膀上,跟着老师的脚步,再一起chant,一起跳:Go, go! Do you want to go? 学生们接着:“Yes, I do. I want to go.”老师和学生A一起问胸前贴美国图片的学生B:“Where to?”学生B回答:“USA”…依次类推。
活动2:猜猜我的爱好
活动目的:学会句型“like doing sth. ”
活动准备:徒手游戏
活动过程:学生A走到班级的前面,面向大家;学生B站在A的后面,做各种动作。
同学们问学生A:“What does she like doing?” 学生A回答:“S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同学们一起说:“No.” 直至A答对了再换人。
活动3:我和动物
活动目的:学会句型“like doing sth.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前了解动物的基本习性和活动。
活动过程:全班学生拍手打节拍,每一小组快速“开火车”。
如第一个学生根据节拍,大声说:“A monkey likes jumping and I like jumping.”停顿4小拍,第二个学生紧接着说:“A bird likes singing and I like singing.”停顿4
小拍,第三个学生紧接着说:“A bear likes sleeping and I like sleeping.”以此类推,不能重复。
各小组进行比赛,错误最少,速度最快为胜利。
Module 10
一、模块教学建议
语言功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学习任务:复习be+adj.的句型结构,和新句型It’s + adj. to do sth.
运用任务:运用句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和命令等。
模块分析:本模块主要是通过祈使句和It’s + adj. to do sth.的学习,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和命令等。
在Unit 1中,复习be+adj.的句型结构,可以适当增加已经学过的词汇,hungry, happy, sad, excited等等,还可以用,good, easy, hard, late, fun, helpful等单词来学习句型It’s + adj. to do sth.。
在Unit 2和Unit 3中充分运用祈使句,开展各种有趣的TPR活动和演唱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语感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建议
活动1:画心情
活动目的:通过画“笑脸”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说明自己想要做什么
活动准备:学生画“笑脸”用的圆纸片(每人一张),学生准备水彩笔。
活动过程:活动前老师给每个学生一张圆纸片,教师在黑板上写上hungry, happy, sad, excited,thirsty, t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