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年初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0年初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错误,不符合题意;
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全天都能进行,错误,不符合题意;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并不是绿色植物的所以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定要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错误,不符合题意;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呼吸作用的错误,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概念、实质、关系。
2.切除动物的胰腺,它排出的尿液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尿液里含有氨基酸B.尿液里含有尿素
C.尿液里含有葡萄糖D.尿液里含有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
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详解】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而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因此切除胰腺的动物排出的尿液会引来很多蚂蚁,C正确。
【点睛】
胰岛素的作用以及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糖尿病的原因掌握。
3.下列不属于内分泌系统结构的是
A.甲状腺B.垂体C.唾液腺D.胰岛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详解】
甲状腺、垂体、胰岛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是内分泌腺。
属于内分泌系统;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以通过导管排出,是外分泌腺。
属于消化系统,不属于内分泌系统。
C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4.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中分别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结果是()
A.两试管都变浑浊
B.甲试管不变浑浊,乙试管明显变浑浊
C.两试管都不变浑浊
D.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
【答案】B
【解析】
【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详解】
题干所示的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
向乙试管的石灰水内吹入呼出气体,一段时间后,
乙瓶中融入了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实验中乙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试管无明显变化(或澄清),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反应不明显。
在该探究实验中,甲试管起的作用是对照,实验结果证明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
故选B。
【点睛】
熟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器官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是()
A.咽、小肠B.肝、肺C.大脑、胃D.肾脏、睾丸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系统是指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结构。
【详解】
咽和小肠都属于消化系统,A符合题意;
肝属于消化系统,肺属于呼吸系统,B不符合题意;
大脑属于神经系统、胃属于消化系统,C不符合题意;
肾脏属于消化系统、睾丸属于生殖系统,D不符合题意。
【点睛】
哺乳动物有八大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6.下面是血液流经脑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后物质变化的示意图,是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的是()A.B.
C.D.
【答案】C
【解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血液流经脑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脑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血液由含氧气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气少的静脉血,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不变,故选项C所示的图示符合题意。
7.【答案】8.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⑥肺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④③⑤②⑥D.①⑤③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
【详解】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所以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9.某人的头枕部遭到重击,导致心跳和呼吸微弱,危及生命。
这主要是由于损伤了()
A.大脑B.脊髓和脊神经
C.小脑D.脑干的基本生命活动中枢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
(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
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所以某人头枕部遭到重击,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脑干。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10.【答案】11.【答案】1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
B.物像太小一一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显微镜中成倒立的物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
【详解】
A、观察的物像偏左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玻片标本,A错误。
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B正确。
C、若视野较暗,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正确。
D、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D正确。
故选A。
13.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男女同学应保持良好的交往
B.青春期每天应获得合理、充足的营养
C.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的关键时期
D.女孩子应禁食含脂肪的食物以保持良好的体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详解】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随着身体形态和生理的急剧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不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应互相尊重,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A正确。
进入青春期,只有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才能使生长发育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丰富的食物,B正确。
青春期正是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C正确。
青春期,应营养全面、均衡,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所以不应禁食含脂肪的食物是不正确的,D错误。
【点睛】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讲究生理和心理卫生,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
1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
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A B C D
物质维生素A 维生素B1 钙铁
缺乏症夜盲症脚癣病佝偻病贫血症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等。
【详解】
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A正确;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和神经炎,故B错误;
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骨成人患骨质疏松症,故C正确;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D 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
15.如图为某同学视力状况和所配带眼镜示意图.下列哪组描述适合该同学()
A.近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看出,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故可判断出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时可以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方面来切入。
16.加入抗凝剂的人体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其中②部分包含的血液成分是()
A.红细胞B.白细胞
C.血小板D.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D
【解析】
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即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
点睛: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
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会分为三层,即: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17.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
A.性激素B.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详解】
A、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与血糖调节无关,A错误;
B、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不能治疗糖尿病,B错误;
C、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能治疗糖尿病,C
错误;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制剂,D正确。
故选:D。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8.眼球内能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A.角膜B.晶状体C.玻璃体D.瞳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眼球的结构如图所示:
【详解】
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
的物像,这就是眼的折光功能。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可见晶状体主要作用是折射光线。
故选:B
【点睛】
理解掌握晶状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9.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
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下瞳孔变小D.在成年前,人体会不断的长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激素的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
A、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从而使得血糖的浓度保持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是男女差别的第二性征。
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变大。
与激素的调节无关,故符合题意。
D、生长激素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所以在成年前,人体会不断的长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激素的调节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
可依据具体的实例掌握。
20.王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医生建议王奶奶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
在下列食物中,请你帮王奶奶选择最需要的食物()
A.鸡蛋B.西红柿C.猪瘦肉D.猪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的功能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人体缺乏维生素A就会患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王奶奶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
东西,说明她体内缺乏维生素A,患了夜盲症,除了口服维生素A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等。
故选D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1.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门、纲、目、科、属、种
B.门、纲、属、种、目、科
C.门、纲、科、目、属、种
D.门、纲、科、种、目、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故A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掌握生物的分类单位,即可解题。
22.某人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个人戴的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体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
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详解】
长时间用眼不卫生,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某人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个人戴的是凹透镜。
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特点。
23.小明学习“眼和视觉”一节后,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以下四句话,其中可以说明正常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物体原因的是( )
A.瞳孔可以随意缩小或扩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
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
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
和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
【详解】
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
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24.烤红薯是小丽的最爱。
如图能正确反应烤红薯中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A.X B.Y C.Z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图示中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被消化的程度;曲线x、y、z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据此解答。
【详解】
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体消化道中A中,食物消化程度首先增多的是曲线x,然后在消化道C增多的是曲线y,最后在消化道D中x、y、z均增多的是曲线z,因此A是口腔,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C表示是胃,曲线Y表示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D表示小肠,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红薯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中能正确反应烤红薯中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X。
故A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情况是关键。
25.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往往乘客张开口或咀嚼口香糖,主要是为了保护()
A.鼓膜B.咽鼓管C.耳蜗D.听小骨
【答案】A
【解析】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或将口微微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
所以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往往乘客张开口或咀嚼口香糖,主要是为了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26.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②能产生卵细胞
B.自然情况下,受精过程发生在①
C.③是胎儿产出的通道
D.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在④中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和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
②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故A正确;自然情况下,受精过程发生在①输卵管,故B正确;
③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故C正确;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④子宫内膜,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发育的起始在输卵管,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人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
掌握卵巢的功能、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是解答的关键。
27.某人20岁,身高1米,智力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B.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过快等症状。
某人20岁,身高1米,智力低下,应该是呆小症,是婴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C正确。
【点睛】
激素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通过列表比较掌握。
28.将白鼠胚胎的细胞核移入灰鼠的去核卵内,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再植入黑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鼠的毛色为()
A.黑色B.灰色C.白色D.黑白相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详解】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生下的小鼠的性状是由提供细胞核白色雌鼠的基因控制的它的毛色为白色。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29.【答案】30.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属于
A.抗原和抗体B.抗体和抗原C.抗原和抗原D.抗体和抗体
【答案】B
【解析】麻疹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抗体,麻疹病毒是抗原,抗体能够消灭对应的抗原。
3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就能产生反射活动
B.抓起一个烫馒头迅速松手,这个过程大脑没有参与
C.激动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主要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