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编年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电影编年史
苏联有一系列反映卫国战争史实的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解放-自由战士),构成了一部雄壮的卫国战争电影编年史,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杰作。

我国虽然抗战电影拍了不少(特别是近几年),但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至今在表现抗战全貌上还有并不很完全。

我这里根据抗战历史进程总结了一些电影,大部分影片中的人物是历史真实人物,当然有的也是历史事件中虚构的小人物,就目前来说,这一系列电影勉强可以构成一部我国的“伟大抗战电影编年史”。

当然从个人角度排片,也许有疏漏和不全面之处,何况还未考虑解放前的老影片
1.抗战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之后,沈阳市警察局长黄显声组织警察抵抗日军,一度令日军无法突破,但日军在调用缴获的东北军雷诺坦克后,黄部最终突围撤退。

相关影片
《抵抗抵抗》(2011)
大体剧情就是还原这一历史事件的
近年的抗战片在武器道具上虽然长进不大,但在服装上还是可以的
2.江桥抗战
九一八事变日军得手后,以伪军张海鹏部为先导,继续北犯黑龙江省。

1931年11月,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部在江桥镇哈尔戈江桥对伪军与日军进行了阻击战,虽然最终失败,但堪称中国军队有组织抵抗日军的第一枪
相关电影
《铁血江桥》(2010)
与楼上一样,基本展现了马占山将军临危受命,率部阻击日伪军的全过程。

除以马占山为主人公外,还同时展现了几个基层军官的视角
3.上海一二八抗战
东北沦陷后,日军为转移国际注意,又在上海挑起事端。

上海驻军十九路军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激战数月后迫使日军言和。

相关电影
《刺杀汪精卫》(1988)
该片没有正面讲述战场,而是交代停战之后,十九路军某排长为替兄弟报仇,决定刺杀签署讲和协议的汪精卫
另外:《国歌》、《狼魂之剑》战争场面还可以。

4.长城抗战
1933年,由于驻军不战而退,日军迅速拿下热河,直逼平津。

中国军队被迫在长城各隘口与日军激战,但由于军备不齐,最终失利
相关电影
《残团》(2013)
背景是长城抗战系列战斗中的怀柔战斗,此战后日军撤退。

影片采用的是基层军官视角,并辅以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近十年的战争片基本都有女生乱入……)
类似手端轻机枪的高能为何从未在历史照片上看过……
另外:台湾电影《忠烈千秋》有反映张自忠部队在长城抗战的情节
5.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在陕北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我D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会议,该会议确立了若干
针对抗战的方针路线,改变了以往的左倾路线,提出要建立抗战统一战线
相关电影
《少奇同志过渭水》(2001)
讲述为了推行瓦窑堡会议精神,刘少奇被派往天津主持北方局的工作。

他化名胡服与另一个同志乔装商人来到渭水边,在地下党程万虎和原国军将领白宗尧的协助下,终于顺利渡过当地民团头子把守的渭水。

该片没有直接表现无聊的会议,而是通过展现过渭水中少奇采取的统一战线策略,来诠释的会议的主旨
6.绥远抗战
1936年11月,绥远地方长官傅作义率部在百灵庙歼灭了由日军支持的德王的伪蒙军,掀起了全国抗战运动的高潮
相关电影
《浴血疆城》(1990)
故事讲述了1936年秋,内蒙古西部归绥地区,侵华日军向国军驻守的马家铺一带大举进攻。

国军某部四连的士兵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由于兵力相差悬殊,全军覆没。

7.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东北军张学良和十七路军杨虎城为推动抗战,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在西安逮捕了蒋及其随从将领。

后在我D调停下,张杨最终将蒋放回,虽然之后张杨被捕,但国共合作抗战的大势已无可逆转
相关电影《西安事变》(1981)
属于历史纪实题材作品,基本还原事变前后的过程
8.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失踪一名士兵为借口,悍然进攻我卢沟桥驻军,在之后中日双方和谈无效后,开始大规模调集军队进攻华北,至此全面抗战终于开始。

相关电影《七七事变》(1995)
该片同样是历史纪实题材,以几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

从事变之前中国军队积极备战开始,一直讲到北平战斗结束,第29军因为伤亡惨重被迫撤离
9.八一三淞沪抗战
继中日华北开打后,中日双方又在上海发生武装对峙。

由于高度紧张以致于双方搜索队发生
交火,并最终逐步扩大为战事。

由于国军失策,未能在兵力优势时将日军赶下海,日军在得到大规模增援后,在国军侧背登陆,迫使国军几十万大军仓皇撤退,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宣告结束
相关电影
《八百壮士》(1975)
该片由对岸设置,翻拍自40年代老片,讲述淞沪会战大军撤退时88师某团400余人坚守四行仓库阻击敌人的故事。

其中女童子军献旗敬礼的片段也算名场面之一了
其他:《三毛从军记》(1995)虽然也是一样背景,但戏谑成分多些,本单主要侧重接近历史;《对岸的战争》(2007)是以儿童视角看待这次会战。

10.淞沪空战
在地面战事如火如荼得展开之际,弱小的中国空军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交锋,战果斐然,取得了多次大捷,当然自身也承受了巨大伤亡。

相关电影
《笕桥英烈传》(1977)
该片同样由对岸拍摄,以中国空军传奇人物高志航为主角,从他开始参与淞沪空战取得大捷起,一直讲到最终战死沙场。

11.忻口会战
七七事变日军得手平津后,1937年9月,国军以太原保卫战为中心组织了这次会战。

虽然总兵力多于日军,但由于指挥不力,军备不齐而导致伤亡惨重,最终失败。

此次战斗中八路军作为敌后部队参与了多次牵制战斗
相关电影
《太行山上》(2005)
没有一部电影是单独表现这次会战的,而这部电影的跨越幅度也不仅仅局限于1937年下半年(1937-1941)。

但由于该片中忻口会战的首尾都有展现,so……片中郝梦龄拿冲锋枪战死的一段堪称壮烈
12.夜袭阳明堡
在忻口会战会战中,八路军某部某团深入敌后,乘夜袭击日军阳明堡机场,焚毁飞机20多架,使前线日军一段时间内失去制空权。

该战斗也是抗战中八路军唯一受到蒋介石现金奖励的战斗
相关电影《夜袭》(2007)
该片是展现阳明堡战斗全过程的故事片,当时还号称大片。

就情节来看,加入的一些元素并不是很好,比如傲娇的国军女记者,最后类似同归于尽的结局等
13.雁门关战斗
忻口会战中,八路军120师某部深入敌后,在雁门关袭击日军补给车队,歼敌500余人,
配合了正面作战
相关电影
《浴血雁门》(2010)
由当地政府牵头制作,现在很多抗战片都是如此。

故事采用基层视角,八路与日军双展开模式
14.南京保卫战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继续追击的南京附近,国军由于丢弃了国防工事,在守卫南京时,高级将领又大部逃走,导致近十万人的队伍最终崩溃,教导总队、87、88师的圣域德式官兵大部分在之后的南京大屠杀中沦为刀下鬼
相关电影
《南京!南京》(2009)
该片包含了南京战役的末尾部分和日军占领期间安全委员会的成员为救护难民而做出牺牲。

第一部分的战斗部分更是国内战争片中少有的经典片段
其他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很多,从各个角度展现了这次事件
《屠城血证》(1987)关于与日本、国际友人合作传达屠杀证据的
《南京1937》(1998)同样展现了妇女的遭遇,主角与其日本媳妇
《五月八月》(2002)展现了两名少女的遭遇
《栖霞寺1937》(2005)主要从一个和尚的角度
《拉贝日记》(2009)主要从一个德国人视角
15.徐州会战
南京战役结束后,日军又发动了徐州会战,利用南北两个方面军的回合,计划全歼李宗仁部的大量国军。

国军虽然在台儿庄取得了战斗胜利,但未能改变整个全局。

最终李宗仁部丢弃大部分重装备,跳出了日军合围圈。

此外国军炸开了花园口,也终于暂时阻止了日军前进的步伐
相关电影
《台儿庄大捷》(1984)
作为抗战中国军少有的几次战术性胜利,该题材被拿来拍摄电影,当然是当仁不让。

全片以全景式的角度交代了该战役,也算是我国全景式战争片中值得称道的一部。

最后的血肉长城镜头极具震撼力
16.新四军东进抗日
国共和谈之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

其中江南游击队在集中整编之后,于1938年4月开赴江南敌后沦陷区,袭击日伪军,初步建立了根据地。

此外还派一部渡江北上苏北,扩大了战略展开空间
相关电影
《东进序曲》(1962)
本片讲述的是我军1940年向江北发展时的故事,如何惩处伪军,收拢人心,建立根据地。

当然受当时艺术创作的影响,片中我军高级指挥官等都是化名。

其他
《山重水复》(1980)讲述新四军军长陈毅上山劝说一部红军改编时,差点被误杀
17.东北抗联西征
1938年,受到日满伪军连续讨伐的压力,活动于松花江畔的抗联被迫进行西征,以开辟新游击区域。

第3、6、9、11在经过较大损失后,到达新区,而第4、5军未能达到目的
相关电影
《八女投江》(1987)
八女投江的故事发生在第4、5军西征途中,为牵制敌人八名抗联女兵最终跳入江中牺牲。

该片就是再现这一事件的纪实故事片
其他:
《中华女儿》(1949)也是一部关于八女投江的故事,艺术造诣真挚淳朴富有时代气息电影《步入辉煌》,还有几部讲杨靖宇的电影
18.陈庄战斗
1939年9月八路军120师肖锋部在晋察冀边区陈庄歼灭冒进的日军一部1000余人,击毙旅团长水原,粉碎了日军针对晋察冀发动的扫荡
相关电影《肖锋血战陈庄》
如题,基本介绍该次战斗的前因后果整个过程。

近年来的一系列将军电影中,除了一部分跨越较长时间外,大部分都是一部讲述了一次战斗或事件。

虽然电影上还有很多诟病之处,但算是把整个抗战过程影像化了(当然只限于我军)
19.桂南会战
1939年11月,为切断滇缅公路孤立国军,日军登陆北部湾,并进一步北上南宁。

国军亦调集大军,其中拥有苏制机械化装备的第五军在昆仑关与敌血战后,克服失地,毙敌旅团长以下5000余人,但全局上未能改变此次会战失败的地步。

相关电影
《铁血昆仑关》(1994)
如题和血战台儿庄一样是展现该战役全过程的全景式战争片,但生不逢时,未能及时上映,影响因素很多。

多年后改名《铁血》才得以发行
20.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为打破日军对我华北根据地的蚕食与封锁,八路军各根据地主动对日军铁路线运输线发动了破袭战,进入第二阶段,更是发展成大规模的运动战,但此时也遭到了日军强力的反击。

此次作战我军先后有105个团参加,战后日军的打击开始更为残酷起来。

相关电影
《破袭战》(1987)
作为我军军教三部曲的第三部,该片主要交代了在百团大战中我军群众武装对日伪军发动的破袭战
其他
《战将周希汉》(2013)讲述周希汉将军在百团大战时期的战斗故事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2008)关于百团大战末期的井陉之战。

21.枣宜会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驻武汉的第11军为持续打击国军,发动了对第五战区的枣宜会战,此战日军虽占领宜昌但未歼灭第五战区主力。

中国方面,第38集团军司令张自忠此战中阵亡
相关电影
《英烈千秋》(1974)
此片同样为对岸摄制,可视为张自忠将军抗战经历的传记片。

从七七事变,张自忠在北平与日军周旋,背负汉奸之名,讲到他在枣宜会战中求死一击,被围牺牲。

结尾处在临死前与日军司令官的对话戏,很有戏剧意味
22.东北坑日联军失败
在日满伪军联合打压下,东北抗日联军损失惨重。

由于没有固定根据地,受天气与连续作战影响,三路方面军都仅剩数百人。

至1940年初,除部分投敌和一小部分继续坚持外,其余退入苏联境内
相关电影
《步入辉煌》(1994)
讲述第一路军司令杨靖宇阵亡前的最后作战
相关电影
《白山黑水》(1997)剧情与步入辉煌基本类似,不同的是,也交代了之前几年杨靖宇的作战历程
23.黄桥战役
1940年10月,渡江北上的新四军部在江北苏中地区逐步站稳脚跟,引起了被日军驱赶至附近的国军苏鲁战区敌后指挥韩德勤的不满,双方最终爆发冲突。

新四军防守反击迅速击溃兵力占优的韩部,进一步稳定了局势。

相关电影
《黄桥决战》(1985)
展现了该次战役的全过程,从联合当地士绅,到争取瓦解国军友军,再到战场取胜,再到战后宽大言和。

24.皖南事变
1940年末,国军电令江南新四军全部北移,新四军军部实际主持人项英在拖延一段时间后,终于决定北上,但在途径云岭地区时,遭八九倍国军包围袭击,由于指挥不力,大部被歼,仅一千多人分散突围。

相关电影
《山城雪》(1980)
该片从事后展现了这一事件,周总理与国军据理力争,揭露真相,阻止国军幕后与日军何谈企图,甚至险遭杀害
其他
《上饶集中营》(1951)讲述我军被俘人员在被俘后的不同处境,有的惨遭蹂躏杀害,有的害怕而叛变,有的利用机会逃出
25.中条山会战
1941年5月,日军调集大军对盘踞中条山的国军部10余万人发动大规模攻势。

此战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日军损失轻微,全歼该地区国军
相关电影
《咆哮无声》(2012)
该片以时空交错的手法,配合其他元素,从两条线开始讲,交代了中条山会战中著名的八百
壮士跳黄河的故事(实际有争议)
26.晋察冀1941反扫荡
1941年8月-10月,日伪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发动大规模扫荡。

晋察冀边区指挥官吕正操部以游击运动战方式跳出合围,在其他地区八路军配合下,日军两个月后撤退
相关电影
《狼牙山五壮士》(1958)
著名的狼牙山阻击战斗,发生在1941晋察冀大扫荡中,五名战士最后跳下悬崖,三人牺牲
27.冀东1941反扫荡
1941年日伪军6万余人对八路军冀东区进行的大规模扫荡作战.在军分区司令李运昌指挥下,我军损失不大,但根据地被摧残严重
相关电影
《剑吼长城东》(1990)
八九十年代的我军战争片有的同样有这样才创作原则,不用真名。

本片虚构了一名最后战死的我军高级指挥员的名字,以及一位尊重中国文化的日本职业军人指挥官,这样的视角设置不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