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德法1

合集下载

外国法制史_第12章_美国法

外国法制史_第12章_美国法

2
第一节 美国法的形成发展及渊源 与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相比,美国是 一个年轻的国家。自1776年北美13个 殖民地宣布独立至今,美国才走过 200多年的历程。 即使追溯到“五月花号”船在普利茅 斯登陆的1620年或者英格兰移民在詹 姆斯敦建立第一个殖民区的1607年, 美国的历史也不过400年。
15
三、《美国标准公司法》
3.20世纪美国公司法的特点 英美法中的公司一般仅指有限责任公司,凡股 东负无限责任的属于合伙,法律不承认其为公 司。美国公司一般是指有限责任公司。 美国公司可分为封闭公司与开放公司。美国公 司法按公司股票掌握的对象,将公司进行了这 种分类。封闭公司的股票全部或几乎全部由建 立该公司的少数人占有,股票不上市、转让或 公开出售。封闭公司股东的最低法定人数为2人, 总数控制在50人以下; 开放公司的股东数不得 低于7人,没有对最高人数的限制。
3
一、美国法的形成与发展
1.北美殖民地时期(17世纪初—1783年) 2.独立后的美国法(1783—1861年) 在此期间,美国人民也开始创制了自己的法律,其重
要的法律活动有:
(1) 1776年在费城召开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宣布北美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2) 路易斯安那州编纂法典和纽约州的“菲尔德法 典”——继成文宪法制定后,19世纪美国掀起改革法律、 编纂法典的强大运动。 (3) 1830年美国法学家肯特的《美国法释义》的问世以 及各种美国法专著的出现,标志着美国法对英国法批判 地吸收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8
五、契约法
1.契约法的发展 在美国,最初契约法的发展较缓慢。进入19世纪后,
契约自由的原则得到强调与重视。特别是在1897年的 一项判决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契约自由属于宪法 第14条修正案中的正当程序条款所保护的内容。 美国对契约自由的原则加以了限制,一是通过立法或 司法判决对资本家雇佣工人的条件予以规定,如规定最 低工资、最高工资时和禁止雇佣童工;二是对铁路、水 电和航空等公司契约成立的条件加以限定。 在美国,契约法从英国普通法发展而来,其主要渊源 有普通法与制定法。 美国法学会以《契约法重述》的形式阐述的契约理论 和原则对美国契约法的实践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9

法律专业术语(英汉互译)

法律专业术语(英汉互译)

法律专业术语(英汉互译)法律专业术语(英汉互译)1.non adversary settlement非诉讼调解。

2.Sovereign jurisdiction管辖权。

3.courts of limited jurisdiction有限管辖权法院.在美国州的司法系统中,有限管辖权法院是最低级的法院,只受理小额诉讼,交通违章的案件等.州的有限管辖法院也被称为低级法院(inferior courts)。

4、diversity jurisdiction多元管辖,联邦法院对事管理的一种,指联邦法院对双方当事人是美国不同州的常住居民的案件管辖权。

5、judicial district司法区,法院辖区,(美国民诉中被告对原告起诉状所做的)书面答复。

6、person wronged受害方。

7、file suit提起诉讼。

8、the claims court索赔法院。

9、forum non convenience[拉]不方便审理得法院,指若法院认为案件由另一法院审理对双方当事人更为方便且能达到上述的目的,可不予受理。

10、code pleading法典诉答程序,指依照法典确定的规则而进行的诉答,始于1848年美国纽约洲菲尔德法典(Field Code)的规定。

11、qualified denial有限的否定,指被告在答辩中对原告的主张因缺乏确定性而不足以作出答辩的否认。

12、Party joiner当事人的合并,制将具有相同权利的多人或对提出同样权利请求的多人合并为一件诉讼的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

13、Cross complaints交叉诉状,指本诉被告自本诉当事人以外第三人就其与本诉有关的事项提起诉讼的诉状。

14、mistrial无效审判。

15、deposition宣誓证词;证言。

16、counterclaims反诉,指在已开始的诉讼中的被告通过法院向本案原告提出的一项独立的请求,以代替就该请求对原告另外提起的一项单独的诉讼。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综述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客观量化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核心。

通过查阅和整理以往文献,对迄今中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方法模型作一简要综述。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方法1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方法1.1索尼菲尔德法美国著名学者索尼菲尔德(Jeffrey Sonnenfeld,1982)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敏感性这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对美国6家大型林业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发放问卷调查从而研究企业社会绩效问题。

这6家企业市场年销售额都20亿美元以上,职工2500名左右,收入和规模大致相当,因此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调查内容和对象是通过他与这6家企业的103位经理反复面谈和磋商而最后确定的。

在调查问卷中,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们被告知要对这几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社会敏感性的7个维度分别评价。

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国会议员、金融投资分析家、社会环保人士、政府监管员、企业工会领导、行业协会官员、该领域知名学者等等。

索尼菲尔德把问卷得分从高到低分为三个等级,4-5分为良好,3分为一般,1-2分则较差。

索尼菲尔德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企业管理层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公司的社会绩效在行业中所处的大概排名,从而决定企业的资源再分配。

索尼菲尔德法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定量统计的分析方法,从而可以对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评价,可比性大大提升;另外,与以往单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的调研评价不同,外部利益相关者因为独立于企业,因而他的评价结果往往显得更加独立、客观和公正;但是该方法的缺点也是因为缺少了企业内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从而使整个研究缺少了内部视角,缺少了整体性和全面性。

此外,整个研究中,索尼菲尔德依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社会敏感性这两个概念作出明确的解释和清晰的界定,至于在社会敏感性的评价上,其7个维度的权重也界定的不是很明确。

1.2声誉指数法声誉指数法主要是由一些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或者研究者本人以及其他权威机构通过对目标公司的各类相关政策和社会表现进行主观评价后得到一个综合排序的结果。

管理方法德尔菲法

管理方法德尔菲法

管理方法--德爾菲法德尔菲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策划方法。

德尔菲法是古希腊的一座城市,因阿波罗神殿而驰名,由于阿波罗有着高超的预测未来的能力,故德尔菲成了预测、策划的代名词。

所谓德尔菲法是指采用函询的方式或电话、网络的方式,反复也咨询专家们的建议,然后由策划人作出统计,如果结果不趋向一致,那幺就再征询专家,直至得出比较统一的方案。

这种策划方法的优点是:专家们互不见面,不能产生权威压力,因此,可以自由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策划案。

运用这种策划方法时,要求专家具备策划主题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市场的情况,精通策划的业务操作。

专家的意见得出结果后,策划人需要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但是这种方法缺乏客观标准,主要凭专家判断,再者由于次数较多,反馈时间较长,有的专家可能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而中途退出,影响策划的准确性。

德尔菲法德尔菲是古希腊城名,相传城中阿波罗圣殿能预卜未来,因而命名。

德尔菲法是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为消除成员间相互影响,参加的专家可以互不了解,它运用匿名方式反复多次征询意见和进行背靠背的交流,以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智能、知识和经验,最后汇总得出一个能比较反映群体意志的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1)确定调查目的,拟订调查提纲。

首先必须确定目标,拟订出要求专家回答问题的详细提纲,并同时向专家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包括预测目的、期限、调查表填写方法及其它希望要求等说明。

(2)选择一批熟悉本问题的专家,一般至少为20人左右,包括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专家。

(3)以通信方式向各位选定专家发出调查表,征询意见。

(4)对返回的意见进行归纳综合、定量统计分析后再寄给有关专家,如此往复,经过三、四轮意见比较集中后进行数据处理与综合得出结果。

每一轮时间约7到10天,总共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得到大致结果,时间过短因专家很忙难于反馈,时间过长则外界干扰因素增多,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10-德菲尔法及其它定性分析法

10-德菲尔法及其它定性分析法

LOGO
德菲尔法实例

LOGO
德菲尔法实例

LOGO
练习
分小组使用德菲尔法预测。
要求:题目自选,如预测手机购买 力,牙膏购买力,饮料购买量,五一出行 计划等。 操作步骤:一人为主持人,小组其他 成员为专家。设计询问表格,并归纳。

LOGO
德菲尔法实例 2、专家选择:参与者应有丰富的 业务经验,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 同时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最终选定全市各地区销售经理为 参与者。

LOGO
德菲尔法实例 3、背景资料的准备: (1)2005—2012年全市摩托车历 年销量和每年增长率,各年销量 用表格和曲线图表达。
LOGO
10.4 德菲尔法
1 2 3
基本概念
方法的应用
缺点

LOGO
基本概念
德菲尔法是1960年由美国兰德公司的 海默等人发明的长期预测方法。
即将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背景资料, 用通讯的方式向有经验的专家提出,然后 将意见综合,再反馈给他们,如此反复, 直到认为适合的意见为止。

LOGO
非耐用消费需求量预测
计算方法:S=QG
式中,S表示预测期内需求量; Q表示人数(户数); G表示每人(户)单位时间内(如月、季、 年)的消费量,即消费水平。 采用消费水平预测法进行需求量预测,关 键在于正确估算消费水平。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比率=实际值/预 测值
0.98 1.03 1.02 0.86 0.97 1.01 0.90

LOGO
主观概率法
解: 平均比率= (0.98+1.03+1.02+0.86+0.97+1.01+0.90) /7=0.9671

拓展游戏德尔斐决策法

拓展游戏德尔斐决策法

拓展游戏德尔斐决策法德尔斐决策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基于专家意见的一致性评估技术,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做出决策。

它是由美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一种问卷调查技术,以古希腊的神庙德尔斐的“神谕”为名。

德尔斐决策法的核心是通过多轮循环的专家意见调查和反馈来达成一致性和共识。

它通常适用于问题复杂、信息不完备、专家分散的情况。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基于德尔斐决策法的拓展游戏。

游戏名称:未来城市构想征集游戏规则:1.选择一座城市作为游戏的背景,例如大城市的未来发展。

2.邀请一批专家参与游戏,他们可以是城市规划师、交通专家、环境科学家、社会学家等等,涵盖不同领域。

3.游戏主持人列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等等。

4.游戏主持人将问题发给专家,专家独立回答问题并给出解释和理由。

5.游戏主持人汇总专家意见,去除个人信息保持匿名,然后再次发给专家评审。

6.专家重新评审问题并给出权重,即对每个问题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名。

7.游戏主持人将专家的评审结果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

8.游戏主持人可以组织专家小组讨论,解释评审结果,然后再次征求意见并进行游戏的下一轮。

游戏目标:通过德尔斐决策法的游戏过程,从专家的角度来思考和讨论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解决当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通过游戏的多轮循环,逐步达成专家之间的一致性和共识,为城市的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游戏的意义:1.提供了一种有机会集思广益的平台,让城市规划专家和相关领域专家们能够共同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讨论和决策,减少了个人的偏见和主观性。

2.通过游戏的多轮循环和专家的评审反馈,能够逐步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3.游戏还可以增加专家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帮助专家在特定问题上形成共识,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

总结:德尔斐决策法是一种有效的专家调查和决策技术,通过多轮循环的专家意见调查和反馈来达成一致性和共识。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分

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分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35= 15分1.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共四部: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2.贝壳放逐法:是古希腊防止政治野心家建立僭主政权的法律,指雅典宪法中由民众大会通过投票方式,指定应被放逐的危害国家的分子,然后进行表决;表决是公民在贝壳或陶片上写下自己认为应被放逐的人名,若票数超过规定,则将此人放逐国外10年,但保留其公民权和财产权;3.西哥特罗马法典:是日耳曼王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罗马法典,在12世纪罗马法复兴之前,它是西欧罗马法的主要渊源,被各国立法广泛吸收;4.=阿拉利克罗马法辑要:又称西哥特罗马法典,是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西哥特国王阿拉利克二世时期编纂的罗马法典,这部法典在西欧中世纪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是罗马法复兴以前西欧罗马法的主要渊源,也是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并存和融合的历史见证;5.教阶制度:是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是教会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反映出教会法的封建性质;6.五功:是伊斯兰法的基础,指穆斯林应该履行的五种义务,包括念功、拜功、斋功、朝功、课功;7.汉穆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时期制定的成文法典;它集两河流域法之大成,是楔形文字法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最完整的奴隶制法典;8.=石柱法:即汉穆拉比法典,汉穆拉比王适应本国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汲取两河流域原有楔形文字法的精华,制定了闻名于世的汉穆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原文镌刻在一个约米高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称“石柱法”;9.国法大全:是由东罗马帝国时期,皇帝优士丁尼在位期间及死后不久新编纂的,它是优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学说汇编、新律四部法典汇编的统称,也是奴隶制时代历史上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10.圣训:是指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及默示,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之一;其作用是为补充古兰经并使之具体化;最权威的圣训汇编是布哈里圣训实录等六大圣训集;/即穆罕默德的非启示性言论、行为和生活习惯;虽然“圣训”并非安拉的启示,但出自安拉的代言人,故有极强的权威性,其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在伊斯兰法的发展过程中,“圣训”发挥了重要作用;11.摩奴法典:约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它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该法典对印度法律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传播至东南亚及远东地区;12.伊斯兰教法:是适用于全体穆斯林的有关伊斯兰宗教、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准则的总称;13.=伊斯兰法:亦称“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法”的简称,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它是一种宗教法律体系,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法律渊源,盛行于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国家至高无上的法律渊源;/阿拉伯语叫“沙里阿“;是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关于穆斯林在宗教、道德和社会生活方面应遵守的准则的总和;14.教法学=伊斯兰教法学:是研究伊斯兰法的学问;它通过对古兰经和“圣训”的研究,发现体现于其中的教法原则和精神,解释其基本含义,从而推导出新的法律规则;——教法学是研究伊斯兰教教法的学科,其使命是研究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精神,发现、解释体现于其中的教法原则的含义,从而推导出新的法律,使伊斯兰法能适应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15.伊斯兰法系:原阿拉伯封建帝国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是以古兰经、圣训和初期的伊斯兰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历史联系,被称为伊斯兰法系;16.法律重述:是经过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司法判例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加以重新阐释,并以法典形式,分编、章、节、条系统编排,分类编纂成册,更系统、明确地反映出美国普通法的规则;17.克莱顿反托拉斯法:是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补充,是美国反托拉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众议员克莱顿提出而得名;18.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国会于1890年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该法因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而得名,其正式名称为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法限制及垄断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美国反托拉斯法中最基本的一部法律,全文共8条,其主要内容规定在第1条和第2条中;19.魏玛宪法/1919年魏玛宪法:即1919年德意志共和国宪法简称魏玛宪法,是德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也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产生的第一部现代宪法;1919年1月,德国召开国民会议,改组政府,着手制定正式宪法;由于当时柏林工人运动正处于高潮,为使制宪工作免受其影响,国民会议在远离柏林的魏玛城召开制宪会议,于1919年7月31日通过新宪法,并决定8月11日颁布施行;20.“法经”:是用以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附属于吠陀,约成于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以散文体裁写成,主要规定祭祀规则、日常礼节和教徒的生活准则、权利义务以及对触犯教规者的惩罚等;法经并无统一文本,各教派皆有自以为正统的法经,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法经流行;21.教会法大全:是十六世纪末,教皇哥列高利十三世将格拉蒂安教令集和以后的教令集汇编在一起,定名为教会法大全亦称宗规法大全、寺院法大全 ,它是西欧中世纪晚期教会法的重要渊源,一直沿用到1917年;22.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伊斯兰法的根本渊源,是穆罕默德在传教的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陆续颁布的经文,由其弟子默记或笔录于兽皮、树叶、石板及骨片上;全部内容按颁布时间的先后可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任时组织权威学者核准校订,正式定本,这就是世界通行的“奥氏本”;23.人权宣言:全称是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是法国在1789年8月26日革命高潮中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和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24.公事方御定书:1742年,德川幕府仿照中国的明律制定了公事方御定书,分为上下两卷,共103条,俗称“御定书百个条”,是幕府统治刑事法律的基础,一直沿用至德川幕府末年,是日本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部重要法典;25.500人议事会:是雅典重要的行政机关,由克里斯提尼建立、伯里克利完善;26.宗教裁判所:是指公元1198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在罗马教廷内设立特别宗教法庭,这是天主教会专门用来审判宗教异端分子,以加强教会权威的机构,因此又称异端裁判所;27.卡迪:即伊斯兰教法官,主要管辖私法方面的案件;28.对价:是英美契约法的核心要素,一个有价值的对价就是一方得到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好处,另一方做出某种克制、忍受某种损害或损失,或承担某种责任;又译“约因”;按照英美契约法,对价是盖印契约以外一切契约的必备要素,可以说,有无对价是法院判断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契约、有无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根据;所谓对价,就是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或者说,是为了使对方作出某些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29.日本“劳动三法”:即二战后日本制定的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劳动标准法,三法构成了日本现代劳动法的基本体制;30.乌尔纳姆法典:约公元前2113年-公元前2096年,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创制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法典除序言外,共有29个条文,可以辨认的有23条;内容大体涉及禁止非法侵犯他人田产;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私有权;对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规定,包括伤害他人肢体器官,也包括诬告等行为;诉讼须由私人提起,要经法庭审理;注重对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男尊女卑;乌尔纳姆法典的出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发展开创了法典化的时代;31.种姓制/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是摩奴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制度,是印度法的特色,对印度整个社会影响很大; 种姓是与种族、姓氏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团,各集团严格实现族内婚,职业世袭;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前三个种姓被认为是再生人,首陀罗是非再生人;/根据婆罗门教法的规定,最高种姓为婆罗门,第二种姓为刹帝利,第三种姓为吠舍,第四种姓是首陀罗;32.撒利克法典:是法兰克人最早的成文法典,原文用拉丁文写成,编于克洛维统治时期,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并且有着广泛的影响,是5世纪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这部法典反映出法兰克社会向封建制过渡的状况;33.教会法:也称寺院法、宗规法,是基督教关于教会本身的组织、制度和教徒生活准则的法律,对于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以及土地、婚姻家庭与继承、刑法、诉讼等也都有规定;34.蛮族法典:从公元5世纪末期开始,大多数日耳曼国家从协调与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关系、调整各部族原有的习惯与基督教教义教规的关系的需要出发,都模仿历代罗马皇帝的做法,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成文法典;这类法典在历史上称为“蛮族法典”,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法兰西王国的撒利克法典;35.菲尔德法典:1847年,美国法学家菲尔德被任命为纽约州法律编纂委员会的委员,先后编出政治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五部法典,被称为“菲尔德法典”;纽约州采用了其中的民诉、刑法典和刑诉,其他各州,尤其是新加入联邦的西部各州分别采用了其中的一部或多部法典; 36.长官法:专指由罗马国家高级官吏发布的告示、命令等所构成的法律,其中最高裁判官颁布的告示数量最多,构成长官法的主体法律,故长官法又常常被称为裁判官法,内容多为私法,其主要是靠裁判官的司法实践活动形成的;37.酌定刑的犯罪:即古兰经和“圣训”未规定固定刑罚,由法官酌情量刑的犯罪;这类犯罪往往较轻微,包括吃禁食之物、毁约、侵吞孤儿财产、欺诈、吃重利等;常用刑罚包括训诫、鞭笞、罚款、放逐等;38.独立宣言:是1776年由杰斐逊等人起草的宣布美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宪法性文件;宣言确立了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宣告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原则;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最进步的文件之一,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39.日耳曼法:是指公元5-9世纪适用于日耳曼各国家的法律的总称;其主要代表是法兰克的撒利克法典;/是5世纪至9世纪以马尔克为主要制度的西欧早期封建时期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它是日耳曼各部族在入侵西罗马帝国,建立“蛮族”国家的过程中,在罗马法和基督教会法的影响下,由原有的氏族部落习惯发展形成的;40.城市法:是10-15世纪欧洲城市共和国、城市公社和半自治城市实行的法律制度,是伴随着西欧城市的复苏和城市贸易的繁荣而逐渐产生的;城市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内容与城市自治、城市市民的法律地位以及城市商业、贸易、税收等有关;41.衡平法:是英国法的重要渊源之一,是14世纪左右由大法官的审判实践发展起来的一整套法律规则,因其号称以“公平”、“正义”为基础,故称衡平法;/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仅指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它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以衡平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42.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司法审查权=美国违宪审查权: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审查联邦和州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联邦和州采取的行政措施,宣布违反联邦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措施为无效;它是美国司法制度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权利;43.美国违宪审查权:1803年“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并宣布联邦法律或州宪法和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44.城市宪章:也称城市特许状,在中世纪西欧城市法的诸多法律渊源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宪章通常是城市法律系统中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城市法的基础,城市之内的任何法律规则都不得与城市宪章相违背;城市宪章往往不是由城市立法机构自行制定的法律文件,一般由国王或大主教颁发,用以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利,规定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45.程序先于权利:即一项权利能否得到保护,首先要看当事人所选择的程序是否正确,如果程序出现错误,其权利就得不到保护;46.法国封建制法:指9世纪至18世纪持续近一千年的法兰西王国时期的全部法律;47.城市立法:是由自治城市的市议会在城市宪章范围之内制定的,用于管理城市和城市居民的具体法令,其内容主要涉及市政建设、城市发展、社会教育、居民福利、商业秩序和社会治安等方面,也涉及犯罪与刑法以及诉讼程序等方面的法律问题;48.委托立法:又称附属立法,即国会将特定事项的立法权委托给本不享有立法权的政府部门、地方政权或其他团体,从而由这些机构制定成法令、条例、章程、细则等;49.“海损弃货损失分担”制度:源于罗得海法,它为中世纪海商法全盘接受,并成为近现代共同海损制度的历史渊源;主要是中世纪的海商法对海上风险发生之后的补救措施作出的规定,如果船舶遭遇海难,为避免船舶倾覆,船长有权未经货主同意抛弃船舶装载的货物,对由此遭受的损失,由船主及货主共同承担;50.财产法:是英国法最古老的部门之一,也是最为复杂的部门之一,它是调整财产所有、占有、使用、转让、继承、信托等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1.1804年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制定于1804年,以罗马法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背景下,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肯定并维护了资产阶级的财产关系;法典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法国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巩固大革命的胜利成果的产物; 对其他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2.米兰敕令:是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的,停止迫害基督教徒,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是基督教史上的转折点;53.大宝律令:颁布于701年,以中国唐朝永徽律为蓝本,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这部法典是“大化革新”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令的集大成者,使革新以来巩固封建制度的措施以法典形式确定下来;54.罗马法:是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包括公元前6世纪罗马国家产生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也包括公元7世纪以前东罗马帝国过渡为封建制国家前的法律;55.侵权行为法:是英美法特有的法律部门,也是最古老的法律部门之一;至17世纪,侵权行为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正式形成;56.明治宪法:共有76条,分为7章:天皇、臣民权利义务、帝国议会、国务大臣及枢密顾问、司法、会计、补则;明治宪法依照资产阶级近代宪法原则,在形式上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但是其根本宗旨是维护天皇专制统治;57.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指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是罗马国家固有的调整公民内部法律关系的一种特权法,它以十二表法为基础,包括民众大会通过的法律和元老院的决议以及习惯法等;市民法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婚姻家庭关系和继承等方面的规范;58.对抗制:又称“辩论制”,是英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发展出的与大陆法系国家完全不同的诉讼方式,即民事案件中的原被告以及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在法庭上相互对抗,提出各自的证据,询问己方证人,盘问对方证人,并在此基础上相互辩论;法官主持开庭,并对双方的动议和异议作出裁决,对违反命令者以“藐视法庭罪”论处;但法官不主动调查,一般也不参与提问,在法庭上只充当消极仲裁人的角色;59.1946年日本国宪法:是一部带有较多资产阶级民主自由色彩的宪法;在资产阶级宪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日本战后重建法制社会,实现政治民主化和非军事化,肃清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并保持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60.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表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包括民众大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的决议、皇帝的敕令、裁判官的告示等;61.制定法和上面的可能不出自同一单元,不是一个概念:即成文法,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以明文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法律规范;62.教皇教令集:是罗马教皇和教廷颁布的敕令、通谕和教谕的汇编,是教会法的重要渊源;63.事务律师:主要从事一般的法律事务,如提供法律咨询,制作法律文书,准备诉讼,进行调解等,也可在低级法院如郡法院、治安法院出庭,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但他们不能在高级法庭出庭辩护;64.罗斯真理:又译罗斯法典产生于约公元11世纪下半叶,是俄罗斯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封建法律文献,是一部集习惯、王公法令和司法判例的汇编,其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拜占庭法的影响,是古罗斯时期最为重要的法律渊源,它反映且促进了氏族制的最终解体和封建主义形成的进程,标志着俄罗斯封建国家制度和封建法制已初步形成,为其后俄罗斯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和立法模式;——明显特征是:编纂体例上的诸法合体;其简单的内容反映了封建制早期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制度;其具体规定体现了不平等的阶级地位和封建特权及对封建社会关系的维护;法律所适用的范围是地域性的;65.不成文法:是指被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66.瓦克夫:即以奉献真主之名捐献的土地,包括清真寺、神学院、墓地、医院等占有的土地;这些土地只能用于宗教、慈善目的,不得转让;67.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世界性法律体系;它是伴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而逐渐形成的,体现了英国法对世界法制文明的深远影响;现在世界上有近1/ 3的人生活在其法律制度受到过普通法影响的地区;68.基础条约:是成员国为建立欧洲联盟而签订的一系列基本条约,以及对基本条约作出各种修改和补充的法律文件,包括附件与议定书;69.公法与私法: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70.公法:是指国家或国家与个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部门的总和,包括行政法、组织法、财政法、刑法等;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于古代罗马时期,一直沿用到今天的欧洲大陆法系;71.比较责任原则:以个人的过失为基础,但在确定赔偿时,不仅要考虑被告的过失,也要考虑原告的过失,对双方的责任进行比较,根据双方过失的轻重以确定责任的大小;72.血亲复仇:是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的对侵犯人身类的犯罪行为的处罚所实行的基本原则之一,以犯罪集体负责的形式局部地保留在一些条款中;如父母犯罪由子女承担责任、罪犯未被捕获,则盗窃发生地点或其周围的公社及长老应赔偿所失之物等;73.概括继承:是指既继承死者的人格,也继承死者的财产,从而使死者的人格得以延续的继承原则;这是由罗马长期实行家长制家庭制度所决定的;家父死后,其权利必须延续下去,他的人格就得由其继承人继承,既包括他的人身权利和义务,也包括财产权利和义务,即“概括继承”;74.1900年德国民法典:草案于1896年7月1日通过,经帝国皇帝批准公布,于1900年1月1日施行;德国民法典以罗马法的学说汇纂为蓝本加以编纂,是资产阶级国家制定的规模最大的一部民法典,是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制定的法典,是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妥协的产物; 75.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是日耳曼法时期两种土地所有权之一,是日耳曼法初期不动产的基本形式;其基本内容有:房屋及其周围用篱笆围起来的小块园地归各个家庭私有;基本耕地仍属公社集体所有,分配给各个家庭单独使用;森林、牧场和河流等属公社集体所有,社员共同使用;76.公议:意为权威法学家对新产生的法律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由于地域所限,加上法学派别的存在,要在全帝国内真正取得一致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的一致意见往往带有地域或教派色彩;77.“明治维新”:是指1867年,日本明治天皇在“倒幕派”的支持下,颁布“王政复古”诏书,宣布废除幕府制度,建立天皇政府,并以西方国家为模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多方面的改革;78.纠问式诉讼制度/ 纠问式诉讼:即在审理涉及王室利益的案件时,不采用自诉原则,不采用宣誓证据,而由王室法官或巡按使主动传讯知情人,在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79.类比:意为对所遇到的新问题比照古兰经和“圣训”中最相类似的规则加以处理;80.五月花号公约:规定自由缔约,结成人民政治团体,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公正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职责;。

特尔菲测定法

特尔菲测定法
2. 选择专家——结果是靠专家来确定的,选择专家是测定成败关键。 要求: ① 专家总体的权威程度较高; 专家——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知识的人员, 对土地定级内容熟,有一定的知名度。 ② 专家代表面应广泛; 高层决策人员、财政税务、规划、管理人员 ③ 人数要适当,一般以10~40人为宜。 过少——代表性不够强,结果受影响; 过多——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量大,测定周期长 ④ 互不协商,从全局出发
• 演变
• 德尔菲法最初产生于科技领域,后来逐渐被应用于任何领域 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经营和需 求预测、教育预测等。此外,还用来进行评价、决策、管理 沟通和规划工作。
城镇土地分等是通过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经济、 社会、自然等各项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城镇之间 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 法对城镇进行分类排队,评定城镇土地等。
ai——等级序号(1,2,……,n); ni——参评的专家人数; m——专家总人数。
专家们根据前一轮所得出的均值和标准差来修改自己 的意见,从而使E值逐次接近最后的评估结果,而σ将越来 越小,意见的离散程度越来越小。
谢谢观看!
3. 打分表的设计 简明扼要、填表方式简单、表格的每一栏目要紧扣测定因素。
因素权重确定—特尔菲测定法
4. 打分一般分3-4轮
第一轮——选因素
由专家提出定级因素,组织者经筛选、分类、归纳、整理, 用准确的语言制定一览表,作为第二轮征询表发给专家。
第二轮——打分
专家对每个因素给分,先排出重要性顺序,然后给分,要 求第1位>第2位>第3位,表收回后,立即进行现场统计处理, 求出专家总体意见的概率分布,再制定第3轮打分表
城镇土地分等因素是指对城镇土地等有重大影响, 并能体现城镇间土地区位差异的经济、社会、自然 条件,一般分成因素、因子两个层次。

(完整)菲尔德薪酬法

(完整)菲尔德薪酬法

薪酬的“酬"固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但“薪”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所谓“薪",就是物资,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不要指望我们的员工在不给任何工资的情况下就去干活,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利益驱动的,企业的任何一个职位上的功能都应该和经济利益挂钩.如何挂钩,就是薪酬管理的艺术,尤其对于营销人员,其提成机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营销体系的健康度和稳定度。

有这样一所学校,叫阳光学校,是北京一家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老总姓刘.刘总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调查、评估、分析以后,决定发展牛津教育,因为这一块的市场形势一片大好。

他们同时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了一个集团公司加三个分公司,但是,这家企业也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一、高管纷纷离职由于这个学校的经营模式特别简单,牛津教育这一块都是代理别人的产品,现在三名副总同时辞职,有的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有的自己创业了.而一家公司里面必须保证副总、高管、总经理级的人不能轻易流失,因为这些人一旦流失,对公司将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三个副总同时跳槽辞职让本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出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这些竞争对手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二、公司的客户一片混乱由于大家都忙着做业务,客户管理系统没人负责,最后导致一个业务员和另外一个业务员同时争一个客户。

并且在客户已经成为公司的消费者的情况下,还有一些业务员偷偷地给这个客户打电话,这种情况导致了这个客户心里面很反感。

三、业务员从来不上交客户对于业务员来说,客户就是金钱。

所以他不愿意轻易将自己的客户的详细资料上交给公司管理,而只交给公司一个姓名、电话这些简单的信息就算交差了。

大家都知道,客户的本质是客情关系,业务员和客户通过长期的沟通,彼此已经很熟悉,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而这时虽然业务员将客户的简单信息上交给了客户,但客户并没有彻底从业务员身边走开,实质上,公司并没有达到真正拥有客户的目的,相反这些客户都已经成了业务员的私有财产.四、业务员拉私单业务员拉来单之后,自己私下里接了做.比如私接家教等,导致公司的业务量大大减少,影响了公司的收入,而大量的利润流入了业务员的个人腰包.五、业务员不愿意当经理他们觉得虽然当经理能多拿一点提成,但是太辛苦,还不如做个业务员.这样的企业可以说在用人机制上是一个很大的失败。

业务薪酬设定菲尔德法

业务薪酬设定菲尔德法

业务薪酬设定菲尔德法一、目的业务薪酬设定菲尔德法是一种系统性的薪酬设定方法,旨在确保薪酬体系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激励员工实现更好的业绩,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本方法包含了对岗位职责、技能与知识、绩效表现、市场薪酬调查、薪酬结构设计、长期激励计划、福利与津贴设计、薪酬调整机制、薪酬沟通与反馈以及薪酬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全面考虑。

二、业务薪酬设定菲尔德法的主要步骤1.岗位职责评估: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薪酬设定提供基础。

通过对岗位职责的详细分析,确定各岗位的核心职责和工作量,并比较不同岗位间的相对重要性,为薪酬设计提供依据。

2.技能与知识评估:评估员工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以确定其相对价值。

技能与知识评估有助于确定员工的薪酬水平,并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在评估过程中,应关注员工的技能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等因素。

3.绩效表现评估: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调整其薪酬水平。

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将绩效结果与薪酬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

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应确保目标明确、可衡量和具有挑战性。

4.市场薪酬调查:进行市场薪酬调查,了解行业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

通过市场薪酬调查,企业可以了解市场上的薪酬趋势和竞争对手的薪酬策略,从而调整自身薪酬水平,确保企业的竞争力。

5.薪酬结构设计:根据岗位职责、技能与知识、绩效表现和市场薪酬调查结果,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应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等组成部分,并确保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合理。

此外,应考虑设置薪酬宽带或等级,以便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激励。

6.长期激励计划:为了激励员工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可以设计长期激励计划。

长期激励计划可以采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方式,使员工分享公司的成长成果。

通过长期激励计划,可以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7.福利与津贴设计:设计具有吸引力的福利与津贴计划,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综合管理:德尔菲法简介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综合管理:德尔菲法简介

项目综合管理:德尔菲法简介德尔菲是古希腊地名。

相传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在德尔菲杀死了一条巨蟒,成了德尔菲主人。

阿波罗不仅年轻英俊,而且对未来有很高的预见能力。

在德尔菲有座阿波罗神殿,是一个预卜未来的神谕之地,于是人们就借用此名,作为这种方法的名字。

德尔菲法早出现于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

____年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发表了“长远预测研究报告”,首次将德尔菲法用于技术预测中,以后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

除了科技领域之外,还几乎可以用于任何领域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教育预测等。

此外,还用来进行评价、决策和规划工作,并且在长远规划者和决策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据《未来》杂志报导,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以德尔菲法为主)在各类预测方法中所占比重由20.8%增加到24.2%。

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单位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预测、决策分析和编制规划工作。

一、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

其作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

其过程可简单图示如下:匿名征求专家意见――归纳、统计――匿名反馈――归纳、统计……,若干轮后,停止。

总之,它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

它有区别于其他专家预测方法的三个明显的特点。

它们是:匿名性、多次反馈、小组的统计回答。

1)匿名性。

匿名是德尔菲法的极其重要的特点,从事预测的专家彼此互不知道其他有哪些人参加预测,他们是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交流思想的。

2)多次有控制的反馈。

小组成员的交流是通过回答组织者的问题来实现的。

它一般要经过若干轮反馈才能完成预测。

3)小组的统计回答。

菲尔德法(一)

菲尔德法(一)
1、实行客户备案制
业务部
业务员A
业务员B
客户
客服部
2、孤儿客户划归客户部统一管理,提成为原 提成比例的30%——(6%)
业务员流失后,他所负责的客户——即孤儿 客户。对企业来说,提成降低了14%,就意 味着利润增加了14%,随着企业营销的深入, 拥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支会越来越少,利 润会不断增加。
菲尔德薪酬法
案例
北京一英语培训公司(托福、GRE、出国英 语培训、考研辅导等)。
薪酬制度(培训师基本工资,业务员底薪+提 成)
高管纷纷离职
咨询公司调查发现:
一、高管离职 二、缺少中层干部,营销高手不愿做部门经理 三、业务人员之间关系淡漠,互不往来 四、客户管理混乱 五、培训师接私活(1/10)
18%
18% C
18%
18%
18%
14%4%Fra bibliotek14%
4%
12%
6%
10% A 8% B
组织奖
2%
表格所呈现问题:
1、整个营销团队谁挣的钱最多? 2、部门挣钱最多者是谁? 3、上级愿意帮助下属吗?部门经理愿意带新
员工吗?
4、业务员要想挣大钱怎么办? 5、为什么依据业务人员的层级不同,部门奖
的比例也会不同?
2、营销部以外单独设立客服部,负责客户备 案、统一管理孤儿客户。
菲尔德法不适用哪些企业
1、被动营销的企业,如纯粹等客上门的企业; 2、淡旺季销售明显的企业; 3、销售周期较长的大客户企业,如一、两年
才能出一单的大客户销售。
深层问题
一、薪酬制度问题(特别是业务部门的薪酬制 度)
二、组织建制不完善,缺少客服部
一、业务部门薪酬设计(提成20%)

德菲尔法.doc

德菲尔法.doc

德尔非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组成专家小组。

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

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

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

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

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

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

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如某书刊经销商采用德尔非法对某一专著销售量进行预测。

该经销商首先选择若干书店经理、书评家、读者、编审、销售代表和海外公司经理组成专家小组。

将该专著和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发给各位专家,要求大家给出该专著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三个数字,同时说明自己作出判断的主要理由。

将专家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归纳整理后返回给各位专家,然后要求专家们参考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预测重新考虑。

专家们完成第一次预测并得到第一次预测的汇总结果以后,除书店经理B外,其他专家在第二次预测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

重复进行,在第三次预测中,大多数专家又一次修改了自己的看法。

第四次预测时,所有专家都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见。

因此,专家意见收集过程在第四次以后停止。

最终预测结果为最低销售量26万册,最高销售量6O万册,最可能销售量46万册。

德菲法

德菲法

德菲法
概論
1.不需要過去歷史資料。

2.影響重大的外在因素出現,使過去的數據資料不再適用。

3.集合多數專家的意見。

4.資料蒐集之廣度與深度高於個人意見。

德菲法的程序
德菲法程序是針對一群專家進行一系列問卷訪談,每一次問卷訪談稱為『回合』。

問卷除核心問題外,並提供每位參加成員其他成員所提出來的不同觀點與爭論。

問卷是群體腦力激盪之媒介物。

在德菲法中參與的每一位專家稱為Panelist,主持設計問卷與整理反應意見者稱為Moderator。

德菲法發揮群體思考的優點,且去除會議上多數人可能影響少數人意見的缺點。

德菲法和傳統會議不同之處有三:
1.在德菲法程序中,團體成員不知道有哪些其他成員參加,亦不知其他人之意見,因此較能自由地
舒發自己的觀點。

2.主持人萃取問卷中各種反映意見,再傳達給群體每一位成員,藉此促成個體與其他成員間的互動,
以期最終能達到共識。

(以DELPHI法探討合理工期之研究─以大型鐵路工程為例,李志華)。

管理学

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管理的主体是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所指向的对象。

管理的保障是组织资源。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的性质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管理的性质阐发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

当然,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

3.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课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是管理者对组织未来的行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组织体现为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管理的任务在于建立这种结构,使其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基本的活动。

领导是组织的管理者指挥和引导被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而积极奋斗和努力工作的过程。

控制是管理者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做出的反应。

4.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包括政府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工商管理是指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者有许多差别:目的不同、价值目标不同、权力来源、追求的效益、活动方式不同、公共管理效率意识低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强调责任胜过工商管理、公共组织中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和严格、公共管理在复杂性上超过工商管理。

5.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能力,尤其是指洞察组织及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对某种客观事物发展状况的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

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拳法(上)

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拳法(上)

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拳法(上)乔峰
【期刊名称】《拳击与格斗》
【年(卷),期】2009(0)3
【摘要】一、前手突刺(图1-1~4)由左手在前的格斗姿势开始;右臂曲肘贴紧身体,右手拳护住头面,左臂顺时针旋转左手拳向前直接刺出,此时要抬高左肩以此来保护自己的下颌左侧面:当攻击手臂的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旋臂停止攻击拳紧握,也就是说在整个攻击过程中要做到放松出击,接触目标时要做到瞬时收紧,还要注意的是攻击拳的拇指与场面成45度夹角,这样做不但使得攻击覆盖到最大的面积,而且可以把食指与中指关节做为主要的攻击触物点:左手拳回收恢复到原来的格斗姿势。

【总页数】3页(P62-64)
【关键词】攻击过程;打击目标;指关节;拳法;顺时针转动;姿势;攻击力;肘关节;前移;左手
【作者】乔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86.1
【相关文献】
1.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腿法(下) [J], 乔峰
2.世界综合格斗界的世纪之战(下)——米卢库·菲利浦维科VS艾米连科·菲德尔 [J],
新华山剑客
3.世界综合格斗界的世纪之战(上)——米卢库·菲利浦维科VS米连科·菲德尔 [J], 新华山剑客
4.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腿法(上) [J], 乔峰
5.世界最强男菲德尔·艾米连科——MMA教程之基本拳法(下) [J], 乔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elphi法使用说明

Delphi法使用说明

德尔菲评价法德尔菲是Delphi的中文译名。

Delphi原是一处古希腊遗址,是传说中神渝灵验,可以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殿的所在地。

德尔菲(Delphi)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6年首先用于技术预测的。

美国空军委托成立不久的的“兰德”公司从事一项有关如何利用专家意见的研究工作,即以德尔菲为代号的“德尔菲计划”,是—项有关如何合理和有效地利用专家意见和专家判断的研究计划。

“兰德”公司的数学家赫尔默和他的同事多尔基研究出了一种调查和分析专家意见的有效方法:通过简单扼要的专家意见征询表,征求一组专家的意见,经过有控制的反馈,取得尽可能可靠的统一意见。

他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预测法的一种发展。

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一般专家会议存在的种种缺陷,发扬了专家会议的许多长处。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代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各类预测方法中所占比重为24.2%。

德尔菲方法的出现,标志着直观预测方法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节德尔菲法的特点与应用一、德尔菲法的特点为了弥补专家会议的缺点和不足,德尔菲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匿名性为克服专家会议易受心理因素影响缺点,德尔菲法采用书信方式,进行匿名性的意见征询,参加应答的专家互不见面,互不了解其他专家的答复情况。

专家可以充分发表自然意见或修改自己意见无需作公开说明,而不必担心损害自己的威望。

(二)轮间反馈性德尔菲法不同于民意测验,一般要经过四轮,民意测验只进行一轮,没有反馈性。

德尔菲法在每一轮意见征询之后,要将征得的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汇总并将处理汇总所得的结果反馈结每位专家.作为其提出下一轮预测的参考。

(三)统计性统计性是德尔菲法不同于专家预测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采用统计方法,对专家的集体预测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和处理。

二、德尔菲法的基本程序在德尔菲法实施的第一轮开始之前,必须事先作好准备工作,例如阐明专家组所要预测的课题领域,解释将使用的方法等。

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德尔菲法将按如下程序进行。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陈雷;蒋阳;仲洪海;陈士夫【摘要】从教学型向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成为在校生的主体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科学合理地评价研究生的科技成果并予以激励,有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潜能.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应坚持客观公正与质量优先的原则.为使理、工、文、史、法、管理等不同学科学术成果具有可比性,可参照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按照学科对期刊进行分类并根据各学科方向不同期刊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对期刊进行排名的国际做法,依据影响因子对发表在相应期刊的单篇论文进行奖励;对于社科类,则可参照中文引文索引期刊排名,依据国内准则进行.论文评价主体应由第三方认证委员会独立构成,评价程序应制度化.为引导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以及确保重大激励效果的呈现,论文提出应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学术氛围的对策.【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6页(P78-83)【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激励【作者】陈雷;蒋阳;仲洪海;陈士夫【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G311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的意义从教学型向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占在校生的主体并在高水平科研活动中承担主要角色.研究生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完善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制度是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从教学型向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转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高国民素质需要教育,提高专业技能需要高等教育,而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特别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台湾地区在内,高考录取率大于100%,出现一个学生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高考录取率的提高和各种职业教育的兴盛,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所必需的.但伴随大学扩招带来的问题是,大学教授发现招收的学生素质日益下降,而用人单位和社会反应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每况愈下.面向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也面临同样问题.合理评价研究生科技成果,肯定其在科技成果(论文、专利、奖项、技术转移)产出方面的贡献,并加以适当奖励,不仅有助于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计划,进而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水平.科技评价具有判断、预测、选择和导向等基本功能,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可以促进科技发展,反之有可能阻碍科技发展[1].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激励涉及到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问题,从更高角度来看,这牵涉到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作风建设,并且最终回归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实践问题.2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目标与评价体系设计原则科技成果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评价标准,采取一定评价方法,遵循一定评价原则和程序,对科技人员研究成果价值大小进行评判的行为过程.它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评价中介(评价标准、方法、程序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2].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与政府部门或单位举行的科技成果评价有很大不同.后者所指的科技成果评价是指通过鉴定、评审、评估、验收、专利授权、行业审定等方法对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技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确认与评定的行为.其目的是正确判断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和应用前景,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最终目的是,通过适当评价与奖励,激发研究生的潜能,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进而发挥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力争产生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科研思维培养和技能训练,为社会输送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在设计研究生评价体系和指标时,应优先确定评价目标及原则——为社会培养有竞争力的合格人才,提高民族和社会的竞争力,扎实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我国科技评价体系以及高校评估认证和大学排名过程中,都曾出现SCI论文收录数量至上的错误观念,由此导致科技界出现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的短视行为,原创少、专利少,科研成果脱离实际应用、不能提升产品质量等问题.对高校教师以及科研院所广大研究员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传给了研究生,致使少数研究生急功近利、不思进取,仅仅为了能满足学位申请要求,发几篇论文草草了事,缺乏对科学技术的钻研和投入,缺乏执着的专业精神.目前,国内产品质量可靠性大多不如进口产品这种观念在很多人心目中存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使用的硬件装备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员工缺乏敬业精神.“计件工资”这种做法意味着劳动者不用心即可拿到工资.研究生培养是培养学生由学习到创造的过程,而且知识的积累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指标设立所要遵循的原则除了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之外,还应坚持质量优先,同时具有可比性、可行性和导向性.3 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设立3.1 评价客体与评价指标对于理、工、人文、历史、法学、社会与管理等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如何评价其科技成果,并体现上述客观公正、质量优先、可比性、可行性和导向性原则是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探讨一些共性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评价依据.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包括菲尔德法、同行评议法、层次分析法[3].为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人们逐渐把一些文献计量学、数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方法引入到科技评价中来.目前在国际上运用最多的评价工具是菲尔德的《科学引文索引》(简称 SCI)数据库.在建立研究生科技成果评价指标方面,首先需要把问题复杂化,考虑多学科特点;其次,在体现客观公正和可比性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方面需做简单化处理.为此,我们建议优先采用菲尔德国际准则,对于语言、文学、文艺等社科类,没有被SCI收录的期刊,可以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其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的统计或根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与《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等统计结果进行计算,如图1所示.图1 按照学科专业对期刊进行分类所依据的国际和国内基准根据SCI数据库JCR引文报告把期刊按学科分类,如表1所示,然后统计每一学科的具体期刊数目,按照5年期平均影响因子,把排名前15%定义为优秀期刊,排名15% -40%定义为良好期刊,排名40%以后的期刊定义为一般期刊.例如,按照光谱学(spectroscopy)学科分类,优秀和良好期刊分别有6和16种.发表在优秀、良好和一般期刊的论文每篇最低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和0.5万元,每篇论文的具体奖励按照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最高奖励为上一等级的最低奖励.为鼓励产出更多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设立Nature和Science顶尖期刊奖励,每篇论文奖励10万元.目前,中国大陆的中科院论文分区做法已经得到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认可,很多单位按照JCR分区对论文进行奖励,但是这种做法在体现质量优先原则方面没有进一步细分.对此我们建议,针对具体学科,在每一分区里面按照期刊5年期平均影响因子的排名浮动奖励.如表2所示,按照光谱学科分类优秀期刊有6种,其中MASS SPECTROM REV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0.49,按照某一论文最高奖励为上一分区论文最低奖励原则,其上一分区顶尖级期刊Nature和Science影响因子分别为38.280和31.201,按照公式(1),发表在MASS SPECTROM REV期刊的论文应获得奖励为6.109万元,计算过程如方程式(2)所示,此处计算结果没有超出10万元,因此发表在MASS SPECTROM REV期刊的论文应获得6.109万元奖励.表1 美国情报研究所依据期刊引证报告把期刊按照学科方向分类统计结果CATEGORY SUMMARY LIST(2009年)ITEM Category Journals 优秀期刊良好期刊1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9 1 4 2 AGRICULTURE,MULTIDISCIPLINARY 35 5 14 3 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 65 10 26 4 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 275 41 110 5 BIOPHYSICS 71 11 28 6 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144 22 58 7 CELL BIOLOGY 157 24 63 8 CHEMISTRY,ANALYTICAL 70 11 28 9 CHEMISTRY,APPLIED 61 9 24 10 CHEMISTRY,INORGANIC & NUCLEAR 43 6 17 11 CHEMISTRY,MEDICINAL 41 6 16 12 CHEMISTRY,MULTIDISCIPLINARY 127 19 51 13 CHEMISTRY,ORGANIC 55 8 22 14 CHEMISTRY,PHYSICAL113 17 45 15 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SYSTEMS 99 15 40 16 COMPUTER SCIENCE,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 94 14 38 17 CRYSTALLOGRAPHY 25 4 10 18 ELECTROCHEMISTRY 22 3 9 19 ENERGY&FUELS 67 10 27 20 ENGINEERING,MULTIDISCIPLINARY 67 10 27 21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63 24 65 22 FOOD SCIENCE&TECHNOLOGY 107 16 43 23 INTEGR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 14 2 6 24 MATERIALS SCIENCE,CERAMICS 24 4 10 25 MATERIALS SCIENCE,COATINGS & FILMS 16 2 6 26 MATERIALS SCIENCE,MULTIDISCIPLINARY 192 29 77 27 MATHEMATICAL&COMPUTATIONAL BIOLOGY 29 4 12 28 MEDICINE,RESEARCH & EXPERIMENTAL 83 12 33 29 METALLURGY&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63 9 25 30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42 6 17 31 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 52 8 21 32 OPTICS 64 10 26 29 PHARMACOLOGY&PHARMACY 219 33 88 30 PHYSICS,APPLIED 95 14 38 35 PHYSICS,ATOMIC,MOLECULAR & CHEMICAL 31 5 12 36 PHYSICS,CONDENSED MATTER 62 9 25 37 PHYSIOLOGY 74 11 30 38 PLANT SCIENCES 156 23 62 39 POLYMER SCIENCE 73 11 29 40 SPECTROSCOPY 39 6 16式中 y表示投在某一期刊论文的奖励额,x0表示按照论文分区的最低奖励,IF为某一期刊的具体影响因子,Aveup表示上一分区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xup表示上一分区的论文的奖励额.表2 JCR2009年关于光谱学(spectroscopy)方向39种期刊排名期刊类别 NO. 5-Year Impact Factor优秀期刊良好期刊一般期刊Abbreviated JournalTitle(linked to journal information)1 MASS SPECTROM REV 1/39 2 PROGNUCL MAG RES SP 2/39 3 NMR BIOMED 3/39 4 APPL SPECTROSC REV4/39 5 J MASS SPECTROM 5/39 6 J ANAL ATOM SPECTROM 6/39 7 JAM SOC MASS SPECTR 7/39 8 J RAMAN SPECTROSC 8/39 9 RAPID COMMUN MASS SP 9/39 10 SPECTROCHIM ACTA B 10/39 11 J MAGN RESON 11/39 12 INT J MASS SPECTROM 12/39 13 CONCEPT MAGN RESON A 13/39 14 J ANAL APPL PYROL 14/39 15 APPL SPECTROSC 15/39 16 J NEAR INFRARED SPEC 16/39 17 VIB SPECTROSC 17/39 18 J QUANT SPECTROSC RA 18/3919 SOLID STATE NUCL MAG 19/39 20 SPECTROCHIM ACTA A 20/39 21 J BIOMOL NMR 21/39 22 MAGN RESON CHEM 22/39 23 J CULT HERIT23/39 24 J MOL SPECTROSC 24/39 25 X-RAY SPECTROM 25/39 26 CONCEPT MAGN RESON B 26/39 27 NUCL INSTRUM METH A 27/39对于社科类论文,由于语言、文学、文艺等具有区域性差异,很多期刊不被SCI收录.为反映这种语言、文学、文艺等科技成果的区域性差异,对于没有被SCI收录的期刊,可以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其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或根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与《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等统计结果进行计算.论文分区方法与上述相同,分为国内优秀、良好和一般期刊.考虑到发表一篇论文所需的实验成本,理工科论文往往比社科类论文所需支付的研发费用高的多的情况,在论文奖励方面,应相应提高.凡是没有被SCI收录的论文将按照《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进行分区计算,相应每篇论文的奖励额与JCR分区相比降低一个等级,即国内优秀期刊奖励按照国际良好期刊标准执行.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模式,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年确定1 000余种中国出版的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项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数据,每年编辑出版一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引证报告》对于期刊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自身及了解全国期刊整体情况有很大帮助,还可以量化地了解某一领域各期刊之间的差异.该引证报告给出了国内1 000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论文影响因子高,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一研究领域活跃,参与研究的人员也较多,但并不能说明学术水平高.相反,很多门类分类比较窄的学科,全球参与研究的人员较少,例如American Ceramics Society和Journal of Luminescence期刊,尽管影响因子不高,但是学术圈内人士一致认为发表在此类期刊上的论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应鼓励论文投在所属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这样会被更多学术同行所关注,更加促进学科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论文的价值也更大.为体现这一点,对于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如果引用次数达到高水平期刊的及时索引(Immediacy Index),那么可以参照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享受较高级别的科技成果奖励.3.2 评价主体为保证评价客观公正,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校学术委员会或者成立专门的期刊等级认证委员会,负责依据每年的JCR报告或ISTIC引文数据库对期刊分类进行认证和审查.3.3 评价程序为保证激励效果,应在学生情绪高涨时予以表彰奖励,为此,可选择在每年元旦或春节放寒假前进行此项奖励活动,因为春节是下一年的开始,也是上一年的年末,是对一年工作进行总结的最佳时机.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在元旦发布通知,研究生本人对自己一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申报,各学院或部门经过整理,上报研究生主管部门.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召集期刊认证委员,召开“研究生科学技术评价与激励大会”,各委员依据上一年度JCR排名五年平均前15%及40%论文期刊清册或《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逐一审核每一篇提交的评奖论文,并在公开场所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则予以表彰奖励.在农历新年寒假之前把奖金发放至研究生手中.4 研究生科技成果激励政策与落实研究生的激励机制或奖助体系由多方面构成,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国家科技竞赛(挑战杯)、省市科技活动(如安徽省“双百”大赛)、学校专项资金、导师配套经费以及其他有关资金[4].研究生科技成果奖励不同于其它奖项,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基本奖学金评定.因为研究生的主要业务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所以研究生科技成果表现应作为年度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占70% -80%),而专业课学习成绩以及思想道德表现予以适当兼顾.对研究生予以激励的目的是引导研究生从事重大科研创新,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执着、钻研的学术精神和行事风格,杜绝浮夸和浮躁,使研究生能够沉下心来做学问.特别是自2012年起设立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单笔奖学金高达2万元、博士研究生单笔奖学金3万元,高昂的奖学金对研究生诱惑力很大.如何使相关激励产生更大的效果,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过去一年一度的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证书代领”、“奖金直接入卡”,这种方式收效甚微[5].为起到更积极的效果,建议高校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科技表彰大会,在配合年度国家奖学金发放的同时,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研究生给予重金物质奖励和隆重精神奖励双重奖励.为此,1)科技成果评选必需客观公正,形成制度化,不因人而异、不因领导的学生而加以照顾、不因知名教授或院士的弟子而特殊对待、不因期刊影响因子和学科专业的差异而差别待遇,评选过程完全按照评价制度交给第三方评选;2)引入竞争机制,注重学术质量,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无论从事什么专业,什么研究方向,只要研究成果在相应的学科领域居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都是优秀的,在兼顾数量的同时显著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3)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到位,研究生科技成果评选与颁奖,要让研究生感到如同获得了500万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一样的巨大荣誉,在全体研究生心灵中产生如同在教堂洗礼过一样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国内普通学生到了哈弗大学,都会潜心钻研,精心敬业,而在国内却做不到,原因是哈弗大学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的竞争环境,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积极的研究生激励政策,不仅有助于培养国内人才,而且通过品牌运营与国家层面的国际合作(如中非合作政府奖学金),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到我国学习、工作、交流.更多有关专利奖励政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王景峰,方杰.浅议研究生科技创新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114-115.[2]姜颖.中外科技成果评价比较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09,31(2):78-83.[3]刘新建,乔晶晶.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方法的理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89-92.[4]刘红霞,韦春.健全研究生培养的激励机制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潜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8.[5]鄢英.研究生激励机制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3(3):31-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提成
公司其它产品
孤儿客户
原业务提成的30%
无提成
业务员现有
10%
90%
客服人员薪金及考核
职位
级别
底薪
绩效工资
地域
标准
业绩提成
总监
三级
1+
客服部总提成*10%
二级
1
一级
1-
客户经理
三级
客服部业绩提成60%由所有客服人员(包括高级经理)平分,其它30%作为个人业绩情况予以合理分配
二级
一级
同上
客户专员
注:绩效工资将由相关考核事项来评定,见后续文件。
营销组织薪酬
菲尔德法
岗位
职位
工资
提成
部门奖
组织奖
岗位
工资
组织奖
分红
注册股
职级设置及薪金标准:(计薪业绩=当月业绩-产品损耗费用)
职级
底薪
个人业绩奖金%
实习业务员
1
业务员
1

代理经理
1.3
经理
2
1.3-1.8
代总监
2
总监
2.4
1.8-2
项目
客户类别
客服提成比例
业务员提成比例
续签
孤儿客户
原业务提成的30%
各行业提成规律图
行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成
原则
职能系统工资体系
客户系统工资体系
记录处
企业组织机构图与企业扩张图
量本利分析与目标的关系
文化系统与行业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