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正确看待公民的政治权利
2.1 认真对待权利与义务

不定项选择
1、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 意味着( A D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有一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2、邓小平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越是高干子弟, 越是高级干部的,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这说明 在我国( B D )
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
我们要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要同时履行对国家、 对社会和尊重他人权 利的义务.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含义: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自然的和社会的本 性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其内容包括人身人格权、 政治权利与自由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 与本课联系:权利与义务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 权问题,法律权利是人权的法律化,而人权的实 现不能离开公民义务的履行。 现状:2004年3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等许多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写进宪法。 在保障权利的同时,毫无疑问也对公民的义务履 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考题:宪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否意味着符合法定年龄的 公民和不足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这 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看待这一原则: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 的平均主义。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司法平等和守 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反对一切特权,
材料一:因兴建三峡工程,万州市需要移民近80万人,需要 搬迁一座中等城市、5座县城及955个工矿企业,各项实物主 要淹没指标占整个库区2/3左右,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需要重建 家园。但面对大局,库区人民毫无怨言,甘愿为全国人民的 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引言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一个国家享有的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民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基础。
公民权利的意义公民权利的意义在于保障公民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保护公民利益的平等和合法。
公民权利的种类1.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权利,包括选举、被选举、言论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等。
正确行使政治权利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2. 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公民获得经济资源和福利的权利,包括劳动权、经商权、财产权等。
正确行使经济权利能够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益,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3. 教育权利教育权利是公民接受教育和发展自己的权利,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知识获得的自由权利等。
正确行使教育权利能够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4. 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公民享受社会福利和保障的权利,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住房等。
正确行使社会权利能够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要求1. 法律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首先要具备法律意识,了解国家法律和法律规定的范围,遵守法律的规定,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2. 参与意识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参与公民讨论和决策过程,以促进公民的意见被听取和采纳。
3. 知识储备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能够有效地行使公民权利并不被滥用。
4. 责任担当正确行使公民权利需要有责任担当的精神,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1. 积极参与选举参加选举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通过选举能够影响国家的决策和发展方向。
公民应当积极参与选举,了解候选人的政治理念和承诺,以自己的投票权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和价值观的候选人。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

政治学原理中政治权利的名词解释在政治学中,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领域中所拥有的特权和自由。
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涵盖了个体自由、权利保障以及民主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政治权利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政治权利的定义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政治和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特殊权力。
它包含了诸多方面,如选举权、言论自由、参政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等。
这些权利不仅仅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是民主社会中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基本保障。
政治权利使个人能够在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行使他们的权力。
这些权利的实现需要政府保障和法律支持,以确保个人或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二、政治权利的分类政治权利可以根据其性质和范围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权利分类: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每个公民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所享有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是个体作为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
2.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指个人在经济领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私有财产权、职业选择自由和合理工作条件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公正性。
3.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指个体在社会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权、健康权和住房权等。
这些权利确保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福利。
三、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政治权利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说明政治权利的重要性:1.个人自由保障:政治权利保障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
选举权和言论自由使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自己的领导人,而宗教信仰自由则保护了个体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自由。
2.权力制衡:政治权利能够有效制衡政府的权力。
通过选举权和参政权,公民可以选择并监督政府代表的行为,避免政府滥用权力和腐败。
3.民主治理:政治权利是民主治理的基石。
只有当每个公民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参与决策时,才能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简述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领域内享有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和自由。
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一份子,政治权利为公民提供了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的机会,确保了公民在政治体系中的平等地位。
本文将重点介绍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知情权和抗议权。
1. 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
它赋予公民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力,能够直接参与政治体系的决策过程。
选举权确保了公民能够在公正和平等的条件下行使投票权,选举他们认为代表自己利益和价值观的人担任政府职务。
公民通过选举权能够参与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选举,并对政府的组成和政策产生影响。
2.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本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有权利自由地寻求、持有和传播信息,无论是通过口头、书面、媒体或其他形式。
言论自由是一项关键权利,它为公民提供了批评政府行为、参与公共辩论、表达对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不满的平台。
这项权利的实施需要确保公民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例如不发表鼓吹暴力和仇恨言论。
3. 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公民能够组织和加入社会团体、政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权利。
它保障了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来组织和加入团结在一起的集体行动。
结社自由的实施使公民能够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通过组织和合作来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
4. 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了解政府和政治决策的权利。
它包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以及透明和公开决策过程的权利。
知情权为公民提供了监督政府行为的手段,并使政府更加负责任和透明。
公民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其他渠道了解政府的政策、决策和资源分配信息,进而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
5. 抗议权抗议权是公民通过和平方式表达不满和反对的权利。
它允许公民以集会、示威、请愿和其他合法方式表达自己对政府和政策的反对意见。
抗议权使公民能够通过大规模集体行动向政府提出要求,促使政府倾听公民声音并作出改变。
综上所述,政治权利是确保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影响政府行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政治教案: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政治教案: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一、目标1、知识目标:(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的表现(3)、我国公民权利广泛性的表现(4)、我国公民权利真实性的表现(5)、正确行使权利2、能力目标(1)、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2)、联系实例,表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3)、联系实例,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情感目标3、情感目标(1)、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情感,培养国家观念。
(2)、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和权益的观念。
二、教学要求1、判断我国公民权利的优点和特点,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2、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和越权行使权利;哪些行为必须去做,哪些行为不得去做。
三、教学重点1、公民权利的特点2、公民权利的平等性3、公民权利的真实性四、教学难点:我国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初二年级我们了很多法律常识,其中主要学习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很多权利,比如人身权利、受教育权、权,选举权……,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会成为公民的合法权利?(请同学回答: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有法律的规定,才能成为公民合法权利)要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就必须知道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所享有的权利就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一、公民权利的特点(一)、公民权利的平等性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表现:1、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2、平等地承担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李嘉廷是个高官,谢霆锋是个名人,科学家对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有功之臣,当他们没有在法律范围内享有权利的时候,面对法律,不论他们是谁,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以上三种表现是不加任何条件的。
从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请同学回答:在我国,任何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论职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特权。
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政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一、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难点:(1)正确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性原则。
(2)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二、教学方法实例引入法、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整体把握法具体操作:(多媒体显示)知识结构,导出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弄清这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知识间的关系,弄清这节课知识在整个这一章节知识中的地位。
师:那么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呢?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一起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主体内容教学师:让我们一起先来看这样两则材料。
(多媒体显示材料)材料一:“我不是什么官,我是给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活一天就要给老百姓干一天事。
”这就是人民公仆李润五做干部的思想境界。
“我是人民的儿子,只要是人民的需要,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就是一个普通水电修理工徐虎的思想境界。
材料二:2000年2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作出一审判决。
胡长清因大肆收受、索取巨额贿赂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月8日在南昌被执行死刑。
师:李润五、徐虎与胡长清的根本区别在哪些方面?生:是否为人民干实事、为社会作贡献,是否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否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是否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师:胡长清为什么被剥夺了生命权和政治权利?生:他为一己私利,危害社会,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不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未尽到对国家、对他人的义务,因而也就失去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你如何看待权力?

你如何看待权力?
权力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权力可以分
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等多种形式。
在社会中,权力通常被认为是
一种控制和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它可以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形式来实现。
首先,我们可以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看待权力。
政治权力是指国家机构、政府
和政治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权力通常
通过选举、立法、行政等方式来实现,它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政治权力也容易被滥用,导致权力腐败、独裁等问题。
其次,经济权力也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经济权力是指个人、组织或国家在
经济领域对他人行为进行控制和影响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通常通
过资本、资源、市场等手段来实现,它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经济权力也容易导致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
最后,社会权力是指个人、群体或组织在社会中对他人行为进行控制和影响的
能力。
社会权力通常通过文化、传媒、舆论等方式来实现,它对社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权力也容易导致舆论操纵、思想统一
等问题。
总的来说,权力是一种复杂而多样化的社会现象,它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
然而,权力也容易导致滥用和不公平,因此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合理的
制衡和监督。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公民的政治生活,参与民主、捍卫权利》。
作为一个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不仅仅是政府和政治家的事情,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事情。
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捍卫自己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首先,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参与民主。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观。
在民主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参与决策过程。
通过选举投票、参加公民议会、签署请愿书等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捍卫权利。
作为公民,我们有权利享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但这些权利并不是天赋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捍卫和维护的。
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可以监督政府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最后,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政治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可以为弱势群体发声,争取他们的权利和利益,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进步。
总而言之,参与政治生活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捍卫自己的权利,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参与政治生活,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探究三】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 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你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 的理由。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1)这两个观点不同。 (2)观点一揭示出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 的关系,即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 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 确保权利的实现。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3)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即公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 享受的利益,义务是公民依法应尽的责任,二者是有 区别的。虽然两者在法律上是相对应的,但并不意味 着二者在生活中是完全对等的。
5. 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一切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一切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一切公民在立法、执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 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 就干什么。 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 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1)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 达自己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人 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 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 政治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政治 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 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许 可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什么?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和义务统一
辨析题: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一放弃的。
辨析题2:在我国,公民个人利益与集 体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 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 得到实现。
2003年6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因为杀妻分 尸,曾作出杰出科技贡献的徐某被判处死刑。一 审判决后,有近200人上书法院为他求情,其中 不少知识阶层人士。原因是徐某为中国纺织界作 出突出的贡献,而且他在羁押期间,有三项实用 新型设计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据此回答2题 1、要求对徐某能够“法外施恩”的做法违背了 A、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必须相结合的原则
B、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近200人上书请求“法外施恩”的做法, 折射出国民法制意识的淡薄。这表明必须
A、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 B、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
C、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D、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D
人民法院实行的司法救助制度,努力做到 “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确有困难交 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 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赢官司”,对 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据此回答2题
人民代表和选民的关系
政治自由(相对的)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人民当家 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民主的体现。 政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 意义: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 政治政治生活,敢讲真话; •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 •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关于完善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思考摘要: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如何完善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现阶段不断加强对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学习和研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完善公民政治权利面对如何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们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力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一个方面,我们应该要知道,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
第二个方面,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力,同时必须平等的屡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公民虽然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第三个方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国家在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提高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保障水平。
这些都是我们第一时间思考得到的,但是具体如何的实施呢?怎样落到实处呢?这仍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知道了如何去做,还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懂得如何才能把我们的措施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
我们说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现在我们首先来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监督权。
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我们应该选举那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健康条件和议政能力比较好的公民当人大代表,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公民的政治权利含义相关知识点总结

公民的政治权利含义相关知识点总结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个人在政治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这些权利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是其参与政治过程、影响政治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以下是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选举权选举权是公民在民主国家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
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之一,通过选举,公民可以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人物或组织。
选举权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国籍、身份等。
在选举过程中,公民有权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参与竞选活动,投票选择自己认可的候选人或政党。
选举权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目的,进一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被选举权被选举权是指公民有权利被选举为国家机构或地方性政府的代表,担任相应的职位。
被选举权是选举权的补充和延伸,强化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和能力。
被选举权的实施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年龄、国籍、政治经验等。
公民可以通过参与政治活动、积累政治资源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被选举能力,争取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决策。
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利用言论、媒体、互联网等渠道进行表达。
言论自由的实施需要遵守基本的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公民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扩大社会对不公正行为的监督力度,推动社会进步。
四、结社自由结社自由是指公民有权利自由结成各种社会组织,包括政党、工会、协会、俱乐部等。
结社自由的实施需要符合法律和相关规范,不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结社自由的重要性在于,可以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的平台和渠道,促进公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发声权和影响力。
五、公民投票权公民投票权是指公民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投票表决的权利。
公民投票权是公民参与决策过程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政治权力的运行。
公民投票权的实施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起到一定的决策作用。
公民投票权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提高公民对重要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确保投票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参与政治
生活并不意味着无序和混乱,而是应该有秩序和规范。
那么,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呢?
首先,公民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也有责任遵守法律和规定。
公民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以及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遵守的规定和法律。
其次,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人可能持有不
同的观点和立场。
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进行理性的讨论和交流,而不是采取攻击和辱骂的方式。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政治氛围。
再次,公民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政治生活。
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可以
采取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公民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如投票、参加公民议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才能实现公民的权利和意愿。
最后,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也要遵守秩序和规范。
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公民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盲目跟风或被激情所左右。
只有保持理性和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总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但也应该有秩序和规范。
只有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并保持理性和冷静,才能实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目标。
希望每个公民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如何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权利概念权利是一个多义词。
按照权利的性质,分为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宗教意义上的权利、习惯上的权利、法律上的权利、政党组织成员的权利、社会团体和组织成员的权利等;按照权利的主体,分为个人权利、集体权利、国家权利等;按照社会关系领域,分为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按照义务主体的范围,分为对世权(绝对权)和对人权(相对权);按照权利是否独立存在,分为原权利(主权利、保护性权、第一位权利)和从权利(救济权利、赔偿性权利、第二位权利);按照权利能否转移,分为专属权和可转移权,等等。
关于法律上的权利,中外法学有各种不同的学说,主要有: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规范说和选择说。
在给权利下定义的时候,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法律关系的主体,即享有权利的人,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和团体、国家。
第二,权利的内容,即法律关系的主体自己可以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资格或能力,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资格或能力。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并没有权利义务意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有了剩余,私有制逐步产生,阶级和国家出现,人们萌发了比较清晰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观念。
权利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方式,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概念,在中国古代是罕见的,权利释义为“权势和势利”, 与法律权利概念相似的词是“名分”,《管子》中所讲的“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
其中的“分”,就是权利。
在古代希腊,正义与权利的含义是相等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意味平等,一种是分配的正义,一种是平均的正义。
古希腊思想家不使用“权利”这个词,经常使用的是“正义”一词。
在古罗马法中,是没有明确的权利分类和权利概念的,我们现在译为权利的拉丁字“JUS ”本身是含有多种意义的词,根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Jus”是从“JusTITIA”(正义、公平、公道、正当、合理)而来的。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具有法制的国家,中国公民享有种种政治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政治义务。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为基本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据法定程序,有权参加国家机关或者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和决策;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据法定程序,有权被选举为国家机关或者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
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权利。
公民有权依法对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违法、不当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和申诉,有权参加行政机关的监察工作,有权向行政机关提出反映和建议。
此外,公民还可以利用各种形式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言论、出版自由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地发表意见、发布文章、参加或者组织讨论和辩论等活动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5条规定,公民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和违法行为有批评、提出意见、控告的权利。
这些权利的实现,有利于防止权力腐败,推进社会进步。
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责任。
公民应当积极参加国家事务,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维护国家的稳定、团结和发展。
下面列举一些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爱国主义作为一名公民,爱国主义是基本的政治义务之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爱国主义是保持国家团结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公民应当爱国爱民、尊法守法,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义务之一。
公民应当珍视国家安全,严守国家机密和涉密事情的秘密,不得泄露任何国家秘密,如果发现有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中考政治,专题五—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专题五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公民考点11.公民权利及公民的基本权利1)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2)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劳动权;批评建议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受教育权;获得国家帮助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等基本权利2.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公民在正确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承担自己对他人应负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是一致的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3.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权?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诉讼和非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非诉讼方式:自行与侵权人协商、和解;请求家长、老师的帮助;向有关媒体;向当地律师事务所咨询,获取法律援助;在网上发帖、发微博,听取网友的合理建议2)诉讼方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公民的法定义务、基本义务及内容1)法定义务含义: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2)基本义务含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具体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务,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等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互相结合的。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国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渐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和责任。
这些权利和义务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政治权利:(一)普选权:普选权是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之一,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也就是说公民有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有权在选举中表达意见和选择政府的管理者。
(二)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也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规定在我国宪法的第35条之中,“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说明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来互相理解和沟通。
(三)信仰自由:信仰自由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另一项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不受任何宗教信仰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信仰的宗教。
同时国家也尊重信仰自由,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权益。
(四)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也是公民在我国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
宪法对这一权利的保障十分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禁止侵犯和篡夺公民的财产,这种保护的措施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保护。
二、政治义务:(一)尊重国家法律:作为一个公民,首先应该尊重国家的法律。
在我国法律的范围之内,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不参与任何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二)参与国家建设:公民有义务参与国家建设和改革进程。
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国家和公民做出贡献。
(三)保护公民责任:公民有保护公民责任,这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生活中,公民应该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尽力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在综合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公民需要建立对国家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同时增强自身的理解和责任感。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谈谈你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理解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
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具有广泛性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自由,体现着民主的性质和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广大人民享广泛的权利自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 "当家作主",享受各项权利自由,行使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
社会主义民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规定具有广泛性。
这种广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享有基本权利自由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我国公民权利自由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享受公民权利自由的主体极其广泛。
在我国,被依法剥夺部分公民权利自由的公民,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自由。
在政治权利方面,据统计,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占 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99.97%,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到千分之一。
剥夺政治权利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附加刑,必须经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才能适用。
没有被适用该附加刑的被关押的罪犯,其在服刑期间,仍然享有选举权。
在人身自由方面,据统计,到 1994年底,我国监狱在押犯总数为128.7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点零七,比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万分之五十六点五)低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正确看待公民的政治权利
作者:朱延冰
来源:《大观》2015年第11期
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及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并影响政治生活从而得以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实现人的内在需要的权利,它在形式上包括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
本文就当前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进行了简述,并对如何充分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措施及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法律规定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一)自由权
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意见和意志的自由。
由于我国是全体人民共同平等生活的共同体,因而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必须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不得侮辱他人和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
公民的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公民以某种行为方式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
这些行为一般以法定程序进行,并以不妨碍公共秩序和他人行为为限。
公民的结社自由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社会组织、进行团体活动的自由。
公民的通信自由是指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参政权的集中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的选举权主要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选举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拥有的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由此可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对公共权力代表者或行使者的选择权和被选择权。
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18 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生、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三)监督权和罢免权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公民的罢免权是指公民按照法定程序对于不合格的人民代表有罢免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27 条第二款)。
同时规学术前沿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
本单位选出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77 条)。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受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由他们选出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02 条)。
(四)诉愿权
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批评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政策或行为提出的批评的权利;建议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申诉和控告权是指公民受到国家机关不适当的对待或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损害时加以申诉或指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要求赔偿权是指公民权利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造成损失的,公民依法要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这些权利都是公民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二、实现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的措施
(一)公民应树立科学的政治权利观
1.树立公民的主体意识
使公民懂得政治是一门科学,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任何人幻想“超脱政治”是不可能的,于己于国家都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国家有为数不少的人对政治退避三舍,这个国家将是十分危险的。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是民主政治的主人,离开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民主就是一句空话,应当树立公民的政治自尊、政治自信与政治勇气。
2.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民主的本性就是公民有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社会决定国家,这就客观要求公民自觉树立政治参与意识,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地位,意识到自己有选举、监督、罢免国家官员的各项权利,从而使国家始终能在社会的控制和支配之下,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摆脱“国家崇拜”的影响(其实质是国家决定社会,使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树立社会决定国家的意识,懂得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本应享有的,不是政府及其官员赐予的,相反,国家权力的行使离不开公民的参与。
3.确立公民的政治监督意识
国家权力是受公民民主权利委托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权力必须时刻受公民民主权利的监督,这是社会主义民主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是社会的代表,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应为社会发展积极创造外部条件,不应过多干预社会各个领域,社会成员有权利监督和约束国家的行为。
4.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懂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是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离开法律,民主就是空的,就会失去规范化的保障。
只有依法办事,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实现。
三、探索公民政治权利发展的新模式
未来的中国,必将为努力建设现代型民主社会而积极的努力,一个民主型的社会也必将在公民政治权利的保障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工作。
就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具体制度而言,我国除了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外,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民参与立法制度、公民批评制度、建议制度等。
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途径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法律体系和历史文化背景,在实现公民政治权利上必须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即意味着我是我自己身心的主人,我支配着我自己”。
我们要建设的正是这样一个公民能在政治生活中充分自决、自主的社会,以此来保障每个人政治权利的实现。
公民政治权利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为此不断努力,而一个民主型社会的目标必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