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耳血血样本保存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化耳血血样本保存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探讨
摘要:检测研究正常动脉化耳血血气分析与血样本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的相关性。

取30例正常动脉化耳血血样本用美国IL-1400型血气分析仪立刻检测与分别存放在室温和4℃(冰箱内)时,30min,1h,2h,4h后检测血气分析,结果发现血样本存放时间与存放的温度对血气
摘要:检测研究正常动脉化耳血血气分析与血样本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的相关性。

取30例正常动脉化耳血血样本用美国IL-1400型血气分析仪立刻检测与分别存放在室温和4℃(冰箱内)时,30min,1h,2h,4h后检测血气分析,结果发现血样本存放时间与存放的温度对血气分析的准确性均有较大影响故建议为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离体血样本应立即检测,如确有困难血样本放在4℃时不应超过1h;放置室温下不应超过30min,否则会影响血气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影响临床诊断及治疗。

血气分析对指导临床,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抢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骨创伤病人不方便的特点故取动脉化耳血做血气分析(经过实验已证实与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不显著)为探讨血样本存放时间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无影响,故对30例正常人动脉化耳血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收集正常人30例动脉化耳血,采用美国IL-1400型血气分析仪测定。

2.方法:用肝素化200ul毛细血管,取动脉化耳血200ul,隔绝空气分五次进行检测,即立刻检测与分别放置室温和4℃时隔绝空气存放30min,1h,2h,4h后的同一样本在同一条件下检测。

检测结果:检测数据经配对t检验。

用直线回归方程表示样本搁置时间逐步延长与测定值改变的关系。

二、结果:测定结果见图1,图2,统计结果见表1表2,有图1图2可见随着样本搁置时间逐步延长,pH,PO2均有逐渐下降趋势,而PCO2值有逐渐上升趋势三、讨论血气分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测定值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标本的存放时间直接影响血气测定值准确性。

本组资料表明随放置时间的延长pH逐渐下降pCO2逐渐上升,pO2逐渐下降,而这种变化又与标本放置时间放置温度的长短有关。

在标本放置2h后,血气变化较前趋于缓慢。

这是因为血液离体后,在密闭条件下(密闭在毛细血管内),血细胞仍在继续代谢,不断消耗样本中的氧及不断产生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所致。

故血样本离体后血细胞虽能继续代谢,但这种代谢是离开了活体组织,细胞没有分裂再生能力,故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活性也将逐渐减低,从而使代谢速度下降。

血气变化也就趋于缓慢。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在室温条件下血样本放置30min时,血气值变化不大(P>0.05);而样本放置1h,2h,及4h时血气值有显著变化(P<0.05,P<0.01,及 P<0.01)。

在4℃时血样本放置30min及1h后血气值变化不大(P>0.05)而样本放置2h及4h后血气值变化明显(P<0.01,P<0.05=与文献报道相似。

标本放置在不同温度血气变化亦有不同,这是因为:血细胞在不同温度时代谢速度不同,温度越高血细胞代谢也越活跃。

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血气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率亦增加。

而在同一温度不同时间下,放置时间越短对结果影响越小。

(见表1表2和图1图2)这是由于时间越短细胞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及CO2等酸性代谢产物越少,所消耗的氧也越少(在密闭空间内)。

故据分析结果建议为确保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离体血样本应立即检测。

如确有困难血样本放在4℃(冰箱内)时不应超过1h;放置室温下不应超过30min,否则会影响血气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影响临床诊断及治疗。

(杨军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