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二上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练习与测评
2.(1)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通往西域 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 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 易。对外贸易在南宋经济中的重要性。如 绍兴末年,泉洲、广州两市舶司的每年收 入达到200万贯,约占当时南宋政府年度 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2)经济重 心南移后,对外贸易成为南宋王朝的重要 收入来源。
想一想
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
政治方面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 2.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经济方面
3.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 劳动力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 劳动,开发了江南
自然方面
5.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黄河长江流域人口比率变化表
时期
地区
思考: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 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 州、明州是三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练习与测评
1.(1)三国两晋南北朝;(2)两宋时期,由于北 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经 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而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 而人口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 )农业: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 稻麦轮作的推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 梯田,水稻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 足”。经济作物。手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 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 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海南岛发展出较 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 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 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外贸: 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港、市舶司、 “番坊”、“番市”。海外贸易的商品、“海上丝 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意义。
• 练习与测评
3.(1)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 外贸港;以中国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 路,向北可通往日本、高丽,向南可通往 东南亚,向西南可通往印度、波斯和阿拉 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2)向外传播丝绸、 瓷器等商品的“经济贸易之路”;传播各 国人民友谊的“友好往来之路”;传播各 族人民光辉灿烂文化的“文化交流之路” ;传播我国四大发明、科学技术交流的“ 造福人类之路”。
路线:
泉州 明州 广州
市舶司管理
❖日本、高丽
❖东南亚、马六甲海峡 、印度、波斯,阿拉伯 及至非洲
影响:
• 使宋政府获得了巨额收入 • 给通商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启示:
政治稳定是必要前提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对外交流是重要因素
统治者重视不可缺少
完成下列表格
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钧瓷【河南 禹州 】 汝瓷【河南 宝丰 】 官瓷 【河南开封 】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瓷都【江西 景德镇】
汝窑三足洗 哥瓷
景德镇瓷
造船业:技术世界领先
北宋 交子
南宋 会子
临安 明州
广州 泉州
• 2007年12月21日中国成功打捞充满神秘色 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这艘装载 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 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
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 版高中历史高二上第2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资料
材料一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 火耕而水耨nòu ,… …不待贾(买卖)而足, … …无积聚而 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
四川盆地“水Βιβλιοθήκη 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材料三 扬州(略当江南大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rěn ,则数郡忘饥。 …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
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变化:
——《宋书》卷五十四
南方:地广人稀
地广野丰
第20课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第一阶段
魏晋南北朝
第二阶段
隋唐五代
第三阶段
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 探索与争鸣
(1)两宋时期,传统纳贡体系的崩溃和岁币的 输出,使海外贸易成为必要。陆上丝绸之路的 中断,指南针的发明,又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可 能。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收入的重 要来源。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南宋经济逐渐背 离了悠久的农业传统,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 向发展(2)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
• “南海Ⅰ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 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
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 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也有可能解开‘海上丝 绸之路’的诸多秘密,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 于经济价值。
南海一号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传统商路受阻
原因: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南移
统治者重视
南方经济发展
农作物:水稻
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农具改进:秧马、牛转翻车 耕地开垦:圩田、沙田、梯田
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纺织业:丝织业、棉纺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的繁荣
纸币的出现
丝织业 官办作坊----织锦院,
私人作坊----“机户”
❖朱克柔的《茶 花图》,缂丝 ,这种织品工 艺精致,色彩 丰富,立体感 强,织一件妇 女的衣料,往 往需要一年的 时间,有“一寸 缂丝一寸金”的 说法。名家朱 克柔的作品成 为达官贵人争 购的对象,连 皇帝也是热心 的收藏者。
棉花 种植由南往北推广
棉织业 出现较先进的工具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 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 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 ,出现了纺车、弹弓等工具;棉布 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 料。
制瓷业: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代五大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