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剑·虎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五禽剑·虎势
以武学打开世界
五禽戏”中五禽的动作共分五段,每一禽的动作为一段,每段结束时动作中止片刻,再接下一段的动作。
而“五禽剑”中五禽的动作连贯衔接,中途不间断。
“五禽剑”对五禽戏中五禽的形象、意识进行了拓宽处理,使之形意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达到全身自然放松,有效地消除肌肉紧张,有利于气血循经络运行,充实并滋养全身骨骼和关节,尤其对肌体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禽剑”完整地保留了五禽戏中内涵的养生、保健和体育意义,并增添了按摩和技击方法,由于持剑时剑柄对手部的劳宫、合谷、大小鱼际、内关等穴位反复磨擦,可起到自动按摩的作用。
现将五禽剑术虎势及其基本医理作用分述如下:
虎体貌威严,性情凶猛。
从形象上观察:它神发于睛,威生于爪,气势凶猛,神威逼人。
模拟其形象,实取其特性中之神气,运用爪力摇首摆尾以鼓荡周身动作。
练功时要求外刚内柔,外动内静,练习得法,可疏导督脉,使真精化气入泥丸宫而得长寿。
并可祛风邪、壮筋骨。
【动作图解】
预备势
两脚并拢,身体直立。
两臂自然下垂,微屈肘,腋间略有虛隙。
左手持剑,剑身竖直贴靠在左臂后面,剑尖朝上,手心朝后,右手握成剑指,手心朝后;目视前方。
(图1)
意境:自行诱导入静后,在意念的发展中,有将自身置于五禽所处之大自然环境中的感觉。
如,练虎势有自觉身在深山峻岭中的意境;练鹿势时有自觉身在草原旷野上之意境;练猿势时有自觉身在世外桃园之意境;练熊势时有自觉身临莽莽林海中之意境;练鸟势时有自觉身在高空中飞翔之意境。
意念深入胜境之后,自会心旷神怡、消除劳倦,对活跃机体的生理功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要点:头颈自然竖直,集中精神,全身自然放松,消除杂念,呼吸自然,意守丹田,使之诱导入静。
(一)虎守杏林
意境:虎呈半蹲式,悄然隐匿在茂密的杏林中,向左右窥探外界的动静。
两臂分经左右向上伸举,经头上方向前徐徐下落,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徐徐向前上提起。
两臂内旋,使剑柄朝下徐徐下栽,两虎口相对落至腹前,剑指朝下。
同时左脚脚尖着地成左虚步,右腿略弯曲,上体正直,然后以颈为轴,扭头转项向左后方环视,再转回向右后方环视,后转朝正前方。
(图2~8)
要点:动作时要有身置杏林之意境,意守命门穴,命门属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意守此穴有壮筋强骨、通经活络之效。
整个动作要缓慢柔和,两臂上举、下落要走圆弧,双臂的动作要与左腿的起落协调一致,剑柄下栽要与左脚尖着地同时完成。
(二)虎醒出穴
意境:睡虎初醒,懒腰频伸,缓步出洞,其意态悠闲而舒展。
1.重心移至左腿踏实,双臂略上抬,经胸前分向两侧,略向后、向上、再向前下划圆弧停至两髋侧。
同时右脚提起向前横步迈出,脚尖外撇,内踝朝前成“虎蹲步”。
右剑指变虎爪,两臂同时向前上伸至肩平,手心朝前,剑柄朝上,左腿略屈,两脚踏实。
目视前方。
(图9、10)
2.上动不停,双手落至髋两侧,手心朝下,剑尖朝后,剑身平直。
然后左脚提起向前横步迈出,内踝侧朝前。
同时两臂屈肘,双手提至腰两侧再徐徐向前上推出至肩平,手心朝前,剑尖朝地,两脚踏实成虎蹲步。
目视前方。
(图11、12)
3.上动不停,双手落至髋两侧,手心朝下,剑尖朝后,剑身平直。
左脚踏实,右腿屈膝上提,随后向前迈出,内踝侧朝前。
同时两臂届肘,两手落经腰两侧徐徐向前上方推出,手与肩平,两手心朝前,剑尖朝地,两脚踏实成虎蹲步目视前方。
(图13、14)
要点:肩关节、髋关节恰似机器中的曲轴在不停的回环旋转,以
增强上下肢各关节骨骼的活力,并疏通经络、强壮筋骨、发达.肌肉、滑利关节、活跃生理机能。
两臂的起落要与迈步.撇脚同时、同步、协调连贯地进行,上行下随紧密配合。
动作缓慢而紧凑。
(三)虎踞龙蟠
意境:模仿龙的旋舞和虎的起伏踞蹲。
1.以右脚掌为轴向右转体90°,同时左手持剑先向上再向右下绕圆形随身体下蹲成歇步下落至右胸前,立剑,剑尖朝前,手心朝外,同时右虎爪变剑指下落经右向上划弧至额右上方。
目光随转体先向右再向左巡视,最后注视剑尖。
(图15、16)
2.两脚以右脚跟、左脚掌为轴向左后转体并起身,同时左手持剑随转体向左划弧绕至背后,剑尖朝左上方,手心向外,同时右剑指随转体经后下向前上摆至右额前上方,手心朝外,剑指朝左,头向左后转。
目视左后方。
(图17)
要点:上体左转、两腿成交叉步,要与两手的划圆协调一致,动作要灵活自然。
(四)虎视眈眈
意境:当虎窥探到猎物出现的瞬间,双目炯炯,呈现即将扑猎的架势。
1.右脚向前迈出成右弓步。
左臂伸直,剑与肩平,手心朝下,然后以左腕为轴使剑在头上方沿逆时针平旋一周后落向右腹前,同时右剑指向右前方划圆下落至腰右侧接剑,平剑,剑尖朝前,略低于剑柄。
(图18~22)
2.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前倾,左腿后抬,成独立平衡式。
左手变虎爪,收经左胯侧,在右手持剑刺出的同时向前推出。
双目直向前强视。
(图23)
要点:左手持剑旋抹时,手腕要灵活敏捷。
右腿直立站稳,双目向前强视,要显示出神威。
(五)窜涧扑猎
意境:模仿猛虎闪电般地窜越山涧和迅猛扑食的形象。
1.左腿落向右脚内侧成左丁步,同时两手收至胯两侧。
随即左脚立即向前迈出一步踏实,右脚紧跟至左脚内侧成右丁步。
此刻,右手持剑与左虎爪同时直向前下方刺出、推出,平剑,剑尖和左手心皆朝前下方。
眼看剑尖。
(图24、25)
2.上式不停,两手收回胯两侧,身体右转,随即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向前跟至右脚内侧成左丁步。
同时,右手持剑向右斜前下方刺出,左虎爪同时向前下推出,手心朝前下方。
目视剑尖。
(图26、27)
3.上体略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随即跟至左脚内侧成右丁步,同时两手收至胯两侧,再向左前下方刺剑、推虎爪。
剑尖与左手心朝前下方。
双目注视剑尖。
(图28、29)
要点:两腿向左右前方迈出时,动作既要猛勇,又要轻灵。
上体要保持正直,尾闾端正,防止弓腰突臀;双臂同时向前下刺、推出时,要与脚的迈出配合一致,目要注视剑尖前方,以上左右式动作连接起来呈Z字形路线。
(六)跃岭登峰
意境:模仿老虎窜越陡壁、跃岭登峰的姿态。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以剑尖领先,向上、向左后、向下划圆,再反撩至右前上方,剑柄略高于头,手心翻朝右后方。
同时右脚踏实,左腿顺势屈膝上提,脚尖朝下,左虎爪变剑指,向上划圆至左肩下,剑指直指剑尖,成一条斜直线。
目视剑尖。
(图30、31)
要点:右脚上步与撩剑同时进行,步调一致,右独立步要保持重心平衡。
(七)越野下山
意境:虎从高山峻岭上奔驰而下。
左腿向左后撤步,左脚尖外撇,同时上体向左后转,右手持剑随转体划圆向左下落,再向上、向前抡劈,同时右脚踏实,左脚尖转朝前,成虚步,左剑指翻转从腋下向后、向左上抬至左额上方。
手心朝前,剑指向右。
目视剑尖。
(图32、33)
要点:撤步、抡劈、转体要同时进行,配合得当。
(八)虎啸回林
意境:虎咆哮着返回密林。
1.上体微向右转,剑随右手内旋划.弧上提至右肩前,左剑指提附在右腕内侧。
2.随身体左转,右脚跟抬起,左脚尖外撇。
以剑尖领先经左膝外侧向后挂剑,再向上、向前抡劈;同时右腿屈膝上提,左剑指向后上划圆置于左额上方,剑指朝前。
目视前方。
(图34~36)要点:向前抡劈剑与右腿提膝要同时进行。
学
资
料
1
《少林拳大系》电子资料全集
2
《中国武术大系》电子资料全集
3
《中国气功大系》电子资料全集
4
《武当大系》电子资料全集
5
《太极拳大系》电子资料全集
6
《形意·心意拳》电子资料全集
7
《八卦掌》电子资料全集
8
《八极拳》电子资料全集
9
《中华武术》电子资料全集
10
《易经·奇门》电子资料全集
11
《中医大系Ⅰ·古籍部》电子资料全集
12
《中医大系Ⅱ·白话校译部》电子资料全集13
《中医大系Ⅲ·综合部》电子资料全集
14
《戳脚·谭腿·弹腿·意拳》合集电子资源15
《中国武术·器械篇》合集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