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训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
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
解析DNA的碱基组成是A、T、G、C,RNA的碱基组成是A、U、G、C;含T 的一定是DNA,含U的一定是RNA;双链DNA的碱基A=T,G=C;双链RNA 的碱基A=U,G=C;单链DNA和单链RNA的碱基没有一定的比例。
答案 A
2.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解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核苷酸分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组成核苷酸链。
答案 A
3.噬菌体Φ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RF)的双链DNA分子。
如果该生物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
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难度较小。
解析单链DNA的碱基构成是:20%A,30%G,10%T和40%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碱基构成是:20%T,30%C,10%A和40%G,所以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15%A,35%G,15%T和35%C。
答案 B
—CTAGGGC—
4.在进行基因工程时,已经得到一个目的基因==============
,要人工复制,使
—GATCCCG—
数量增多,需要的复制条件是()。
①CTAGGGC或GATCCCG模板链②碱基A、U、C、G
③碱基A、T、C、G④核糖⑤脱氧核糖⑥酶⑦ATP
⑧磷酸⑨蛋白质
A.①③④⑦⑧⑨B.①②④⑥⑦⑧
C.①②⑤⑥⑦⑨D.①③⑤⑥⑦⑧
答案 D
5.右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 .a 链中(A +
C )
(G +T )
的比值与d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 .a 链中
(A +T )
(G +C )
的比值与b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 .a 链中
(G +T )
(A +C )
的比值与c 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解析 DNA 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 链是以a 链为模板合成的,a 链和b 链合成一个子代DNA 分子。
a 链中A +T C +G 等于b 链中A +T
C +G。
答案 C
6.关于下图所示DNA 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DNA 连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 .该DNA 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 +T )
(G +C )
的比例上
C .若该DNA 中A 为p 个,占全部碱基的n m (m >2n ),则G 的个数为pm
2n -p D .把该DNA 放在含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 的DNA 占3
4 解析 限制酶作用部位是DNA 链的磷酸二酯键,即①部位,DNA 连接酶作用部位也是磷酸二酯键,即①部位;DNA 的特异性指的是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而不是碱基种类;若该DNA 中A 为p 个,占全部碱基的n m ,则碱基总数为mp
n 个,则G =碱基总数-2p 2=mp
n -2p
2=
pm 2n -p ,C 正确;一个DNA 复制两代后形成的4个DNA 分子,全部含有15N 。
答案 C
7.如图为真核细胞DNA 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由图示得知,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 .解旋酶能使双链DNA 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 .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D .DNA 在复制过程中是先进行解旋,后半保留复制 解析 DNA 分子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 D
8.右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 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 上
B .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
C +G
A +T
为3∶2
C .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 .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
解析 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但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A 错误。
由双链DNA 中A(腺嘌呤)占20%,而DNA 中存在A =T ,C =G ,则有C +G =100%-(A +T)=60%,故一条链中C +G
A +T =3∶2,
B 正确。
解旋酶破坏的是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②部位),限制性内切酶以及DNA 连接酶作用于DNA 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①部位),C 错误。
DNA 分子中G =C =2 000×30%=600(个);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 分子,其中7个是新合成的,共需G :600×7=4 200(个),D 错误。
答案 B
9.用15N 标记细菌的DNA 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 、b 、c 为三种DNA 分子:a 只含15N ,b 同时含14N 和15N ,c 只含14N ,则下图
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解析假设亲代DNA分子为n个,则繁殖四代后,DNA分子总数为16n,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14N和15N的分子为2n个,只含14N的分子有14n个,则它们呈现的比例为D图所示。
答案 D
10.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技术依据的是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解析PCR技术中DNA的两条链的分开不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而是在体外的高温条件下使氢键断裂。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