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高考语文考前冲刺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Ⅱ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模拟冲刺押题卷(六)语文试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许多被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都恐惧运动,①。
事实上,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规律及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质量,并提高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反而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摔倒和骨折的可能性。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缩短久坐及卧床时间,每天应完成上下午各一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
如何鉴别中等强度和高强度呢?一般而言,做中等强度运动时,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增加,人们的感觉是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高强度运动时,呼吸频率和心率大大增加,人们的感觉是想说几句话就得停下换气。
高强度体育锻炼对提高年轻人的骨量是有利的,但是②。
总的来说,每周至少三天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骨质疏松患者受伤风险,且不至于使患者感觉疲劳。
在进行运动前,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锻炼前一定
..要充分热
身、伸展,不同的人依据自己的运动能力,可以酌情调节锻炼强度,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③,例如跳绳,并避免过度弯腰、扭腰的动作,也不能盲目进行不熟悉的体育锻炼,运动后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21.下列句子中的“一定”和“一定要充分热身、伸展”中的“一定”,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之子孙,富贵贫贱,莫不各有一定
..之命。
B.限字则四六排偶之文是已。
语有一定
..之字,字有一定之声。
C.他打电话来说,有要紧事,一定.要见一见我们。
D.我们仿佛是在骄傲,然而却一定
..有许多内行人在讥笑我们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21.C(“一定要充分热身、伸展”中的“一定”表示坚决。
A项,“一定”的意思是注定、固定不变。
B项“一定”的意思是规定的、确定的。
C项,“一定”表示坚决。
D项,“一定”的意思是必然、确实无疑。
)22.①认为运动会增加骨折的风险②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不适宜③尽可能不要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逆袭卷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0~22题。
提起理塘,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诗意而遥远,是一座“云天交汇”处的县城。
从县城向西南,穿过草原,就进入格聂景区。
海拔6204米的主峰格聂山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照射下①;7座山峰、8条沟谷在此展开,如同绽放的花朵。
来到这里,与自然的亲近感总会不自觉地②。
被原始森林涂抹成暗绿的远山与陡峭的山脊组成冷峻山色。
与格聂山东南的圆形海子“格聂之眼”对视,只觉天与山近在咫尺,如与自然融为一体。
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山中色彩变幻,一日间四季轮转。
落日为县城抹上红晕,地域风情更醉人.。
欢快的舞曲在勒通古镇跃动,村民与游客不由得手挽手③。
理塘的夜晚一样热闹。
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在灯光下莞尔一笑,摄影师按下快门;远处音乐响起,酒吧歌手已开唱;美食街上走走,青稞做成的面包松软可口,牛奶冰淇淋醇香诱人……活力随着人群流动汇入城市肌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答案】①熠熠生辉②油然而生③翩翩起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形容阳光照射下是白雪的样子,可填“熠熠生辉”。
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
②此处指不自觉地产生亲近感,可填“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③对应欢快的舞曲,此处指村民与游客手挽手跳舞,可填“翩翩起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21.下列句子中的“人”与文中最后一段首句中加点的“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B.可怜楼上月排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C.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D.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人”泛指“人”。
A.指“人品”;
B.特指“某个不在身边的人”;
C.特指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
D.泛指“人”。
故选D。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山中色彩变换,一日间四季轮转”,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说明理由。
(5分)
【答案】①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
②原句“变幻”一词表现“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原句“大自然的笔触是率性的”,以“率性”描绘大自然,赋予其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表现出大自然“随意、任性”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其色彩缤纷的特点。
“变换”和“变幻”的区别:变换是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是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变幻是指无规则可循、不易揣测的变化,是指不规则地改变。
原句“变幻”一词侧重“变化多端、没有规律”,更突出大自然变化无常、不可捉摸的特点。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逆袭卷8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①,这是我方的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从本体论上看,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它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②,难道我们能见小忘大,以偏舍全吗?祥林嫂置身封闭保守的鲁镇,饱经磨难和压迫,虽“捐门槛”来救赎自己而不得,最终惨死于祝福之夜,如果我们读这篇小说只关注祥林嫂“死”的结果而漠视事件发展过程,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深意也读不到了。
第二,从逻辑上看,凡事有过程才会有结果,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班固写《汉书》花了20余年时间,曹雪芹著述《红楼梦》耗费毕生精力……如此等等,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坐不得冷板凳,下不了真功夫,③,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第三,从时空上看,结果往往只在一瞬间,而过程则往往需要数日经年的漫长磨砺和广漠空间的辗转腾挪,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漠视甚至否定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陈胜、吴广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揭竿而起的一生不精彩吗?李杜一生才华横溢,满腔抱负,最终却困顿飘零,我们难道会因为他们结局不佳就不记得他们一生的孜孜以求吗?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答案】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②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③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结合“如果我们读这篇小说只关注祥林嫂‘死’的结果而漠视事件发展过程,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深意也读不到了”可知,观点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②结合“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它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及“难道我们能见小忘大,以偏舍全吗”的语境可知,作者认为“结果”是小、偏,而“过程”为大、全,故此处可填: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
③“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对于前文舍过程求结果的错误做法的后果分析,故此处可填: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22.请指出一辩第二个理由的逻辑谬误。
(4分)
【答案】强加因果——做好过程未必会取得不令人失望的结果;
以偏概全——天道酬勤,这只是做好过程的表现之一,做到“勤”不等同于做好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这句话的逻辑漏洞是强加因果,“过程”与“结果”之间应是条件关系,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有“过程”才有“结果”。
但其中“做好过程”并非产生“必然不会令人失望的结果”的唯一条件,而是还有着其它的条件,“做好过程”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
“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一句中,“过程”与“结果”之间应是条件关系,天道酬勤,确实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取得好的结果只有“勤奋”这一个条件,勤奋只是得到好结果的一个方面,得到好结果还有其他许多因素,不能将其视为取得好结果的唯一条件,这一说法是以偏概全。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逆袭卷9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1~22题。
长城工程之先进堪称奇迹,首先,在选择地理位置和工程设计方面,采用了“顺应自然,用险制塞”的原则。
利用山川形便,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河流转折处或平川往来必经之地修筑关城隘口,控制险要,不仅最大地减少工程量、节省资金,还能使城墙更加坚固,达到阻挡敌人的效果。
其次,在修筑长城的技术和材料方面,采取了多种与时俱进的先进工艺。
如夯土版筑工艺。
即先在土地上挖沟,埋入基石,①然后围绕着基石搭建成用木板的木盒,②分多次将黄泥填入木盒中,③用杵将每层夯捣坚实。
④再如石片交错叠压垒砌版工艺,即先将在山中开采出的石头切割成厚重的石片和石块,并将石片、石块的不平之处磨平,⑤之后将石头交错叠压垒砌。
⑥古人没有水泥,用于砌垒长城的砂浆是沙子、碎石粒等材料组成,其间加入大量糯米水调和,⑦其强度比用石灰、砂浆的混凝土还要坚固。
21.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
【答案】语句①可修改为:然后围绕着基石用木板搭建成木盒。
语句⑥可修改为:古人没有水泥,用于砌垒长城的砂浆是由沙子、碎石粒等材料组成。
语句⑦可修改为:其强度比用石灰、砂浆的混凝土还要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语序不当,“用木板”应修饰“搭建”而不是“木盒”,故将“用木板”调整至“搭建”之前,并删去“的”。
语句⑥成分残缺,结构“由……组成”不完整,故在“沙子”前添加“由”。
语句⑦搭配不当,“强度”和“坚固”不搭配,故将“坚固”改为“高”。
22.请以“长城工程的先进”为主语对上文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
【答案】长城工程的先进体现在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工程设计,以及修筑的技术和材料两大方面:利用自然地形条件节约成本并使城墙更坚固;采取先进工艺体现古人智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本题要求以“长城工程的先进”为主语对上文进行压缩,根据开头词的提示,筛选长城工程先进性体现的方面:根据“在选择地理位置和工程设计方面”概括出“地理位置的选择和工程设计”;根据“在修筑长城的技术和材料方面”概括出“修筑的技术和材料”。
再筛选具体表现:根据“采用了‘顺应自然,用险制塞’的原则。
利用山川形便,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河流转折处或平川往来必经之地修筑关城隘口,控制险要,不仅最大地减少工程量、节省资金,还能使城墙更加坚固,达到阻挡敌人的效果”概括出“利用自然地形条件节约成本并使城墙更坚固”,根据“采取了多种与时俱进的先进工艺”概括出“采取先进工艺体现古人智慧”。
最后用“长城工程的先进体现在……”连贯成句,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逆袭卷10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五个关键词语。
(5分)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比利时布鲁塞尔、智利圣地亚哥、中国上海和台北、日本东京和美国华盛顿等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首张黑洞照片。
不同于普罗大众对黑洞照片“戏谑狂欢”的接力,天文学家表示,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成功获得超大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曾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其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
【答案】首张黑洞照片验证广义相对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将所给语段分层,总结每层的意思,然后综合起来归纳语段的主要信息。
最后从主要信息中提取关键词。
分析语段,第一句说的是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第二句说的是科学家认为照片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第三句说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预言。
综合三句话得出主要信息: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
22.下面是某村服务中心“人才凝聚政策措施”的示意图。
其中有三处空白,请根据图中已有内容,合理推断,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6分)
【答案】①优化环境,吸引人才
②走出去:组织本土人才外出取经
③多措并举,留住人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推断和选用句式的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此图是“某村服务中心‘人才凝聚政策措施’的示意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合“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便于企业发展”“人文环境优越,村民整体素质高,可以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分析可知,①处为“优化环境,吸引人才”;结合“加强交流,培育人才”分析可知,②处主要写对应方式之一即可,同时要与“请进来……经验交流”句式一致;结合“了解……后顾之忧”“用奖励……归属感”“跟踪……落户需求”等分析可知,③处说的是采用多项措施来留住人才,仿照“加强交流,培育人才”的格式拟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