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说课稿
《图形的变化》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6页《图形的变化》。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对对称的现象并不熟悉,为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和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初步引出对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对称的美学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四、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
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课件)设疑诱导法(课件)操作发现法(课件)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新知。
五、说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课件)观察发现法(课件)合作交流法(课件)让他们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变化》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基本的图形。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这两个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2.难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操作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3.互动教学法: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形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一些操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一些视频材料,如旋转的电梯、转动的风车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图形的变化吗?图形的变化有哪些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视频材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明确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平移、旋转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2.明确目标。
二、新课学习1.剪背心。
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剪出这样漂亮的图案吗?先看看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说给大家听。
2.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你有办法剪出上面其他几个图案吗?说说你的剪法。
小组内尝试讨论,全班交流。
小组内试着剪出这些图案。
3.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你知道哪些呢?。
4.认识平移。
(1)你们听说过游戏“华容道”吗?(2)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逃走?在小组里讨论,试一试。
(3)能让曹操从华容道逃走吗?你发现了什么?(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游戏类似的平移现象,你能说出几种吗?5.认识旋转。
(1)生活中有平移的现象,还有旋转的现象,比如我们喜欢玩的陀螺。
现在拿出我们准备好的硬纸板和火柴棍,试着制作陀螺。
在制作之前,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小组内讨论研究,班级交流。
6.动手制作陀螺。
7.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旋转的现象呢?说一说。
三、结论总结本节的新课已经学完了,那在这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四、课堂练习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图形的变化轴对称平移旋转。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如图1)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如图2)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
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新授认识对称图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
(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三、练习1、给对称图形打“√”。
课件出示图形。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 8 H M 责文育3.完成练一练1-3题。
学生自行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五、作业练一练3-5题。
六、板书图形的变化。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的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能够识别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
但是,他们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应用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区别,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中的图形变化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2.讲解:通过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实践: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亲身体验图形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结果,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本质区别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5篇
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5篇第一篇: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图形的变化规律》教案人教版第一时图形的变化规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创造出更美的有规律的排列。
三、教学准备学具袋、白纸、水彩笔、等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今天有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同学们高兴吗?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欢迎他们,好吗?(出图)师示范第一段节奏生齐完成第一、二段节奏师:拍完这两组节奏你有什么体会吗?(板书:规律)以前我们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吗?【设计意图:在新授前,充分利用欢迎客人的情景进行引导,把学生带入“找规律”的学习中。
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规律”】2.出示复习题【设计意图: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迁移的思想方法。
】师:你们可真棒,我想邀请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到老师家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出发吧!()(二)探究规律1.循环排列(1)在途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吗?师:在生活中要注意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2)马上就到我家了,我家的门上有一个密码锁,你们有信心用自己的智慧把它破解开吗?密码锁上有哪些图案?他们的位置是怎样的?(指名答)请你仔细观察(师接着往下摆2行)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说。
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快和我说说。
指名答,师出示你们同意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指名答,师演示发现这个规律了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规律叫做“循环排列”[板书:循环排列]你能利用循环排列的规律,再说说密码琐上第4行的图案怎样排列吗?密码正确,请进。
北师版 二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2课时 玩一玩,做一做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第2课时玩一玩,做一做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
教学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
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
游戏规则:4 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
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
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
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
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平移旋转教学反思:让学生做游戏的目的是在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平移和旋转的表象,丰富了感性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动手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有猜测,有验证,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单元课教学案例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单元课教学案例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一年级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基础上通过活动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为三下直观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打基础。
表1:《图形的变化》单元前后知识联系(二)单元学习内容通过活动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大量的活动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表2:《图形的变化》单元学习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学科性目标1.结合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会欣赏和感受图形的美。
(二)创新性目标1.能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想一想等活动,创造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制作不同的旋转玩具等,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2通过玩一玩,折一折,做一做等各种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育性目标1.通过剪一剪、玩一玩、折一折等各种有趣的游戏和学习活动中,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三课规划(一)原教材教学规划表3:《图形的变化》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表4:《图形的变化》单元三课教学规划玩一玩,做一做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四、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初步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②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活动探究的经验。
【学习重点】初步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3.学习过程我们根据单元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图1:小学数学单元课教学流程图(1)引入,把握新旧过渡①快速复习已学图形:孩子们:猜猜老师手上有什么?生:噢,1张卡纸!师:这张卡纸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师:你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等)师:你们是不是感到很奇怪,老师今天为什么带一张纸来呢?请看大屏幕生:,哇,好美的窗花!师:这些窗花都是由一张纸变化出来的,神奇吧!生:是真的吗?师:想知道答案就跟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世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优秀教案
《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支撑。
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教材上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说一说。
让学生初感知对称图形。
结合教材我添加了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辨一辨,等教学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对美丽的对称图形很感兴趣,我把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做成课件供学生欣赏,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和动手操作能力。
感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纸、剪刀、尺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呢?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体、正方体.....师:有些我们没有学过的图形你都知道,你真是个留心观察的孩子,老师给你点赞!你的收获可真多。
师:我们学过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本单元我们还要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你们期待吗?板书:四、图形的变化二、认识对称图形(动手制作初步尝试)师:淘气、笑笑、米小圈、和马小跳在手工课上剪了一些漂亮的图案。
我们一块儿去看看。
仔细观察这些漂亮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呢?生1:以衣领子中间为界,中线左右两边形状和大小相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北师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北师版教案:《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作为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意性的图形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图形变换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变换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图形设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图形变换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变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图形卡片、色块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变换后的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是如何变换的。
2. 讲解:通过PPT和图形卡片,详细讲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
3. 练习:通过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变换方法进行图形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创意性的图形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变换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变换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方法,设计一个有趣的图形作品,并写下一段关于自己设计的文字说明。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变化》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包括平移、旋转等,以及图形的对称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能够识别和命名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
但他们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和实践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对称性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包括平移、旋转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包括平移、旋转等。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的对称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直观演示图形变换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图形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些变换后的图形,让学生猜测原来的图形是什么。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图形的变换方法,包括平移、旋转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图形的对称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使用图形卡片进行变换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
同时,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玩一玩,做一做》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后续的轴对称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材注重学生的“初步感知”和“积累经验”,安排了华容道游戏,让学生感受平移的特点;通过制作陀螺,认识旋转;放飞“竹蜻蜓”,进一步让学生感知体验旋转的特征。
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二、教学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物体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同时,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物体的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2、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物体的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华容道游戏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硬纸牙签竹蜻蜓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玩游戏棋,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棋吗?生:中国象棋、中国围棋、跳棋。
投影出示华容道游戏棋,问:知道这是什么棋吗?生:华容道。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游戏。
1、老师简单介绍“华容道”的游戏由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
师:“华容道”游戏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棋,据说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影响才发明的这个游戏棋。
师播放“华容道”故事视频。
师:真正的“华容道”游戏比较复杂,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变成了现在这样——棋盘上有20个格子,上面只有4颗棋子,分别代表曹操、关羽、赵云和士兵。
曹操想从这个出口逃出去,却被赵云、关羽和士兵挡住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四图形的变化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四图形的变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2.能够通过变换图形的边长、角度和形状,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变换前后的异同点;4.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2.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3.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过程;4.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正方形1.1 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正方形;1.3 改变正方形的边长,观察其变化规律;1.4 改变正方形的角度,观察其变化规律;1.5 改变正方形的形状,观察其变化规律。
2.三角形2.1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三角形;2.3 改变三角形的边长,观察其变化规律;2.4 改变三角形的角度,观察其变化规律;2.5 改变三角形的形状,观察其变化规律。
3.长方形3.1 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3.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长方形;3.3 改变长方形的边长,观察其变化规律;3.4 改变长方形的角度,观察其变化规律;3.5 改变长方形的形状,观察其变化规律。
4.圆形4.1 圆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4.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圆形;4.3 改变圆形的半径,观察其变化规律;4.4 改变圆形的角度,观察其变化规律;4.5 改变圆形的形状,观察其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总结规律并进行归纳概括;2.实验法:通过对图形的变化进行实验,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3.比较法:通过比较变化前后的异同点,发现变化规律;4.讨论法:通过讨论与交流,促进知识的交际和合作学习。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设计共分为3个课时,在首节课中,学生将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并通过绘制图形的方式加深对它们的认知;在第二、三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变换图形的方式,探究图形变化的规律。
【北师大版】2016版二上: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精品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16版二上: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精品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变化》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变换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变换,尤其是平移和旋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理解其本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平移和旋转。
2.难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平移和旋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变换规律。
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
4.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平移和旋转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图片、图形等。
2.准备教室内的学生活动材料,如卡片、剪刀、胶水等。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引入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荡秋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图形变换。
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是怎么样变化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种图形变换。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图形变换|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图形变换|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图形变换|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图形变换。
我们会通过学习,了解图形变换的种类,如平移、旋转等,并且学会如何进行图形变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并且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图形变换的概念,学会如何进行图形变换。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图形变换的原理,并能够应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图形变换,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图形,以及一些教具,如移动拼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变换的图形,如旋转的图形,平移的图形,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变换。
2. 讲解:我会通过示例,讲解图形变换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图形变换的种类,如平移、旋转等,并且学会如何进行图形变换。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应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画出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如平移、旋转等,并写下变换的过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图形变换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应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示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图形变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同时,我也会给出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引入环节,我会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图形变换示例,如旋转的滑滑梯、平移的小车等,通过实物和图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变换的效果。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在讲解环节,我会通过简单的示例,向学生们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和原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第二课时教课方案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教课目的经过察看、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能够自己着手解决风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经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体验获取成功的愉悦。
教课要点:感觉平移、旋转的特点,帮助学生累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教课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教师:设计教课方案,制作课件,华容道游戏板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激趣导入讲话:小朋友们喜爱玩各种各种的游戏棋,今日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铺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着手操作,研究新知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特别风趣的游戏,发明的人遇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迪,制作了这个游戏棋。
认识故事。
华容道的弄法介绍。
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好横向或纵向挪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分组活动。
(2)教师指引学生发现数学识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行进、退后)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能够上下、左右、行进、退后,真有数学的目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1.任选一个喜爱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应。
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照小结。
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同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稳固深入、拓展思想活动: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
演示弄法。
2.放飞竹蜻蜓。
察看竹蜻蜓翅膀是如何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讲堂小结评论反省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好感觉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玩一玩,做一做平移(左右上下)旋转(转动)教课反省教课活动中,有学生的察看与思虑力、有自己的的着手操作,也有小组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错互动。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生活中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通过折、画、剪等操作活动,得到所需的图案
教学准备:
PPT、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天,图形王国的花园里有一只蜻蜓正在空中捉小虫子吃,忽
然飞来一只蝴蝶绕着它飞来飞去,蜻蜓生气地说:别跟我捣乱!
蝴蝶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
儿的!蜻蜓更生气:你是蝴蝶我是蜻蜓,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
人呢?这时一片树叶落了下来,蝴蝶接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
吧,数学爷爷告诉我,在图形王国中,不仅蝴蝶蜻蜓是一家,
这些树叶和我们也是一家呢!
二、探究新知
1、蜻蜓、蝴蝶和树叶为什么是一家?
仔细观察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
2、PPT演示
淘气和笑笑也带来了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图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你想剪这样的图形吗?
剪一件小衣服,想想是怎么剪的?师演示步骤,巡回检查指导。
剪一片树叶,你是怎样剪的?
4、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应用拓展
1、练一练第1题,照样子做一做
2、说一说怎样才能剪出下面的图案(练一练第2题)
3、连一连。
4、看一看,做一做。
5、欣赏对称图案。
四、作业设计
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3.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华容道游戏板
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
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
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
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
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
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
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
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上下)
旋转(转动)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中,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动手操作,也有小组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
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本课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