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08542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c.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家庭环境与以往有了较大的差异。
家庭环境作为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学校,对其个性养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和心理成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1、家庭环境对人格特质的影响早期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性格、行为方式、交友圈、家庭氛围等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养成产生影响。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剂,孩子的性格受到了父母和家庭的大量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合理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坚强、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养成孩子的优良品格和稳定的人格特质。
2、家庭环境对性格缺陷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孩子的不良性格产生,如缺乏自信心、胆小怯懦、情感极其脆弱等等,这些坏习惯和性格缺陷会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对孩子未来的人生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成熟的影响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为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重要的场所,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氛围愉快,父母关系良好,亲情和睦,会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保证孩子心理稳定发展。
然而,不幸的是,很多家庭存在纷争、不和谐的情况。
这种家庭氛围会令孩子的情感状态处于紧张和恐慌的状态下,从而影响其心理的稳定,孩子会在家庭中受到心理锻炼,从而影响其自我调节和行为上的表现。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现代社会压力大,在从小就面临着洪水般的信息、恶性竞争等,学生处于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状态之中。
这时候,家长有责任保证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相对放松、无压力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学生依赖于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因此,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的学业压力问题,不能把太大的压力推给孩子。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帮助孩子减轻学业压力,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3、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正常交往的能力与适应性。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456381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b.png)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希望有所帮助!一、家庭环境中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1、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沐浴着健壮的幼苗。
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
有了这块养料充足、根基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充足的光照,适宜的空气和水分,家园里的小苗才能茁壮成长。
2、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教育专家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儿童”,不是因为智力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受“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情感、个性、品德等方面造成恶劣影响。
3、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个人社会联系出现最持久的一种,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稳定的一种主要家庭关系,长期以来,这种联系被看成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子女。
4、家庭氛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的。
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情绪”。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a200d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b.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摘要: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家庭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受到关注。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的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养成;心理成熟;语文教育一、引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要场所,也是学生性格和心理形成的重要基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逐渐凸显,心理也在不断发展成熟,家庭环境对其影响深远。
因此,探讨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一)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是家庭环境的核心,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养成。
在和谐、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中,学生易于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独立的个性特征。
反之,在紧张、压抑、封闭的家庭氛围中,学生则可能形成消极、自卑、依赖、退缩等不良个性特征。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生个性养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采用民主、尊重、鼓励的教养方式,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个性特征。
而过度保护、严厉惩罚或溺爱等不当的教养方式,则可能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的不同也会对学生的个性养成产生影响。
例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度更高,可能更加自信、独立,但也可能缺乏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需要学会与兄弟姐妹相处,更容易形成合作、分享、包容的个性特征。
三、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成熟的影响(一)家庭支持的影响家庭支持对学生心理成熟具有关键作用。
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二)家庭冲突的影响家庭冲突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e5bf2a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png)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对儿童个性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个性是指他们独特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模式集合。
这些模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逐渐构成儿童的个性。
特别是在早期的成长阶段,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家庭环境的重大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产生影响。
儿童在家庭中所经历的亲密关系与交流体验,会构建出正面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态度和理解。
如果儿童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爱和支持,就会变得沮丧、孤独和无助。
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儿童的情感发展,使儿童在日后的情感体验和亲密关系上出现问题。
而如果儿童在家庭中得到了愉快的交流方式和切实的支持,就会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更加自信且富有自主性。
其次,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行为发展产生影响。
儿童在家庭居住的环境中,会形成某些行为特征。
以环境的各种影响(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价值观念等)为基础,儿童会产生某些习惯和行为模式,这些习惯和行为模式构成了一个关键的行为模式库。
如果儿童从父母那里收到的是“责备”、“惩罚”的教育方式,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法掌控生活,进而表现出消极的行为特点,例如情绪焦虑、社交退缩或暴力行为等。
相反地,如果儿童得到的是“支持”“鼓励”的教育方式,他们就会变得更强大和自主,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行为特征,例如社交技巧较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及冒险精神。
最后,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发展产生影响。
性格是人类的永久性标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成长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稳固。
如果儿童在家庭中受到不断的压力和负面评价,他们就会变得缺乏安全感,家庭环境不良使其在性格上更具复杂性,例如在行为上表现出偏执、恐慌或孤僻。
相反地,如果家庭环境和谐、良好,得到了父母充分的支持和信任,儿童会变得有很强的内在信心和爱,从而表现出社交能力强的性格特征,例如自信、宽容和温和。
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健康的个性特征,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展现自己,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51a121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6.png)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家庭环境,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影响1. 情感支持一个温暖、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父母之间的关爱和亲密关系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稳定,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这种情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增强抵抗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2. 规范引导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一个有规范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沟通交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一个开放、包容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健康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也有重要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一个注重健康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1. 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以更加专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态度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也有重要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一个鼓励、支持孩子学习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重要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规范孩子的作息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99560b02020740be1e9bc0.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
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1.家庭环境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和人格。
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孕育着未来社会的风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言传身教,甚至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与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孩子住在公墓附近和集市旁边,只能学着玩;只有到了学堂附近,才学习礼仪和要求上学,孟母三迁,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环境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
2.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心灵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关心指导越多就越有利于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有了良好的个性,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孩子养成勤奋好学,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
幸福家庭的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优良的家庭环境。
二、当前家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过分依赖于学校。
大部分学生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特别是农村家庭,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有个别家长遇上孩子间的争闹,理直气壮地找老师说“为什么没有把我的孩子管好!”有一部分父母或代理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
殊不知,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是家长的一言一行,其次才是老师和学校。
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构成了孩子教育上的短板。
2.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
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影响力
![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cea4b2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0.png)
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影响力引言家庭环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的家庭环境可以包括家庭成员的个性,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中的价值观念等等。
本文将探讨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影响力。
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1.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是个体教育的起点。
在一个温馨而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个体,往往更容易接受家庭成员的教育,乐于接受新知识并有更好的研究能力。
而在一个缺乏关爱和教育的家庭中长大的个体,往往因为缺乏关注和积极引导而对研究产生抵触情绪。
2.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情感影响:家庭是个体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场所。
在一个相互关心、尊重和理解的家庭环境中,个体往往会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更加乐观开朗。
而在一个冷漠、疏离的家庭环境中,个体常常会感受到孤独和压抑,情感发展受到影响。
3.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惯和规范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个体通常会接受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惯。
而在一个家庭环境混乱、缺乏规范的情况下,个体往往会产生行为上的问题。
家庭环境对个性形成的影响1. 家庭环境对个体自信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体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能够给予个体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给予合理的自主空间,个体往往会更加自信,并有着积极的个性特点。
反之,在一个充满批评和压力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个体,常常会缺乏自信心,并容易产生消极的个性特点。
2. 家庭环境对个体性格的影响:个体的家庭环境会影响他们性格的形成。
在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个体更容易形成乐观、积极、合作的性格。
而在一个常常充满争吵和矛盾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个体,常常会形成焦虑、敌对、容易冲动的性格。
3. 家庭环境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体的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重视家庭价值观的家庭环境中,个体通常会形成积极向上、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的价值观念。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57dc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7.png)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孩子性格和行为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对其性格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特征,温和严厉、宽容苛刻的教养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能够培养出温暖、乐观、包容的性格,相反,家庭冷漠、矛盾重重的氛围则容易导致孩子内向、敏感甚至恐惧焦虑。
同时,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行为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养成。
一个和睦、宽容的家庭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而一个纷争不断、冷漠无情的家庭则容易造就叛逆、消极的行为表现。
对孩子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除了对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外,家庭环境也会显著地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
一个重视教育、注重知识学习的家庭往往会给予孩子更多学习上的支持,推崇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业成绩大有裨益。
而相反地,一个不重视教育、缺乏学习氛围的家庭往往会使得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甚至厌学,对孩子学业造成消极影响。
另外,来自经济拮据或者不稳定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因为缺少物质条件上的支持而无法专心致志地面对学业。
对孩子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社交对象,他们之间亲密而稳固的关系将直接塑造孩子未来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一个和睦、包容、亲密相处且有良好人际关系模范的家庭将有利于培养出讨人喜欢、善于交往并且懂得尊重他人的社交能力;而一个父母冷漠、互相猜忌、争吵不断甚至家暴出现的家庭则极易使得孩子在人际交往能力上产生缺陷。
总结在总体上看,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d203a2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c.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学生个性养成和心理成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可以是抚养孩子的基础,也可以是制约孩子发展的限制。
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塑造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首先,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在家庭方面,孩子的性格形成是逐步建立起来的。
家庭环境是对孩子价值观、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的最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是塑造孩子个性的基础和最先要关注的场所。
一方面,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孩子会形成各自的个性特点。
比如,性格阳光、积极、开朗的孩子,自信、坚定、独立、勇敢的稳重,或果敢、坚韧、细心、爱思考的聪明等等。
然而,这种个性特点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归因于基因的遗传。
而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通过长时间的对话、观察和交流,孩子逐渐习得的。
因此,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建立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一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比如,孩子有时候在学校表现无法集中注意力,也许是因为在家庭中养成了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的不良习惯。
因此,为了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家庭环境应该尽量营造有利于孩子个性发展的环境。
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成熟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家庭环境中的热爱、宽容、尊重和关怀能够为孩子的心理成熟提供良好的土壤。
家庭中的互动和教育也是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
因此,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家庭中不断传递的爱和关怀是有效的心理疏导,对学生的心理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可能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挫折,这对孩子的心理冲击会比较大。
但是,在家庭中,家长的关爱和宽容可以使孩子感受到一份特别的温暖,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孩子会感到被关注和爱护,并产生一种受到支持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成熟。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https://img.taocdn.com/s3/m/2b6af4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d.png)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
有关争论表明:家庭氛围的确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
1、急躁型。
在急躁型家庭里,从早到晚布满着火药味,埋怨、责骂、争吵、打架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孩子,敏感、聪慧、急躁和好强,有成才的希望,但如不加引导教育,极可能走上邪路。
2、冷淡型。
冷淡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结构不紧密,谁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不大关怀。
这种家庭的子女性格比较温顺,但有些孤僻;他们遇事冷静,却缺乏敏感和热忱,上进心也不太强。
这样的孩子,一般来说既闯不了大祸,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3、和谐型。
和谐型家庭的最大特点是民主与敬重。
家庭成员互敬互重,彼此爱惜、关怀,如有冲突,大多是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
但是这种家庭的思想往往比较“正统”和“保守”。
这种家庭的子女,多数性格开朗,待人有礼貌,遵守法纪,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较高的自觉性,比较简洁接受教育。
不足之处是胆子小,循规蹈矩,缺乏闯劲。
------------------------------------------------------------------------------------。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94803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3.png)
试论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1. 引言1.1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儿童成长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社交能力和情绪稳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价值观。
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儿童个性偏向消极、内向,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塑造自我认知、情感表达和社交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的融洽与否,都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可以给予儿童安全感和信任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应当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内容结束】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的优劣、温馨与否,无疑是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关于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通过对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塑造特征、重要性、形成机制以及不良影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有效的干预和教育措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深入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家庭在儿童个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对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同时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不同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家庭环境是如何塑造儿童个性特征的,明确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形成的机制。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个性与心理成长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个性与心理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73f8ec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b.png)
家庭环境影响学生个性与心理成长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个性养成和心理成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以及家庭背景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家庭氛围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家庭氛围是家庭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性格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支持、理解和尊重,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冷漠、疏远、争吵和不尊重,学生就容易形成消极、悲观、孤僻的性格。
2.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影响家庭环境也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因此,创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养的人。
4.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失落等心理问题。
而富裕家庭的经济条件则可能使学生变得娇纵、自我中心、缺乏挫折耐受能力。
因此,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不可忽视。
5.家庭背景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家庭背景也会对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影响。
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社交挑战。
例如,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可能缺乏自信,导致他们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反,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可能更加自信和独立,但在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时,他们可能会遇到更多挑战。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9342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4.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关注孩子的个性养成和心理成熟。
但是,家庭环境无疑是影响一个孩子的个性养成和心理成熟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着手探讨。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1.1 家庭环境与学生性格之间的关系孩子的性格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等成员的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性格。
如果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温和友善的,那么孩子的性格就可能会变得比较外向、性格活泼和温和。
反之,如果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冷漠的,孩子的性格就可能会变得独立、内向和孤僻。
因此,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1.2 家庭环境与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所处环境以及社会所持的态度和认知。
如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讲究诚实守信,父母之间言行一致,孩子就会通过父母的行为和言谈来观察和感知,形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相反,父母之间互相欺骗,或者有强烈的攀比心态,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虚伪和攀比心态。
1.3 家庭环境与孩子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中,父母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是否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否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父母对学生的学业关心不够,不给予学习帮助,或者只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就容易使孩子陷入学习的低谷,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成熟的影响2.1 家庭环境与学生自尊心之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有利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的形成。
当家庭中的成员敬爱孩子、承认孩子的成就和优点,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同时自尊心也会得到满足。
反之,如果家庭成员总是指责孩子、贬低他们的能力和价值,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很难得到满足。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67c4e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c.png)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言传身教不一致,孩子容易感到困惑,无法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相反,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一致,积极向上,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榜样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其次,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冷漠,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性格可能会变得内向、消极。
因此,家庭氛围的温馨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
此外,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同样至关重要。
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融洽,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而父母之间的和睦、支持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格。
总的来说,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家庭氛围的营造,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31587ea8114431b90dd8a7.png)
辛勤园丁家庭环境对小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曹颖霞(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果园小学,云南省楚雄州651205)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将要步入社会的群体,各种社会好的与不好的因素都左右着学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地方都是在模仿父母,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的。
近几年来小学生出现自闭症,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无一不反映出学生个性以及心理所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管处在那个阶段,学生都是离不开父母的,还有些家庭环境不好,像夫妻吵架频繁,对于孩子缺少关爱,孩子在学校也会表现出不自信。
这些孩子表现的更多的是压抑负面情绪,所以现在很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是家庭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1家庭经济水平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学生个性也有这一定的影响,宽裕的家庭孩子在经济生活上有很更的自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物质上。
而家境稍微贫困的家庭在生活上更拮据,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同,更多的趋向于物质层面,这一部分孩子在个性上更多的表现出不自信,过度敏感,也会有一部分孩子会放任自己,受打击之后容易一蹶不振。
一些研究显示,家境状况可以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历程,关系到学生的学业状况,言语能力发展、心理健康程度和社交能力,同时他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延续到成年阶段。
但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溺爱,注意建立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避免“小公主”“小霸王”。
家境差的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培养关爱他人、孝敬父母的性格,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孩子尽量多的接触外界事物。
因为家境差,有一部分孩子的价值观可能受到影响,防止孩子被钱财外物迷惑了双眼,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或者另一部分学生不敢与人交往、自卑不自信、胆小怕事。
总之,经济条件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父母应该学会更好的去教育孩子,避免家境好坏成为决定孩子个性发展的决定作用。
浅谈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影响
![浅谈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b54cc339b89680202d825a4.png)
浅谈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影响家庭是铸造学生的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因此誉为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家庭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文章是从家庭环境及父母的个性与教养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个性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和期望水平对学生个性的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了解,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探讨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的方法,希望引起社会对此问题重视。
标签: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养成心理成熟影响一、家庭关系对学生个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般而言,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孩子比较合群、乐观和自信,因为这种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等方面为孩子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能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和流畅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相反,在不和谐、矛盾性较高的家庭中,由于孩子所感受的家庭亲密度较差,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问题孩子由此产生。
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父母间的关系和睦、家庭亲密度高的情况下,孩子的个性发展较好。
反之,则会对孩子的良好个性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二、父母教养行为特点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根据父母的教养行为特点,将父母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民主型的家庭,孩子能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表现比较自信,乐观开朗,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比较好,朋友较多。
专制型的家庭,孩子比较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焦虑、爱说谎、孤僻等不良性格。
溺爱型的家庭,孩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自控能力较差,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忽视型的家庭,孩子出现适应性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校园生活没有什么兴趣,自控能力很差,容易形成冷漠、冲动、攻击性强、情绪波动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民主型父母的教养孩子方式最有利于孩子个性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而相同的教养方式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之下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4a44567d0d233d4b04e691a.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作者:蓝惠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7期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庭环境、父母的思想言行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
有人说,幸福家庭长大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以前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后来接触到一些人和事之后发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下面笔者列举一些事例,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響。
一、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环境影响人,尤其是当孩子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其受到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影响孩子学习幸福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成绩一般都不会很差,不仅学习方面,待人接物方面也一般比较得体大方,而生活在充满暴力或争吵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一般学习成绩都是比较差的,且综合素质较低,对师长以及同学不礼貌。
(二)影响孩子认知世界生活在和谐的家庭之中,孩子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充满爱与阳光的,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并希望为世界与社会做出正能量的事情。
而生活在不融洽的家庭的孩子,认为世界充满仇恨,对世界充满敌意,只有索取意识,而缺乏奉献精神。
(三)影响孩子性格生长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的性格都是比较外向,他们很乐观,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
而生长在纷争不断的环境中的孩子,大多数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对世界充满了敌意,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等问题。
(四)影响孩子未来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里,因为家庭的和谐,让他不用去操心别的事情,而一个整天充满争吵的家庭里,孩子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课业、工作的压力,还要面对父母争吵的压力。
二、怎样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那么,怎样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所闻所感,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建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家庭环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喜欢得到表扬和鼓励的,儿童更是如此。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095e65ec850ad02de80414c.png)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摘要: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
儿童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形成关键的几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家庭环境中包含诸多因素,文章从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成员组成等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影响一、个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
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
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二、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因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个性的形成、培养和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
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和活动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等)。
这几个方面错综复杂,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区别人与人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
一个人的个性不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后天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
不同背景家庭对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不同背景家庭对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bc99c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f.png)
不同背景家庭对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家庭对孩子性格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家庭被视为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背景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文化传统、家庭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家庭对孩子性格的重要性在于,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场所之一。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最早的教育和行为模式,家庭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性,而一个紧张冷漠的家庭环境则可能导致孩子焦虑和消极情绪的出现。
家庭对于孩子性格的塑造至关重要,家长需要重视自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并从不同角度来完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2 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现代小学生的性格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背景是一个关键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庭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家庭关系等。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等。
家庭环境指家庭的物质条件和情感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的性格健康发展。
家庭文化传统则是家庭对于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从而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关系的融洽与否也是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家庭关系可以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和社交能力。
2. 正文2.1 家庭教育方式对性格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对性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摘要: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
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
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
儿童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形成关键的几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家庭环境中包含诸多因素,文章从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成员组成等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影响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
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
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二、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个性的形成、培养和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
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和活动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等)。
这几个方面错综复杂,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区别人与人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
一个人的个性不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后天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
概括的讲,就是和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人的生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地理条件等,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体质、语言等都有影响。
但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显得更为重要。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
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他们对周围的
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立,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摆脱幼稚、分清好坏。
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
因此,孩子们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全方位的教育,而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
做父母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适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便能引导他们迈好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步,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在纷繁的家庭环境中,对学生个性影响最直接的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1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个性
在现代竞争的社会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博学多才,有一技之长。
但孩子不一定按照家长的愿望去发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影响。
比如:有些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不主张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较重视父母言传身教的方法,能尊重幼儿兴趣,尽量满足幼儿好动的愿望,家长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特点,去挖掘孩子潜在能力。
觉得孩子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更具有民主性。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易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则倾向于物质奖励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忽视父母的榜样作用,有抑制孩子兴趣的倾向。
他们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按家长的设想道路发展,将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不乐于交往、沉默、害怕生人、敏感、抑郁、焦虑、厌倦学习。
都是由于父母给予过多的心理压力所造成的。
由此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家长懂得一些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较正确、恰当地培养孩子的个性。
针对孩子扭曲的个性,家长要晓之以理,说明危害及其克服途径;导之以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干预指导;持之以恒,将外部教育与自我调控结合起来,逐步克服上述缺陷。
根壮才能枝繁叶茂,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
人们已认识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注意到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关心和爱护。
认识到对家庭环境扬长避短,根据儿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以调整,逐渐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自由空间,使孩子逐步形成独立、勇敢、好学上进、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认真细致、合群、恒心、坚忍性、谦虚律己等良好个性和意志特征。
2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个性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是因为,婚姻关系美满融洽的父母能更加积极、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相处时往往会给予更多的耐心、爱抚、表扬等正面的激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的身上。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大多数会用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机会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
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经常吵架,这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正常心理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感情不和,发生争吵,打架时,往往会借孩子发泄愤怒,孩子成了无辜的出气筒、受害者。
由于夫妻生气,孩子还会遭到冷遇,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母爱或父爱缺乏,使孩子产生孤独、失落之感。
对于父母的争吵或打架,开始孩子会感到恐惧,然后会不知如何是好。
因为孩子幼小,面对父母的打架或争吵,没有任何能力进行调和,在父母争吵时只能啼泣,而在争吵缓解时,又不知道应当依靠哪一方,因此,这会给孩子无故增加烦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阴云。
所以,生活在父母经常打架的家庭中的孩子,也非常好斗,性格暴躁,爱冲动。
同时,孩子也会因父母的不和而怨恨自己的家庭,对家庭、生活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缺乏感情。
例:某小学的学生小飞,从小父母就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执不停,小飞几乎是在吵闹中成长起来的。
因为父母不和,经常拿小飞做出气筒,不是打就是骂,经常说一些粗俗的语言,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
在学习上更是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别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而他就是父母的出气筒。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使小飞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小飞自卑、苦闷。
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小飞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沉迷于游戏,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极差。
如果父母再不重视对小飞的教育,小飞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是人人皆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