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摘要: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各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儿童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其中主要的一个因素,可以说,儿童个性是在与周围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到,人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儿童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接触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形成关键的几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与儿童个性形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家庭环境中包含诸多因素,文章从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成员组成等几方面阐述了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个性;影响
一、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二、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个性的形成、培养和塑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关系到我们国家能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和活动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等)。这几个方面错综复杂,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区别人与人不相同的独特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不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后天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概括的讲,就是和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人的生活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气候、地理条件等,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个性、体质、语言等都有影响。但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环境而是社会环境。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儿童个性形成和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显得更为重要。家庭教育,从某种意识上说,就是家庭环境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对周围的
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立,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摆脱幼稚、分清好坏。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因此,孩子们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全方位的教育,而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做父母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适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便能引导他们迈好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步,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在纷繁的家庭环境中,对学生个性影响最直接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学生个性养成的影响。
1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个性
在现代竞争的社会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博学多才,有一技之长。但孩子不一定按照家长的愿望去发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影响。比如:有些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不主张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较重视父母言传身教的方法,能尊重幼儿兴趣,尽量满足幼儿好动的愿望,家长能客观地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性格、特点,去挖掘孩子潜在能力。觉得孩子将来走什么样的路应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更具有民主性。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易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乐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则倾向于物质奖励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忽视父母的榜样作用,有抑制孩子兴趣的倾向。他们的教育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将来能按家长的设想道路发展,将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不乐于交往、沉默、害怕生人、敏感、抑郁、焦虑、厌倦学习。都是由于父母给予过多的心理压力所造成的。由此反映出知识分子的家长懂得一些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较正确、恰当地培养孩子的个性。
针对孩子扭曲的个性,家长要晓之以理,说明危害及其克服途径;导之以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干预指导;持之以恒,将外部教育与自我调控结合起来,逐步克服上述缺陷。根壮才能枝繁叶茂,良好的个性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人们已认识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注意到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关心和爱护。认识到对家庭环境扬长避短,根据儿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以调整,逐渐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和自由空间,使孩子逐步形成独立、勇敢、好学上进、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认真细致、合群、恒心、坚忍性、谦虚律己等良好个性和意志特征。
2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个性
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婚姻关系美满融洽的父母能更加积极、敏感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相处时往往会给予更多的耐心、爱抚、表扬等正面的激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孩子的身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大多数会用一致的积极行为方式对待孩子的行为。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机会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经常吵架,这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正常心理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感情不和,发生争吵,打架时,往往会借孩子发泄愤怒,孩子成了无辜的出气筒、受害者。由于夫妻生气,孩子还会遭到冷遇,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母爱或父爱缺乏,使孩子产生孤独、失落之感。
对于父母的争吵或打架,开始孩子会感到恐惧,然后会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孩子幼小,面对父母的打架或争吵,没有任何能力进行调和,在父母争吵时只能啼泣,而在争吵缓解时,又不知道应当依靠哪一方,因此,这会给孩子无故增加烦恼,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阴云。所以,生活在父母经常打架的家庭中的孩子,也非常好斗,性格暴躁,爱冲动。同时,孩子也会因父母的不和而怨恨自己的家庭,对家庭、生活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缺乏感情。
例:某小学的学生小飞,从小父母就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争执不停,小飞几乎是在吵闹中成长起来的。因为父母不和,经常拿小飞做出气筒,不是打就是骂,经常说一些粗俗的语言,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在学习上更是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别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而他就是父母的出气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使小飞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小飞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小飞对家庭无归属感,放学后不想回家,沉迷于游戏,经常逃课,学习成绩极差。如果父母再不重视对小飞的教育,小飞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是人人皆知的。